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第四单元 骄人祖先 灿烂文化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教 学 目 标政治认同:认同自强不息等中华传统美德,增强对民族精神的自豪感与认同感。 道德素养:学习明志、守气节、讲诚信,培养提升自身人格修养的道德自觉。 法治观念:知晓诚信是立身与立国之基,理解道德准则与法治精神的内在联系。 健全人格:树立远大志向,养成知行合一、与时俱进的品格,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责任意识:主动传承传统美德,承担起以美德规范自身行为、影响他人的责任。新课导入同学们,中华传统美德像一条长河,滋养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从女排的自强不息,到苏武的坚守气节;从宗悫 “乘长风破万里浪” 的壮志,到范式赴约的诚信 —— 这些美德代代相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传统美德的世界,探寻人格修养的密码,思考如何让这些宝贵品质融入我们的成长吧!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1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自强不息” 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请大家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具有自强不息精神的人。“自强不息” 是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我知道袁隆平爷爷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他研究水稻几十年,从未间断。钱学森爷爷就是经历了千难万险,也不退缩,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我知道女排具有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能够坚持奋斗。华罗庚因家境贫困失学,但仍坚持自学数学。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我国杰出的数学家。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1知识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中华传统美德阅读角乘长风破万里浪弘扬传统美德2宗悫是南北朝时著名将领,他少年时 就有着远大的志向。一次,他的叔叔问他长大后 做什么,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的回 答表现出一种豪迈气概,令他的叔叔惊叹不已。乘风破浪是说人要有远大崇高的理想,要刻苦勤劳,努力向上,克服种种困难,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注 重 明 志“有志者事竟成。”“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王阳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从小立志要当圣人,他勤学苦练,不仅能带兵剿匪,还创立了自己的学说。弘扬传统美德2我的志向是将来做一个科学家,努力奋斗,让中国的科技更加领先。我的志向是当一名宇航员,去探索宇宙的奥秘。我的志向是当一名老师,把学到的知识传授给需要的人。我的志向是当一名像钟南山一样的医生,保护人们的健康。说一说你自己的志向或理想,你是否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前进?弘扬什么美德2苏武牧羊苏武牧羊教会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骨气有节气,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爱国之士。苏武牧羊为我们每个人都树立了榜样,我想他的精神会被后人一直流传下去。弘扬传统美德2崇 尚 气 节知识窗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崇 尚 气 节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 滕文公下》弘扬传统美德2知识窗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讲 究 诚 信弘扬传统美德2阅读角东汉时,范式与张劭同在京城洛阳读书,结下深厚的友谊。学业结束了, 二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去看望你的父母和孩子。”然后他们约定好了日期。约定的日期快到了,张劭请母亲准备接待范式。母亲说:“这是两 年前的约定了,况且我们两家相隔千里,你怎么可以当真呢?”张劭说:“范式 是个守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失约的。”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范式果然赶到了。范式赴约范式讲诚信,获得了朋友的尊敬和信任。弘扬传统美德2活动园人的言论应该以诚信为本,符合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的要求。名实一致,是说言论要与事实相符;言行一致,是说言论要与行动相符;表里一致,是说嘴里说的要与心里想的相符,不能口是心非。回顾近期的生活,想一想,在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这三方面,你在哪方面做到了,哪方面没做到。如果没做到,分析一下原因弘扬传统美德2答应给别人讲题就应该认真做到。我的爸爸告诉我做人一定要讲究诚信。有一次,我答应课间给同桌讲题,可是明明让我跟他玩跳棋,这太吸引我了,我就失信了。我在小事情上基本能做到诚信。我觉得必须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轻易承诺,一旦承诺,就要想尽办法做到。讲 究 诚 信弘扬传统美德2相关链接轻诺必寡信。 — 《老子》第六十三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论语·为政》弘扬传统美德2求新是人格修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与 时 倶 进3与 时 倶 进3与 时 倶 进3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 《周易·乾·文言》日新之谓盛德。 — 《周易·系辞上》对照格言, 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说说自己获得的启示.与 时 倶 进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与 时 倶 进3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益·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能够战胜别人是有力量的表现,但能够战胜自己才算是强者。天体运行刚健不息,有才德的人应该像天体运行那样永不懈怠。见到好人好事就努力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请将下列格言与它们的大意连线,并说说这睦格言对你的启示。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懂得了自强不息是民族精神,从宗悫、苏武身上学到明志与气节,也明白诚信是立身之本,求新能促发展。希望大家今后以这些美德为指引,立下志向、坚守诚信、努力进取,把中华传统美德融入日常,做传承美德的好少年! 课 堂 小 结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第一课时1.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2.弘扬传统美德3.与 时 倶 进课堂练习1、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代代传承的美德,深深熔铸在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之中。不懈追求人格修养的提高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突出特点,如注重明志、崇尚气节、讲究诚信等。2、明志就是确立志向,在向理想彼岸的远航中,只有不畏艰险、不断进取的人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明志是为激流勇进的人生注入的第一推动力。填 空 题课堂练习3、气节指志气和节操,往往表现为坚持正义,在民族危急关头或强大压力面前不屈服的精神。气节是以廉耻之心为基础的,没有廉耻,就不能坚持道德原则。4、诚信既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之基。“失信不立”是恒古不变的人生哲理。5、求新是人格信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求新就要与时俱进。没有求新,个人就不能发展,社会就不会进步。求新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品质。填 空 题课堂练习6、人格修养离不开学习和实践。好学善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是古人崇尚的精神境界。7、在崇尚人格修养的文化精神浸润下,中华民族产生了一代代品行高洁的人士。他们的伟大人格始终是后人前进的路标。填 空 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0课 传统美德 源远流长 第一课时(课件)小学 五年级上册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2025年秋.pptx 胡服骑射.mp4 苏五牧羊.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