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课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发散思维的方法
1.“学以致用”,高三某同学总结了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答政治试题的方法,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现象的产生”类试题,适合运用发散思维,根据已知信息,多角度思考寻求问题答案
②推导类试题需要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寻找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
③“分析某一事件的影响”类试题,适合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其影响
④“材料体现了哪些学科知识”类试题,适合运用演绎推理方法,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大型计算机太笨重,携带不方便,人们发明了微型计算机;野外探险考察,为携带方便,人们发明了压缩饼干;南方外出旅游,因天多雨而带伞不方便,人们发明了折叠伞。这是(  )
①运用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寻找新的突破口、新的思路 ②运用引入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③检核表法中的缩小方式 ④列举法的运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2024·辽宁本溪期中)针对骑手骑行过程中接打电话、导航等操作存在安全隐患的痛点,某公司研究并推出了AR智能头盔。下表是该公司研究AR智能头盔过程的一些信息:
痛点 解决思路
骑行过程中接打电话、导航等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借用手机蓝牙技术和语音识别、合成、转换技术,通过AI智能语音助手指令操作
骑手刹车或者到了没有路灯的地段,存在安全隐患 采用汽车警示灯思路,在头盔内放置警示灯。骑手启动刹车后,警示灯自动闪烁
可见,AR智能头盔的设计(  )
①运用头脑风暴法,积极采纳骑手的意见
②运用整体性思维,从多角度解决某个问题
③立足实践需求,以问题激活创新思维
④运用核检表法,借用其他领域的思路解决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4·福建泉州月考)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勇敢的英雄人物,他有猴子的形象也有人的脾气,是猴子的形象和人的脾气的有机融合。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运用了(  )
A.辩证思维,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B.推理和想象,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C.信息交合法,将不同信息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D.聚合思维,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
5.(2024·湖北湘潭联考)翼龙无人机是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军用机,用于执行监视、侦查及对地攻击等军事任务。近年来,该无人机也广泛应用于灾情监视、森林防火、缉私查毒、环境保护、地质勘探、气象观测等民用和科研领域。这表明(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发挥意识能动创造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不断探索事物新的适用领域 ④运用发散思维有利于推动人的认识不断向前推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二 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6.对于聚合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聚合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是扩散、辐射 ②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是收敛、集中 ③聚合思维把不同的信息进行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④聚合思维的目的是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某地干旱少雨,农田灌溉的水源得不到解决。这里的地底下在开矿,矿井积水没处排放。地上的农田受旱,地下的矿井受淹。后来,一位工程师将这两个难题联系起来考虑,设计了一种提水灌溉机械,将矿井里的水抽上来灌溉农田,一举解决了两个难题。材料体现了(  )
①聚合思维目标的明确性 ②创新思维思路的多向性 ③发散思维思路的归一性 ④思维过程的逻辑性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8.下列关于思维聚合的过程的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
A.逻辑思维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这需要多种逻辑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不能出现错误,这体现了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
B.聚合思维思路的归一性就是要把一个设想设计成最优方案,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
C.聚合思维所得出的最优方案,是通过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的评价、论证得出的
D.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思路的归一性、结论的可论证性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结论的可论证性
9.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意味着(  )
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通过聚合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 ②通过发散思维,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 ③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效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④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揭示不同事物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小吴写一篇题为《我最尊敬的人》的记叙文,他以题目的要求为出发点,搜索他所接触过的很多人,如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家庭成员、老师同学等,并具体生动地描写出了他们鲜明的特点。小吴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是(  )
①发散思维 ②聚合思维 ③分析思维 ④综合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1.(2024·江西南昌联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考察时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
在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上、实验性陶瓷作品《霜翎》获得最高奖。作品尝试用当代表达表现传统青花艺术,采用传统青花工艺和手绘青花为元素,运用木雕榫卯技法进行主干拼接,将陶瓷材料与木质材料结合,并以微观植物的形式装置呈现,展现了陶瓷的温度与张力,形成了新的形式美感,是传承也是创新。
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霜翎》作品的独特之处。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1.B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①入选。推导类试题需要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但与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无关,②不选。“分析某一事件的影响”类试题,适合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其影响,③入选。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演绎推理方法,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是归纳推理,④错误。
2.C 检核表法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产生创新的思路,微型计算机、压缩饼干和折叠伞的发明运用了检核表法的缩小方式,①③入选,②④排除。
3.D 材料中头盔的设计过程没有涉及头脑风暴法、整体性思维,①②不符合题意。针对骑手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方法,体现了该头盔的设计立足实践需求,以问题激活创新思维,③正确。材料中列举骑手安全隐患的痛点,采用汽车警示灯思路,设计头盔,体现了运用核检表法,借用其他领域的思路解决问题,④正确。
4.C 孙悟空的人物形象设计与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无关,A排除。推理和想象,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题干中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无关,B排除。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有猴子的形象也有人的脾气,是猴子的形象和人的脾气的有机融合,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属于信息交合法,C正确。聚合思维,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与题干中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无关,D排除。
