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八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八) 把握辩证分合
一、基础练
1.(2024·湖南常德期末)某网络综艺节目真实记录了10个年轻人历时190多天扎根土地变身新农人的过程,让观众通过节目深刻地感悟到,“那里收获只需要播种,换来三餐只需要劳动,每一粒米从无到有过程中,城市少年在土地里找回了内心的安定。”这一感悟(  )
A.运用辩证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B.强调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C.是在分析的指导下形成的综合观点
D.体现了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2.有位工人不小心弄错了配方,致使一批书写纸全部不能用。这位工人发现,这种纸虽然不能用来书写,但它的吸水性能却相当好。于是,他把这批废纸切成小块,取名为“吸水纸巾”。后来这种纸巾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发是(  )
①事物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②“此”与“彼”之间是可以无条件过渡的
③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可轻信和盲从
④“此”与“彼”是相互贯通的,不是不可改变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2024·河南洛阳月考)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温度、深度、纬度优势,加快构建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深海科技创新产业、航天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辩证思维角度看,理解正确的是(  )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海南省分析各个区位优势,确定产业发展战略 ②综合为分析做准备,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海南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③海南既集中注意发展的“点”,又将各个“点”联结起来统一考察 ④海南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把握经济发展质与量的规定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大棚工厂内的一排养鱼池内,水清鱼欢。带有养分的养殖水顺槽流入蔬菜生产池,生产池里的水生蔬菜长势旺盛;经过蔬菜吸收,养殖水变干净了,又流回鱼池。整个过程全部是生物处理,无化肥添加,无污染,还节省了九成以上的水量。以水为媒,以生态技术实现“鱼菜共生”的工厂化生产,是N区探索生态农业模式的一种创新。“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  )
①坚持了辩证思维,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属性 ②实现了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③运用了综合方法,把鱼、水、菜统一起来进行考察 ④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找出鱼、水、菜之间的因果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4·湖南娄底联考)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入海引起国人担心,部分地区市民从辐射想到盐,然后想到盐短缺,继而引发了“抢盐潮”。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抢盐者的认识(  )
①是在综合指导下的正确分析 ②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揭示整体 ③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 ④产生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要正确使用分析与综合的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有(  )
①在实践中检验分析与综合是否正确
②将注意力只集中在问题的“点”上
③要准确地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④分析与综合必须是客观的、全面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提升练
1.(2024·山东威海月考)茶凉以后表面形成的茶膜,主要是由氧化的茶多酚、碳酸钙和其他形式的盐组成的。水的硬度、pH值、茶浓度和冲泡温度等,都是影响茶膜形成的因素。茶的品种也会影响茶膜的形成。一般红茶更容易形成茶膜,而白茶、黄茶、绿茶或轻度加工的乌龙茶晾凉后基本不会形成茶膜,这是因为红茶相较于其他品种的茶叶,发酵时间较长,氧化程度更高。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目前茶水尚热,此时是不可能形成茶膜的
②只有各种因素同时具备,茶膜才可能形成
③泡的茶没有出现茶膜,此茶一定不是红茶
④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有利于解释茶膜的成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安徽蚌埠月考)安徽铜陵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挑战,铜陵坚定“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结合铜陵产业、生态实际,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转型发展。该思维(  )
①用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②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察
③坚持了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④坚持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山东日照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表时指出,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一是有实力。中国经济2023年同比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二是有潜力。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这些优势让中国经济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三是有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将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源。实力、潜力、动力,构成了中国稳健前行的基石、底气、源泉。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运用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论述得出这一结论的科学性。
三、易错练
1.(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联考)在绿色发展方面,生物制造可以降低工业过程能耗,减少废物排放与污染,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在低碳发展方面,生物制造可以利用天然可再生原料,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和转化利用,构建出可再生原料路线;在循环发展方面,生物制造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将助力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生物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这一分析(  )
①不仅分别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层次,还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发展趋势 ②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具有保真关系 ③要求我们在整体性与动态性、独立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④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实现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日益密切。人们通过上网,可以获取信息、扩展视野、增长知识,网络给人类带来许多便利。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有些青少年沉溺于不良网站、庸俗的聊天室和电子游戏,有的网上交友不慎给自己带来种种痛苦和烦恼。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分析问题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矛盾的特殊性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科学思维的整体性要求我们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④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小时候自己的心灵里是对国破家亡的恐惧,高中毕业后亡国奴的阴影变得更加现实更加剧烈,接踵而来的七七事变使沦陷区一天天逼近。最终是中国共产党使一个原来以为漂泊在动荡不定时局中的求学游子,找到自己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生命力的基石。”某位著名科学家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成就中国飞天梦。”他的人生感悟体现了(  )
