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十二课 课时跟踪检测(课件 练习,共2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一、基础练
1.(2024·湖南衡阳期末)某市市长召开市政府年轻干部会议,给年轻干部出了一道“命题作文”,以“如果我是市长”为主题畅谈一下自己对该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看法,不定题材、不限内容、不作其他规定。针对该做法,下列评判正确的是(  )
①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
②这种会议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③其实际效果与参会者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等密切相关
④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河北沧州月考)在一次创意讨论会上,团队成员需要为一个新产品起一个吸引人的名字。他们考虑了多种不同的命名方法。基于有效的创意命名,下列思维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①运用聚合思维方法,聚焦于产品的核心功能,选择直接描述功能的词汇进行命名,以确保消费者一目了然 ②运用联想思维方法,从产品的形状、颜色或材质出发,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自然界事物、文化元素或流行词汇,进行创意组合命名 ③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分析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产品命名策略,采用类似的命名模式以保证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熟悉感 ④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结合团队成员的创意提议,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最终选择一个最受欢迎的名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散—聚合—发散—聚合”。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客观基础有(  )
①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 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对立统一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山东泰安联考)王妈妈经常为辅导6岁女儿的作业而苦恼。某天,王妈妈和女儿约定自己来完成作业让女儿来检查,女儿高兴地答应了。王妈妈完成作业后,女儿认真地检查了一遍,还给妈妈讲解错题、列出算式,但是她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把每道题都做错了。王妈妈的做法(  )
①体现出逆向思维总是比正向思维的效果要好
②根本目的是获得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③符合教育和学习规律,是合理的思维反向
④是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某地提出将口袋公园建设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坚持集绿化、美化、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理念,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将每年需花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集中整治清理的废弃地、边角地等进行改造绿化,变成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让居民转角即遇见“美”。城市“边角料”变成“口袋公园”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对事物结构顺序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功能 ②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要善于从不同的方向思考和解决问题 ③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中,由果溯因比由因到果更能实现创新目标 ④逆向思维应当合“理”,要立足本地实际,遵循客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2024·山西运城月考)垃圾分类中,居民前端分类投放只是其中一环,整个分类处置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各个层面。很长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前分后混”成为阻碍垃圾分类有效实施的“拦路虎”。成都市针对这一“痛点”,提出了“先找出路、再行分类”的思路,紧紧抓住末端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形成了以完善末端处理体系先行、倒推中端分类运输与源头分类投放的新模式。这表明(  )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正逆互补,携手共进 ②只有坚持正逆互补,才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新作用,产生创新性成果 ③思维的正逆互补是从不同的方向认识事物,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模式 ④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能摆脱单一思维的束缚,实现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提升练
1.(2024·广东湛江联考)在某高校的“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课上,教师结合乡村景观及农业规划优秀案例等教学内容,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生态环境保护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较好地解决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该校的课程思政建设(  )
