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章 科学测量巩固性练习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酒精灯使用正确的是()①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加入的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②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③当没有火柴时,可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④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⑤若燃着的酒精灯翻倒,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⑥酒精灯灯焰分焰心、内焰、外焰,加热时,应用外焰进行加热A. ①②⑤⑥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②④⑤2.小玉正确使用刻度尺四次测量同一本书的宽度,记录的测量结果分别为12.34cm、12.36cm、12.34cm、12.46cm。下列对该测量结果分析错误的是()A. 小玉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01dmB. 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减小误差,所以书的宽度是12.347cmC. 采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D. 第二次测量数据“12.36cm”中的“6”是估读的3.若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某固体药品,再加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②取少量固体药品放入纸槽,再把纸槽缓慢放入试管③用试管夹夹持在试管的中上部④将试剂瓶盖盖好,放在原处A. ②④③① B. ②③④① C. ③②④① D. ③②①④4.要测量一张50元纸币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 直接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币的厚度B. 把一张50元纸币折成5层后用刻度尺测量厚度,然后除以5C. 先测量100张50元纸币的总厚度,然后除以100D. 先测量橡皮和一张50元纸币的总厚度,再减去橡皮的厚度5.下列几种测量圆柱周长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把一张纸条紧包在圆柱上,在纸条重叠处用大头针扎个孔,然后把纸条展开,用刻度尺量出两孔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的周长B. 在圆柱上某点涂上颜色,使圆柱在纸上滚动一圈,用刻度尺量出纸上两色点之间的距离,即为圆柱的周长C. 用细线在圆柱上沿圆周方向绕上一圈,量出细线的长度D. 用一根橡皮筋拉紧在圆柱上绕一圈,量出绕过圆柱的橡皮筋的长度,即为圆柱的周长6.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测出塑料盒体积的是()A. ③④ B. ①④ C. ①② D. ①③7.体温计的玻璃泡与细管连接处有一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35℃刻度线以下。一位粗心的同学用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量了甲、乙、丙三位同学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到35℃刻度线以下,结果三位同学的体温都是37.8℃。有关三位同学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三位同学的体温都是37.8℃ B. 甲同学的体温是37.8℃C. 乙、丙两位同学的体温都低于37.8℃ D. 乙、丙两位同学的体温都高于37.8℃8.体温计的水银面位于位置处,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依次测量三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第二次为,第三次为,则( )A.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C.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二、填空题9.科学课上,老师展示了他自制的温度计:温度计上共画有60条均匀的刻度线,当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下降到第4条刻度线处;当把它插入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54条刻度线处。(1)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_。(2)该温度计的量程为________。10.木块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木块的体积,小科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1)图中__________(填字母)的测量是没有必要的,木块的体积是__________。(2)事实上木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考虑此因素,你认为上述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应__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11.(1)如图甲所示,要学会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1个小格的面积是1cm2,不足1格但大于半格的估为1格,则阴影部分面积约是________cm2。(2)某同学采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2.0分)12.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1)写出仪器的名称:⑦__________,⑩__________。(2)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用于保存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3)可以直接加热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需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__________,用于量取一定量液体的是__________。13.在测量细金属丝直径时,小明采用的测量方法如图甲所示。根据图示情况,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细金属丝紧密排绕而成的长度是__________毫米,则细金属丝的直径是__________毫米(计算结果精确到0.1)。(2)本实验用到了特殊的测量方法,下列测量采用的方法与此相同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先用三角尺测量100张纸的厚度,然后计算一张纸的厚度B.用体温计测病人的体温C.运动会上,三次跳远成绩取最远一次D.用零刻度线缺失的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3)小科用密绕法测同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图乙是将细铜丝密绕在锥形圆珠笔上,图丙是将细铜丝密绕在圆柱形铅笔上。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相比,则__________(填字母)。A.甲图的测量结果偏大B.甲图的测量结果偏小C.甲、乙两图的测量结果一样14.伽利略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温度计——伽利略温度计。如图所示,小塑料瓶内充满了空气,水槽中的液体为红墨水,吸管通过一个橡胶塞与小塑料瓶连通,吸管的下端竖直插在红墨水中,吸管中液柱的高度记为。小海分别测出了不同温度下液柱的高度。