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九) 理解质量互变一、基础练1.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 )①只有量变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 ②事物的量变是一种渐进性过程 ③事物的质变是一种连续性过程 ④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在走向飞跃性与间断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2024·河南商丘月考)“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有其因必有其果B.坚持适度原则C.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渐进性与飞跃性相互包含3.底线,最初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后引申为社会实践不能超越的界线,不可撼动的准则。底线思维,是一种风险思维、边界思维、战略思维。全面从严治党有底线,社会治理有底线,做人做事有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突破底线后患无穷。底线思维( )①是对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的重新认识②是一种科学态度,要时刻防止量变达到临界点引起质变 ③基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度的,追求发展必须保障底线 ④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是对潜在风险的研判和全力防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4.(2024·广东梅州联考)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山西右玉曾是不毛之地,正是凭借“一张铁锹两只手,咬定绿化不放松”的劲头,当地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成就了如今的塞上绿洲;福建长汀一度“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正是依靠大家苦干实干、持续治理水土流失,书写了绿满荒山的传奇。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是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 ④量变使“某事物”始终是“某事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4·江西赣州联考)北宋诗人苏轼对饮食方法非常讲究,他在《养生说》中谈到:“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苏轼认为,饥饿以后再进食,纵是粗茶淡饭,其也会胜过山珍海味。吃饭时不宜太饱,如果吃饱了还勉强进食,即使美味佳肴放在眼前也难以下咽。可见,苏轼( )①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方式 ②否定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③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 ④主张凡事都应当采取折中主义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教育要循序渐进,静待花开,要“唤醒”而非“催熟”。不能“催熟”的原因是( )①在度的范围之内,质与量相互结合 ②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规定 ③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④度是引起质变的节点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二、提升练1.(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中)“砖家”奇葩说总是遭到广大网友的吐槽。比如有的专家说,生病要多喝水;有的专家说,喝太多容易水中毒。真实的情况是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病症,适量喝水,并不是越多越好。喝水过多会导致血液中钠浓度降低,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不良后果。这启示我们( )①要把握好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③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事物变化的度,防止过犹不及 ④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2.(2024·安徽宣城联考)电影《第二十条》热映让大家关注到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从辩证思维角度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迂回曲折的②一事物丧失自身量的规定性就会变成他物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④处理问题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3.(2024·湖南株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河北省沧州、石家庄等地,深入农村、港口、科研单位等,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考察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他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把握区域差异,又要注重优势互补,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河北环京津的地缘优势,持续深化北京、天津对河北的帮扶,带动河北有条件的地区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通过逐步调整的办法,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扎实推进、久久为功,让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蕴含的思维智慧。三、易错练1.(2024·辽宁大连联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制定既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又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该目标的制定( )①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②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间断性与飞跃性的辩证统一③运用类比推理得出可靠结论 ④从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角度预见经济的增长趋势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2024·北京海淀期末)度者,量与质的交汇点和分界线。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的时候,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适度原则,不断淬炼“度”的智慧②把握对立统一,实现对立向同一的转化③认识和利用规律,稳中求进、循序渐进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事物的飞跃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4·重庆联考)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反映的是人的工作效率与动机的强弱有密切的关联。这启示我们( )①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争取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 ②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做好各项工作 ③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正确把握工作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④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及时合理调整工作动机水平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课时跟踪检测(九) 理解质量互变一、基础练1.C 量变与质变都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①错误。事物的量变是一种渐进性过程,②正确。事物的质变是一种飞跃,具有间断性,③错误。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在走向飞跃性与间断性,④正确。2.C 溪水能够胜利是因为坚持,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符合题意。“有其因必有其果”反映的是因果联系,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渐进性与飞跃性相互包含”反映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但未揭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不符合“坚持就是胜利”揭示的哲学道理,D排除。3.D 题干没有体现对立统一规律,而且重新认识的说法也不妥,①错误。“防止量变达到临界点引起质变”说法错误,该说法忽视了正向质变的积极作用,②错误。底线是一种不可撼动的准则,突破底线后患无穷,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度的,追求发展必须保障底线,③正确。全面从严治党有底线,社会治理有底线,做人做事有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突破底线后患无穷,这说明我们要保持底线思维,因为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是对潜在风险的研判和全力防范,④正确。4.B 材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说明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①③当选。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的,②错误。量变突破一定限度后,“某事物”就会成为“它事物”,④错误。5.B 吃饭时不宜太饱,如果吃饱了还勉强进食,即使美味佳肴放在眼前也难以下咽,这告诉我们要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方式,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①③正确。坚持适度原则,是正确对待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是否定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②排除。