①体现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②运用了创新性思维多向性的思路 ③用合理想象判断事物发展趋势 ④发挥了发散思维在育人中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4·辽宁沈阳联考)滑动验证码正被广泛应用于互联网安全领域,其背后的原理竟是科学家们另辟蹊径,选择和机器人比“蠢”。由于震颤导致的手抖,人类在移动滑块过程中难以快速画出规定长度的完美直线,所以一旦滑块移动得又快又匀速,用户就会被认定为是机器人,无法通过验证。滑动验证码的出现(  )
①是对机器人与人类“智”与“蠢”状态的认识做了转换性思考 ②表明逆向思维的反向需遵循规律才能成为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 ③将逆向思维作为创新思维基础,为解决人机验证自觉进行有意想象 ④利用适度原则把滑块移动轨迹控制在不规则变速的度的范围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某村有148亩涉及52户农户的闲置住房和宅基地,由于肥力差,土地碎片化严重,一直荒在那里没人耕种。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想来想去,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用,对碎片化的土地进行整合,统一对外招标,这样既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又能防止土地抛荒、撂荒。2022年底,村“两委”将这块地公开招标,并最终以亩均200元的价格租赁给本村村民薛某。薛某接手后对土地进行了平整施肥,并通过种豆固氮方式提升地力,改善土壤质量。薛某自信地说:“只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耕地质量将会提升一个台阶,争取也能种上水稻。”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该村“两委”及村民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将百亩荒地变农田的。
三、易错练
1.头脑风暴法是指为了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所有的小组成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集体讨论结束后再决定最佳办法。某中学高二(8)班同学就如何争创优秀班集体采用了一次头脑风暴法。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哪种行为与头脑风暴法相违背(  )
A.小杨提出每个同学要交10元钱,用来装饰班级
B.小张提出他会游说哥哥格外关注自己班
C.小刘认为班委会应立即调整
D.小曹认为该项活动根本不值得开展,他的话受到了班主任批评
2.由于电动汽车内缺乏空间和足够的通风面积,需要在热管理设计方面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某科技集团在火星任务中使用的热管理解决方案,或将推动下一代电动汽车发展。将航天中应用的热管理技术引入电动汽车领域体现了(  )
①迁移和想象是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②强化思维发散的技法有利于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
③运用信息交合法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④人们的实践能力是衡量联想水平的重要依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2024·吉林辽源期末)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某小学开展了“废物利用DIY”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废物利用DIY”所使用的逆向思维技法是(  )
A.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B.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C.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D.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创新思维要多路探索
一、基础练
1.C 材料中的做法实质上是属于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的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其实际效果与参会者的知识和经验的多少等密切相关,②③正确。聚合思维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①不符合题意。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是信息交合法,④不符合题意。
2.A 通过聚焦于产品的核心功能来选择直接描述功能的词汇,运用了聚合思维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创意命名思维方法,①正确。团队成员从产品的形状、颜色或材质出发,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自然界事物、文化元素或流行词汇。这种方法有助于创造独特且富有想象力的名字,也是一个有效的创意命名思维方法,②正确。简单地模仿竞争对手的命名模式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不是创新思维方法运用命名,③错误。通过“头脑风暴”生成多个创意想法属于发散思维的运用,④错误。
3.A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客观基础有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①②入选。③④不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客观基础,不选。
4.D 逆向思维的效果是否比正向思维的效果要好取决于具体的情况,“总是”说法绝对,①不选。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②不选。材料中王妈妈的做法让孩子通过检查自己的作业而学会知识,是转换对象来认识检查作业的功能,运用了逆向思维,是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符合教育和学习规律,达到了良好的效果,③④正确。
