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课时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 晶体类型比较课时作业(分值:4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对点训练知识点1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1.下列晶体中属于共价型过渡晶体的是( )[A]Al2O3 [B]Na2O[C]NaOH [D]石墨【答案】 A【解析】 Al2O3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偏向共价晶体,可当作共价晶体处理,A符合题意;Na2O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偏向离子晶体,B不符合题意;NaOH属于离子键构成的离子晶体,C不符合题意;石墨是混合型晶体,不属于共价型过渡晶体,D不符合题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中离子键的百分数逐渐增大[B]大多数晶体都是过渡晶体[C]过渡晶体是指某些物质的晶体通过改变条件,转化为另一种晶体[D]Na2O是纯粹的离子晶体,SiO2是纯粹的共价晶体【答案】 B【解析】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与氧元素的电负性差值逐渐减小,则最高价氧化物中离子键的百分数逐渐减小,A错误;纯粹的典型晶体不多,大多数晶体是四类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B正确;过渡晶体是介于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之间的过渡状态,C错误;Na2O、SiO2都不是纯粹的典型晶体,而是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D错误。3.(2025·山东济南月考)用高压釜施加高温、高压并加入金属镍等催化剂,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石墨转化为物质甲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的层状结构比物质甲的结构更稳定[B]在该条件下,石墨转化为物质甲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物质甲的硬度比石墨的大,属于共价晶体[D]石墨和物质甲中的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键角均为120°【答案】 D【解析】 由题给结构可知,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墨转化得到的物质甲为金刚石。键长为金刚石>石墨,则键能为金刚石<石墨,键能越大,键越牢固,物质越稳定,故石墨更稳定,A项正确;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涉及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化学变化,B项正确;金刚石的结构是共价键三维骨架结构,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其硬度比石墨的大,C项正确;石墨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键角是120°,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键角是109°28′,D项错误。4.黑磷的晶体结构是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磷晶体中片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B]黑磷与白磷均可导电[C]黑磷晶体的熔、沸点比白磷高[D]1 mol黑磷晶体中含有1.5 mol P—P【答案】 B【解析】 由于黑磷的晶体结构是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为混合型晶体,片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A正确;白磷为分子晶体,黑磷结构与石墨类似,为混合型晶体,则黑磷能导电、白磷不导电,且黑磷晶体的熔、沸点比白磷高,B错误,C正确;可利用均摊法得黑磷晶体中1个磷原子形成=1.5(个)共价键,则1 mol黑磷晶体中含有1.5 mol P—P,D正确。知识点2 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5.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D]熔点由高到低:NaF>NaCl>NaBr>NaI【答案】 C【解析】 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则晶体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F4碳化硅>晶体硅,B正确;金属离子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其熔点越大,则熔点由高到低为Al>Mg>Na,C错误;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F-、Cl-、Br-、I-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则熔点由高到低NaF>NaCl>NaBr>NaI,D正确。6.下列晶体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 晶体[A] CaC2 石墨 Ar Hg[B] 玻璃 金刚石 CH3CH2OH Ag[C] CH3COONa SiC Mg[D] Ba(OH)2 Si C60 NaH【答案】 C【解析】 石墨的层与层之间是分子间作用力,而碳原子间是共价键,石墨之中也会有自由电子在层与层间移动,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不属于离子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CH3COONa是由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碳化硅是由碳原子和硅原子构成的共价晶体,属于有机物,属于分子晶体,镁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金属晶体,故C符合题意;NaH是钠离子和氢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不属于金属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7.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有白色石墨之称,具有电绝缘性,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硬度可媲美钻石,常被用作磨料和刀具材料。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关于两种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六方相氮化硼属于混合型晶体,其层间是靠范德华力维系,所以质地软[B]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C]六方相氮化硼不能导电是因为其层结构中没有自由电子[D]相同质量的六方相氮化硼和立方相氮化硼所含共价键数不相同【答案】 B【解析】 六方相氮化硼与石墨晶体结构相似,属于混合型晶体,其层间是靠范德华力维系,所以质地软,A正确;立方相氮化硼含有共价键和配位键,即含有σ键,所以硬度大,B错误;石墨层内导电是由于层内碳原子形成大π键,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六方相氮化硼不能导电是因为其层结构中没有自由电子,C正确;六方相氮化硼中每个原子形成1.5个共价键,而立方相氮化硼中每个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则相同质量的六方相氮化硼和立方相氮化硼所含共价键数不相同,D正确。8.硅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沸点比较:金刚石[B]SiC中硅原子的配位数为4[C]Si12与单晶硅互为同分异构体[D]1 mol SiO2中含有2 mol Si—O【答案】 B【解析】 金刚石和SiC均为共价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共价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原子半径CSiC,故A错误;碳化硅晶胞中每个硅原子连接4个碳原子,则SiC中硅原子的配位数为4,故B正确;Si12是分子晶体,单晶硅是共价晶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连接4个氧原子,形成4个Si—O,则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故D错误。