5.D 材料没有涉及尊重客观规律,①不选。事物是复杂的多变的,发挥意识能动创造性不一定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错误。近年来,该无人机也广泛应用于灾情监视、森林防火、缉私查毒、环境保护、地质勘探、气象观测等民用和科研领域,表明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不断探索事物新的适用领域,也体现了运用发散思维有利于推动人的认识不断向前推移,③④正确。
6.D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是扩散、辐射,①说法错误。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是收敛、集中,②说法正确。把不同的信息进行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是发散思维中的信息交合法,③不符合题意。聚合思维的目的是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④说法正确。
7.B 工程师的设计体现了思维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围绕地下水灾、地上旱灾这一中心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体现了聚合思维目标的明确性和创新思维思路的多向性,①②符合题意,④不符合题意。聚合思维的思路才具有归一性,③排除。
8.C 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并不代表不出现错误,A错误。聚合思维思路的归一性是要找出一个最优方案,并非“把一个设想设计成最优方案”,B错误。聚合思维的结论具有可论证性,聚合思维所得出的最优方案,是通过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的评价、论证得出的,C正确。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思路的归一性、结论的可论证性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但三者没有谁更重要的区别,D错误。
9.B 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通过发散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①错误。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意味着要通过发散思维,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②正确。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面向不同方向,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表明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效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③正确。运用聚合思维的方法,揭示不同事物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④错误。
10.D 以题目要求为出发点进行搜索,然后比较,选出最尊敬的人,这是思维聚合的过程,②正确,①错误。只有综合考虑我们对这个人的印象,与他的各种联系和看法,才能归纳概括出这个人的品质,得出结论,运用了综合思维,④正确,③错误。
11.①运用联想思维,将木雕榫卯技法迁移到陶瓷工艺,实现陶瓷表现形式的突破。②运用发散思维,将陶瓷材料与木质材料进行组合。③运用聚合思维,综合多样元素,展现出新的形式美感。
解析:本题可从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角度说明。
3 / 3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了解发散思维中所采取的推测等方法;概括发散思维的特点;知道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功能。 2.分析逆向思维的依据和优势;发挥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区分发散思维的技法。正确认识聚合思维的含义、方法和功能;正确理解逆向思维的含义、时机、方法;辩证认识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关系。 2.公共参与:正确运用发散思维的技法,恰当进行思维发散;运用聚合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聚合思维;抓住逆向思维的时机,掌握逆向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逆向思维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1.发散思维的含义: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    答案的思维方式。
2.思维发散的技法
(1)检核表法: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    ,以求产生创新的   。
(2)信息交合法: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   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3)头脑风暴法: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它以   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     ”。
3.如何正确看待思维发散技法:发散思维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     ,但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参与。
微提醒
发散思维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大胆敞开思维。不要先考虑实际不实际,可行不可行。
(2)要注意发散思维的质量。要尽可能考虑各种因素、各种后果、各种方法、各种途径等,要注意新思维的种类。
(3)要坚持思维的独特性。不要重复头脑中早已定型的东西,要从新的角度超越自己或别人的思维常规。
(4)不破不立,要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必须突破心理障碍。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1.聚合思维的含义:聚合思维是利用   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     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聚合思维的方法和功能
(1)聚合思维把有关信息集中起来,从中寻找联系,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2)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3.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1)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事物既     又     。
(2)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想一想
怎么区分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
提示:                                                                                                                                                                                                                       判一判
(1)信息交合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
(2)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就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
(3)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反的方法,不能同时使用。(  )
(4)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是事物的相互联系,而发散思维的客观基础则是事物的相互区别。(  )
选一选
(1)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与作用,人们常常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关于发散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②发散思维是一种收敛性的思维方式 ③发散思维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思考问题 ④发散思维能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就需要运用(  )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创新思维 D.推理
1.教材P104“探究与分享”
(1)如果你是与会者,你会提出什么设想?
提示:示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在电话线上做文章,提高电话线的质量等。
(2)上述会议的讨论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上述会议采用的是头脑风暴法,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价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它是强制思维发散的常用技法之一。
2.教材P107“探究与分享”
在以下所列图形中,若A的对比图形是B,那么,在图形C、D、E中,哪一个图形是F的最佳对比图形?