主张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是消极的思维方式,而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④排除。6.A 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催熟”会改变质与量的这种关系,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什么是度,③排除。关节点是引起质变的节点,④错误。二、提升练1.A 材料强调的是喝水要适量,即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事物变化的度,防止过犹不及,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②排除。“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④错误。2.D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材料强调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一事物丧失自身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会变成他物,而不是丧失自身量的规定性,②错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处理问题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③④正确。3.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辩证思维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把握区域差异,又要注重优势互补,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②辩证地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握京津冀三地不同的特征,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要通过逐步调整的办法,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扎实推进、久久为功,让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解析: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特点、辩证分合和质量互变规律等知识作答。三、易错练1.B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制定既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又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是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的结果,①符合题意。应该是坚持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②说法错误。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得出可靠结论”说法错误,③排除。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制定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体现了坚持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方法,④符合题意。2.B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哲学寓意在于量的积累在不同程度带来的不同结果,量的不断积累会引起事物质变的发生,这启示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不断淬炼“度”的智慧,①符合题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和同一之间不能相互转化,②说法错误。材料启示我们认识和把握规律,稳中求进、循序渐进,③符合题意。当只有改变事物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事物的飞跃,但材料强调的是坚持适度原则,而不是促成质变,④不符合题意。3.D 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我们要掌握适度原则,而非折中主义,①错误。材料强调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而不是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反映的是人的工作效率与动机的强弱有密切的关联。开始的时候,随着动机水平从低到高,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增强而不断提高。只有动机水平强度适宜时,工作效率才最高。随着动机水平过高,工作效率随着动机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启示我们要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正确把握工作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③正确。人的工作效率与动机的强弱有密切的关联,最佳的动机水平有最高效率,而强烈的焦虑会导致效率低下,这启示我们要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及时合理调整工作动机水平,④正确。3 / 3(共27张PPT)课时跟踪检测一、基础练1. 科研人员做过这样的实验:将一只青蛙放到沸水中,青蛙触电般立即窜逃出去;又将青蛙放入凉水中,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虽然可以感觉到温度变化,却没有立即跳出去而逐渐丧失逃生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青蛙效应”。“青蛙效应”说明( )①只有量变才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 ②事物的量变是一种渐进性过程 ③事物的质变是一种连续性过程 ④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在走向飞跃性与间断性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解析: 量变与质变都是事物发展的基本状态,①错误。事物的量变是一种渐进性过程,②正确。事物的质变是一种飞跃,具有间断性,③错误。渐进性与连续性的每一步进展都在走向飞跃性与间断性,④正确。1234562. (2024·河南商丘月考)“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 有其因必有其果B. 坚持适度原则C. 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D. 渐进性与飞跃性相互包含123456解析: 溪水能够胜利是因为坚持,体现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C符合题意。“有其因必有其果”反映的是因果联系,不符合材料主旨,A排除。B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渐进性与飞跃性相互包含”反映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但未揭示“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不符合“坚持就是胜利”揭示的哲学道理,D排除。1234563. 底线,最初是指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场地两端的界线,后引申为社会实践不能超越的界线,不可撼动的准则。底线思维,是一种风险思维、边界思维、战略思维。全面从严治党有底线,社会治理有底线,做人做事有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突破底线后患无穷。底线思维( )①是对质量互变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的重新认识 ②是一种科学态度,要时刻防止量变达到临界点引起质变 ③基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度的,追求发展必须保障底线 ④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是对潜在风险的研判和全力防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解析: 题干没有体现对立统一规律,而且重新认识的说法也不妥,①错误。“防止量变达到临界点引起质变”说法错误,该说法忽视了正向质变的积极作用,②错误。底线是一种不可撼动的准则,突破底线后患无穷,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度的,追求发展必须保障底线,③正确。全面从严治党有底线,社会治理有底线,做人做事有底线,底线是不可逾越的警戒线,突破底线后患无穷,这说明我们要保持底线思维,因为底线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是对潜在风险的研判和全力防范,④正确。1234564. (2024·广东梅州联考)环境修复和改善,是一个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的过程。山西右玉曾是不毛之地,正是凭借“一张铁锹两只手,咬定绿化不放松”的劲头,当地干部群众坚持不懈植树造林,成就了如今的塞上绿洲;福建长汀一度“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正是依靠大家苦干实干、持续治理水土流失,书写了绿满荒山的传奇。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②事物的发展是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 ④量变使“某事物”始终是“某事物”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解析: 材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说明事物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①③当选。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进行的,②错误。量变突破一定限度后,“某事物”就会成为“它事物”,④错误。1234565. (2024·江西赣州联考)北宋诗人苏轼对饮食方法非常讲究,他在《养生说》中谈到:“已饥方食,未饱先止。”苏轼认为,饥饿以后再进食,纵是粗茶淡饭,其也会胜过山珍海味。吃饭时不宜太饱,如果吃饱了还勉强进食,即使美味佳肴放在眼前也难以下咽。可见,苏轼( )①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方式 ②否定了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 ③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 ④主张凡事都应当采取折中主义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解析: 吃饭时不宜太饱,如果吃饱了还勉强进食,即使美味佳肴放在眼前也难以下咽,这告诉我们要坚持“得中”而处之的思维方式,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①③正确。坚持适度原则,是正确对待量变与质变的关系,不是否定事物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②排除。主张凡事都采取折中主义是消极的思维方式,而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④排除。