能力提升9.(2025·浙江衢州检测)石墨以优异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作电化学的电极材料。石墨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石墨层型分子的堆积方式可出现多种样式,在完整的石墨晶体中,主要有六方石墨晶胞(如图乙)与三方石墨晶胞(如图丙)两种晶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碳原子之间的两种距离(x和y)相等[B]石墨的导电性体现在X和Y两个方向[C]六方石墨晶胞和三方石墨晶胞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2∶3[D]石墨晶体中碳原子的配位数为6【答案】 C【解析】 图甲中x为碳碳键的键长,y为石墨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因此y>x,A错误;石墨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导电,B错误;依据均摊法,六方石墨晶胞中所含碳原子数为4×+4×+2×+2×+2×+1=4,三方石墨晶胞中所含碳原子数为4×+4×+2×+2×+2×+2+1=6,C正确;石墨晶体中与每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个数为3,即配位数为3,D错误。10.南开团队首次合成了化合物[K(2,2,2-crypt)]5[K@Au12Sb20]。其阴离子[K@Au12Sb20]5-为全金属富勒烯(结构如图),具有与富勒烯C60相似的高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富勒烯C60包含90NA个σ键[B]图示中的K+位于Au形成的二十面体笼内[C]全金属富勒烯和富勒烯C60互为同素异形体[D]NH3的稳定性强于SbH3【答案】 C【解析】 富勒烯中每个碳原子形成1.5个σ键,故1 mol富勒烯C60包含90NA个σ键,A正确;根据题图可知,12个Au构成二十面体笼,K+位于Au形成的二十面体笼内,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全金属富勒烯不是碳元素的单质,所以与富勒烯C60不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由于非金属性N>Sb,故NH3的稳定性强于SbH3,D正确。11. LDFCB是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原子W、X、Y、Z构成(如图所示),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B]W、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X的最稳定[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分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答案】 B【解析】 由阴离子结构可知,X、Y、Z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分别为4、2、1,由W、X、Y、Z为同周期元素原子,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可知,X为C、Y为O、Z为F,由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可知,W为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B、C、O、F四种原子中,B原子的半径最大,故A错误;BF3中含有硼氟极性键,分子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属于非极性分子,则BF3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B、C、O、F四种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HF最稳定,故C错误;B、C、O、F四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不可能为金属晶体,故 D错误。12.(1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2分)AsCl3的沸点比BCl3的高,这是因为 。(2)(2分)GaCl3的熔点为77.9 ℃,GaN的熔点为 1 700 ℃,两者熔点差异的原因是 。 (3)(4分)Ti形成的多种化合物中常见的有TiN和金红石(TiO2),两种晶体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则它们属于 (填晶体类型),两种晶体比较,TiN熔点较高,其原因是 。 (4)(4分)工业上均采用碳酸盐分解法制取氧化镁与生石灰,MgCO3的分解温度 (填“高于”或“低于”)CaCO3,原因是 。 (5)(2分)已知:r(Fe2+)=61 pm、r(Co2+)=65 pm。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别加热FeCO3和CoCO3,实验测得FeCO3的分解温度低于CoCO3,原因是 。(6)(2分)MgCl2和TiCl4的部分性质对比如下表:项目 MgCl2 TiCl4熔点/℃ 714 -24沸点/℃ 1 412 136.4室温下状态 固体 无色液体两者虽然都是金属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但前者熔点比后者高很多,其原因为 。【答案】 (1)两者都是分子晶体,但AsCl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Cl3的大,且AsCl3分子的极性较强、分子间作用力较强(2)GaCl3为分子晶体,GaN为共价晶体,共价晶体的熔点大于分子晶体的熔点(3)离子晶体 N3-所带电荷数多于O2-,TiN的离子键强度大(4)低于 离子半径Mg2+小于Ca2+,两者所带电荷数相同,Mg2+吸引O2-形成MgO的能力强(5)Fe2+更容易结合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或Fe2+的半径小于Co2+的,FeO的离子键强度大)(6)MgCl2属于离子晶体,TiCl4属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大于分子晶体的熔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2课时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 晶体类型比较[学习目标] 1.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及混合型晶体是普遍存在的。2.从结构和性质上认识典型的混合型晶体——石墨。3.了解晶体类型的比较与判断方法。知识点1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1.过渡晶体(1)四类典型的晶体: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2)过渡晶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晶体。四类典型晶体都有过渡晶体。[深度思考1]第三周期前几种氧化物中,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如下表。氧化物 Na2O MgO Al2O3 SiO2离子键的 百分数/% 62 50 41 33由表中数据可知,以上4种氧化物晶体中的化学键既不是纯粹的离子键,也不是纯粹的共价键,这些晶体既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也不是纯粹的共价晶体,只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过渡标准是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大,作为离子晶体处理,如 等;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小,作为共价晶体处理,如 、 等。 像第三周期后几种元素的氧化物如P2O5、SO3、Cl2O7等都是分子晶体,表明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更小了,而且共价键不再贯穿整个晶体,而是局限于晶体微观空间的一个个分子中了。【答案】 Na2O Al2O3 SiO22.混合型晶体——以石墨为例(1)晶体模型。(2)结构特点——层状结构。①同层内碳原子采取sp2杂化,以共价键(σ键)结合,形成平面六元并环结构。②层与层之间靠范德华力维系。③石墨的二维结构内,每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3)晶体类型: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同时具有类似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属于混合型晶体。