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编写说明: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条目编写【核心概念】浙教版科学八上 专题七 电阻(教师版)【内容要求1】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了解半导体及其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都不可能变成导体B.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答案】B【解析】A.绝缘体可能变成导体。如:干木是绝缘体,遇水变潮湿,就变为导体,能导电,故A错误;B.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时可以形成电流,故B正确;C.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故C错误;D.绝缘体不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存在,故D错误。2.从导电性能方面考虑,下列物体分类不合理的是( )A.铁棒、陶瓷杯、玻璃棒是绝缘体 B.钢丝绳、食盐水、大地是导体C.石墨、食盐水、铁棒是导体 D.塑料尺、橡皮、陶瓷杯是绝缘体【答案】A【解析】A.铁棒属于导体,而陶瓷杯、玻璃棒是绝缘体,故A符合题意;B.钢丝绳、食盐水、大地是导体,故B不合题意;C.石墨、食盐水、铁棒是导体,故C不合题意;D.塑料尺、橡皮、陶瓷杯是绝缘体,故D不合题意。3.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的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物品中的( )A.自行车的车架 B.新型消防服C.输电导线 D.便携式水果刀【答案】B【解析】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A、自行车的车架必须用坚硬的材料来制作,故A错误;B、新型消防服的特点与该陶瓷的特点相同,故B正确;C、该陶瓷不具有电阻小的特点,故不能用来制作输电导线,故C错误;D、水果刀需要一定的硬度,故D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是一种触摸开关。当手指直接接触这种开关面板上的金属体时,因为人体是导体,会触发开关闭合,电路中的电灯发光。用手持下列物体去接触面板上金属体时,也能使电灯发光的是( )A.木制牙签 B.金属钥匙 C.塑料尺 D.玻璃杯【答案】B【解析】由人体接触开关面板上的金属体时,会触发开关闭合,电路中的电灯发光,人体是导体,要让电灯发光,应该选用导体与去接触面板上金属体,木制牙签、塑料尺、玻璃杯是绝缘体,金属钥匙是导体,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5.空间站中,发光二极管为金鱼藻提供光照,其主要材料属于(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答案】B【解析】发光二极管,也就是LED,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能转化为光能,LED的核心是一个半导体晶片,其主要材料为半导体材料。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6.如图,某学生发明的塑料插座盖,将暂时不用的插座孔盖起来防止触电。这主要是利用塑料的( )A.绝缘性 B.弹性 C.导电性 D.导热性【答案】A【解析】A.绝缘性是指物体不导电的性质。插座中存在电流,如果人不小心接触到插座孔内的带电部分,就会发生触电事故。而塑料具有良好的绝缘性,用塑料制作插座盖,将暂时不用的插座孔盖起来,可以防止人接触到插座孔内的带电部分,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所以这主要是利用了塑料的绝缘性,故A符合题意。;B.弹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能够恢复原状的性质。虽然塑料可能具有一定的弹性,但弹性并不是制作插座盖防止触电的主要原因,弹性主要与插座盖的安装和使用的便利性有关,而不是与防止触电的功能直接相关,故B不符合题意;C.导电性是指物体能够传导电流的性质。如果塑料具有导电性,那么用它制作的插座盖就无法起到防止触电的作用,反而会使触电的风险增加。所以制作插座盖不能利用塑料的导电性,故C不符合题意;D.导热性是指物体传导热量的能力。插座盖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触电,与导热性无关。而且在正常使用插座时,插座产生的热量通常较小,不需要利用塑料的导热性来散热,故D不符合题意。7.将下列物体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的、两点,可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 玻璃片 B. 塑料尺 C. 橡皮筋 D. 金属棒【答案】D【解析】为了使小灯泡发光,则电路是通路,所以接在电路中的物体是导体,由于金属棒是导体,玻璃片、塑料尺、橡皮筋都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8.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入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 来判断。 (2)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图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 (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 两图所示位置。 (3)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乙、图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答案】 电流表示数的大小 ① 甲、丙 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解析】(1)[1]由图示知,当a、b金属片插入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不同时,通过电路的电流也不同,则电流表的示数也会不同,所以可以通过电流表的示数知道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2)[2]a、b分别插入甲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①,因为甲乙中,食盐水溶液的浓度不同,但食盐水的质量、ab两点间的距离和插入溶液的深度相同,所以可探究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3]要探究猜想②,应保持食盐水的深度相同,ab两点间的距离和插入溶液的深度相同,但溶液的质量不同,所以应将金属片插入甲、丙两图所示位置进行实验。(3)[4]将金属片插入乙、丁所示位置时行实验时,由图示知,乙丁两图中,食盐水的浓度、质量相同,但ab两点间的距离不同,若通过电路的电流I乙≠I丁,则可得出: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内容要求2】通过实验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如图所示,将两根铅笔芯并列接入电路中时,发现比单独接入一根铅笔芯电流更大,小灯泡更亮。