资源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1 海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说出海洋和极地冰川的水体特点和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2.探究用实验验证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盐类物质。3.探究海水不能饮用的原因,会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4.意识到海水淡化具有重要意义。【教学重点】认识海洋和极地冰川,探究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教学难点】体验海水淡化,分析变淡过程。【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视频【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师谈话: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陆地的表面有水,陆地的下面也有水,而更多的水是在海洋里。你知道海洋里的水与陆地上的水有什么不同吗?2.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海洋。(板书:海洋)3、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提问,引起学生探究“海洋”的兴趣,有效集中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引发学生足够的探究兴趣。]一、认识海洋有多大1、师:观看视频,说说海洋的面积有多大?生:观看、思考、交流、汇报:师小结:师:海洋里的水主要来自哪里?生:思考、交流、汇报:汇入海洋的水除了来自大江大河以外,还来自覆盖南北两极的冰川。两极冰川的体积占全球冰川总体积的99%,它们有时会断裂成巨大的冰山,漂浮在海洋上。[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图片资料,加强学生对海洋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二、探究海水里有什么1、师:猜测海水里有什么?生:思考、猜测:海水是咸的,里面应该有很多盐。2、比较海水与淡水的含盐量。师介绍: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实验视频,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生:观看、思考、交流、汇报:海水里的盐类物质是哪儿来的呢?观察陆地水体模型图,说说这个过程可能是怎样的。生:观察、思考、交流、汇报: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地下水在流入大海时夹杂了陆地上岩石、土壤里含有的盐类物质;海水蒸发时,收入的盐类物质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得留在海水之中,海水就变得咸了。[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是为了解释“海水为什么不能直接饮用”,只有了解到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学生才会明白海洋虽然浩大,海水虽然很多,但是不能被人直接饮用。]三、海水淡化的方法1、师:地球上的海水储量丰富,淡水却很紧缺,你有办法把咸的海水变成淡水吗?生:思考、交流、猜测:可以把海水放在太阳下晒,让它蒸发变成水蒸气,再让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体的淡水。也可以把海水用火加热,让它蒸发变成水蒸气,再让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体的淡水。师:如何来制作海水淡化装置呢?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视频,说说制作海水淡化的方法。生:观看、思考、交流、汇报:分析海水淡化模拟实验中淡水形成的过程,在下图中填写合适的词语。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海水淡化技术1、海水淡化技术适宜建在哪些地方?海水淡化技术适宜建在沿海地区。2、目前主要有几种海水淡化技术?目前主要有低温多效蒸馏、多级闪蒸、反渗透三种海水淡化技术。3、课堂上采用的装置采用的是那种方法?课堂上采用的是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设计意图:海水淡化是人类获取淡水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有着解决人类淡水危机的光明前景。让学生初步体验海水淡化的过程,了解其意义是非常有必要的。]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1.知道了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2.知道了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的盐类物质。3.学会了海水淡化的简易方法。五: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海洋中的( )物质使海水又苦又咸。2.海洋是地球上( )的水体,它的水量比冰川、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水等淡水的总量( )。3、汇入海洋的水除了来自大江大河以外,还来自覆盖南北两极的( )。4、目前主要有低温多效蒸馏、( )、( )三种海水淡化技术。二、判断题。1.与陆地相比,海洋的面积大得多。( )2.两极冰川的体积占全球冰川总体积的99%,它们有时会断裂成巨大的冰山,漂浮在海洋上。( )3.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的杂质。( )4.利用先加热海水蒸发,后冷却凝结的方法可以淡化海水。( )5.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地下水在流入大海时夹杂了陆地上岩石、土壤里含有的盐类物质。( )【板书设计】11 海洋面积:大海洋 海水:多、咸淡化:低温多效蒸馏、多级闪蒸、反渗透(共24张PPT)新课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陆地的表面有水,陆地的下面也有水,而更多的水是在海洋里。