①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关系 ②分析与综合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③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④分析为综合做准备,而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课时跟踪检测(八) 把握辩证分合
一、基础练
1.A 某网络综艺节目真实记录了10个年轻人历时190多天扎根土地变身新农人的过程,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后,通过辩证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得到了深刻的感悟,A符合题意。材料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无关,B排除。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分析,C错误。抽象思维的运行方式具有推导性,D错误。
2.C 材料中书写纸“有用”和“无用”是“此”与“彼”的关系,说明事物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无用”“有用”是相互贯通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①④符合题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过渡是有条件的,②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实践检验的问题,③与题意不符。
3.B 海南充分发挥温度、深度、纬度优势,加快构建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深海科技创新产业、航天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体现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①正确。由材料能够看出海南既集中注意发展的“点”,又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将各个“点”联结起来统一考察,③正确。材料未涉及具体数据,即没有定量分析,②④错误。
4.B “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坚持了辩证思维,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属性,运用了综合方法,把鱼、水、菜统一起来进行考察,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②排除。“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理,④错误。
5.D 抢盐者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是正确分析,①错误。抢盐者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是正确揭示整体,②错误。抢盐者的认识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没有从整体出发,产生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③④正确。
6.D 在实践中检验分析与综合是否正确,是正确使用分析与综合的分析方法的前提,①不符合题意。将注意力只集中在问题的“点”上,是片面的认识,属于形而上学思维,②不符合题意。正确使用分析与综合的分析方法,需要注意分析与综合必须是客观的、全面的,准确地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二、提升练
1.B 茶膜是在茶凉后形成的,茶凉是茶膜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茶不凉就不会形成茶膜,①符合题意。水的硬度、pH值、茶浓度和冲泡温度、茶的品种等因素是相容关系,并非同时具备才能形成茶膜,②说法错误。没有出现茶膜,可能是红茶,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具备形成茶膜的条件,③说法错误。材料结合茶膜的组成成分、影响因素、茶的品种等来分析茶膜形成的原因,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④符合题意。
2.C 铜陵综合分析当地实际,把握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挑战,坚定“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结合铜陵产业、生态实际,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转型发展,该思维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察,坚持了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②③正确。材料未体现用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①不符合题意。辩证思维坚持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④错误。
3.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要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②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实际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中国发展底气、信心足,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扩大;根据定性分析和功能分析,得出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内生动力强劲,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③在分析中国的实力、潜力、动力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把握,得出科学结论。
解析:由“中国经济2023年同比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30%,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些优势让中国经济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可联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由“实力、潜力、动力,构成了中国稳健前行的基石、底气、源泉”可联系在分析中国的实力、潜力、动力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把握,得出科学结论。
三、易错练
1.B 题干中先分别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三个方面对发展生物制造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归纳了发展生物制造业的意义及长远影响,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不仅分别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层次,还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发展趋势,实现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统一,①④符合题意;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属于辩证思维的范畴,②与题意不符。应该是要求我们在整体性与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③说法错误。
2.B 互联网给人类带来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这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也说明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①④正确。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②错误。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③错误。