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因素是( )A.材料 B.长度 C.温度 D.横截面积【答案】D【解析】两根铅笔芯并列连接时,与单独接入一根铅笔芯相比,铅笔芯的材料、长度、温度都没有变化,增大了铅笔芯的横截面积,电路总电阻减小,电路中电流更大,小灯泡更亮,说明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因素是横截面积增大了,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点燃的蜡烛对镍铬合金丝加热。发现小灯泡缓慢变暗。分析可知,镍铬合金丝的阻值变大,而导致其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质量 B. 长短 C. 粗细 D. 温度【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用点燃的蜡烛对镍铬合金丝加热,镍铬合金丝的温度升高,镍铬合金丝的阻值变大,所以导致镍铬合金丝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3.电加热眼罩对缓解眼疲劳有一定效果。小金阅读了某款市场上的电加热眼罩开关的外观说明,设计了开关控制电路,通过“手动金属旋转滑片”连续微调加热,其电路设计要求:①电阻忽略不计的金属旋转滑片OP能起到开关通断的作用,且不能出现短路;②滑片OP顺时针旋转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即升温)。下列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A.B.C.D.【答案】C【解析】A.AB为电阻,BC为导线,当滑片位于“关闭”位置时电路断开,滑片顺时针旋转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短,阻值减小,电流增大。但当滑片位于B点时电源被短路,故A不符合题意;B.滑片顺时针旋转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长,阻值增大,电流减小,故B不符合题意;C.AB、BC都为电阻,当滑片位于“关闭”位置时电路断开,滑片顺时针旋转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短,阻值减小,电流增大。且当滑片位于B点时电源不会被短路,故C符合题意;D.当滑片位于“关闭”位置时,电路仍然接通,故D不符合题意。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发生变化 B.加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C.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发生变化 D.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答案】C【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发生变化,导致电路中电流变化,导致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都发生变化,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电阻丝长度的变化,电阻发生变化的结果是电路电流变化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的变化。整个过程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都没有变化。5.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位器与灯泡并联B.若只将a、b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答案】B【解析】A.电位器串联在电路中能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所以图中电位器应与灯泡串联,故A错误;B.若只将a、b接入电路,滑片左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灯泡变暗,故B正确;C.若只将a、c接入电路,电位器的全部电阻丝都接入电路,不能改变电路的电流,所以不能改变灯泡的亮度,故C错误;D.若只将b、c接入电路,滑片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电位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电流变大,灯泡变亮,故D错误。6.如图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a、c、d导体的材料相同,a、b、d导体横截面积相同,a、b、c导体的长度相同,本实验通过电流表示数来指示导体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填“越大”、“越小”或“无关”);选择电阻 来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答案】越小;a、d。【解析】电流表示数越大,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越小;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应该选a、d进行实验。7.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在A、B间接入如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U恒定,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图中R表示不同的电阻丝)。序号 材料 长度 棋截面积1 锰铜合金丝 L S2 镍铬合金丝 L S3 镍铬合金丝 L 2S4 镍铬合金丝 2L S(1)小科应选择序号为 (填序号)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2)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3)另有小宁、小雨两位同学分别对小科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小宁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小画在原电路中再串联接入一个电流表,小科思考后认为小画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答案】(1)2、4;(2)灯泡亮度;(3)灯泡能保护电路。【解析】(1)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需要控制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改变导体的长度,应选择2和4;(2)电阻的大小是不便于直接观察的,所以我们将电阻的大小转换为所串联的小灯泡的完度来观察,即在电压一定时,灯泡越亮,表明电阻越小,即通过观察小灯泡的亮度来比较电阻丝阻值的大小;(3)从保护电路的角度分析,由于电阻丝的阻值较小,甲方案相当于短路,故不安全,所以应选择小画的方案,小灯泡有保护电路的作用。8.有横截面积相同的1.0m长的镍铬丝、0.8m长的锰铜丝和0.5m长的康铜丝各一根,小晶通过实验研究材料、长度对金属丝电阻的影响。其他器材有:干电池、开关、带夹子的导线若干、电流表、1m长的刻度尺。