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实验活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课件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二单元 空气和氧气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学习内容导览
氧气的性质
2
制取氧气
1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2.培养实验设计和实验动手能力。
3.体会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明·学习目标
引·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反应。那么,在实验中我们用到的这些氧气是如何得到的呢?
O2
制取氧气
01
一、制取氧气
1.知识与技能
探·知识奥秘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1)试剂: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
(2)原理: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发生装置:固体加热装置
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放一团棉花
(4)收集装置:排水法(较纯净但不干燥)、向上排空气法(较干燥但不纯净)
2.实验与探究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实验用品】
试管
单孔橡胶塞
酒精灯
铁架台
水槽
集气瓶
玻璃导管
乳胶管
升降台
棉花
高锰酸钾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气体发生装置
气体收集装置
【实验步骤】
(1)选择仪器装置
A.试管 B.铁架台 C.酒精灯 D.导管 E.集气瓶 F.水槽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2)发生装置组装
①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确认装置不漏气后,拔出橡胶塞,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③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紧管口,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3)收集装置组装
将两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小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及要求:
导管只能伸于集气瓶口
在管口塞一团棉花
夹持在距管口约1/3处
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
药品平铺
外焰加热
导管伸出橡 皮塞约0.5cm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4)进行实验
①加热试管。先使酒精灯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②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③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实验台上。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5)结束实验
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为什么先撤导管,后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水倒吸回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1)查—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向试管中装入药品;
(3)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5)收—收集氧气;
(6)离—将导气管撤离水槽;
(7)熄—熄灭酒精灯,冷却后拆除装置。
(6)实验步骤总结
3.问题与交流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试管口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1)如何向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粉末?
一斜二送三直立
(3)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为什么不能立即收集?什么时候开始收集?
刚开始排出的是管内的空气,使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当气泡均匀连续放出时,就可以收集了
(4)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立放在桌面上?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倒放会使氧气从瓶口与玻璃片的缝隙中跑掉
3.问题与交流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6) 如果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没等装置中的空气排净便开始收集氧气;排水集气时,集气瓶中的水没有完全充满,还留有气泡;收集完气体后,玻璃片与集气瓶口之间密封不好。
(5)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用热毛巾捂住试管;或者用酒精灯微微加热。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试管内的导管稍微露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的排出)
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管口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要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注意事项
氧气的性质
02
二、氧气的性质
1.知识与技能
探·知识奥秘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态味: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比空气(1.293g/L)略大(因此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
4.三态变化: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具有氧化性。
1.氧气能支持燃烧
2.氧气与木炭和铁的反应
2.实验与探究
探·知识奥秘
一、制取氧气
【实验用品】
盛满氧气的集气瓶、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坩埚钳
二、氧气的性质
探·知识奥秘
2.实验与探究
注意:
①必须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若快速伸入瓶底,会把部分氧气从瓶口排出;
②燃烧着的木炭不要与瓶壁接触,以免集气瓶破裂;
用坩埚钳夹取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收集的氧气中,观察现象,停止后向集气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 1
二、氧气的性质
探·知识奥秘
注意:
①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
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②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
,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③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④ 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实验 2
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二、氧气的性质
探·知识奥秘
物质 现象 表达式
木炭
铁丝
木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归纳与小结
二、氧气的性质
探·知识奥秘
3.问题与交流
(3) 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如果开始便将红热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大量放热并产生二氧化碳,易使集气瓶中的氧气逸出损失,会迅速使瓶中氧气的含量降低,影响实验现象。
(1)集气瓶里为什么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
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2)实验前为什么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
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




高锰酸钾制氧气
理·核心要点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实验步骤
固体加热型
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茶庄定点收利息
氧气的性质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练·技能实战
1.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使用如下图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
b    ; c  ;d   .
(2)指出图中三处错误,并对应说明改正方法.
  错误:①      ;②       ;③      ;
  改正:①      ;②       ;③      ;
(3)当导管口开始有气泡产生时,不宜立即收集,原因
是 .
(4)待集气瓶收集满后,将它取出并放置的方法是    .
酒精灯
试管
集气瓶
水槽
用内焰加热
试管口朝上
试管口没有棉花
用外焰加热
应略向下倾斜
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
刚开始排出的主要是空气
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正放在桌面
练·技能实战
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
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
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 : (填“a”或“b”).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和如下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
①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是   ,理由    ;
②制取氨气的收集装置是   ,理由    .
b
A
该反应是加热固体制气体的装置
D
氨气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又因其密度比空气小
A B C D E
THANKS!
谢谢观看
九年级化学 上册·人教版202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