提示:F的最佳对比图形是E,因为A是两个圆形,B是两个方形,因此A对B是圆对方,所以F对的应该是两个方形。
议题一 如何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情境】 日本三菱树脂公司随着生产的发展,急需研制一种新型净化池,公司领导召集10余名技术人员,在短短的半天里就提出了70种方案,并从中选了10种最优方案。然后,将根据10种最优方案设计的净化池的结构画成图纸,贴在黑板上,再将个人对新方案提出的改进设想写在纸条上,贴在净化池结构图的相应位置,通过公司内部科技人员的评审,最后得出一种研制新型净化池的最佳方案。
探究 (1)该公司通过这一活动征集方案属于思维发散的什么技法方法?这种技法有什么特点。
(2)思维发散对思维创新有何帮助?
1.发散思维的特征
(1)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思维不流畅就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产生较多设想,就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2)发散思维的思路具有变通性
①要打破限制,排除既有经验的负面影响,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甚至从某些不合常规的方面去思考问题。
②又要不局限于某一思路,当某一思路行不通时,迅速转向其他思路。
(3)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所谓独特性就是独特新奇,与众不同,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其答案常常与众不同。
2.发散思维的作用
发散思维具有思维创新的功能。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新问题,还能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3.如何正确运用发散思维
(1)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但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
(2)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如直觉、想象、灵感等)的积极参与。
(3)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们知识和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低等密切相关。
(4)发散思维以某个问题为出发点“发散”出去,发散出去的思维还要再聚合起来,即对各种设想进行论证评判,从“量”中求得“质”,在“多”中求得“好”。只有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1.湖南省以韶山为试点,创新形式,组织“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文化旅游+”让资源优势变发展优势,把文化融入故事,以故事展现文化,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爆火出圈。该模式的研发(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说明创造性思维的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③利用检核表法中的“组合”法进行思维发散 ④表明经过实践检验的思维才具有实际的价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湖南邵阳联考)某市市长主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分别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力量,让报告更加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更加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对材料体现的思维方法分析正确的是(  )
①它是一种集思广益的个体思维发散技法 ②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
③它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标
④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检核表法中扩大的技法进行思维发散的是(  )
A.医生引入微爆破技术消除肾结石
B.将平面镜改为多种曲面镜,制成哈哈镜
C.在两块玻璃之间加入某些材料,制成防震、防碎、防弹的新型玻璃
D.尼龙丝最初只用于军事,而尼龙袜就是将尼龙丝的用途作了“迁移”
议题二 如何掌握聚合思维的方法
【情境】 晚唐诗僧齐己《早梅》诗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诗成后,齐己自觉不尽如人意,向诗友郑谷求教。郑谷细加分析、比较后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诗意更切合“早”字。于是,齐己尊郑谷为“一字师”。
探究 (1)为什么郑谷一字更改会使全篇增辉。
(2)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辩证关系
类别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区别 含义 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思维方向 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向新奇、独特之处想,是扩散、辐射 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是收敛、集中
方法 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头脑风暴法等 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
功能 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联系 ①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
1.(2024·河南南阳联考)为助力乡村振兴,在四川广元这个山区农业大市,广大农民以“家”为阵地,以“院”为载体,种水果、搞养殖、兴旅游……源源不断地将农家小院变成小农场、小作坊,并以此融入大园区、大市场,庭院经济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这种庭院经济发展规划(  )
①运用发散思维,围绕庭院开发出多样的产业助农增收 ②运用联想思维,对与庭院不相关的项目进行联结开发 ③运用辩证思维,对庭院经济既有产业发展规划作静态思考 ④运用聚合思维,打造集多项目于一体的庭院经济发展路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聚合思维多次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这说明(  )
①聚合思维的过程具有严谨性 ②聚合思维的方向具有辐射性 ③聚合思维的目标具有明确性 ④聚合思维的结果具有形象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3.(2024·浙江名校联盟联考)“大刘没调到我们部门之前,我们只知道他是个大个子。他调到我们部门的第一天,我们就因为他的友善而喜欢上了他。在同一个办公室相处一年多来,我们才知道,大刘既聪明能干,又友善真诚,还风趣幽默,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同事!”同事对认识大刘的过程的描述(  )
①使用联言判断概括了和大刘相处一年多以后形成的印象 ②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多方面把握大刘的形象特征 ③通过思维抽象形成对大刘个人形象的具体整体的认识 ④通过提纯在思维中形成了对大刘性格特征的纯然构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基础知识·准落实】
新学知识巧梳理
一、1.多样性 2.(1)突破口 思路 (2)列举 (3)会议
以量求质 3.思维发散
二、1.已有 合乎逻辑 3.(1)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想一想
 提示:发散思维作为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具有思维创新的功能。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因而发散思维就是一种创新思维。但是创新思维并不就是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方式有多种。
判一判
 (1)× (2)× (3)× (4)×
选一选
 (1)D 发散思维是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②错误,①③④符合题意。
(2)B 聚合思维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而发散思维正好相反,创新思维和推理这些提法太笼统,B正确。
【学科素养·稳提升】
议题一
情境探究
探究 (1)提示:这一征集方案活动属于思维发散技法中的“头脑风暴法”。它是思维发散技法中的重要一种,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2)提示:发散思维具有思维创新的功能,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还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产生理想的效果。
跟踪训练
1.C 题干不涉及尊重客观规律,①排除。“文化旅游+”的模式,把文化融入故事,以故事展现文化,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爆火出圈,是利用检核表法中的“组合”法进行思维发散,说明创造性思维的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②③符合题意。思维具有正确和错误之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思维才有实际价值,④说法错误。