长度/cm 60.0 40.0 20.0 …电流/A 1.33 2.61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要研究长度对电阻的影响,应选择______(填“同一”或“不同”)金属丝。当镍铬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为60.0cm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读数为______A。改变长度并记录电流值填入上表,随着长度减小,电路中电流变______,表明电阻变______。(3)要研究材料对电阻的影响,可使上述三根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均为______m(填“0.4”“0.7”或“0.9”)。(4)完成探究后,小晶将镍铬丝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模拟一个简易调光台灯。当观察到小灯泡变暗时,可推断镍铬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______。【答案】(1)(2)①同一 ②0.9 ③大 ④小 (3)0.4 (4)大【解析】(1)电路必须形成完整回路,电流才能流通。实物电路(图甲)应包括干电池提供电压,开关控制通断,电流表测量电流(注意正负接线柱,避免反接),金属丝接入电路中(通过夹子固定)。连接原则是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保护电路,通过电流表测量后,流经金属丝,最后返回电源负极。这样连接后,改变金属丝长度或材料时,电流表可读数值。如图所示:(2)研究长度影响需控制变量,材料必须相同,只改变长度,若用不同材料,材料差异会干扰结论。电流表的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读数为0.9A。由表格可知,随着长度减小,电流增大,根据转换法,电阻的变化通过电流表示数变化来反映,故电流增大,说明电阻变小。(3)根据控制变量法,研究材料影响需控制变量,长度必须相同,只改变材料。选择0.4m,所有丝均可达,排除0.7m和0.9m,因为有的材料无法达到相同长度,故选择0.4m。(4)镍铬丝与小灯泡串联,灯泡亮度取决于电流(电流I减小时亮度变暗)。欧姆定律可知,总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因此灯泡变暗指电流减小,即镍铬丝长度增大导致总电阻增大。反之,长度减小时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灯泡变亮。9.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A 镍铬合金 0.25 1.0B 镍铬合金 0.50 1.0C 镍铬合金 0.25 2.0D 锰铜合金 0.25 1.0(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你赞同 (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 (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 (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答案】(1)小亮;(2)A、C;(3)长度;(4)三。【解析】(1)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故选小亮;(2)要验证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应控制导体材料与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由表中数据可知,应选编号为A、C的两根电阻丝进行实验;(3)分别将A和B两电阻丝接入电路中M、N两点间,导体A、B的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不同,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实验中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导体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电阻的长度越长,导体的电阻越大;(4)要探究电阻大小与导体材料的关系时,需保证电阻丝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完成对猜想三的实验验证。10.为了探究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及长度有关,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电压恒定的学生电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如下表所示)、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①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② 镍铬合金 1米 2毫米2③ 镍铁合金 1米 1毫米2④ 锰铜合金 1米 1毫米2步骤一:将①号金属丝的A、B端接入电路,使a导线的P端与B相连(如图甲)。步骤二: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I1,立刻断开开关。步骤三:将P端分别移至金属丝的C、D点,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2、I3,并立刻断开开关。步骤四:分别用②、③、④号金属丝替换①号金属丝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二记录的电流表示是如图乙所示,则大小为 。(2)本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电流表示数后立刻断开开关,并等待片刻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3)小明在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发现无法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探究其导电性与长度的关系。查阅资料:长度、粗细均相同的锰铜合金电阻比镍铬合金小得多,试分析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现象不明显的原因: 。【答案】(1)0.34A;(2)防止温度对电阻的影响;(3)锰铜合金电阻小,电流变化小。【解析】(1)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故电流表示数为0.34A;(2)电阻会受到温度的影响,电路接通时电阻会产生热量从而改变电阻的大小,故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电流表示数后立刻断开开关的目的是防止温度对电阻的影响;(3)锰铜合金电阻比镍铬合金小得多,小明在用锰铜合金实验时,在电压一定时,通过锰铜合金的电流变化很小,故实验现象不明显。1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图乙是备用的几种导体(A、B、C、D代表导体,S代表导体的横截面积)。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M,N之间应接入图乙中的 (选填导体的代表字母)。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有 。