(4)性质:熔点很高、质软、易导电等。[深度思考2]石墨晶体不属于共价晶体,但石墨的熔点高于金刚石,试解释其原因: 。 【答案】 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同层内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成平面网状结构,C—C的键长比金刚石中C—C的键长短,键能大3.纳米晶体(1)概念:晶体颗粒尺寸在纳米(10-9 m)数量级的晶体。(2)特性。在声、光、电、磁、热等性能上常会呈现新的特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当晶体颗粒小至纳米量级,熔点会下降。1.判断正误。(1)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 )(2)化学键中元素电负性差值越大,离子键的百分数越小。( × )(3)石墨晶体内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每个六边形平均含2个完整碳原子。( √ )(4)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因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熔点低于金刚石。( × )(5)氧化镁晶体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50%,氧化镁晶体是一种过渡晶体。( √ )2.下列关于过渡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属于过渡晶体[B]SiO2属于过渡晶体,但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C]绝大多数含有离子键的晶体都是典型的离子晶体[D]Na2O晶体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为100%【答案】 B【解析】 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A项错误;SiO2属于过渡晶体,但一般按共价晶体来处理,B项正确;大多数含有离子键的晶体都不是典型的离子晶体,而是过渡晶体,C项错误;Na2O晶体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为62%,D项错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62%,则Na2O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B]Na2O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Na2O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C]Al2O3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SiO2是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D]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晶体【答案】 C【解析】 Na2O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62%,说明存在共价键,则Na2O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A正确;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在于形成化学键的两元素电负性差值,差值大的为离子键,差值小的为共价键,Na2O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Na2O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B正确;Al2O3、SiO2均是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C错误;根据粒子间存在的作用力分析,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晶体,D正确。4.石墨是一种混合型晶体,具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中一种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2)碳、氮、氧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3)C是有机反应中重要的中间体,其空间结构为 。 (4)石墨晶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晶体中粒子间的作用力有 (填字母,下同),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是因为存在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π键 D.氢键 E.范德华力【答案】 (1)(2)N>O>C (3)三角锥形 (4)sp2 BCE C【解析】 (1)根据构造原理,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的元素,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增大趋势,但是由于氮原子的2p轨道呈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其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因此,碳、氮、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3)C中心原子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4-1×3+1)=4,为sp3杂化,三个杂化轨道填充共用电子对,一个杂化轨道被孤电子对占据,故离子的空间结构为三角锥形。(4)石墨晶体为平面层状结构,层内每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且键角为120°,则碳原子为sp2杂化。层内相邻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未杂化的p轨道形成大π键,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故选BCE。金刚石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而石墨中碳原子间还形成π键,使其键能增大,故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知识点2 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1.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 晶体构成 粒子 分子 阴、阳离子 金属离子、 自由电子 原子粒子间 作用力 范德华力 (少数有 氢键) 离子键 金属键 共价键性 质 熔、 沸点 较低 较高 一般较高 很高硬度 小 略硬而脆 一般较大 很大溶解 性 相似相溶 多数溶 于水 不溶,有些 与水反应 不溶机械 加工 性能 不良 不良 良好 不良导电 性 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部分分子晶体溶于水时导电 固态时不导电,熔融态时导电,能溶于水的离子晶体溶于水时导电 固态、熔融态时导电 大部分 固态、 熔融态 时都不 导电作用力 大小 规律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金属离子的半径越小,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力越强 共价键 键长越 短(电 子云重 叠越 多)、 原子半 径越 小,共 价键 越稳定2.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判断。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属于共价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属于金属晶体。(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①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等)、强碱[如KOH、Ba(OH)2等]和绝大多数的盐是离子晶体。②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硼、晶体硅等外)、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稀有气体、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③常见的共价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硼、晶体硅等;常见的共价晶体化合物有碳化硅、SiO2等。