你知道海洋里的水与陆地上的水有什么不同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研究---海洋。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地球上的水体11. 海 洋1.能说出海洋和极地冰川的水体特点和地球表面海陆分布情况。2.探究用实验验证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盐类物质。3.探究海水不能饮用的原因,会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4.意识到海水淡化具有重要意义。学习目标1、观看视频,说说海洋的面积有多大?一、认识海洋有多大2、海洋的面积有多大?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大部分面积,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平均水深约3795米,海水约占地球上水资源总量的97%。一、认识海洋有多大海洋的面积有多大这是一张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蓝色区域是海洋。与陆地相比,海洋的面积大得多。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它的水量比冰川、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水等淡水的总量多得多。一、认识海洋有多大2、海洋里的水主要来自哪里?汇入海洋的水除了来自大江大河以外,还来自覆盖南北两极的冰川。两极冰川的体积占全球冰川总体积的99%,它们有时会断裂成巨大的冰山,漂浮在海洋上。一、认识海洋有多大二、探究海水里有什么1、猜测海水里有什么?海水是咸的,里面应该有很多盐。思考、猜测:2、比较海水与淡水的含盐量。(1)用滴管取约1毫升淡水和约1毫升海水或模拟海水,分别滴入两把金属勺中。实验设计:(2)将它们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加热,待水烧干后,观察两把金属勺中留下的物质。(3)蘸取少量勺中的物质,尝一尝。二、探究海水里有什么观看实验视频,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二、探究海水里有什么(1)加淡水的勺子蒸干后里面几乎没有残留物,加海水的勺子蒸干后里面有残留物。(2)取少量勺中的物质尝一尝是咸的。实验现象:海水里面含有盐类物质,淡水里面几乎不含盐类物质。实验结论:二、探究海水里有什么3、海水里的盐类物质是哪儿来的呢?观察陆地水体模型图,说说这个过程可能是怎样的。二、探究海水里有什么海水里的盐类物质是哪儿来的?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地下水在流入大海时夹杂了陆地上岩石、土壤里含有的盐类物质;海水蒸发时,收入的盐类物质不能随水蒸气升空,只得留在海水之中,海水就变得咸了。二、探究海水里有什么三、海水淡化的方法1、地球上的海水储量丰富,淡水却很紧缺,你有办法把咸的海水变成淡水吗?(2)也可以把海水用火加热,让它蒸发变成水蒸气,再让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体的淡水。思考、猜测:(1)可以把海水放在太阳下晒,让它蒸发变成水蒸气,再让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液体的淡水。2、做海水淡化模拟实验。观看视频,说说制作海水淡化的方法。三、海水淡化的方法海水淡化的方法(1)往盆里倒入温热的模拟海水,中间放一只小碗。(2)用保鲜膜蒙住盆口,在小碗正上方的保鲜膜上放一个石块。(3)一段时间后,依次品尝保鲜膜内侧的水、小碗里的水和盆里的模拟海水。三、海水淡化的方法实验现象:(1)一段时间后,保鲜膜内侧、小碗里会有水沉积。海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碰到保鲜膜遇冷,凝结成液体的淡水。实验分析:三、海水淡化的方法(2)依次品尝后发现:保鲜膜内侧的水和小碗里的水是淡水,盆里的水是咸水。分析海水淡化模拟实验中淡水形成的过程,在下图中填写合适的词语。三、海水淡化的方法淡水凝结成小水珠阅读资料,回答问题。海水淡化技术三、海水淡化的方法阅读资料,回答问题。三、海水淡化的方法1、海水淡化技术适宜建在哪些地方?2、目前主要有几种海水淡化技术?3、课堂上采用的装置采用的是那种方法?海水淡化技术适宜建在沿海地区。目前主要有低温多效蒸馏、多级闪蒸、反渗透三种海水淡化技术。课堂上采用的是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课堂小结1.知道了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2.知道了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的盐类物质。3.学会了海水淡化的简易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课后作业一、填空题1.海洋中的( )物质使海水又苦又咸。2.海洋是地球上( )的水体,它的水量比冰川、地下淡水、湖泊淡水、河水等淡水的总量( )。3、汇入海洋的水除了来自大江大河以外,还来自覆盖南北两极的( )。4、目前主要有低温多效蒸馏、( )、( )三种海水淡化技术。盐类最大多得多冰川反渗透多级闪蒸课后作业二、判断题。1.与陆地相比,海洋的面积大得多。( )2.两极冰川的体积占全球冰川总体积的99%,它们有时会断裂成巨大的冰山,漂浮在海洋上。( )3.海水比淡水含有更多的杂质。( )4.利用先加热海水蒸发,后冷却凝结的方法可以淡化海水。( )5.陆地上的河流、湖泊、地下水在流入大海时夹杂了陆地上岩石、土壤里含有的盐类物质。( )√√√√√课 程 结 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 海洋》 (教案)2025-2026学年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doc 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mp4 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mp4 海洋的面积.mp4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1 海洋》课件、视频、作业设计.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