2.D 题干所述为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①错误,②④正确。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标不是此方法的特征,③与题意不符。
3.C C运用的是检核表法中扩大的技法,符合题意。A运用的是借用的技法,不符合题意。B运用的是改变的技法,不符合题意。D运用的是他用的技法,不符合题意。
议题二
情境探究
探究 (1)提示: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要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郑谷围绕“早”字这一主题,聚合了两人的智慧,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让诗意更切合“早”字,从而使该诗的意境尽显,全篇增辉。
(2)提示:聚合思维通过多种逻辑思维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郑谷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聚合了齐己和自己的智慧,改动一字,使诗意更切合“早”字,收到独特效果。因此要善于利用聚合思维方法实现思维创新。
跟踪训练
1.C 围绕庭院开发出多样的产业助农增收,体现的是运用聚合思维,而不是发散思维,①不符合题意。对与庭院不相关的项目进行联结开发,恰当地运用了联想思维,②符合题意。辩证思维具有整体性、动态性,③错误。打造集多项目于一体的庭院经济发展路线,恰当地运用了聚合思维,④符合题意。
2.B 在思维方向上,聚合思维具有收敛、集中的特点,②说法错误。结果具有形象性不是聚合思维的特征,④说法错误。
3.A 大刘既聪明能干,又友善真诚,还风趣幽默,说明同事使用联言判断概括了和大刘相处一年多以后形成的印象,①符合题意。“由大个子”到“友善”再到“既聪明能干,又友善真诚,还风趣幽默,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同事”,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多方面把握大刘的形象特征,②符合题意。人们通过思维抽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通过思维抽象不能形成对大刘个人形象的具体整体的认识,③说法错误。理想化是思维抽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④说法错误。
4 / 5(共69张PPT)
第十二课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1.了解发散思维中所采
取的推测等方法;概括
发散思维的特点;知道
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
功能。 2.分析逆向思维的依据
和优势;发挥正向思维
和逆向思维的互补作用 1.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发散思维的含义和特
征,区分发散思维的技法。正确认识聚合思
维的含义、方法和功能;正确理解逆向思维
的含义、时机、方法;辩证认识正向思维和
逆向思维的关系。
2.公共参与:正确运用发散思维的技法,恰
当进行思维发散;运用聚合思维的方法,正
确进行聚合思维;抓住逆向思维的时机,掌
握逆向思维的方法,正确进行逆向思维
第一框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方法
目录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学科素养·稳提升
2
教学效果·勤检测
3
01
基础知识·准落实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一、发散思维的方法
1. 发散思维的含义: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
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 答案的思维方式。
2. 思维发散的技法
(1)检核表法: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从
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 ,以
求产生创新的 。
多样性 
突破口 
思路 
(3)头脑风暴法: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它以
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
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以
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
判”“ ”。
(2)信息交合法:利用已有的或引进的事物信息,通过
的方法,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列举 

议 
以量求质 
3. 如何正确看待思维发散技法:发散思维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
题,而且能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思维发散技法有助
于人们进行 ,但仅仅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法,难以产
生理想的结果。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的积极
参与。
思维发散 
微提醒
发散思维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大胆敞开思维。不要先考虑实际不实际,可行不可行。
(2)要注意发散思维的质量。要尽可能考虑各种因素、各种后果、
各种方法、各种途径等,要注意新思维的种类。
(3)要坚持思维的独特性。不要重复头脑中早已定型的东西,要从
新的角度超越自己或别人的思维常规。
(4)不破不立,要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必须突破心理障碍。
二、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1. 聚合思维的含义:聚合思维是利用 的知识和经验,把众多
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 的解
决问题的方案。
2. 聚合思维的方法和功能
(1)聚合思维把有关信息集中起来,从中寻找联系,以寻求解决
问题的最优方案。
(2)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
来进行。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
似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已有 
合乎逻辑 
3.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1)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事物既
又 。
(2)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
“发散—聚合—发散—聚合”。
相互区别 
相互联系 
想一想
怎么区分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
提示:发散思维作为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具有思维创新的功能。
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而且能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
新设想,因而发散思维就是一种创新思维。但是创新思维并不就是发
散思维,创新思维的方式有多种。
判一判
(1)信息交合法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发散技法。 ( × )
(2)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依靠几种思维发散技
法就可以产生理想的效果。 ( × )
(3)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相反的方法,不能同时使用。
( × )
(4)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是事物的相互联系,而发散思维的客观基
础则是事物的相互区别。 ( × )
×
×
×
×
选一选
(1)为了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
的其他功能与作用,人们常常需要运用发散思维。关于发散思
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发散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
②发散思维是一种收敛性的思维方式
③发散思维是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来思考问题
④发散思维能够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  发散思维是一种展开性的思维方式,②错误,①③④
符合题意。
(2)为了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就需要
运用(  )
A. 发散思维 B. 聚合思维
C. 创新思维 D. 推理
解析:  聚合思维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
发展,而发散思维正好相反,创新思维和推理这些提法太笼
统,B正确。
1. 教材P104“探究与分享”
(1)如果你是与会者,你会提出什么设想?