5.D 题干不涉及对废弃地、边角地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而是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把无用转化为有用,①不选。对以往认为无用的废弃地、边角地等进行改造绿化,变成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表明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②正确。人们对事物因果关系的认识,可以由果溯因,也可以由因到果,二者没有优劣之分,③错误。题干中因地制宜、见缝插绿的做法体现了逆向思维应当合“理”,要立足本地实际,遵循客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④符合题意。
6.B 正逆互补不是发现事物的新功能新作用,产生创新性成果的必要条件,②错误。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才是反向求索,而且有它不一定能实现创新,④错误。
二、提升练
1.D 材料反映的是该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运用发散思维,取得良好效果,未直接运用联想思维的想象方法,不能体现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也没有体现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①③排除。发散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生态环境保护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表明该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运用了创新性思维多向性的思路,发挥了发散思维在育人中的作用,②④正确。
2.A 材料中指出滑动验证码是科学家们进行反向思考,由于人类的震颤不会画出完美曲线,由此推断一旦滑块移动得又快又匀速,用户就会被认定为是机器人,无法通过验证,这表明滑动验证码的出现是对机器人与人类“智”与“蠢”状态的认识做了转换性思考,也表明逆向思维的反向需遵循规律才能成为有合理性的思维反向,故①②正确。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③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家们认识并利用规律,通过逆向思维进行设计形成滑动验证码,未体现适度原则,故④不选。
3.①创新思维不能凭空产生。该村“两委”及村民立足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解决荒地问题。
②该村“两委”坚持聚合思维,明确防止土地抛荒、撂荒这一目标,通过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解决问题。
③运用逆向思维,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薛某一方面对土地进行平整施肥,另一方面对粮食种植的结构顺序作反向思考,先通过种豆固氮方式提升地力,然后实现种植水稻的目的。
解析:从创新思维要立足实际、坚持聚合思维、运用逆向思维等角度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三、易错练
1.D 头脑风暴法的关键是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而小曹提出的方案没有经过讨论就遭到批评,与题干中头脑风暴法的定义相违背,D符合题意。
2.A 某科技集团将航天中应用的热管理技术引入电动汽车领域运用了迁移和想象的方式,强化思维发散的技法有利于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①②符合题意。“运用信息交合法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人们的实践能力不是衡量联想思维水平的重要依据,④说法错误。
3.A 我们一般认为废物是无用的,但某小学通过开展“废物利用DIY”创意手工制作活动,来提高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环保意识,体现了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即通过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使废物的缺点变为了优点,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3 / 3(共26张PPT)
课时跟踪检测
一、基础练
1. (2024·湖南衡阳期末)某市市长召开市政府年轻干部会议,给年
轻干部出了一道“命题作文”,以“如果我是市长”为主题畅谈一
下自己对该市现状和未来发展的看法,不定题材、不限内容、不作
其他规定。针对该做法,下列评判正确的是(  )
①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 ②这种会议的原则
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 ③其实际效果与参会者的知识和经
验的多少等密切相关
④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
1
2
3
4
5
6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  材料中的做法实质上是属于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的
原则是“延迟评判”“以量求质”,其实际效果与参会者的知识和
经验的多少等密切相关,②③正确。聚合思维把众多信息逐步引导
到条理化的逻辑思路中,①不符合题意。将不同信息有目的地进行
组合以产生新的思路是信息交合法,④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2. (2024·河北沧州月考)在一次创意讨论会上,团队成员需要为一
个新产品起一个吸引人的名字。他们考虑了多种不同的命名方法。
基于有效的创意命名,下列思维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
①运用聚合思维方法,聚焦于产品的核心功能,选择直接描述功能
的词汇进行命名,以确保消费者一目了然 ②运用联想思维方法,
从产品的形状、颜色或材质出发,联想到与之相关的自然界事物、
文化元素或流行词汇,进行创意组合命名 ③运用创新思维方法,
分析市场上竞争对手的产品命名策略,采用类似的命名模式以保证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熟悉感 ④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结合团队成员的
创意提议,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集思广益,最终选择一个最受