(1)该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填“液体”或“气体”)的热胀冷缩。(2)若该测温装置上点所对应的温度为 15℃,则点对应的温度应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 15℃。(3)若想提高该测温装置的精确度,可采用的改进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所示,小双、小菱在金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使用方法,小双找出了实验室温度计甲,深色部分为煤油。小菱找出了伽利略温度计乙,深色部分为水。金老师拿出了自制温度计丙,水平管中深色部分为一小滴水银,下方球形容器称为烧瓶。(1)三个温度计中测温原理与其他两个不同的是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2)小双在标刻度时出现了困惑,请你帮助小双完成以下填空。①如果在温度计甲竖直部分标上刻度,那么上方刻度线表示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下方刻度线表示的温度。②如果在温度计乙竖直部分标上刻度,那么上方刻度线表示的温度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下方刻度线表示的温度。(3)如果想在温度计丙的水平管部分以摄氏温标为单位标上刻度,请写出具体的方法(水平管足够长,水银液滴足够小)。16.小余所在的兴趣小组发现:测量不同物体的温度时,所需温度计的要求是不同的。于是该小组对此展开了项目化学习活动,他们向老师借来了下图所示的三支温度计。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2)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3)小余在测定余姚市冬至日当天教室内的最高气温时,考虑到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是不确定的,最终选择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温度计进行实验。17.小王和小明分别用量筒测量一个小石块的体积。小王的方法: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然后轻轻放入小石块,使量筒里的水浸没小石块,记下此时水及小石块的体积,计算小石块的体积为。小明的方法:先将小石块置于量筒中,同时往量筒中注入水,使水浸没小石块,记下水的体积,然后取出小石块,记下取出小石块后水的体积,计算小石块的体积为。比较这两种方法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选择________(填“小王”或“小明”)的方法。(2)如图甲所示为某同学的实验,则测得该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_。(3)实验后两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了讨论,下列操作中,导致小王的测量结果偏小的是________(多选,填字母)。A.放入小石块前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B.待小石块浸没后仰视读数,其余读数正确C.取出小石块时不慎有水溅出,读数均正确D.捆绑小石块的绳子太粗,读数均正确(4)小王提出量筒也可以测量气体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利用等效替代法,将气体不断地通入集气瓶中,水通过导管进入量筒,通过读出液体的体积来测量气体体积,图乙装置中能实现这一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18.如图所示,用一把直尺和一副三角尺可以测出一个瓶子的容积(此瓶的肩部以下为圆柱,瓶壁厚度忽略不计),具体步骤如下:(1)用________和________测出瓶底的直径,算出瓶底的半径是________cm(如图甲所示)。(2)如图乙所示,在瓶内装水,水面略低于瓶的肩部,用直尺量出此时水的高度为________cm,计算瓶中水的体积。(3)如图丙所示,将瓶盖拧紧,倒置过来,用直尺量出水面到瓶底的距离是________cm,计算瓶中水面上方空余部分的体积。(4)该瓶的容积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19.如图甲所示为小柯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1)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降低时,烧瓶内的气体将________(填“膨胀”“收缩”或“保持不变”)。(2)、两处刻度对应的温度的关系:处________(填“ >”“=”或“<”)处。(3)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图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20.同学们想测量某品牌粉笔的体积大小,利用两支相同的粉笔、细针、量筒等器材,分小组陆续进行下列探究。(1)甲组同学首先将量筒放在________桌面上,然后向量筒中加适量的水,体积记为V1,适量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粉笔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测得总体积为V2,这样测得的粉笔体积将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组同学用凡士林涂抹整个粉笔外表(凡士林可有效地阻止粉笔吸水,且涂抹的凡士林很薄,体积可忽略不计),但实验时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涂抹了凡士林的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为测出涂抹凡士林的粉笔体积,下一步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乙组同学将涂抹凡士林的粉笔浸没在水中后,俯视读取示数,这样测量出的粉笔体积会__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4)丙组同学观察发现粉笔吸水后体积几乎不膨胀,另取一量筒倒入适量的水,测得体积为V3,将甲组实验中已经吸足水的粉笔投入量筒中,再测得总体积为V4,丙组同学测得粉笔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下同)。(5)丙组同学还想进一步知道一支粉笔能吸收多少体积的水,经过与甲组同学的讨论,利用他们两组测得的实验数据,最终计算出了该粉笔的吸水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7页,共7页【答案】1. A 2. B 3. A 4. C 5. D 6. A 7. B8. D9. (1)( 2)10. (1)A、C (2)偏小11. (1)10 (2)1.8512. (1)漏斗长颈漏斗( 2)⑤④( 3)①②③13. (1)24.8 1.8 (2)A (3)C14. (1)气体( 2)高于( 3)换体积更大的塑料瓶和换更细的吸管15. (1)甲( 2)①高于②低于(3)把温度计丙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自制温度计中水银到达的位置a和b,a位置标注为0℃,b位置标注为100℃,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a、b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份为1℃,将各温度数值标注完整。16. (1)热胀冷缩( 2)37.5 (3)丙17. (1)小王( 2) (3)BC (4)c18. (1)直尺三角尺 6.50 (2)29.00 (3)7.00 (4)19. (1)收缩( 2)> (3)3620. (1)水平将粉笔放入量筒时,水能浸没粉笔,且总体积不会超过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偏小粉笔会吸水(2)用细针向下压涂有凡士林的粉笔,使粉笔浸没在水中,用排水法测出其体积(3)偏大 (4)V4-V3 (5)V1+V4-V3-V2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章 科学测量巩固性练习.docx 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