提示:示例: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在电话线上做文
章,提高电话线的质量等。
(2)上述会议的讨论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上述会议采用的是头脑风暴法,它以会议的形式开
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
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价他人的设想,以利于其他设想
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
质”。它是强制思维发散的常用技法之一。
2. 教材P107“探究与分享”
在以下所列图形中,若A的对比图形是B,那么,在图形C、D、E
中,哪一个图形是F的最佳对比图形?
提示:F的最佳对比图形是E,因为A是两个圆形,B是两个方形,
因此A对B是圆对方,所以F对的应该是两个方形。
02
学科素养·稳提升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议题一 如何掌握发散思维的方法
【情境】 日本三菱树脂公司随着生产的发展,急需研制一种新型净
化池,公司领导召集10余名技术人员,在短短的半天里就提出了70种
方案,并从中选了10种最优方案。然后,将根据10种最优方案设计的
净化池的结构画成图纸,贴在黑板上,再将个人对新方案提出的改进
设想写在纸条上,贴在净化池结构图的相应位置,通过公司内部科技
人员的评审,最后得出一种研制新型净化池的最佳方案。
探究 (1)该公司通过这一活动征集方案属于思维发散的什么技法
方法?这种技法有什么特点。
提示:这一征集方案活动属于思维发散技法中的“头脑风暴
法”。它是思维发散技法中的重要一种,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
思维发散技法。
(2)思维发散对思维创新有何帮助?
提示:发散思维具有思维创新的功能,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
散,它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还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
提供众多新设想,产生理想的效果。
1. 发散思维的特征
(1)发散思维的过程具有流畅性。思维不流畅就不可能在有限时
间内产生较多设想,就不利于问题的有效解决。
(2)发散思维的思路具有变通性
①要打破限制,排除既有经验的负面影响,从不同角度、不
同侧面甚至从某些不合常规的方面去思考问题。
②又要不局限于某一思路,当某一思路行不通时,迅速转向
其他思路。
(3)发散思维的结果具有独特性。所谓独特性就是独特新奇,与
众不同,用这种方式思考问题,其答案常常与众不同。
2. 发散思维的作用
发散思维具有思维创新的功能。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新问题,
还能为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新设想。
3. 如何正确运用发散思维
(1)思维发散技法有助于人们进行思维发散,但仅仅依靠几种思
维发散技法,难以产生理想的结果。
(2)在思维发散的过程中,还需要其他思维因素(如直觉、想
象、灵感等)的积极参与。
(3)思维发散的效果,与人们知识和经验的多少、实践能力的高
低等密切相关。
(4)发散思维以某个问题为出发点“发散”出去,发散出去的思
维还要再聚合起来,即对各种设想进行论证评判,从“量”
中求得“质”,在“多”中求得“好”。只有将发散思维与
聚合思维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达到思维创新的目的。
1. 湖南省以韶山为试点,创新形式,组织“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
动。“文化旅游+”让资源优势变发展优势,把文化融入故事,以
故事展现文化,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爆火出圈。该模式的研发
(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说明创造性思维
的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 ③利用检核表法中的“组合”法进行
思维发散 ④表明经过实践检验的思维才具有实际的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题干不涉及尊重客观规律,①排除。“文化旅游+”的
模式,把文化融入故事,以故事展现文化,很快吸引了大量游客,
爆火出圈,是利用检核表法中的“组合”法进行思维发散,说明创
造性思维的思路新、方法新、结果新,②③符合题意。思维具有正
确和错误之分,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思维才有实际价值,④说法
错误。
2. (2024·湖南邵阳联考)某市市长主持召开《政府工作报告》征求
意见座谈会,分别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汇
聚各方智慧力量,让报告更加全面贯彻中央精神和省、市委部署,
更加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对材料体现的思维方法分析正
确的是(  )
①它是一种集思广益的个体思维发散技法 ②它以会议的形式开
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 ③它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所思考的目
标 ④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  题干所述为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群体思维
发散技法。它以会议的形式开展,要求有人主持会议,会议有讨论
的主题。在会议进入自由畅想阶段,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
以利于其他设想能够顺利地产生。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
判”“以量求质”,①错误,②④正确。让人们的注意力直接对准
所思考的目标不是此方法的特征,③与题意不符。
3. 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检核表法中扩大的技法进行思维发散的是
(  )
A. 医生引入微爆破技术消除肾结石
B. 将平面镜改为多种曲面镜,制成哈哈镜
C. 在两块玻璃之间加入某些材料,制成防震、防碎、防弹的新型玻璃
D. 尼龙丝最初只用于军事,而尼龙袜就是将尼龙丝的用途作了“迁移”
解析:  C运用的是检核表法中扩大的技法,符合题意。A运用
的是借用的技法,不符合题意。B运用的是改变的技法,不符合题
意。D运用的是他用的技法,不符合题意。
议题二 如何掌握聚合思维的方法
【情境】 晚唐诗僧齐己《早梅》诗云:“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
回。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
律,先发望春台。”诗成后,齐己自觉不尽如人意,向诗友郑谷求
教。郑谷细加分析、比较后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使诗意更
切合“早”字。于是,齐己尊郑谷为“一字师”。
探究 (1)为什么郑谷一字更改会使全篇增辉。
提示:聚合思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切思维活动都要围绕这个轴心
来进行。郑谷围绕“早”字这一主题,聚合了两人的智慧,将“数枝
开”改为“一枝开”,让诗意更切合“早”字,从而使该诗的意境尽
显,全篇增辉。
