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可编辑课件新教材/新学考/新突破01本课件使用Office 2016制作,请使用相应软件打开并使用使用软件02本课件理科公式均采用微软公式制作,如果您是Office 2007或WPS 2021年4月份以前的版本,会出现包含公式及数字无法编辑的情况,请您升级软件享受更优质体验软件版本03本课件文本框内容可编辑,单击文本框即可进行修改和编辑便捷操作04由于WPS软件原因,少量电脑可能存在理科公式无动画的问题,请您安装Office 2016或以上版本即可解决该问题软件更新课件使用说明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一、N2的性质、用途 无无难多N NN≡N 3. 用途:作 气,用于制氨、铵盐、硝酸等。4. 氮的固定是指将 态的氮转变为氮的 。N2+O2 2NON2+3H22NH3保护游离化合物二、NO、NO2的性质1. 性质比较物质 NO NO2颜色 无色 红棕色在水中溶解度 不溶于水与O2反应 不反应毒性 能与血红蛋白 结合而使人中毒 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收集方法 只能用排水法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无色红棕色不溶于水易溶于水,3NO2+H2O2HNO3+NO2NO+O2 2NO2不反应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只能用排水法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硝酸2NO+O2 2NO23NO2+H2O2HNO3+NO三、氨气的性质和用途1. 物理性质: 色、有 气味,密度 空气,易 , 溶于水,可用NH3和水做 实验。无刺激性小于液化极易喷泉(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氨水是 物,包含的微粒有 。氨水有 性,能使酚酞溶液变 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NH3·H2O很不稳定,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2O NH3·H2O混合NH3·H2O、NH3、H2O、N 、OH-和少量H+弱碱红蓝NH3·H2O NH3↑+H2O2. 化学性质(2)与酸反应生成铵盐 NH3+HCl NH4Cl白烟无4NH3+5O2 4NO+6H2O3. 实验室制法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2)发生装置(3)收集方法: 。 向下排空气法碱石灰2NH3+H2SO4 (NH4)2SO44. 用途:制氮肥、制硝酸、制纯碱等,还可作 剂。制冷四、铵盐的性质1. 铵盐都是含有 离子的化合物,如NH4Cl、(NH4)2SO4、NH4NO3等。2. 铵盐都 溶于水。3. 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NH4Cl NH3↑+HCl↑ 、 NH4HCO3 NH3↑+H2O↑+ 。铵根易NH4Cl NH3↑+HCl↑NH4HCO3 NH3↑+H2O↑+CO2↑ 5. N 的检验方法: 。碱N +OH- NH3↑+H2O向试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五、硝酸的性质1. 物理性质: 色,易 ,有 气味的液体。无挥发刺激性(1)具有酸的通性:HNO3 H++N 。(2)不稳定性 (3)强氧化性①常温下,冷的浓硝酸会使铝、铁表面氧化生成 而钝化,可用铝、铁制容器装运浓硝酸。4HNO3 4NO2↑+O2↑+2H2O棕色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2. 化学性质②与金属反应:HNO3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除Pt、Au等少数金属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氧化酸C+4HNO3(浓) CO2↑+4NO2↑+2H2O氧化3. 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氨气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NH3 NO NO2 HNO3。 4NH3+5O2 4NO+6H2O2NO+O2 2NO23NO2+H2O 2HNO3+NO【激活思维】问题1:氮氧化物气体对环境会造成哪些破坏?形成硝酸型酸雨;破坏臭氧层;形成光化学烟雾。问题2:氨气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氨气能否用浓硫酸干燥?NH3极易溶于水,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为碱性气体,不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应用碱石灰干燥。考点1: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真题1】 (2022·江苏合格考真题)自然界存在多种元素的循环,如图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 B )A. 碳循环 B. 氮循环C. 氧循环 D. 硫循环B解析:图示中N2通过氮的固定,生成氨、铵盐和亚硝酸盐,然后这些含氮物质循环变成硝酸盐,硝酸盐被细菌分解,又生成N2,故图示为氮循环,B项正确。考点2:含氮物质的污染【真题2】 (2020·江苏合格考样题)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导致酸雨的是( C )A. NO B. NO2 C. CO2 D. SO2解析:CO2不属于污染物,NO和NO2会形成硝酸型酸雨,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C考点3:一氧化氮的性质【真题3】 (2010·江苏学测)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 )A. NO B. NO2 C. CO2 D. H2解析:NO极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A考点4:氨气的性质【真题4】 (2015·江苏学测)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的气体是( A )A. NH3 B. NO2 C. SO2 D. HCl解析:NH3为碱性气体,NO2、SO2、HCl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均呈酸性,选A项。A【真题5】(2024·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有关氨气的装置正确的是( D ) A. NH3的制取 B. NH3的干燥C. NH3的收集 D. NH3的检验D解析:A项,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NH3与HCl再次反应会生成NH4Cl,故不可制取NH3,错误;B项,NH3显碱性,会被浓硫酸吸收,错误;C项,NH3极易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项,NH3显碱性,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正确。