(2)若在M、N之间接入导体A、B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 的关系。(3)实验中,如果接入M,N之间的导体电阻阻值比较接近而无法通过灯泡的亮暗判断电阻大小,你的解决办法是 。【答案】(1)B、D;控制变量法、转换法;(2)材料;(3)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解析】(1)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应该控制材料、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故应该选择B、D来探究导体长度对电阻的影响,这种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M、N之间的电阻越大,电路中的电流越小,灯泡亮度越小(暗),故可以通过灯泡的亮度来判断M、N之间接入的导体的电阻大小,这是转换法的应用;(2)A、B的长度、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故可以探究导体的材料对电阻的影响。(3)当M、N之间接入的导体电阻比较接近,人眼无法分辨灯泡的亮暗,可以增加一个电流表串联接入到电路中,通过电流表读数大小来判断。12.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明将长度均为6厘米且横截面积相同、粗细均匀的两种金属丝AB和金属丝BC对接相连,并按图甲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导线a一端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另一端滑片P与金属丝接触良好并能沿金属丝左右滑动。②闭合开关,将导线a的滑片P从金属丝AB的左端A点缓慢向右移动,一直移到金属丝BC的右端C点,记录并绘制电压表示数随AP长度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1)步骤②中某次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丝AP两端电压为 9 伏。(2)实验完成后,小明得出结论:粗细均匀的同种导体,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长度和粗细相同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请利用电学相关知识并结合图乙说明小明得出结论的理由: 。(3)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另一次实验,将滑片P固定在B处,将导线b的上端从C点缓慢向A点方向移动距离l′为10厘米,请画出在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随I′的变化关系图像。 。【答案】(1)9;(2)由图乙可知,滑片在0﹣6厘米移动过程中,电压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不变,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0~6厘米和6~12厘米两线段的斜率不同,说明两种导体的电阻不同,所以相同长度和粗细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3)见解答图。【解析】解:(1)由图可知,电压表量程为15V,分度值为0.5V,则示数为9伏;(2)由图乙可知,滑片在0﹣6厘米移动过程中,电压与导体长度成正比;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电流不变,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0~6厘米和6~12厘米两线段的斜率不同,说明两种导体的电阻不同,所以相同长度和粗细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3)将P点固定在B处,导线b的上端接在C点,此时电压表示数为4V,随着导线b向A端移动,电阻变小,电流增大,电压表测的是AB金属丝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压表读数上升,且随着b向A端移动,AB段的电阻占比越大,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知电压表上升的越来越快,当b到B点即移动6cm时,电压表所测为电源电压,b再向A移动,AP所测也为电源电压,由此电压表示数U随I′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15.为探究“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1)在本实验中电阻R0的作用是 。(2)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对铅笔芯进行加热,每隔10秒记录一次电流值,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电流/A 0.16 0.19 0.21 0.22由此可以得出: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反思:小明检查电路后认为电路设计存在问题,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铅笔芯两端的电压相同,无法判断其电阻变化。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 。【答案】(1)保护电路(2)减小(3)不正确,电路中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 R0 不变。若电流变大,则总电阻变小,说明铅笔芯电阻变小/若电流变小,则总电阻变大,说明铅笔芯电阻变大。说明能够完成实验。【解析】(1)由图可知,铅笔芯与定值电阻R0串联,当温度改变时,在铅笔芯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来越大,应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这样就可以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烧坏仪表,即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2)随着酒精灯给铅笔芯加热,其温度升高,由表格可知:电路中电流增大,说明铅笔芯电阻减小。即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3)小明的观点不正确;电路中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0不变,若电流变大,则总电阻变小,说明铅笔芯电阻变小;若电流变小,则总电阻变大,说明铅笔芯电阻变大,所以能够判断铅笔芯电阻的变化。【内容要求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滑动变阻器。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滑片与金属杆之间是绝缘的B.瓷筒与线圈之间不能绝缘C.线圈不能用铜丝或者铝丝制作D.瓷筒上缠绕的合金线所有表面都是绝缘的【答案】C【解析】A、滑片与金属杆之间是导电的,否则无法改变电阻,故A错误;B、瓷筒与线圈之间是绝缘的,因为陶瓷是绝缘体,故B错误;C、线圈是用电阻率较大的合金线制成的,不能用铜丝或者铝丝制作,故C正确;D、瓷筒上缠绕的合金线和滑片接触的位置处没有绝缘漆,故D错误。2.如图所示,实验室中某个常用的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Ω 2A”字样。