欢迎的名字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通过聚焦于产品的核心功能来选择直接描述功能的词
汇,运用了聚合思维方法,是一个有效的创意命名思维方法,①正
确。团队成员从产品的形状、颜色或材质出发,联想到与之相关的
自然界事物、文化元素或流行词汇。这种方法有助于创造独特且富
有想象力的名字,也是一个有效的创意命名思维方法,②正确。简
单地模仿竞争对手的命名模式缺乏创新性和独特性,不是创新思维
方法运用命名,③错误。通过“头脑风暴”生成多个创意想法属于
发散思维的运用,④错误。
1
2
3
4
5
6
3. 解决复杂问题,往往需要人们的思维结合实际情况,反复地“发
散—聚合—发散—聚合”。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客观基础
有(  )
①事物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②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③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两翼 ④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
是对立统一的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客观基础有事物既相互区
别又相互联系,任何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①②入选。③④
不是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相结合的客观基础,不选。
1
2
3
4
5
6
4. (2024·山东泰安联考)王妈妈经常为辅导6岁女儿的作业而苦恼。
某天,王妈妈和女儿约定自己来完成作业让女儿来检查,女儿高兴
地答应了。王妈妈完成作业后,女儿认真地检查了一遍,还给妈妈
讲解错题、列出算式,但是她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把每道题都做错
了。王妈妈的做法(  )
①体现出逆向思维总是比正向思维的效果要好 ②根本目的是获得
常规思路难以得到的新认识 ③符合教育和学习规律,是合理的思
维反向 ④是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逆向思维的效果是否比正向思维的效果要好取决于具体
的情况,“总是”说法绝对,①不选。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②
不选。材料中王妈妈的做法让孩子通过检查自己的作业而学会知
识,是转换对象来认识检查作业的功能,运用了逆向思维,是对已
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符合教育和学习规律,达到
了良好的效果,③④正确。
1
2
3
4
5
6
5. 某地提出将口袋公园建设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坚持集绿化、美化、
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理念,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将每年需
花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集中整治清理的废弃地、边角地等进行改造
绿化,变成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让居民转角即遇见“美”。
城市“边角料”变成“口袋公园”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对事物结构顺序进行反向思考,可以发现事物未被我们认识的新
功能 ②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要善于从不同的方向思考和
解决问题 ③事物都处在因果关系的链条中,由果溯因比由因到果
更能实现创新目标 ④逆向思维应当合“理”,要立足本地实际,
遵循客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题干不涉及对废弃地、边角地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
反向思考,而是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把无用
转化为有用,①不选。对以往认为无用的废弃地、边角地等进行改
造绿化,变成精致小巧的“口袋公园”,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
题,表明创新思维的思路具有多向性,②正确。人们对事物因果关
系的认识,可以由果溯因,也可以由因到果,二者没有优劣之分,
③错误。题干中因地制宜、见缝插绿的做法体现了逆向思维应当合
“理”,要立足本地实际,遵循客观规律,做到因地制宜,④符合
题意。
1
2
3
4
5
6
6. (2024·山西运城月考)垃圾分类中,居民前端分类投放只是其中
一环,整个分类处置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各个层面。很
长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前分后混”成为阻碍垃圾分类有效实施
的“拦路虎”。成都市针对这一“痛点”,提出了“先找出路、再
行分类”的思路,紧紧抓住末端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形成了以
完善末端处理体系先行、倒推中端分类运输与源头分类投放的新模
式。这表明(  )
1
2
3
4
5
6
①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正逆互补,携手
共进 ②只有坚持正逆互补,才能发现事物的新功能新作用,产生
创新性成果 ③思维的正逆互补是从不同的方向认识事物,获得新
认识,形成新模式 ④逆向思维就是反向求索,能摆脱单一思维的
束缚,实现创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  正逆互补不是发现事物的新功能新作用,产生创新性成
果的必要条件,②错误。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中,逆向思维才是
反向求索,而且有它不一定能实现创新,④错误。
1
2
3
4
5
6
二、提升练
1. (2024·广东湛江联考)在某高校的“园林计算机辅助制图”课
上,教师结合乡村景观及农业规划优秀案例等教学内容,将家国情
怀、文化自信、工匠精神、生态环境保护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
中,实现了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较好地解决了专业
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该校的课程思政建设(  )
①体现了非逻辑制约的畅想性 ②运用了创新性思维多向性的