【真题6】 (2013·江苏学测)判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氨气。( 错 )解析:NH3极易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NH3,错误。错考点5:硝酸的性质【真题7】 (2017·江苏学测)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保存在棕色瓶中 B. 不易挥发C. 与铜不反应 D. 受热不分解解析:A项,硝酸见光会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正确;B项,HNO3易挥发,错误;C项,硝酸与Cu反应生成Cu(NO3)2,错误;D项,HNO3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H2O,错误。A【真题8】 (2007·江苏学测)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 B )A. 浓硫酸 B. 稀硫酸C. 浓硝酸 D. 稀硝酸解析:常温下,铁遇浓H2SO4和浓HNO3发生钝化,铁与稀HNO3反应生成NO。B1. (2024·扬州合格考模拟一)下列关于浓HN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受热不易分解 B. 常温下,能与铜反应C. 不易挥发 D. 常温下,不能与铁反应解析:A项,HNO3受热易分解,错误;B项,浓HNO3与Cu在常温下可以反应,正确;C项,HNO3易挥发,错误;D项,常温下,铁与浓HNO3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错误。B1232. (2024·盐城合格考模拟)下列有关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A. 都具有强氧化性 B. 都可用于制取H2C. 都能在常温下与Cu反应 D. 都具有吸水性解析:浓硫酸和浓硝酸均为强氧化性酸,A项正确;浓H2SO4生成SO2,浓HNO3生成NO2,不生成H2,B项错误;常温下,Cu与浓硫酸不反应,C项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硝酸不具有,D项错误。A1233. (2024·徐州铜山合格考模拟)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宜采用的方法是( C )C123解析:A中生成NO2,B中生成NO,D中生成SO2,均为污染性气体,错误。123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一、N2的性质、用途1.物理性质: 色、 味、 溶于水、密度略小于空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 ,电子式为 ,结构式为 。2.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性质稳定,在一定条件下可与O2、H2等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3.用途:作 气,用于制氨、铵盐、硝酸等。4.氮的固定是指将 态的氮转变为氮的 。二、NO、NO2的性质1.性质比较物质 NO NO2颜色在水中溶解度与O2反应毒性收集方法2.氮的氧化物主要来自硝酸工业的废气和汽车尾气,排放到空气中易形成 型酸雨,原理为 、 。三、氨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 色、有 气味,密度 空气,易 , 溶于水,可用NH3和水做 实验。2.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氨水是 物,包含的微粒有 。氨水有 性,能使酚酞溶液变 或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NH3·H2O很不稳定,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氨气与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象为产生 。与H2SO4反应 白烟产生。(3)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 。(2)发生装置(3)收集方法: 。(4)干燥氨气选用 作干燥剂,不能选用浓硫酸,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用途:制氮肥、制硝酸、制纯碱等,还可作 剂。四、铵盐的性质1.铵盐都是含有 离子的化合物,如NH4Cl、(NH4)2SO4、NH4NO3等。2.铵盐都 溶于水。3.铵盐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4.铵盐与 反应产生NH3,离子方程式为 ,可用此性质检验铵盐和实验室制取氨气。5. N的检验方法: 。五、硝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 色,易 ,有 气味的液体。2.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HNO3H++N。(2)不稳定性HNO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所以硝酸应保存在 细口瓶中并放在温度低的地方。(3)强氧化性①常温下,冷的浓硝酸会使铝、铁表面氧化生成 而钝化,可用铝、铁制容器装运浓硝酸。②与金属反应:HNO3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除Pt、Au等少数金属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硝酸表现的性质为 性和 性。③与非金属反应: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硝酸表现的性质为 性。3.工业制硝酸的反应原理氨气经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硝酸:NH3NONO2HNO3。(1)NH3的催化氧化: 。(2)NO和氧气的反应: 。(3)NO2和水反应: 。【激活思维】问题1:氮氧化物气体对环境会造成哪些破坏?问题2:氨气能否用排水法收集?氨气能否用浓硫酸干燥?考点1:自然界中的氮循环【真题1】 (2022·江苏合格考真题)自然界存在多种元素的循环,如图表示的是自然界中的( )A.碳循环 B.氮循环 C.氧循环 D.