下列关于这个滑动变阻器的说法中( )①当滑动变阻器通过2A的电流时,它的电阻为20Ω;②它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20Ω;③它是通过改变其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横截面积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④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2A。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答案】D【解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Ω 2A”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故①错误;②④正确;滑动变阻器通过改变其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故③错误。3.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选择的接线柱是( )A.AB B.CD C.BD D.AD【答案】D【解析】滑动变阻器应该一上一下进行连接;根据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特点可知,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变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应该是接入了左半段电阻丝,因此应该是左下角的接线柱与上方任一接线柱的组合,故选项D的接法正确,ABC错误。4.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要求,图中的两个滑动变阻器是串联接入电路的,要使接入电路的总电阻最大,必须让每个变阻器的电阻丝都全部接入电路。对于左边的变阻器来说,电阻丝的右端接入电路,所以应该把滑片P1移到最左端;对于右边的变阻器来说,电阻丝的左端接入电路,所以应该把滑片P2移到最右端。5.如图所示电路,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增大的是( )A.B.C.D.【答案】C【解析】A、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不符合题意。B、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右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变小。不符合题意。C、滑动变阻器接入了左半段,滑片右移,连入电路的电阻丝变长,电阻变大。符合题意。D、滑动变阻器为定值电阻接入了电路,滑片移动,连入电路的电阻丝不变,电阻不变。不符合题意。6.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与电路图相对应的是( )A.B. C.D.【答案】C【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接法,所以滑动变阻器应接上方一个接线柱、下方的左侧接线柱,故C正确;A接了上方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为0,移动滑片,电阻不变;B接了下方两个接线柱,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移动滑片,电阻不变;D中滑片右移,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故ABD错误。7.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图甲是某款真空包装机的简易电路图。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与电路图相对应的是( )A.B.C.D.【答案】C【解析】根据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电阻变大,说明右下侧的接线柱接入电路,上方任意选择一个,AD不能改变电阻,B向左移动电阻变小,故C正确。8.如图所示,图乙为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图甲中电流表示数变小,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流表示( )A.C和D B.A和B C.C和B D.A和D【答案】C【解析】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故可判断滑片的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由电路图可知,必须选下方B,上方任意选一个。9.如图所示,这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L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力量计由一个电流表改装而成.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有关握力计下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握力越大灯泡越亮,力量计的示数越大B.改装成的力量计的零刻度线不是原电流表的零刻度线C.握力越大电路总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小D.握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短;握力越小,弹簧长度越长【答案】C【解析】A.握力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越小,电流越大,灯泡越亮,力量计示数越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B.滑片在a端时,弹簧没有受到压力。闭合开关,电路电流最小,此时指针的位置应是力量计的零刻度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握力越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越小,电路总电流越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D.握力越大,弹簧被压缩的越短,即长度越短;握力越小,弹簧的形变越小,弹簧长度越长;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0.如图是一种用于台灯调光的旋钮变阻器,当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而使台灯亮度增大。据此判断旋钮变阻器与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是( )A.M连接E、N连接FB.M连接O、N连接FC.M连接O、N连接ED.M连接F、N连接E【答案】C【解析】当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说明电阻变小,故接入的长度变小,因而选择滑片左侧的电阻丝接入电路,故M连接O、N连接E。11.