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学校九年级科学学科10月课堂练习(问卷)一、选择题(共45分)1. 操作规范性、安全性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NaOH固体 B. 滴加稀盐酸C. 测定溶液的pH D. 稀释浓硫酸2. 生活中一些常见食物的p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玉米汁显中性 B. 上述食物中红豆汁的酸性最强C. 胃酸过多的人不宜过量饮用苹果汁 D. 苹果汁和西瓜汁混合液可能显中性3. 盐酸、硫酸在水溶液中都能产生H+,故有许多共同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B.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C. 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D. 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4.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反应后溶液中的粒子只有Na+、Cl 和H2OB.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C. 该反应实质是HCl+NaOH=H2O+NaClD. 反应前后阴、阳离子的总数不变5. Na2CO3这种盐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某同学想探究是Na+还是CO32-的作用使酚酞变红,他设计的下列实验中,能证明是CO32-的作用而不是Na+作用使酚酞变红色的是( )A. 向NaOH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B. 向K2CO3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观察溶液是否变红色C. 向Na2CO3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后,再加入适量的盐酸,观察红色是否消失D. 向Na2CO3的溶液中滴入酚酞,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钙,观察红色是否消失6. 实验探究是获取证据的重要途径,某同学设计下图实验方案,验证氢氧化钡的某些性质,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A. 验证溶液呈碱性 B. 验证能与酸反应C. 验证能与某些盐反应 D. 验证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7.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A HCl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B 溶液 盐酸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粉末,过滤C NaOH溶液 溶液 加入适量的溶液、过滤D 氧化铁粉末 Fe粉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A. A B. B C. C D. D8. 向和的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关系的是( )A. B.C. D.9. 关于能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挂在墙上的壁画具有重力势能B. 正在洒水的洒水车匀速水平行驶时,动能和势能同时减小C. 物体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越大D. 蹦床运动员从接触蹦床到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后减小10. 如图,甲、乙、丙是完全相同的小球,处于同一水平面上。甲以速度v竖直上抛,乙以与水平面成θ角、大小也是v的速度斜向右上抛出,丙球沿倾角为θ的足够长斜面以速度v上滑。上述运动过程中均不计空气阻力和一切摩擦,比较达到最高点时小球具有的动能和重力势能,正确的是( )A. 动能:E甲=E乙=E丙 B. 动能:E甲=E丙C. 重力势能:E甲=E丙11. 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相等,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则甲、乙两台机器的( )A. 做功之比为,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B. 做功之比为,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C. 做功之比为,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D. 做功之比为,受到的牵引力之比为12. 如图所示的情景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A. 箭离开弓的过程 B. 运动员撑起的过程C. 杠铃被举起的过程 D. 运动员下落的过程13. 如图所示,用一细线悬挂一根粗细均匀的轻质细麦秸秆,使其静止在水平方向上,0为麦秸秆的中点, 有两只大肚皮的蚂蚁同时从O点分别向着麦秸秆的两端匀速披行,在蚂蚁爬行的过程中麦秸秆在水平方向始终保持平衡,则 ( )A. 两蚂蚁的质量一定相等B. 两蚂蚁的爬行速度大小一定相等C. 两蚂蚁的质量与爬行速度大小的乘积一定相等D. 两蚂蚁对麦秸秆的压力一定相等14. 某同学用大小相同而且始终水平的力以四种不同方式推同一个行李箱。假设整个行李箱放满物品密度均匀,金属推杆的质量忽略不计,当遇到相同的障碍物时。行李箱最易倾倒的是( )A. B.C. D.15. 物体A在大小为2N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以0.2米/秒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不计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的自重及滑轮与绳之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此滑轮是定滑轮 B. 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4瓦C. 使用此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D. 物体A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4N二、填空题(共41分)16. 随着工业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危机。其中,酸雨和工业生产中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密切相关。(1)酸雨是指的酸性降水,它会使土壤酸化,施用适量__________可改良土壤酸性。(2)请写出用pH试纸来测定雨水的酸碱度的操作:__________,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确定其pH值。(3)这些造成酸雨的气体可以用碱溶液来吸收,如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SO2气体,请写出该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17. 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量要的酸,下列是探究酸性质的实验。(1)一定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实验 _____(选填“一”、“二”)。(2)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3)如图a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代表的离子是 _______(填离子符号)。