硫循环考点2:含氮物质的污染【真题2】 (2020·江苏合格考样题)下列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不会导致酸雨的是( )A. NO B. NO2 C. CO2 D. SO2考点3:一氧化氮的性质【真题3】 (2010·江苏学测)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 NO B. NO2 C. CO2 D. H2考点4:氨气的性质【真题4】 (2015·江苏学测)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呈碱性的气体是( )A. NH3 B. NO2 C. SO2 D. HCl【真题5】(2024·江苏合格考真题)下列有关氨气的装置正确的是( )A. NH3的制取 B. NH3的干燥 C. NH3的收集 D. NH3的检验【真题6】 (2013·江苏学测)判断: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氨气。( )考点5:硝酸的性质【真题7】 (2017·江苏学测)下列有关硝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存在棕色瓶中 B.不易挥发 C.与铜不反应 D.受热不分解【真题8】 (2007·江苏学测)常温下,铁与下列酸溶液作用产生H2的是( )A.浓硫酸 B.稀硫酸 C.浓硝酸 D.稀硝酸1.(2024·扬州合格考模拟一)下列关于浓HNO3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受热不易分解 B.常温下,能与铜反应C.不易挥发 D.常温下,不能与铁反应2.(2024·盐城合格考模拟)下列有关浓硫酸和浓硝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具有强氧化性 B.都可用于制取H2C.都能在常温下与Cu反应 D.都具有吸水性3.(2024·徐州铜山合格考模拟)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防止环境污染,宜采用的方法是( )A.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B.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C.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Cu+2H2SO4(浓)CuSO4+SO2↑+2H2O;CuSO4+Ba(NO3)2Cu(NO3)2+BaSO4↓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考点填空】一、1.无 无 难 多 N N N≡N2. N2+O22NO N2+3H22NH33.保护 4.游离 化合物二、1.物质 NO NO2颜色 无色 红棕色在水中溶解度 不溶于水 易溶于水,3NO2+H2O2HNO3+NO与O2反应 2NO+O22NO2 不反应毒性 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 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收集方法 只能用排水法 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2.硝酸 2NO+O22NO23NO2+H2O2HNO3+NO三、1.无 刺激性 小于 液化 极易 喷泉2.(1)NH3+H2ONH3·H2O 混合 NH3·H2O、NH3、H2O、N、OH-和少量H+ 弱碱 红 蓝NH3·H2ONH3↑+H2O(2)NH3+HClNH4Cl 白烟 无(3) 4NH3+5O2 4NO+6H2O3.(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3)向下排空气法(4)碱石灰 2NH3+H2SO4(NH4)2SO44.制冷四、1.铵根 2.易3. 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4.碱 N+OH-NH3↑+H2O5.向试样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五、1.无 挥发 刺激性2.(2) 4HNO3 4NO2↑+O2↑+2H2O 棕色(3)①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②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氧化 酸③C+4HNO3(浓)CO2↑+4NO2↑+2H2O 氧化3.(1)4NH3+5O2 4NO+6H2O(2)2NO+O22NO2(3)3NO2+H2O2HNO3+NO问题1:形成硝酸型酸雨;破坏臭氧层;形成光化学烟雾。问题2:NH3极易溶于水,不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NH3为碱性气体,不可以用浓硫酸干燥,应用碱石灰干燥。【真题回放】1. B 解析:图示中N2通过氮的固定,生成氨、铵盐和亚硝酸盐,然后这些含氮物质循环变成硝酸盐,硝酸盐被细菌分解,又生成N2,故图示为氮循环,B项正确。2. C 解析:CO2不属于污染物,NO和NO2会形成硝酸型酸雨,SO2会形成硫酸型酸雨。3. A 解析:NO极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反应方程式为2NO+O22NO2,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4. A 解析:NH3为碱性气体,NO2、SO2、HCl通入水中所得溶液均呈酸性,选A项。5. D 解析:A项,NH4Cl分解生成NH3和HCl,NH3与HCl再次反应会生成NH4Cl,故不可制取NH3,错误;B项,NH3显碱性,会被浓硫酸吸收,错误;C项,NH3极易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错误;D项,NH3显碱性,遇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会变蓝色,正确。6.错 解析:NH3极易溶于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NH3,错误。7. A 解析:A项,硝酸见光会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正确;B项,HNO3易挥发,错误;C项,硝酸与Cu反应生成Cu(NO3)2,错误;D项,HNO3受热分解生成NO2、O2和H2O,错误。8. B 解析:常温下,铁遇浓H2SO4和浓HNO3发生钝化,铁与稀HNO3反应生成NO。【当堂检测】1. B 解析:A项,HNO3受热易分解,错误;B项,浓HNO3与Cu在常温下可以反应,正确;C项,HNO3易挥发,错误;D项,常温下,铁与浓HNO3发生钝化,钝化是化学变化,错误。2. A 解析:浓硫酸和浓硝酸均为强氧化性酸,A项正确;浓H2SO4生成SO2,浓HNO3生成NO2,不生成H2,B项错误;常温下,Cu与浓硫酸不反应,C项错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硝酸不具有,D项错误。3. C 解析:A中生成NO2,B中生成NO,D中生成SO2,均为污染性气体,错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 讲义 (含答案)江苏省2026年普通高中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doc 第16讲 氮及其化合物.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