1234566. 《人民日报》发表评论称,教育要循序渐进,静待花开,要“唤醒”而非“催熟”。不能“催熟”的原因是( )①在度的范围之内,质与量相互结合 ②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规定 ③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 ④度是引起质变的节点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解析: 在度的范围内,质与量相互结合、相互规定,“催熟”会改变质与量的这种关系,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什么是度,③排除。关节点是引起质变的节点,④错误。123456二、提升练1. (2024·黑龙江哈尔滨期中)“砖家”奇葩说总是遭到广大网友的吐槽。比如有的专家说,生病要多喝水;有的专家说,喝太多容易水中毒。真实的情况是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病症,适量喝水,并不是越多越好。喝水过多会导致血液中钠浓度降低,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不良后果。这启示我们( )①要把握好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②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③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事物变化的度,防止过犹不及 ④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23456解析: 材料强调的是喝水要适量,即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和间断性的关系,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事物变化的度,防止过犹不及,①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②排除。“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是形而上学的观点,④错误。1234562. (2024·安徽宣城联考)电影《第二十条》热映让大家关注到正当防卫。《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从辩证思维角度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迂回曲折的 ②一事物丧失自身量的规定性就会变成他物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处理问题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3456解析: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迂回曲折的,但材料强调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一事物丧失自身固有的质的规定性就会变成他物,而不是丧失自身量的规定性,②错误。“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说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处理问题时要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③④正确。1234563. (2024·湖南株州期中)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5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河北省沧州、石家庄等地,深入农村、港口、科研单位等,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123456考察结束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他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把握区域差异,又要注重优势互补,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把北京科技创新优势和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结合起来,发挥河北环京津的地缘优势,持续深化北京、天津对河北的帮扶,带动河北有条件的地区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通过逐步调整的办法,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扎实推进、久久为功,让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蕴含的思维智慧。123456答案:①整体性是辩证思维的重要特征,辩证思维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并从整体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既要把握区域差异,又要注重优势互补,形成更为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②辩证地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事物的整体,在综合得到的整体中指导分析。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把握京津冀三地不同的特征,发挥各自优势,推进京津冀整体协同发展。123456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要通过逐步调整的办法,一项一项抓好落实,扎实推进、久久为功,让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解析: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思维的特点、辩证分合和质量互变规律等知识作答。123456三、易错练1. (2024·辽宁大连联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制定既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又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也考虑了经济增长潜力和支撑条件,体现了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要求。该目标的制定( )①兼顾了需要和可能,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 ②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间断性与飞跃性的辩证统一 ③运用类比推理得出可靠结论 ④从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角度预见经济的增长趋势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3456解析: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制定既考虑了促进就业增收、防范化解风险等需要,又与“十四五”规划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相衔接,兼顾了需要和可能,是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的结果,①符合题意。应该是坚持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②说法错误。类比推理是或然推理,“得出可靠结论”说法错误,③排除。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的制定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和需要,体现了坚持整体性和动态性的辩证思维方法,④符合题意。1234562. (2024·北京海淀期末)度者,量与质的交汇点和分界线。古代有一种“欹器”,呈梭形,不能竖立,中间部分有两耳,以绳穿之,悬于两杆之间。当里面空着的时候,器皿是斜的;水至六分时,竖直而立;水逾七分,则发生倾覆。正所谓,“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适度原则,不断淬炼“度”的智慧 ②把握对立统一,实现对立向同一的转化 ③认识和利用规律,稳中求进、循序渐进 ④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事物的飞跃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解析: “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哲学寓意在于量的积累在不同程度带来的不同结果,量的不断积累会引起事物质变的发生,这启示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不断淬炼“度”的智慧,①符合题意。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对立和同一之间不能相互转化,②说法错误。材料启示我们认识和把握规律,稳中求进、循序渐进,③符合题意。当只有改变事物原有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实现事物的飞跃,但材料强调的是坚持适度原则,而不是促成质变,④不符合题意。1234563. (2024·重庆联考)心理学中有一个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反映的是人的工作效率与动机的强弱有密切的关联。这启示我们( )①采取折中主义的思维方式,争取实现工作效率最大化 ②在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对立统一中做好各项工作 ③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正确把握工作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 ④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及时合理调整工作动机水平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23456解析: 折中主义是一种无原则的思维方式,是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表现形式,我们要掌握适度原则,而非折中主义,①错误。材料强调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而不是动态性与静态性的关系,②不符合题意。“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反映的是人的工作效率与动机的强弱有密切的关联。开始的时候,随着动机水平从低到高,工作效率随着动机的增强而不断提高。只有动机水平强度适宜时,工作效率才最高。随着动机水平过高,工作效率随着动机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启示我们要遵循质量互变规律,正确把握工作中的渐进性和飞跃性,③正确。人的工作效率与动机的强弱有密切的关联,最佳的动机水平有最高效率,而强烈的焦虑会导致效率低下,这启示我们要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及时合理调整工作动机水平,④正确。123456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九课 课时跟踪检测.pptx 第九课 课时跟踪检测(九) 理解质量互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