小金和同学一起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实验时多次改变某一合金丝接入电路的长度L、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记录电流表(0﹣0.6安;0﹣3安)、电压表的示数,计算得到相应电阻的值,如表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保持3伏不变。L厘米 30 40 50 60R/欧 2.1 2.7 3.3 4.0请回答:(1)在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读数U= 伏。(2)为方便实验操作,在实验中更适合使用的是 (选填“0﹣20欧”或“0﹣200欧”)的滑动变阻器。(3)根据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仅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通过增大电阻丝长度来增大电阻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各种合金丝,请说明理由 。【答案】(1)2;(2)“0﹣20 欧”;(3)在导体材料、粗细等其他条件相同时,电阻长度越长,电阻越大;(4)不适用,该实验结论还不是很可靠,没有换用不同材料的电阻丝进行多次实验,且此电阻丝在导体材料、粗细一定时,其电阻不是与长度成正比的。【解析】(1)由图可知,电压表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0V。(2)电压表的量程是0﹣3V,电源电压为3V,根据串联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为了电压表分配电压后能准确测量,故选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与待测的电阻相差不大,电压表所测电压较大,且便于精确调节电压表示数,故选较小的与待测电阻相差不大的0﹣20欧;(3)根据表格数据知,在导体材料、粗细等其他条件相同时,电阻长度越长,电阻越大;(4)根据表格数据,长度增大时电阻变大,但长度变为2倍,电阻不到2倍,即电阻与长度不是成正比,其原因是电流改变了,使得温度改变造成的,即受温度影响较大,且实验只有一种金属丝,不具有普遍性,因而不能适用于所有合金丝。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编写说明:根据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相关条目编写【核心概念】浙教版科学八上 专题七 电阻(学生版)【内容要求1】知道有些材料是导体,容易导电;有些材料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了解半导体及其应用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绝缘体都不可能变成导体B.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有大量能够自由移动的电子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易导电的原因是因为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2.从导电性能方面考虑,下列物体分类不合理的是( )A.铁棒、陶瓷杯、玻璃棒是绝缘体 B.钢丝绳、食盐水、大地是导体C.石墨、食盐水、铁棒是导体 D.塑料尺、橡皮、陶瓷杯是绝缘体3.清华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的一种新型陶瓷,既可以像海绵一样变形,也能像陶瓷一样隔热、绝缘,同时具有超轻、高韧性等特点。这种材料适合用来制造下列物品中的( )A.自行车的车架 B.新型消防服C.输电导线 D.便携式水果刀4.如图所示是一种触摸开关。当手指直接接触这种开关面板上的金属体时,因为人体是导体,会触发开关闭合,电路中的电灯发光。用手持下列物体去接触面板上金属体时,也能使电灯发光的是( )A.木制牙签 B.金属钥匙 C.塑料尺 D.玻璃杯5.空间站中,发光二极管为金鱼藻提供光照,其主要材料属于( )A.导体 B.半导体 C.绝缘体 D.超导体6.如图,某学生发明的塑料插座盖,将暂时不用的插座孔盖起来防止触电。这主要是利用塑料的( )A.绝缘性B.弹性C.导电性D.导热性7.将下列物体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的、两点,可使小灯泡发光的是( )A. 玻璃片B. 塑料尺C. 橡皮筋D. 金属棒8.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以下猜想:①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浓度有关;②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③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入甲、乙、丙、丁溶液中所示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1)食盐水溶液的导电性能可以由 来判断。 (2)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甲、图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 (选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 两图所示位置。 (3)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图乙、图丁所示位置,若I乙≠I丁,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内容要求2】通过实验了解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1.如图所示,将两根铅笔芯并列接入电路中时,发现比单独接入一根铅笔芯电流更大,小灯泡更亮。导致铅笔芯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主要因素是( )A.材料 B.长度 C.温度 D.横截面积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点燃的蜡烛对镍铬合金丝加热。发现小灯泡缓慢变暗。分析可知,镍铬合金丝的阻值变大,而导致其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质量 B. 长短C. 粗细 D. 温度3.电加热眼罩对缓解眼疲劳有一定效果。小金阅读了某款市场上的电加热眼罩开关的外观说明,设计了开关控制电路,通过“手动金属旋转滑片”连续微调加热,其电路设计要求:①电阻忽略不计的金属旋转滑片OP能起到开关通断的作用,且不能出现短路;②滑片OP顺时针旋转时电流表的示数增大(即升温)。下列符合以上设计要求的电路是( )A.B.C.D.4.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发生变化 B.加在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C.连入电路的电阻丝长度发生变化 D.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横截面积发生变化5.图甲为某可调节亮度的台灯,图乙为其用于调光的电位器结构图,a、b、c是它的是三个接线柱,a、c分别与弧形电阻丝的两端相连,b与金属滑片相连,转动旋钮,滑片在弧形电阻丝上滑动即可调节灯泡亮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电位器与灯泡并联B.若只将a、b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C.