④金属单质(常温下除汞外)与合金均属于金属晶体。(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至几千摄氏度;共价晶体的熔点高,常在一千至几千摄氏度;分子晶体的熔点较低,常在数百摄氏度以下或者更低温度;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熔点相当低的。(4)依据导电性判断。离子晶体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导电;共价晶体一般为非导体,但晶体硅能导电;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酸)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离子,也能导电;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略硬而脆;共价晶体硬度大;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硬度较小的,且具有延展性。[深度思考1]四种物质的一些性质如下表: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性质单质硫 112.8 444.6 —单质硼 2 706 3 927 硬度大氯化铝 194 182.7 177.8 ℃升华苛性钾 361 1 320 晶体不导电, 熔融态导电晶体类型:单质硫是 ,单质硼是 ,氯化铝是 ,苛性钾是 。 【答案】 分子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3.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①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②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①共价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硅晶体。②离子晶体。一般地,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NaCl>CsCl。③分子晶体。a.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分子间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高。如沸点:H2O>H2Te>H2Se>H2S。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SnH4>GeH4>SiH4>CH4。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CO>N2,CH3OH>CH3CH3。④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深度思考2]按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物质,并说明理由。(1)CI4、CCl4、CBr4、CF4: 。 (2)干冰、溴化钠、氧化镁: 。 (3)H2O、H2S: 。 (4)NaCl、KCl、KBr、MgO: 。 【答案】 (1)四者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故沸点CF4(2)离子晶体沸点高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沸点和离子键的强度成正比,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离子所带电荷数成正比;干冰为分子晶体,溴化钠、氧化镁为离子晶体且氧化镁中离子半径更小、所带电荷更多,故离子键的强度更大,因此沸点干冰<溴化钠<氧化镁(3)H2O、H2S均为分子晶体且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沸点H2S(4)四者均为离子晶体,且离子半径Mg2+1.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B]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C]存在自由电子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存在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分子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答案】 A【解析】 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A正确;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共价键影响物质的热稳定性,B错误;存在自由电子的晶体不一定是金属晶体,如石墨中也含有自由电子,它是一种混合型晶体,存在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中存在阳离子和自由电子,C错误;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OH属于离子晶体,其中含有H—O共价键,分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错误。2.X和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2,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比Y的少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B]Y的单质为共价晶体[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为分子晶体[D]X与碳形成的化合物为分子晶体【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X是O,Y是Si。O2及O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CO、CO2)均为分子晶体,Si的单质为共价晶体,A、B、D正确;SiO2为共价晶体,C错误。3.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1)(2024·全国甲卷)早在青铜器时代,人类就认识了锡。锡的卤化物熔点数据如下表,结合变化规律说明原因: 。 物质 SnF4 SnCl4 SnBr4 SnI4熔点/℃ 442 -34 29 143(2)(2023·全国乙卷)已知一些物质的熔点数据如下表:物质 熔点/℃NaCl 800.7SiCl4 -68.8GeCl4 -51.5SnCl4 -34.1Na与Si均为第三周期元素,NaCl熔点明显高于SiCl4,原因是 。分析同族元素的氯化物SiCl4、GeCl4、SnCl4熔点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 (3)(2022·浙江1月选考)①两种有机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物质 HCON(CH3)2 HCONH2相对分子质量 73 45沸点/℃ 153 220HCON(CH3)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CONH2的大,但其沸点反而比HCONH2的低,主要原因是 。 ②四种晶体的熔点数据如下表:物质 CF4 SiF4 BF3 AlF3熔点/℃ -183 -90 -127 >1 000CF4和SiF4熔点相差较小,BF3和AlF3熔点相差较大,原因是 。 (4)(2021·浙江6月选考)已知3种原子晶体的熔点数据如下表:物质 金刚石 碳化硅 晶体硅熔点/℃ >3 550 2 600 1 415金刚石熔点比晶体硅熔点高的原因是 。 (5)(2022·全国乙卷)卤化物CsICl2受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晶体X和红棕色液体Y。X为 。解释X的熔点比Y高的原因: 。 (6)(2022·山东卷)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 ,② 。 