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5张PPT)男: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东方之珠我的爱人你的风采是否浪漫依然女:月而弯弯的海港夜色深深灯火闪亮东方之珠整夜未眠守着沧海桑田变幻的诺言合: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女:船儿弯弯入海港回头望望沧海茫茫东方之珠拥抱着我让我温暖你那沧凉的胸膛合: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东方之珠东方之珠—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香港码头香港红勘体育馆星光大道李小龙星光大道香港迪斯尼乐园1997年7月1日,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国迎回她流落在外150多年的孩子。——香港!你了解的香港,关于她的历史故事背景介绍:香港问题由来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1860年10月24日:《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1898年6月9日:《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1982年9月起,我国政府开始与英国政府就香港问题展开谈判:耗费两年多的时间、多达22轮的谈判。1984年12月19日正式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历史性时刻:1997.7.1 香港回归!邓小平会见来华参加签字仪式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不列颠尼亚号热烈欢庆 香港回归“不列颠尼亚”在欧洲,英国常被欧洲大陆人称为“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英文:Britannia)是“不列颠女神“的名称,她的现代形象通常是身披盔甲,手持三叉戟和盾。后成为现代英国的化身和象征。不列颠尼亚号,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主持下水礼,1954年1月11日首航。是英国历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是英国最有名的游轮,也是唯一一艘以“不列颠尼亚”命名的皇家游艇。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 知识回顾——新闻1.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或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2.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访谈、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新闻的基本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4.新闻六要素:5.新闻的组成部分: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如何 5W+1H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文体知识倒金字塔结构标题、导语、主体是新闻中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新闻文体知识新闻(1)标题: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动。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多行标题一般分三种:引题+正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副题引题正题副题引题宜虚不宜实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的最主要的部分正题宜实不宜虚副题是对主题的解释、说明和阐述文体知识新闻(2)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的文字,概述最核心的信息。提纲挈领,牵引全文,吸引读者。(3)主体: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4)背景: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5)结尾: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加深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使其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语言精练,紧扣主题。新闻的一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标题: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个大标题,有时也有引题和副题。概括新闻内容。导语:一般是开头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主体:正文部分,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阐述生动、具体的新闻事实。新闻的主要结构背景: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结语:用来小结、展望、评价、激励等。ADD YOUR TITLE《别了,“不列颠尼亚”》·6月30日下午:告别仪式拉开序幕·4时30分:港督府降港督旗·4时40分: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6时15分:添马舰东举行告别仪式·7时45分:广场第二次降旗·最后一分钟:降米字旗·7月1日第一分钟:升五星红旗;·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0点40分: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任务一:梳理特征,分析新闻特点1.真实性ADD YOUR TITLE2.时效性“新华社香港1997年7月1日电”。3.简明性本文除标题外,共998字。学习任务一:梳理特征,分析新闻特点ADD YOUR TITLE①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②导语(第1段):总写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英国结束对香港的殖民统治。③主体(第2-10段):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的重要场景及有关背景。④结语(第11段):概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结束。学习任务二:分析结构,了解新闻内容对照新闻结构,说说《别了,“不列颠尼亚”》这则消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7月1日零点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灯火辉煌,举世瞩目的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这里的五楼大会堂隆重举行。23时42分,交接仪式正式开始。23时56分,中英双方护旗手入场,象征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的降旗、升旗仪式开始。出席仪式的中外来宾全体起立。全场的目光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主礼台前东西两侧的旗杆上。23时59分,英国国旗和香港旗在英国国歌乐曲声中缓缓降落。随着“米字旗”的徐徐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1997年7月1日零点整,激动人心的神圣时刻到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奏起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起徐徐升起。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一庄严的历史时刻。比较阅读接着,江泽民主席走到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讲台前发表讲话。他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这是中华民族的盛事,也是世界和平与正义事业的胜利。1997年7月1日这一天,将作为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载入史册。江泽民说,历史将会记住提出“一国两制”创造性构想的邓小平先生。我们正是按照“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指明的方向,通过外交谈判成功地解决了香港问题,终于实现了香港回归祖国。