(2)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提示:聚合思维通过多种逻辑思维方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
验,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
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郑谷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聚合
了齐己和自己的智慧,改动一字,使诗意更切合“早”字,收
到独特效果。因此要善于利用聚合思维方法实现思维创新。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辩证关系
类别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区别 含
义 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
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
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 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把
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
的逻辑思路中,以便得出合
乎逻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向 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
想,向新奇、独特之处
想,是扩散、辐射 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
想,向联系、共同之处想,
是收敛、集中
类别 发散思维 聚合思维
区别 方
法 检核表法、信息交合法、
头脑风暴法等 比较、分析、抽象、归纳、
演绎、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

能 帮助人们发现新问题,为
所要解决的问题提供众多
新设想 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
起内在联系,从而把看似互
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
焦所要解决的问题
联系 ①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这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客观基础。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认识对象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思维活动中的体现。②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只有在两翼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合力”下,事情才能办好,科学才能进步,真理才能发展
1. (2024·河南南阳联考)为助力乡村振兴,在四川广元这个山区农
业大市,广大农民以“家”为阵地,以“院”为载体,种水果、搞
养殖、兴旅游……源源不断地将农家小院变成小农场、小作坊,并
以此融入大园区、大市场,庭院经济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
径。这种庭院经济发展规划(  )
①运用发散思维,围绕庭院开发出多样的产业助农增收 ②运用联
想思维,对与庭院不相关的项目进行联结开发 ③运用辩证思维,
对庭院经济既有产业发展规划作静态思考 ④运用聚合思维,打造
集多项目于一体的庭院经济发展路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围绕庭院开发出多样的产业助农增收,体现的是运用聚
合思维,而不是发散思维,①不符合题意。对与庭院不相关的项目
进行联结开发,恰当地运用了联想思维,②符合题意。辩证思维具
有整体性、动态性,③错误。打造集多项目于一体的庭院经济发展
路线,恰当地运用了聚合思维,④符合题意。
2. 聚合思维多次运用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演绎、综合等逻辑思
维方法,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聚焦所要解决的
问题。这说明(  )
①聚合思维的过程具有严谨性 ②聚合思维的方向具有辐射性
③聚合思维的目标具有明确性 ④聚合思维的结果具有形象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解析:  在思维方向上,聚合思维具有收敛、集中的特点,②说
法错误。结果具有形象性不是聚合思维的特征,④说法错误。
3. (2024·浙江名校联盟联考)“大刘没调到我们部门之前,我们只
知道他是个大个子。他调到我们部门的第一天,我们就因为他的友
善而喜欢上了他。在同一个办公室相处一年多来,我们才知道,大
刘既聪明能干,又友善真诚,还风趣幽默,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同
事!”同事对认识大刘的过程的描述(  )
①使用联言判断概括了和大刘相处一年多以后形成的印象 ②综合
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从多方面把握大刘的形象特征 ③通过
思维抽象形成对大刘个人形象的具体整体的认识 ④通过提纯在思
维中形成了对大刘性格特征的纯然构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大刘既聪明能干,又友善真诚,还风趣幽默,说明同事
使用联言判断概括了和大刘相处一年多以后形成的印象,①符合题
意。“由大个子”到“友善”再到“既聪明能干,又友善真诚,还
风趣幽默,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同事”,综合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
维,从多方面把握大刘的形象特征,②符合题意。人们通过思维抽
象形成的是对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认识,通过思维抽象不能形成对
大刘个人形象的具体整体的认识,③说法错误。理想化是思维抽象
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思维中对认识对象存在状态的纯然构想,④
说法错误。
03
教学效果·勤检测
强化训练 查缺补漏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发散思维的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学以致用”,高三某同学总结了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答政治试题
的方法,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①“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现象的产生”类试题,适合运用发散思
维,根据已知信息,多角度思考寻求问题答案 ②推导类试题需要
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寻找事物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内在关系 
③“分析某一事件的影响”类试题,适合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矛盾