若只将a、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亮D.若只将b、c接入电路,顺时针转动旋钮时灯泡变暗6.如图为“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a、c、d导体的材料相同,a、b、d导体横截面积相同,a、b、c导体的长度相同,本实验通过电流表示数来指示导体电阻的大小,电流表示数越大,说明接入电路的电阻阻值 (填“越大”、“越小”或“无关”);选择电阻 来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7.小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做“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的实验,在A、B间接入如表中待研究的电阻丝,电源电压U恒定,忽略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图中R表示不同的电阻丝)。序号 材料 长度 棋截面积1 锰铜合金丝 L S2 镍铬合金丝 L S3 镍铬合金丝 L 2S4 镍铬合金丝 2L S(1)小科应选择序号为 (填序号)的两根电阻丝来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导体长度的关系。(2)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3)另有小宁、小雨两位同学分别对小科的电路作了如下的改进:小宁把灯泡更换为电流表:小画在原电路中再串联接入一个电流表,小科思考后认为小画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8.有横截面积相同的1.0m长的镍铬丝、0.8m长的锰铜丝和0.5m长的康铜丝各一根,小晶通过实验研究材料、长度对金属丝电阻的影响。其他器材有:干电池、开关、带夹子的导线若干、电流表、1m长的刻度尺。长度/cm 60.0 40.0 20.0 …电流/A 1.33 2.61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2)要研究长度对电阻的影响,应选择______(填“同一”或“不同”)金属丝。当镍铬丝接入电路的长度为60.0cm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读数为______A。改变长度并记录电流值填入上表,随着长度减小,电路中电流变______,表明电阻变______。(3)要研究材料对电阻的影响,可使上述三根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均为______m(填“0.4”“0.7”或“0.9”)。(4)完成探究后,小晶将镍铬丝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模拟一个简易调光台灯。当观察到小灯泡变暗时,可推断镍铬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变______。9.小明、小红和小亮在做“探究影响导体的电阻大小因素”实验时,做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二: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三:导体的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表所示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A 镍铬合金 0.25 1.0B 镍铬合金 0.50 1.0C 镍铬合金 0.25 2.0D 锰铜合金 0.25 1.0(1)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导体,通过观察相关现象来比较导体电阻大小,小明、小红和小亮对图中的电路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小明认为:电流表是多余的,观察灯泡的亮度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红认为:灯泡是多余的,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就可以判断导体电阻的大小。小亮认为:灯泡和电流表同时使用更好,因为灯泡可以保护电路,从而防止烧坏电流表。你赞同 (选填“小明”、“小红”或“小亮”)的观点。(2)为了验证猜想二,可依次把M、N跟 (选填“ABCD”)的两端相连,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3)依次把M、N跟电阻丝AB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电流表的示数不同,分析比较AB两根电阻丝电阻的大小,可探究电阻跟 的关系。(4)小丽在探究同样的课题时,手边只有一根电阻丝,那么,她利用这根电阻丝和上述电路,不能够完成猜想 (选填“一”、“二”或“三”)的实验验证。10.为了探究导体导电能力是否与材料及长度有关,科学兴趣小组利用电压恒定的学生电源、不同规格的金属丝(如下表所示)、电流表、开关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① 镍铬合金 1米 1毫米2② 镍铬合金 1米 2毫米2③ 镍铁合金 1米 1毫米2④ 锰铜合金 1米 1毫米2步骤一:将①号金属丝的A、B端接入电路,使a导线的P端与B相连(如图甲)。步骤二: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I1,立刻断开开关。步骤三:将P端分别移至金属丝的C、D点,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示数分别为I2、I3,并立刻断开开关。步骤四:分别用②、③、④号金属丝替换①号金属丝重复上述步骤。(1)步骤二记录的电流表示是如图乙所示,则大小为 。(2)本实验过程中每次记录电流表示数后立刻断开开关,并等待片刻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操作,这种做法的目的是 。(3)小明在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发现无法通过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探究其导电性与长度的关系。查阅资料:长度、粗细均相同的锰铜合金电阻比镍铬合金小得多,试分析用④号金属丝实验时现象不明显的原因: 。11.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图乙是备用的几种导体(A、B、C、D代表导体,S代表导体的横截面积)。请你回答以下问题:(1)为了探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长度的关系,M,N之间应接入图乙中的 (选填导体的代表字母)。该实验运用的科学方法有 。(2)若在M、N之间接入导体A、B可探究导体的电阻与 的关系。(3)实验中,如果接入M,N之间的导体电阻阻值比较接近而无法通过灯泡的亮暗判断电阻大小,你的解决办法是 。12.为了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小明将长度均为6厘米且横截面积相同、粗细均匀的两种金属丝AB和金属丝BC对接相连,并按图甲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为12伏。他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导线a一端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另一端滑片P与金属丝接触良好并能沿金属丝左右滑动。