思路 ③用合理想象判断事物发展趋势 ④发挥了发散思维在育
人中的作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
2
3
4
5
6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该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运用发散思维,取得
良好效果,未直接运用联想思维的想象方法,不能体现非逻辑制约
的畅想性,也没有体现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①③排除。发散思维
寻求解决问题的多样性答案。“将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工匠精
神、生态环境保护等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了专业课教学
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表明该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运用了创新性思
维多向性的思路,发挥了发散思维在育人中的作用,②④正确。
1
2
3
4
5
6
2. (2024·辽宁沈阳联考)滑动验证码正被广泛
应用于互联网安全领域,其背后的原理竟是
科学家们另辟蹊径,选择和机器人比“蠢”。
由于震颤导致的手抖,人类在移动滑块过程
中难以快速画出规定长度的完美直线,所以
一旦滑块移动得又快又匀速,用户就
会被认定为是机器人,无法通过验证。滑动验证码的出现(  )
①是对机器人与人类“智”与“蠢”状态的认识做了转换性思
考 ②表明逆向思维的反向需遵循规律才能成为有合理性的思
维反向 ③将逆向思维作为创新思维基础,为解决人机验证自
觉进行有意想象 ④利用适度原则把滑块移动轨迹控制在不规
则变速的度的范围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材料中指出滑动验证码是科学家们进行反向思考,由于
人类的震颤不会画出完美曲线,由此推断一旦滑块移动得又快又匀
速,用户就会被认定为是机器人,无法通过验证,这表明滑动验证
码的出现是对机器人与人类“智”与“蠢”状态的认识做了转换性
思考,也表明逆向思维的反向需遵循规律才能成为有合理性的思维
反向,故①②正确。创新思维要以实践为基础,③错误。材料强调
的是科学家们认识并利用规律,通过逆向思维进行设计形成滑动验
证码,未体现适度原则,故④不选。
1
2
3
4
5
6
3.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某村有148亩涉及52户农户的闲置住房和宅基地,由于肥力
差,土地碎片化严重,一直荒在那里没人耕种。该村党支部和村委
会想来想去,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作
用,对碎片化的土地进行整合,统一对外招标,这样既能增加农民
的收入,又能防止土地抛荒、撂荒。2022年底,村“两委”将这块
地公开招标,并最终以亩均200元的价格租赁给本村村民薛某。薛
某接手后对土地进行了平整施肥,并通过种豆固氮方式提升地力,
改善土壤质量。薛某自信地说:“只要三年左右的时间,耕地质量
将会提升一个台阶,争取也能种上水稻。”
1
2
3
4
5
6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的知识,说明该村“两委”及村民
是如何运用创新思维将百亩荒地变农田的。
答案:①创新思维不能凭空产生。该村“两委”及村民立足实践,
以问题为导向,积极解决荒地问题。
②该村“两委”坚持聚合思维,明确防止土地抛荒、撂荒这一目
标,通过分析、比较,最终选择以公开招标的方式解决问题。
③运用逆向思维,发挥思维正逆互补的作用。薛某一方面对土地进
行平整施肥,另一方面对粮食种植的结构顺序作反向思考,先通过
种豆固氮方式提升地力,然后实现种植水稻的目的。
解析:从创新思维要立足实际、坚持聚合思维、运用逆向思维等角
度组织答案,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1
2
3
4
5
6
三、易错练
1. 头脑风暴法是指为了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所有的小组成员提出自己
的解决方案,集体讨论结束后再决定最佳办法。某中学高二(8)
班同学就如何争创优秀班集体采用了一次头脑风暴法。根据上述定
义,下面哪种行为与头脑风暴法相违背(  )
A. 小杨提出每个同学要交10元钱,用来装饰班级
B. 小张提出他会游说哥哥格外关注自己班
C. 小刘认为班委会应立即调整
D. 小曹认为该项活动根本不值得开展,他的话受到了班主任批评
1
2
3
4
5
6
解析:  头脑风暴法的关键是不宜过早地评判他人的设想,而小
曹提出的方案没有经过讨论就遭到批评,与题干中头脑风暴法的定
义相违背,D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2. 由于电动汽车内缺乏空间和足够的通风面积,需要在热管理设计方
面开发新的解决方案。某科技集团在火星任务中使用的热管理解决
方案,或将推动下一代电动汽车发展。将航天中应用的热管理技术
引入电动汽车领域体现了(  )
①迁移和想象是展开联想的重要方式 ②强化思维发散的技法有利
于找到思维创新的突破口 ③运用信息交合法就能够找到解决问题
的方案 ④人们的实践能力是衡量联想水平的重要依据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
2
3
4
5
6
解析:  某科技集团将航天中应用的热管理技术引入电动汽车领
域运用了迁移和想象的方式,强化思维发散的技法有利于找到思维
创新的突破口,①②符合题意。“运用信息交合法就能够找到解决
问题的方案”说法过于绝对,③排除。人们的实践能力不是衡量联
想思维水平的重要依据,④说法错误。
1
2
3
4
5
6
3. (2024·吉林辽源期末)为了让学生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的良好习惯和道德品质,提高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环保
意识。某小学开展了“废物利用DIY”创意手工制作活动。“废物
利用DIY”所使用的逆向思维技法是(  )
A.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B. 对事物结构顺序的已有认识进行反向思考
C.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存在状态的认识作转换性思考
D. 对已有的有关事物之间因果关系的认识作交换性思考
1
2
3
4
5
6
解析:  我们一般认为废物是无用的,但某小学通过开展“废物
利用DIY”创意手工制作活动,来提高学生合理利用资源、变废为
宝的环保意识,体现了对已有的有关事物功能的认识作反向思考,
即通过转换场合或对象来认识事物功用,使废物的缺点变为了优
点,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不符。
1
2
3
4
5
6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