【答案】 (1)SnF4属于离子晶体,SnCl4、SnBr4、SnI4属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高,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2)钠的电负性小于硅,氯化钠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 SiCl4、GeCl4、SnCl4均形成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其熔点越高;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其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3)①HCON(CH3)2分子间只有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HCONH2分子间存在氢键,破坏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容易,所以HCON(CH3)2的沸点低②CF4和SiF4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相差较小,所以熔点相差较小;BF3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AlF3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破坏离子键需要能量多,所以两者熔点相差较大(4)原子半径CSi—Si(5)CsCl CsCl为离子晶体,ICl为分子晶体(6)①吡啶能与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②吡啶和H2O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比较不同晶体熔、沸点的基本思路首先看物质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是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看物质所属类型,一般是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注意:不是绝对的,如氧化铝的熔点大于晶体硅的),晶体类型相同时再根据相应规律进行判断。同类晶体熔、沸点比较思路为共价晶体→共价键键能→键长→原子半径;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分子质量;离子晶体→离子键强弱→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半径。课时作业(分值:49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对点训练知识点1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1.下列晶体中属于共价型过渡晶体的是( )[A]Al2O3 [B]Na2O[C]NaOH [D]石墨【答案】 A【解析】 Al2O3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偏向共价晶体,可当作共价晶体处理,A符合题意;Na2O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偏向离子晶体,B不符合题意;NaOH属于离子键构成的离子晶体,C不符合题意;石墨是混合型晶体,不属于共价型过渡晶体,D不符合题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价氧化物中离子键的百分数逐渐增大[B]大多数晶体都是过渡晶体[C]过渡晶体是指某些物质的晶体通过改变条件,转化为另一种晶体[D]Na2O是纯粹的离子晶体,SiO2是纯粹的共价晶体【答案】 B【解析】 第三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与氧元素的电负性差值逐渐减小,则最高价氧化物中离子键的百分数逐渐减小,A错误;纯粹的典型晶体不多,大多数晶体是四类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B正确;过渡晶体是介于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和金属晶体之间的过渡状态,C错误;Na2O、SiO2都不是纯粹的典型晶体,而是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D错误。3.(2025·山东济南月考)用高压釜施加高温、高压并加入金属镍等催化剂,可实现如图所示的石墨转化为物质甲的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的层状结构比物质甲的结构更稳定[B]在该条件下,石墨转化为物质甲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物质甲的硬度比石墨的大,属于共价晶体[D]石墨和物质甲中的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键角均为120°【答案】 D【解析】 由题给结构可知,高温、高压并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石墨转化得到的物质甲为金刚石。键长为金刚石>石墨,则键能为金刚石<石墨,键能越大,键越牢固,物质越稳定,故石墨更稳定,A项正确;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过程涉及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是化学变化,B项正确;金刚石的结构是共价键三维骨架结构,金刚石属于共价晶体,其硬度比石墨的大,C项正确;石墨中的碳原子采取sp2杂化,键角是120°,金刚石中的碳原子采取sp3杂化,键角是109°28′,D项错误。4.黑磷的晶体结构是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黑磷晶体中片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B]黑磷与白磷均可导电[C]黑磷晶体的熔、沸点比白磷高[D]1 mol黑磷晶体中含有1.5 mol P—P【答案】 B【解析】 由于黑磷的晶体结构是与石墨类似的层状结构,为混合型晶体,片层间作用力为范德华力,A正确;白磷为分子晶体,黑磷结构与石墨类似,为混合型晶体,则黑磷能导电、白磷不导电,且黑磷晶体的熔、沸点比白磷高,B错误,C正确;可利用均摊法得黑磷晶体中1个磷原子形成=1.5(个)共价键,则1 mol黑磷晶体中含有1.5 mol P—P,D正确。知识点2 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5.下列排序不正确的是( )[A]晶体熔点由低到高:CF4[B]硬度由大到小: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C]熔点由高到低:Na>Mg>Al[D]熔点由高到低:NaF>NaCl>NaBr>NaI【答案】 C【解析】 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则晶体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为CF4碳化硅>晶体硅,B正确;金属离子的电荷越多、半径越小,其熔点越大,则熔点由高到低为Al>Mg>Na,C错误;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F-、Cl-、Br-、I-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则熔点由高到低NaF>NaCl>NaBr>NaI,D正确。6.下列晶体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 晶体[A] CaC2 石墨 Ar Hg续 表选项 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 分子晶体 金属 晶体[B] 玻璃 金刚石 CH3CH2OH Ag[C] CH3COONa SiC Mg[D] Ba(OH)2 Si C60 NaH【答案】 C【解析】 石墨的层与层之间是分子间作用力,而碳原子间是共价键,石墨之中也会有自由电子在层与层间移动,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故A不符合题意;玻璃是硅酸钠、硅酸钙和二氧化硅的混合物,不是纯净物,不属于离子晶体,故B不符合题意;CH3COONa是由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碳化硅是由碳原子和硅原子构成的共价晶体,属于有机物,属于分子晶体,镁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金属晶体,故C符合题意;NaH是钠离子和氢离子构成的离子晶体,不属于金属晶体,故D不符合题意。7.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有白色石墨之称,具有电绝缘性,可作高温润滑剂。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硬度可媲美钻石,常被用作磨料和刀具材料。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关于两种晶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六方相氮化硼属于混合型晶体,其层间是靠范德华力维系,所以质地软[B]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C]六方相氮化硼不能导电是因为其层结构中没有自由电子[D]相同质量的六方相氮化硼和立方相氮化硼所含共价键数不相同【答案】 B【解析】 六方相氮化硼与石墨晶体结构相似,属于混合型晶体,其层间是靠范德华力维系,所以质地软,A正确;立方相氮化硼含有共价键和配位键,即含有σ键,所以硬度大,B错误;石墨层内导电是由于层内碳原子形成大π键,有自由移动的电子,而六方相氮化硼不能导电是因为其层结构中没有自由电子,C正确;六方相氮化硼中每个原子形成1.5个共价键,而立方相氮化硼中每个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则相同质量的六方相氮化硼和立方相氮化硼所含共价键数不相同,D正确。