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1.认识空气粤教粤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3 拓展 迁移2 探究 实践1 情境 问题4 巩固 练习目录核心素养科学观念: 建立空气 “客观存在、无色透明、占据空间” 的物质认知,明确空气虽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特性。科学思维: 通过 “保鲜袋捕空气(鼓胀证存在)、玻璃杯透见玩具(证透明)” 等实验,归纳推理空气的特征;实验前预测、实验后对比,训练逻辑思维。探究实践: 设计 “抖动保鲜袋收集空气”“感官观察空气” 等实验,规范 操作技能(如密封保鲜袋、安全使用针孔),通过记录现象(鼓胀 / 透明等)培养 实证探究能力。态度责任: 遵循 “不扎手、不对人” 等安全提示,养成 严谨实验态度;结合 “远山高塔可见” 等生活现象,联结科学与日常,激发 对身边物质的探究兴趣。01 情境·问题空气有什么特征?雨后的空气好清新!真舒服!空气在哪里?雨后的公园里,有三个小朋友在玩耍,他们在说什么?空气在哪里?空气有什么特征?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探索之旅吧!01 情境·问题活动一:空气在哪里?准备一个未使用的保鲜袋,观察保鲜袋内是否有“东西”,摸上去感觉如何?02 探究·实践活动一:空气在哪里?将保鲜袋的袋口打开,在空中抖动几下后用橡皮筋封口,再观察一下。02 探究·实践用牙签将保鲜袋扎出一个小孔,挤压保鲜袋,同时将脸靠近小孔,感受一下。02 探究·实践活动一:空气在哪里?嗯.温馨提示。牙签尖朝外侧不要扎到自己和同学。!活动一:讨论与发现——从上述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02 探究·小结观察时刻 观察结果 (在观察到的结果后面画√) 抖动前 保鲜袋内: 有东西( ) 没有东西( ) 保鲜袋软软的( )硬硬的( )抖动后 保鲜袋内: 有东西( ) 没有东西( ) 保鲜袋软软的( )硬硬的( )扎破后 保鲜袋内: 有东西出来( ) 没有东西出来( ) √√√√√抖动前和抖动后保鲜袋为什么变化?扎破后空气去了哪里?空气占据了空间,让袋子鼓起来。空气会流动跑到周围空间里。活动二:空气有什么特征?02 探究·实践观察杯中的空气,你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然后将玩具放在玻璃杯后面,透过玻璃杯观察。活动二:空气有什么特征?02 探究·实践预测:透明玻璃杯里有空气吗?空气是什么颜色?有气味吗?透过杯子能看到后面的玩具吗?活动二:观察并记录——在观察到的结果前面画√。02 探究·小结能否看见空气 ( )是 ( )否空气是否有颜色 ( )是 ( )否空气是否有气味 ( )是 ( )否能否摸到空气 ( )是 ( )否能否看见玩具 ( )是 ( )否√√√√√活动二:空气的特征02 探究·小结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气体。拓展活动:说一说空气“占据空间”“流动”的例子。空气可以使气球鼓起来,说明它占据一定的空间。03 拓展·迁移风扇吹风说明空气会流动。拓展活动:生命离不开空气03 拓展·迁移04 巩固·练习1下面的生活现象,哪些些可以说明空气的存在?√√√04 巩固·练习2去户外爬山时,远远的就能看见山顶处的高塔,这说明空气有什么特征?因为空气是透明的,光线能穿过空气传播。一、选择1.把保鲜袋在空中抖动后扎紧,袋子鼓起来的原因是( )A. 保鲜袋自己会膨胀B. 空气跑进了袋子里C. 袋子里装了水2.下列不属于空气特征的是( )A. 有颜色 B. 无色 C. 透明04 巩固·练习BA二、判断1.抖动保鲜袋的目的是让空气进入袋子( )2.用牙签扎破鼓起来的保鲜袋,脸靠近小孔会感觉到轻轻的风(空气流动)( )3. 将小玩具放在透明玻璃杯后面,能看见玩具,是因为空气会流动( )04 巩固·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