(4)下列物质能证明实验一中稀盐酸有剩余的是 _______(填序号)。ACuOB.AgNO3C.CaCl2D.pH试纸18. 兴趣小组研究酸碱反应时利用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指示剂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和溶液颜色变化如图所示。(1)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__。(2)根据乙图颜色的变化,判断图甲中B溶液是__________。(填写溶液名称)(3)图乙中M点时,溶液中除紫色石蕊外还存在的溶质有__________。19. 实验室里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检测其成分,按以下流程进行操作:(1)上述中“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2)步骤①加过量Ba(NO3)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3)根据实验现象,该白色固体是由______组成。20. 图甲中过山车从A点出发,先后经过B、C、D、E点。图乙是过山车在B、C、D、E点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示意图,则过山车的动能在___________点最大,B点重力势能的大小___________E点动能的大小。在这个过程中,过山车的机械能是_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的。21. 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1)1~3秒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将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减小”或“无法确定”)。(2)3~5秒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__________J。(3)5~6秒内,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__________N。22.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藏着简单机械,请根据下列图片回答下列问题:(1)如甲图所示,人的前臂端杯子时,人的前臂可看作杠杆,其杠杆类型是__________杠杆。(2)如乙图所示,工人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500N的推力将重800N的物体匀速推上高1.5m的车厢,所用的斜面长是3m。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N。(3)如丙图所示,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乙两名搬运工人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3. 如图为小柯制作的“杠杆力臂演示仪”,杠杆AOB可绕O点(螺母)转动,OA=0.2m,OB=0.1m,G1=2N,杠杆自身重力和摩擦不计,固定装置未画出。(1)当杠杆处于甲图所示水平位置平衡时,G2的重力为________N。(2)松开螺母保持OA不动,使OB向下折一个角度后,再拧紧螺母形成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杠杆AOB' (B'点对应B点),保持G1位置不变,要使杠杆在图乙位置保持平衡,则G2应该移动到__________。A.B’点处 B.① 点处 C.②点处 D.③点处三、实验探究题(共41分)24. 小柯在某菜市场看到卖鱼的老板将一勺白色粉末加入水中,水中奄奄一息的鱼很快张开嘴,活蹦乱跳起来。小金对这种“白色粉末”很感兴趣,经查阅这种“白色粉末”的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化学式为,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于是进行了相关探究。(1)小金将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并收集产生的气体,经检验该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该气体是________。那么过碳酸钠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根据过碳酸钠与水的组成作出三种猜想:猜想①:;猜想②:;猜想③:和;(2)小金取上述溶液,滴加少量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从而否定了猜想①。请说明此实验方案不可行的理由________。(3)小金经过反思后重新设计实验:另取上述溶液,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_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后向上层清液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________,说明猜想①正确。25. 小华的爷爷去年购买的化肥,由于外包装上的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只记得该化肥成分是KNO3、NH4HCO3和(NH4)2SO4中的一种。小华为帮助爷爷鉴别化肥,设计了如下方案:(1)取该化肥少量于研钵中,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到氨味,推断该化肥成分一定不是___________。(2)为进一步鉴别该化肥的成分,小华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化肥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滴加稀盐酸 无气泡产生 该化肥成分是___________(填写物质名称)(3)小华为了确认化肥成分中的阴离子,设计了如下三种实验方案:①先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②先加入稀硫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③先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你认为上述三种方案合理的是___________,简述不合理方案的理由:___________(只写一种)。26.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1探究,请你完成以下问题:(1)A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B试管中出现蓝色沉淀,C、D试管中均无明显现象。(2)【问题思考】C、D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同学们设计以下实验继续进行探究:(一)探究NaOH溶液与CO2能否发生化学反应①方案一:小红同学改变实验装置,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方案,软塑料瓶变瘪程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填“甲”或“乙”),说明该瓶中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②方案二:小明为证明试管C中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向该试管中再加入Ca(OH)2溶液,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二)探究稀盐酸与NaOH溶液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再逐滴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多次测定混合溶液的pH,当测定的pH值结果为7时,则能说明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图3是整个反应过程中的微观实质,反应中数目减少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微粒符号)。