3.B 他的人生感悟是他在对个人人生历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的结果,①④符合题意。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②错误。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③错误。
3 / 3(共27张PPT)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练
1. (2024·湖南常德期末)某网络综艺节目真实记录了10个年轻人历
时190多天扎根土地变身新农人的过程,让观众通过节目深刻地感
悟到,“那里收获只需要播种,换来三餐只需要劳动,每一粒米从
无到有过程中,城市少年在土地里找回了内心的安定。”这一感悟
(  )
A. 运用辩证思维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B. 强调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C. 是在分析的指导下形成的综合观点
D. 体现了抽象思维运行方式的想象性
1
2
3
4
5
6
解析:  某网络综艺节目真实记录了10个年轻人历时190多天扎
根土地变身新农人的过程,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后,通过辩证思维
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得到了深刻的感悟,A符合题意。材料
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无关,B排除。在综合的指导下进行
分析,C错误。抽象思维的运行方式具有推导性,D错误。
1
2
3
4
5
6
2. 有位工人不小心弄错了配方,致使一批书写纸全部不能用。这位工
人发现,这种纸虽然不能用来书写,但它的吸水性能却相当好。于
是,他把这批废纸切成小块,取名为“吸水纸巾”。后来这种纸巾
竟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发是(  )
①事物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②“此”与“彼”之间是可
以无条件过渡的
③凡未经实践检验的认识,决不可轻信和盲从 ④“此”与“彼”
是相互贯通的,不是不可改变的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材料中书写纸“有用”和“无用”是“此”与“彼”的
关系,说明事物之间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无用”“有用”
是相互贯通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①④符合题意。
事物之间的相互过渡是有条件的,②错误。材料并未强调实践检验
的问题,③与题意不符。
1
2
3
4
5
6
3. (2024·河南洛阳月考)近年来,海南充分发挥温度、深度、纬度
优势,加快构建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深海科技创新产业、航天产
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实现经
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辩证思维角度看,理解正
确的是(  )
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海南省分析各个区位优势,确定产业发
展战略 ②综合为分析做准备,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海南省进行定性、定 量分析 ③海南既集中注意发展的“点”,又将各个“点”联结起来统一考察 ④海南省坚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把握经济发展质与量的规定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海南充分发挥温度、深度、纬度优势,加快构建以热带
特色高效农业、深海科技创新产业、航天产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
系,体现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①正确。由材料能够看出海南既集
中注意发展的“点”,又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将各个
“点”联结起来统一考察,③正确。材料未涉及具体数据,即没有
定量分析,②④错误。
1
2
3
4
5
6
4. 大棚工厂内的一排养鱼池内,水清鱼欢。带有养分的养殖水顺槽流
入蔬菜生产池,生产池里的水生蔬菜长势旺盛;经过蔬菜吸收,养
殖水变干净了,又流回鱼池。整个过程全部是生物处理,无化肥添
加,无污染,还节省了九成以上的水量。以水为媒,以生态技术实
现“鱼菜共生”的工厂化生产,是N区探索生态农业模式的一种创
新。“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  )
①坚持了辩证思维,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属性 ②实现了在动态性
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③运用了综合方法,把鱼、水、
菜统一起来进行考察 ④运用了完全归纳推理,找出鱼、水、菜之
间的因果联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坚持了辩证思维,把握事物
之间的内在属性,运用了综合方法,把鱼、水、菜统一起来进行考
察,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
握事物,②排除。“鱼菜共生”生态农业模式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推
理,④错误。
1
2
3
4
5
6
5. (2024·湖南娄底联考)日本排放核污染水入海引起国人担心,部
分地区市民从辐射想到盐,然后想到盐短缺,继而引发了“抢盐
潮”。当前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
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抢盐者的认识
(  )
①是在综合指导下的正确分析 ②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正确揭示整体
③只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 ④产生了“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的片面认识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抢盐者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是正确分析,①错误。抢盐
者的认识是片面的,不是正确揭示整体,②错误。抢盐者的认识只
将注意力集中在问题的“点”上,没有从整体出发,产生了“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的片面认识,③④正确。
1
2
3
4
5
6
6. 要正确使用分析与综合的分析方法,应注意的问题有(  )
①在实践中检验分析与综合是否正确 ②将注意力只集中在问题的
“点”上
③要准确地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 ④分析与综合必须是客观
的、全面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在实践中检验分析与综合是否正确,是正确使用分析与
综合的分析方法的前提,①不符合题意。将注意力只集中在问题的
“点”上,是片面的认识,属于形而上学思维,②不符合题意。正
确使用分析与综合的分析方法,需要注意分析与综合必须是客观
的、全面的,准确地理解分析与综合的辩证关系,③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二、提升练
1. (2024·山东威海月考)茶凉以后表面形成的茶膜,主要是由氧化
的茶多酚、碳酸钙和其他形式的盐组成的。水的硬度、pH值、茶
浓度和冲泡温度等,都是影响茶膜形成的因素。茶的品种也会影响
茶膜的形成。一般红茶更容易形成茶膜,而白茶、黄茶、绿茶或轻
度加工的乌龙茶晾凉后基本不会形成茶膜,这是因为红茶相较于其
他品种的茶叶,发酵时间较长,氧化程度更高。对此,下列分析正
确的是(  )
①目前茶水尚热,此时是不可能形成茶膜的 ②只有各种因素同时
具备,茶膜才可能形成 ③泡的茶没有出现茶膜,此茶一定不是红
茶 ④分析与综合相结合有利于解释茶膜的成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茶膜是在茶凉后形成的,茶凉是茶膜形成的必要条件,
所以茶不凉就不会形成茶膜,①符合题意。水的硬度、pH值、茶
浓度和冲泡温度、茶的品种等因素是相容关系,并非同时具备才能
形成茶膜,②说法错误。没有出现茶膜,可能是红茶,也可能是因
为没有具备形成茶膜的条件,③说法错误。材料结合茶膜的组成成
分、影响因素、茶的品种等来分析茶膜形成的原因,运用了分析与
综合的方法,④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2. (2024·安徽蚌埠月考)安徽铜陵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
地”之称,面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挑战,铜陵坚定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结合铜陵产业、生态实际,突出
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转型发展。该思维(  )
①用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②是在分析的基础
上将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察 ③坚持了用辩证思维的方法分析和解
决现实问题 ④坚持在整体性与动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铜陵综合分析当地实际,把握城市转型发展的机遇挑