8.硅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沸点比较:金刚石[B]SiC中硅原子的配位数为4[C]Si12与单晶硅互为同分异构体[D]1 mol SiO2中含有2 mol Si—O【答案】 B【解析】 金刚石和SiC均为共价晶体,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共价晶体的熔、沸点越高,原子半径CSiC,故A错误;碳化硅晶胞中每个硅原子连接4个碳原子,则SiC中硅原子的配位数为4,故B正确;Si12是分子晶体,单晶硅是共价晶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错误;二氧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连接4个氧原子,形成4个Si—O,则1 mol SiO2中含有4 mol Si—O,故D错误。能力提升9.(2025·浙江衢州检测)石墨以优异的导电性、稳定性和层状结构,被广泛用作电化学的电极材料。石墨的层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石墨层型分子的堆积方式可出现多种样式,在完整的石墨晶体中,主要有六方石墨晶胞(如图乙)与三方石墨晶胞(如图丙)两种晶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碳原子之间的两种距离(x和y)相等[B]石墨的导电性体现在X和Y两个方向[C]六方石墨晶胞和三方石墨晶胞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2∶3[D]石墨晶体中碳原子的配位数为6【答案】 C【解析】 图甲中x为碳碳键的键长,y为石墨层与层之间的距离,因此y>x,A错误;石墨只能沿石墨平面的方向导电,B错误;依据均摊法,六方石墨晶胞中所含碳原子数为4×+4×+2×+2×+2×+1=4,三方石墨晶胞中所含碳原子数为4×+4×+2×+2×+2×+2+1=6,C正确;石墨晶体中与每个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个数为3,即配位数为3,D错误。10.南开团队首次合成了化合物[K(2,2,2-crypt)]5[K@Au12Sb20]。其阴离子[K@Au12Sb20]5-为全金属富勒烯(结构如图),具有与富勒烯C60相似的高对称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富勒烯C60包含90NA个σ键[B]图示中的K+位于Au形成的二十面体笼内[C]全金属富勒烯和富勒烯C60互为同素异形体[D]NH3的稳定性强于SbH3【答案】 C【解析】 富勒烯中每个碳原子形成1.5个σ键,故1 mol富勒烯C60包含90NA个σ键,A正确;根据题图可知,12个Au构成二十面体笼,K+位于Au形成的二十面体笼内,B正确;根据题图可知,全金属富勒烯不是碳元素的单质,所以与富勒烯C60不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由于非金属性N>Sb,故NH3的稳定性强于SbH3,D正确。11. LDFCB是电池的一种电解质,该电解质阴离子由同周期元素原子W、X、Y、Z构成(如图所示),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X>Y>Z>W[B]W、Z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X的最稳定[D]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分子晶体、共价晶体和金属晶体【答案】 B【解析】 由阴离子结构可知,X、Y、Z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分别为4、2、1,由W、X、Y、Z为同周期元素原子,Y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的核外电子总数可知,X为C、Y为O、Z为F,由四种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可知,W为B。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B、C、O、F四种原子中,B原子的半径最大,故A错误;BF3中含有硼氟极性键,分子中硼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孤电子对数为0,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属于非极性分子,则BF3为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B正确;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B、C、O、F四种元素中,F的非金属性最强,则HF最稳定,故C错误;B、C、O、F四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不可能为金属晶体,故 D错误。12.(16分)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2分)AsCl3的沸点比BCl3的高,这是因为 。(2)(2分)GaCl3的熔点为77.9 ℃,GaN的熔点为 1 700 ℃,两者熔点差异的原因是 。 (3)(4分)Ti形成的多种化合物中常见的有TiN和金红石(TiO2),两种晶体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则它们属于 (填晶体类型),两种晶体比较,TiN熔点较高,其原因是 。 (4)(4分)工业上均采用碳酸盐分解法制取氧化镁与生石灰,MgCO3的分解温度 (填“高于”或“低于”)CaCO3,原因是 。 (5)(2分)已知:r(Fe2+)=61 pm、r(Co2+)=65 pm。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分别加热FeCO3和CoCO3,实验测得FeCO3的分解温度低于CoCO3,原因是 。(6)(2分)MgCl2和TiCl4的部分性质对比如下表:项目 MgCl2 TiCl4熔点/℃ 714 -24沸点/℃ 1 412 136.4室温下状态 固体 无色液体两者虽然都是金属元素和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但前者熔点比后者高很多,其原因为 。【答案】 (1)两者都是分子晶体,但AsCl3的相对分子质量比BCl3的大,且AsCl3分子的极性较强、分子间作用力较强(2)GaCl3为分子晶体,GaN为共价晶体,共价晶体的熔点大于分子晶体的熔点(3)离子晶体 N3-所带电荷数多于O2-,TiN的离子键强度大(4)低于 离子半径Mg2+小于Ca2+,两者所带电荷数相同,Mg2+吸引O2-形成MgO的能力强(5)Fe2+更容易结合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或Fe2+的半径小于Co2+的,FeO的离子键强度大)(6)MgCl2属于离子晶体,TiCl4属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大于分子晶体的熔点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第2课时 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 晶体类型比较1.知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及混合型晶体是普遍存在的。2.从结构和性质上认识典型的混合型晶体——石墨。3.了解晶体类型的比较与判断方法。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知识点11.过渡晶体(1)四类典型的晶体: 晶体、 晶体、 晶体和 晶体。(2)过渡晶体:介于典型晶体之间的晶体。四类典型晶体都有过渡晶体。分子共价金属离子[深度思考1]第三周期前几种氧化物中,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如下表。氧化物 Na2O MgO Al2O3 SiO2离子键的百分数/% 62 50 41 33由表中数据可知,以上4种氧化物晶体中的化学键既不是纯粹的离子键,也不是纯粹的共价键,这些晶体既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也不是纯粹的共价晶体,只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离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过渡标准是化学键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大,作为离子晶体处理,如 等;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小,作为共价晶体处理,如 、 等。 像第三周期后几种元素的氧化物如P2O5、SO3、Cl2O7等都是分子晶体,表明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更小了,而且共价键不再贯穿整个晶体,而是局限于晶体微观空间的一个个分子中了。