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其影响 ④“材料体现了哪些学科知识”类试
题,适合运用演绎推理方法,从个别性前提推出一般性结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的事物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
的方向思考,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的思维方式,①入选。
推导类试题需要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但与事物现象和本质之
间的内在关系无关,②不选。“分析某一事件的影响”类试题,适
合运用辩证思维,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全面分析其影响,③入选。
从一般性前提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演绎推理方法,从个别性前
提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是归纳推理,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大型计算机太笨重,携带不方便,人们发明了微型计算机;野外探
险考察,为携带方便,人们发明了压缩饼干;南方外出旅游,因天
多雨而带伞不方便,人们发明了折叠伞。这是(  )
①运用思维发散中的检核表法,寻找新的突破口、新的思路
②运用引入法找到的新突破口
③检核表法中的缩小方式
④列举法的运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检核表法主要是通过对所设想问题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
检查,从看似“毫无问题”的事物中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以求
产生创新的思路,微型计算机、压缩饼干和折叠伞的发明运用了检
核表法的缩小方式,①③入选,②④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2024·辽宁本溪期中)针对骑手骑行过程中接打电话、导航等操
作存在安全隐患的痛点,某公司研究并推出了AR智能头盔。下表
是该公司研究AR智能头盔过程的一些信息:
痛点 解决思路
骑行过程中接打电话、导航
等操作存在安全隐患 借用手机蓝牙技术和语音识别、合成、
转换技术,通过AI智能语音助手指令操

骑手刹车或者到了没有路灯
的地段,存在安全隐患 采用汽车警示灯思路,在头盔内放置警
示灯。骑手启动刹车后,警示灯自动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①运用头脑风暴法,积极采纳骑手的意见 ②运用整体性思维,从
多角度解决某个问题 ③立足实践需求,以问题激活创新思维 ④运
用核检表法,借用其他领域的思路解决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可见,AR智能头盔的设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中头盔的设计过程没有涉及头脑风暴法、整体性思
维,①②不符合题意。针对骑手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寻求解决
方法,体现了该头盔的设计立足实践需求,以问题激活创新思维,
③正确。材料中列举骑手安全隐患的痛点,采用汽车警示灯思路,
设计头盔,体现了运用核检表法,借用其他领域的思路解决问题,
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2024·福建泉州月考)孙悟空是《西游记》中勇敢的英雄人物,
他有猴子的形象也有人的脾气,是猴子的形象和人的脾气的有机融
合。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运用了(  )
A. 辩证思维,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
B. 推理和想象,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C. 信息交合法,将不同信息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D. 聚合思维,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孙悟空的人物形象设计与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无关,
A排除。推理和想象,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题干中
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无关,B排除。孙悟空这个人物形象的
设计有猴子的形象也有人的脾气,是猴子的形象和人的脾气的有机
融合,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属于信息交合法,C正确。
聚合思维,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的联系,从而把看似
互不相关的知识贯穿起来,聚焦所要解决的问题,与题干中孙悟空
这个人物形象的设计无关,D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2024·湖北湘潭联考)翼龙无人机是中低空、长航时多用途军用
机,用于执行监视、侦查及对地攻击等军事任务。近年来,该无人
机也广泛应用于灾情监视、森林防火、缉私查毒、环境保护、地质
勘探、气象观测等民用和科研领域。这表明(  )
①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②发挥意识能动创
造性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实践的需要推动人们不断探索
事物新的适用领域 ④运用发散思维有利于推动人的认识不断向前
推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尊重客观规律,①不选。事物是复杂的多
变的,发挥意识能动创造性不一定就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
错误。近年来,该无人机也广泛应用于灾情监视、森林防火、缉私
查毒、环境保护、地质勘探、气象观测等民用和科研领域,表明实
践的需要推动人们不断探索事物新的适用领域,也体现了运用发散
思维有利于推动人的认识不断向前推移,③④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知识点二 聚合思维的方法与功能
6. 对于聚合思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聚合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是扩散、辐射 ②聚合
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是收敛、集中 ③聚合思维把
不同的信息进行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息 ④聚合思维的目的是揭
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发散思维是从一个出发点向四面八方想,是扩散、辐
射,①说法错误。聚合思维是从四面八方向一个目标点想,是收
敛、集中,②说法正确。把不同的信息进行交合,可以产生新的信
息,是发散思维中的信息交合法,③不符合题意。聚合思维的目的
是揭示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④说法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某地干旱少雨,农田灌溉的水源得不到解决。这里的地底下在开