战,坚定“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结合铜陵产业、生态实
际,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转型发展,该思维在
分析的基础上将各个要素综合起来考察,坚持了用辩证思维的方法
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②③正确。材料未体现用综合的结果指导人
们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①不符合题意。辩证思维坚持在整体性与
独立性、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④错误。
1
2
3
4
5
6
3. (2024·山东日照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会见美国工商界和战略学术界代
表时指出,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一是
有实力。中国经济2023年同比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
超30%,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数字
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二是有潜力。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
的人才优势。这些优势让中国经济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
力。三是有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将持续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
动力源。实力、潜力、动力,构成了中国稳健前行的基石、底气、
源泉。
1
2
3
4
5
6
中国发展前景是光明的,我们有这个底气和信心。运用分析与综合
的思维方法,论述得出这一结论的科学性。
答案:①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要在分析的基础
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②结合中国经
济发展实际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中国发展底气、信心足,对世界经
济的贡献不断扩大;根据定性分析和功能分析,得出中国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内生动力强劲,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③在分析中国的
实力、潜力、动力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把握,得出科学结论。
1
2
3
4
5
6
解析:由“中国经济2023年同比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
率超30%,中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绿色经济、数
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这些优势让中国经济具备强劲的内
生动力、韧性、潜力”可联系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
导;由“实力、潜力、动力,构成了中国稳健前行的基石、底气、
源泉”可联系在分析中国的实力、潜力、动力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把
握,得出科学结论。
1
2
3
4
5
6
三、易错练
1. (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联考)在绿色发展方面,生物制造可以降低工业过程能耗,减少废物排放与污染,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在低碳发展方面,生物制造可以利用天然可再生原料,促进二氧化碳的减排和转化利用,构建出可再生原料路线;在循环发展方面,生物制造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效益,形成良性循环模式。因此,大力发展生物制造产业,将助力我国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生物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看,这一分析(  )
①不仅分别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层次,还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发展趋势 ②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这种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不具有保真关系 ③要求我们在整体性与动态性、独立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④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实现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题干中先分别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三个方
面对发展生物制造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综合归纳了发展生物
制造业的意义及长远影响,运用了分析与综合的方法,不仅分别认
识了事物的各种层次,还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及发展趋势,实现了分
析和综合的辩证统一,①④符合题意;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属于辩证
思维的范畴,②与题意不符。应该是要求我们在整体性与独立性、
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③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2. 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日益密切。人
们通过上网,可以获取信息、扩展视野、增长知识,网络给人类带
来许多便利。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正在
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有些青少年沉溺于不良网站、庸
俗的聊天室和电子游戏,有的网上交友不慎给自己带来种种痛苦和
烦恼。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①分析问题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②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矛盾的特殊性
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③科学思维的整体性要求我们科学地处
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 ④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
盾分析方法,在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互联网给人类带来许多便利,但也带来一些社会问题,
这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也说明辩证思维的实质和核心是运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对
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①④正确。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矛盾普
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②错误。整体性的辩证思维能够科学地
处理“此”与“彼”之间的关系,③错误。
1
2
3
4
5
6
3. “小时候自己的心灵里是对国破家亡的恐惧,高中毕业后亡国奴的
阴影变得更加现实更加剧烈,接踵而来的七七事变使沦陷区一天天
逼近。最终是中国共产党使一个原来以为漂泊在动荡不定时局中的
求学游子,找到自己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生命力的基石。”某位著名
科学家感慨地说:“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成就中国飞天梦。”他的
人生感悟体现了(  )
①分析与综合是对立统一关系 ②分析与综合是两个独立的过程
③综合是分析的基础,分析是综合的先导 ④分析为综合做准备,
而综合的结果指导人们继续对事物进行新的分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他的人生感悟是他在对个人人生历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综合的结果,①④符合题意。分析与综合密不可分,②错误。分析
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③错误。
1
2
3
4
5
6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