Na2OAl2O3SiO22.混合型晶体——以石墨为例(1)晶体模型。(2)结构特点——层状结构。①同层内碳原子采取sp2杂化,以共价键(σ键)结合,形成 。②层与层之间靠 维系。③石墨的二维结构内,每个碳原子的配位数为3,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2p电子,它的原子轨道垂直于碳原子平面。平面六元并环结构范德华力混合型晶体(3)晶体类型:石墨晶体中,既有共价键,又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同时具有类似金属晶体的导电性,属于 。(4)性质:熔点很 、质软、 导电等。高易[深度思考2]石墨晶体不属于共价晶体,但石墨的熔点高于金刚石,试解释其原因: 。 石墨晶体为层状结构,同层内碳原子以共价键结合成平面网状结构,C—C的键长比金刚石中C—C的键长短,键能大3.纳米晶体(1)概念:晶体颗粒尺寸在纳米(10-9 m)数量级的晶体。(2)特性。在声、光、电、磁、热等性能上常会呈现新的特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当晶体颗粒小至纳米量级,熔点会 。下降1.判断正误。(1)离子晶体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2)化学键中元素电负性差值越大,离子键的百分数越小。( )(3)石墨晶体内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每个六边形平均含2个完整碳原子。( )(4)石墨为混合型晶体,因层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熔点低于金刚石。( )(5)氧化镁晶体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50%,氧化镁晶体是一种过渡晶体。( )×√√×√2.下列关于过渡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属于过渡晶体[B]SiO2属于过渡晶体,但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C]绝大多数含有离子键的晶体都是典型的离子晶体[D]Na2O晶体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为100%B【解析】 石墨属于混合型晶体,A项错误;SiO2属于过渡晶体,但一般按共价晶体来处理,B项正确;大多数含有离子键的晶体都不是典型的离子晶体,而是过渡晶体,C项错误;Na2O晶体中离子键成分的百分数为62%,D项错误。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62%,则Na2O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B]Na2O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Na2O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C]Al2O3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SiO2是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D]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晶体C【解析】 Na2O中离子键的百分数为62%,说明存在共价键,则Na2O不是纯粹的离子晶体,是离子晶体与共价晶体之间的过渡晶体,A正确;离子键与共价键的区别在于形成化学键的两元素电负性差值,差值大的为离子键,差值小的为共价键,Na2O通常当作离子晶体来处理,因为Na2O是偏向离子晶体的过渡晶体,在许多性质上与纯粹的离子晶体接近,B正确;Al2O3、SiO2均是偏向共价晶体的过渡晶体,当作共价晶体来处理,C错误;根据粒子间存在的作用力分析,分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和离子晶体都有过渡晶体,D正确。4.石墨是一种混合型晶体,具有多种晶体结构,其中一种晶胞的结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碳原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 (2)碳、氮、氧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N>O>C【解析】(2)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同一周期的元素,其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增大趋势,但是由于氮原子的2p轨道呈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其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的两种元素,因此,碳、氮、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三角锥形(4)石墨晶体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晶体中粒子间的作用力有 (填字母,下同),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是因为存在 。 A.离子键 B.共价键 C.π键 D.氢键 E.范德华力sp2BCEC【解析】(4)石墨晶体为平面层状结构,层内每个碳原子与周围三个碳原子形成共价键,且键角为120°,则碳原子为sp2杂化。层内相邻碳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未杂化的p轨道形成大π键,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故选BCE。金刚石中碳原子间以单键结合,而石墨中碳原子间还形成π键,使其键能增大,故石墨熔点高于金刚石。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知识点21.四类典型晶体的比较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金属晶体 共价晶体构成粒子 分子 阴、阳离子 金属离子、自由电子 原子粒子间作用力 范德华力(少数有氢键) 离子键 金属键 共价键性质 熔、沸点 较低 较高 一般较高 很高硬度 小 略硬而脆 一般较大 很大溶解性 相似相溶 多数溶于水 不溶,有些与水反应 不溶机械加工性能 不良 不良 良好 不良导电性 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部分分子晶体溶于水时导电 固态时不导电,熔融态时导电,能溶于水的离子晶体溶于水时导电 固态、熔融态时导电 大部分固态、熔融态时都不导电作用力大小规律 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 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金属离子的半径越小,与自由电子间的作用力越强 共价键键长越短(电子云重叠越多)、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稳定2.晶体类型的判断方法(1)依据组成晶体的微观粒子和粒子间的作用判断。由分子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由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的晶体属于共价晶体;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通过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属于金属晶体。(2)依据物质的分类判断。①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等)、强碱[如KOH、Ba(OH)2等]和绝大多数的盐是离子晶体。②大多数非金属单质(除金刚石、石墨、晶体硼、晶体硅等外)、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除SiO2外)、稀有气体、几乎所有的酸、绝大多数有机物(除有机盐外)是分子晶体。③常见的共价晶体单质有金刚石、晶体硼、晶体硅等;常见的共价晶体化合物有碳化硅、SiO2等。④金属单质(常温下除汞外)与合金均属于金属晶体。(3)依据晶体的熔点判断。离子晶体的熔点较高,常在数百至几千摄氏度;共价晶体的熔点高,常在一千至几千摄氏度;分子晶体的熔点较低,常在数百摄氏度以下或者更低温度;金属晶体多数熔点高,但也有熔点相当低的。(4)依据导电性判断。离子晶体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导电;共价晶体一般为非导体,但晶体硅能导电;分子晶体为非导体,而分子晶体中的电解质(主要是酸)溶于水,使分子内的化学键断裂形成自由离子,也能导电;金属晶体是电的良导体。(5)依据硬度和机械性能判断。离子晶体硬度较大或略硬而脆;共价晶体硬度大;分子晶体硬度小且较脆;金属晶体多数硬度大,但也有硬度较小的,且具有延展性。