②闭合开关,将导线a的滑片P从金属丝AB的左端A点缓慢向右移动,一直移到金属丝BC的右端C点,记录并绘制电压表示数随AP长度l的变化关系如图乙。(1)步骤②中某次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金属丝AP两端电压为 9 伏。(2)实验完成后,小明得出结论:粗细均匀的同种导体,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长度和粗细相同的不同导体电阻不同。请利用电学相关知识并结合图乙说明小明得出结论的理由: 。(3)小明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另一次实验,将滑片P固定在B处,将导线b的上端从C点缓慢向A点方向移动距离l′为10厘米,请画出在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随I′的变化关系图像。 。15.为探究“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1)在本实验中电阻R0的作用是 。(2)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对铅笔芯进行加热,每隔10秒记录一次电流值,实验测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 1 2 3 4电流/A 0.16 0.19 0.21 0.22由此可以得出: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反思:小明检查电路后认为电路设计存在问题,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铅笔芯两端的电压相同,无法判断其电阻变化。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理由是 。【内容要求3】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1.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滑动变阻器。下列关于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说法正确的是( )A.滑片与金属杆之间是绝缘的B.瓷筒与线圈之间不能绝缘C.线圈不能用铜丝或者铝丝制作D.瓷筒上缠绕的合金线所有表面都是绝缘的2.如图所示,实验室中某个常用的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20Ω 2A”字样。下列关于这个滑动变阻器的说法中( )①当滑动变阻器通过2A的电流时,它的电阻为20Ω;②它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20Ω;③它是通过改变其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横截面积来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④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2A。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②③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3.如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选择的接线柱是( )A.AB B.CD C.BD D.AD4.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1、P2放在(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5.如图所示电路,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增大的是( )A.B.C.D.6.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与电路图相对应的是( )A.B. C.D.7.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图甲是某款真空包装机的简易电路图。图乙中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与电路图相对应的是( )A.B.C.D.8.如图所示,图乙为滑动变阻器结构示意图,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图甲中电流表示数变小,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是流表示( )A.C和D B.A和B C.C和B D.A和D9.如图所示,这是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们自己发明的电子握力器的内部结构.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b端固定在绝缘底座上,手柄A与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起,同步运动,握力为零时,滑片处于a端.L是一个电阻不变的指示灯,力量计由一个电流表改装而成.使用时,先闭合开关S.再用手握住手柄,A柄向下运动压缩弹簧,握力就显示在力量计表盘上.有关握力计下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握力越大灯泡越亮,力量计的示数越大B.改装成的力量计的零刻度线不是原电流表的零刻度线C.握力越大电路总电阻越小,总电流越小D.握力越大,弹簧的长度越短;握力越小,弹簧长度越长10.如图是一种用于台灯调光的旋钮变阻器,当旋钮滑片逆时针转动时,电路中电流变大而使台灯亮度增大。据此判断旋钮变阻器与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是( )A.M连接E、N连接FB.M连接O、N连接FC.M连接O、N连接ED.M连接F、N连接E11.小金和同学一起探究“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实验时多次改变某一合金丝接入电路的长度L、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记录电流表(0﹣0.6安;0﹣3安)、电压表的示数,计算得到相应电阻的值,如表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保持3伏不变。L厘米 30 40 50 60R/欧 2.1 2.7 3.3 4.0请回答:(1)在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读数U= 伏。(2)为方便实验操作,在实验中更适合使用的是 (选填“0﹣20欧”或“0﹣200欧”)的滑动变阻器。(3)根据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4)仅根据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通过增大电阻丝长度来增大电阻的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各种合金丝,请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核心概念】浙教版八上专题7 电阻(学生版).docx 【核心概念】浙教版八上专题7 电阻(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