矿,矿井积水没处排放。地上的农田受旱,地下的矿井受淹。后
来,一位工程师将这两个难题联系起来考虑,设计了一种提水灌溉
机械,将矿井里的水抽上来灌溉农田,一举解决了两个难题。材料
体现了(  )
①聚合思维目标的明确性 ②创新思维思路的多向性 ③发散思维
思路的归一性 ④思维过程的逻辑性
A. ②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工程师的设计体现了思维过程中综合运用知识,围绕地
下水灾、地上旱灾这一中心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体现
了聚合思维目标的明确性和创新思维思路的多向性,①②符合题
意,④不符合题意。聚合思维的思路才具有归一性,③排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下列关于思维聚合的过程的特征,分析正确的是(  )
A. 逻辑思维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在众多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这需要多种逻辑思维方法的综合运用,不能出现错误,这体现了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
B. 聚合思维思路的归一性就是要把一个设想设计成最优方案,一切
思维活动都围绕这个轴心来进行
C. 聚合思维所得出的最优方案,是通过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的评价、论证得出的
D. 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思路的归一性、结论的可论证性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其中最重要的是结论的可论证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并不代表不出现错误,A错误。
聚合思维思路的归一性是要找出一个最优方案,并非“把一个设想
设计成最优方案”,B错误。聚合思维的结论具有可论证性,聚合
思维所得出的最优方案,是通过逻辑上的可能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
的评价、论证得出的,C正确。聚合思维过程的严谨性、思路的归
一性、结论的可论证性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但三者没有谁更
重要的区别,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
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
力。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
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
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意味着(  )
①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通过聚合思维方法寻求解决问
题的多样性答案 ②通过发散思维,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
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功能和作用 ③将发散思维与
聚合思维有效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④运用发散思维的方法,揭示不同事物间的联系,把握事物的整体
发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通过发散思维方法
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①错误。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
者肩负起历史责任,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
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意味着要通过发散思维,
去揭示事物可能存在的其他性质和关系,寻求事物可能具有的其他
功能和作用,②正确。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大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
面向不同方向,发展科学技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表明将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有效结合起来,能更好地达到解决问题
的目的,③正确。运用聚合思维的方法,揭示不同事物间的联系,
把握事物的整体发展,④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小吴写一篇题为《我最尊敬的人》的记叙文,他以题目的要求为
出发点,搜索他所接触过的很多人,如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家
庭成员、老师同学等,并具体生动地描写出了他们鲜明的特点。
小吴运用的思维方法主要是(  )
①发散思维 ②聚合思维 ③分析思维 ④综合思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以题目要求为出发点进行搜索,然后比较,选出最尊
敬的人,这是思维聚合的过程,②正确,①错误。只有综合考虑
我们对这个人的印象,与他的各种联系和看法,才能归纳概括出
这个人的品质,得出结论,运用了综合思维,④正确,③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二、非选择题
11. (2024·江西南昌联考)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2023年10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景德镇考察时指
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古至今从未断流,陶瓷是中华瑰宝,是
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要集聚各方面人才,加强创意设计和研发
创新,进一步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
名片擦得更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在2023景德镇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上、实验性陶瓷作品《霜
翎》获得最高奖。作品尝试用当代表达表现传统青花艺术,采用
传统青花工艺和手绘青花为元素,运用木雕榫卯技法进行主干拼
接,将陶瓷材料与木质材料结合,并以微观植物的形式装置呈
现,展现了陶瓷的温度与张力,形成了新的形式美感,是传承也
是创新。
结合材料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的知识,分析《霜翎》作品的独特
之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①运用联想思维,将木雕榫卯技法迁移到陶瓷工艺,实
现陶瓷表现形式的突破。②运用发散思维,将陶瓷材料与木质
材料进行组合。③运用聚合思维,综合多样元素,展现出新的
形式美感。
解析:本题可从联想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角度说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