[深度思考1]四种物质的一些性质如下表:物质 熔点/℃ 沸点/℃ 其他性质单质硫 112.8 444.6 —单质硼 2 706 3 927 硬度大氯化铝 194 182.7 177.8 ℃升华苛性钾 361 1 320 晶体不导电,熔融态导电晶体类型:单质硫是 ,单质硼是 ,氯化铝是 ,苛性钾是 。 分子晶体共价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3.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方法(1)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①不同类型晶体熔、沸点高低一般规律: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②金属晶体的熔、沸点差别很大,如钨、铂等熔、沸点很高,汞、铯等熔、沸点很低。(2)同种类型晶体熔、沸点的比较。①共价晶体。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点:金刚石>硅晶体。②离子晶体。一般地,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小,则离子间的作用力就越强,其离子晶体的熔、沸点就越高。如熔点:MgO>NaCl>CsCl。③分子晶体。a.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分子间具有氢键的分子晶体熔、沸点反常高。如沸点:H2O>H2Te>H2Se>H2S。b.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SnH4>GeH4>SiH4>CH4。c.组成和结构不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接近),分子的极性越大,其熔、沸点越高。如熔、沸点:CO>N2,CH3OH>CH3CH3。④金属晶体。金属离子半径越小,离子所带电荷数越多,其金属键越强,金属熔、沸点就越高。如熔、沸点:Na[深度思考2]按沸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物质,并说明理由。(1)CI4、CCl4、CBr4、CF4: 。 (2)干冰、溴化钠、氧化镁: 。四者均为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故沸点CF4离子晶体沸点高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沸点和离子键的强度成正比,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半径成反比、与离子所带电荷数成正比;干冰为分子晶体,溴化钠、氧化镁为离子晶体且氧化镁中离子半径更小、所带电荷更多,故离子键的强度更大,因此沸点干冰<溴化钠<氧化镁(3)H2O、H2S: 。 (4)NaCl、KCl、KBr、MgO: 。 H2O、H2S均为分子晶体且水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故沸点H2S<H2O四者均为离子晶体,且离子半径Mg2+O2-1.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B]分子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C]存在自由电子的晶体一定是金属晶体,存在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D]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分子晶体中可能存在离子键A【解析】 共价晶体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A正确;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熔、沸点,共价键影响物质的热稳定性,B错误;存在自由电子的晶体不一定是金属晶体,如石墨中也含有自由电子,它是一种混合型晶体,存在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中存在阳离子和自由电子,C错误;离子晶体中可能存在共价键,如NaOH属于离子晶体,其中含有H—O共价键,分子晶体中一定不存在离子键,D错误。2.X和Y两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22,X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比Y的少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B]Y的单质为共价晶体[C]X与Y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为分子晶体[D]X与碳形成的化合物为分子晶体C【解析】 由题意可知,X是O,Y是Si。O2及O与碳形成的化合物固态时(CO、CO2)均为分子晶体,Si的单质为共价晶体,A、B、D正确;SiO2为共价晶体,C错误。3.按要求完成以下题目:(1)(2024·全国甲卷)早在青铜器时代,人类就认识了锡。锡的卤化物熔点数据如下表,结合变化规律说明原因: 。 SnF4属于离子晶体,SnCl4、SnBr4、SnI4属于分子晶体,离子晶体的熔点比分子晶体的高,分子晶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熔点越高物质 SnF4 SnCl4 SnBr4 SnI4熔点/℃ 442 -34 29 143(2)(2023·全国乙卷)已知一些物质的熔点数据如下表:物质 熔点/℃NaCl 800.7SiCl4 -68.8GeCl4 -51.5SnCl4 -34.1Na与Si均为第三周期元素,NaCl熔点明显高于SiCl4,原因是 。分析同族元素的氯化物SiCl4、GeCl4、SnCl4熔点变化趋势及其原因: 。 钠的电负性小于硅,氯化钠为离子晶体,而SiCl4为分子晶体SiCl4、GeCl4、SnCl4均形成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的熔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则其熔点越高;随着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其分子间作用力依次增大(3)(2022·浙江1月选考)①两种有机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物质 HCON(CH3)2 HCONH2相对分子质量 73 45沸点/℃ 153 220HCON(CH3)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HCONH2的大,但其沸点反而比HCONH2的低,主要原因是 。HCON(CH3)2分子间只有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HCONH2分子间存在氢键,破坏一般的分子间作用力更容易,所以HCON(CH3)2的沸点低②四种晶体的熔点数据如下表:CF4和SiF4都是分子晶体,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相差较小,所以熔点相差较小;BF3通过分子间作用力形成分子晶体,AlF3通过离子键形成离子晶体,破坏离子键需要能量多,所以两者熔点相差较大物质 CF4 SiF4 BF3 AlF3熔点/℃ -183 -90 -127 >1 000CF4和SiF4熔点相差较小,BF3和AlF3熔点相差较大,原因是 。 (4)(2021·浙江6月选考)已知3种原子晶体的熔点数据如下表:物质 金刚石 碳化硅 晶体硅熔点/℃ >3 550 2 600 1 415金刚石熔点比晶体硅熔点高的原因是 。(5)(2022·全国乙卷)卤化物CsICl2受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无色晶体X和红棕色液体Y。X为 。解释X的熔点比Y高的原因: 。原子半径C键能 C—C>Si—SiCsClCsCl为离子晶体,ICl为分子晶体(6)(2022·山东卷)在水中的溶解度,吡啶( )远大于苯,主要原因是① ,② 。吡啶能与H2O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吡啶和H2O均为极性分子,相似相溶,而苯为非极性分子规律方法比较不同晶体熔、沸点的基本思路首先看物质的状态,一般情况下是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看物质所属类型,一般是共价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注意:不是绝对的,如氧化铝的熔点大于晶体硅的),晶体类型相同时再根据相应规律进行判断。同类晶体熔、沸点比较思路为共价晶体→共价键键能→键长→原子半径;分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相对分子质量;离子晶体→离子键强弱→离子所带电荷数、离子半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比较学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比较课件.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第三节第2课时过渡晶体与混合型晶体晶体类型比较课时作业含答案(教师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