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执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针,保持香港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江泽民随后指出,香港今日的繁荣归根到底是香港同胞创造的,也是同祖国内地的发展和支持分不开的。他表示相信,有全国人民作坚强后盾,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香港同胞一定能够管理和建设好香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创造香港美好的未来。1.对比《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本文标题有何独特之处?【本文标题的独特之处】采用主谓倒装句式,强调“别了”这一内容,能更好地表达情感,突出主题。“别了”,拟人,委婉的语气中有嘲讽意味。运用借代,“不列颠尼亚”指代英国,妥帖生动。巧用双关,表面是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深层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 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耻辱被洗刷。2.阅读1997年7月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有关香港回归的报道,梳理《别了,不列颠尼亚》全文内容,以新闻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文中的新闻场面,完成下列表格。媒体名称 新闻内容 新闻视角人民日报 1997年7月1日 头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 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新华社 《别了,不列颠尼亚》媒体名称 新闻内容 新闻视角人民日报 1997年7月1日 头版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 江泽民主席庄严宣告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新华社 《别了,不列颠尼亚》正面报道香港政权交接仪式港督降旗仪式(2-4)添马舰告别仪式(5-7)子夜时分政权交接仪式(8-9)“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10)侧面报道英方撤离《别》角度选取独特、新颖3.作为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获奖作品,《别了,不列颠尼亚》还有哪些独特之处?结合文本小组讨论。提示:在选材与组织材料上运用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方式,找出来并分析有何好处?段落 现实场景(新闻事件) 历史材料(新闻背景)第一场景 (2-4段)第二场景 (5-7段)第三场景 (8-9段)第四场景 (10-11段)3.在选材与组织材料上运用了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独特安排,有何好处?港督府建成时间,其后的扩建、发展。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走。英国对香港殖民统治长达一个半世纪。米字旗插上港岛的时间。现场与历史交织,增加厚重感,突出主题4时30分,港督降旗仪式(第一次降旗)。晚6点15分至7点45分,添马舰东面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子夜时分,庄严的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落下(第三次降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0时40分,查尔斯王子及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ADD YOUR TITLE合作研究,赏析细节处理例: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第3段)【赏析】细节描写,通过几个细节的连缀,把英国对香港管治的末日之感刻画得淋漓尽致。4.这篇新闻报道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生动的现场感,在细节处理上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请从文中找几个细节描写的例子,简要赏析。ADD YOUR TITLE例: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第4段)【赏析】通过对港督府今昔对比的描述,告诉世人,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 (色彩描写)ADD YOUR TITLE例: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第5段)【赏析】细节描写,给读者视觉及心理上的冲击,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所谓“日不落帝国”已经成为“过去式”。ADD YOUR TITLE例: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第8、9段)【赏析】国旗是一个国家主权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的象征。通过国旗“降下”和“升起”的对比,表达了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年的统治结束,让读者感受到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骄傲,预示着香港美好的明天开始了。ADD YOUR TITLE【赏析】环境描写,通过对雨的描写,衬托了英国人失落无奈的心情,也有暗示雨过天晴、香港回归后会有灿烂的明天。第一处: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第2段)第二处: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第6段)末任港督离开港督庭院查尔斯王子宣读英国女王的赠言雨——烘托气氛5.对于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无数媒体工作者都精心推出了报道,为什么本文能在众多报道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8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成为了名作?标题独具匠心。挑选独特且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选择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样一个独特角度进行报道。新闻现实与历史背景交织形成对比,凸显出历史感。客观陈述中隐含着丰富情感,报道简短但不乏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更让读者感受到民族的尊严和民族的骄傲。本文写作特色小结小结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位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问题探究3请将《别了,“不列颠尼亚” 》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列颠尼亚号”于7月1日撤离香港,英国结束殖民统治。沙场练兵,概括新闻导语(2020年新高考1卷)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4分)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6月3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5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参考答案:①2020年6月3日,②世界经济论坛宣布,③第51届论坛年会将于2021年1月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④主题为“世界的复兴”。高考链接注意:1、要尽可能运用原材料中负载重要信息的原词和信息术语。2、语言要简洁。3、尽量采用陈述句式的主谓句表述。4、压缩主体时,删去插叙、补叙部分的背景材料。5、如果一则新闻包括了几层或几个方面的内容应按照先后顺序分层压缩排列。方法: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高考链接——新闻语段压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别了,“不列颠尼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