27. 小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的关系”。于是他找来木块A、长木板B、三个高度不同的长方体C和一把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除上述器材外,小明要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一种器材是__________;(2)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木块做__________运动;(3)分析比较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一样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实验次数 斜面倾斜程度 木块重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木块沿斜面移动的距离s/m 斜面的机械效率1 较缓 5 0.2 3.3 05 60.6%2 较陡 5 0.25 3.8 0.5 65.8%3 最陡 5 0.3 4.2 0.5 71.4%(4)通过实验我们知道除了倾斜程度会影响斜面的机械效率,斜面的粗糙程度也会影响到斜面的机械效率,在其它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机械效率越低。请你通过公式推导证明该结论__________。28. 小科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先将小球A、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运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都相同,,球A、B的质量分别为、()。请回答:(1)基于__________的假设,小科进行甲、乙两组实验;(2)在甲、乙两组实验中,小科每次都将小球拉到与竖直方向成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3)小科发现丙组木块C撞击最远,比较乙、丙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4)实验过程中,发现木块C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此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__。四、分析计算题(共33分)29. 一辆重为6000N的汽车在水平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min内通过的路程为1200m,已知发动机的功率为24kW,求:(1)发动机对汽车所做的功?(2)匀速行驶过程中,重力对汽车做的功?(3)汽车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提示:考虑汽车牵引力与摩擦力的关系)30. 如图,小和尚甲、乙将总质量30kg的水桶(含水)用绳悬于木棍的O点,分别在他们肩部A、B点以竖直向上的力共同抬起木棍,可抽象为右图的模型,已知,忽略手对木棍的作用力以及绳和木棍的自重。()(1)假设抬起水桶后木棍保持水平,小和尚乙肩部给木棍的支持力为多大?(2)写出一种可以让小和尚乙肩部的支持力变小的操作,并通过公式推导证明你的观点。31. 如图所示,是建筑工人从竖直深井中提取泥土时利用的滑轮组模型。如果某次操作中,工人以最省力的方式用400N的拉力F在1分钟内将总重为900N的泥土匀速提升5m。求:(1)请根据情景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绕线方法。(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大?(3)此时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N?(不考虑各种摩擦及绳重)相对原子质量:H-1,O-16,Ca-40,C-12,Cl-35.5,N-1432. 现取8.0g石灰石样品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时,烧杯内物质总质量为42.3g(气体全部逸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发生反应)试计算:(1)__________。(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3)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3. 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尿素【】为最常见的化肥之一。(1)尿素属于__________(填标号)。A 氮肥 B. 磷肥 C. 钾肥 D. 复合肥(2)工业上生产尿素的反应为。若生产120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4. 芋艿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1)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 )A. 食醋 B. 熟石灰 C. 纯碱(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你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3)在芋艿的膨大期多施草木灰可以促进芋艿生长。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要确认草木灰浸出液中含有,需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__。(4)去皮的芋艿在自然条件下,表面很快因氧化变成黄色,但并不影响营养价值。有些不法商贩会用亚硫酸钠溶液浸泡,使其外观变得嫩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下面做法也会带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是( )A. 粮库内充入氮气使粮食不易变质 B. 食盐中加碘防止甲状腺肿大C. 水产品用甲醛溶液保鲜 D. 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产生的酸杭州市钱江新城实验学校九年级科学学科10月课堂练习(问卷)一、选择题(共45分)【1题答案】【答案】D【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B【8题答案】【答案】D【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D二、填空题(共41分)【16题答案】【答案】(1)熟石灰 (2)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雨水滴到pH试纸上(合理即可)(3)2NaOH+SO2=Na2SO3+H2O【17题答案】【答案】 ①. 实验二 ②. H2SO4+Ba(NO3)2=BaSO4↓+2HNO3 ③. H+ ④. ABD【18题答案】【答案】 ①.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 ②. 稀硫酸 ③. Na2SO4、H2SO4【19题答案】【答案】 ①. 过滤 ②. 检验碳酸钠并除去碳酸钠 ③. NaCl、Na2CO3【20题答案】【答案】 ①. C ②. 等于 ③. 变化【21题答案】【答案】(1)增大 (2)400(3)200【22题答案】【答案】(1)费力 (2) ①. ②. 100(3)等于【23题答案】【答案】 ①. 4 ②. C三、实验探究题(共41分)【24题答案】【答案】(1)氧气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能使酚酞变红色(3) ①. 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②. 溶液不变色【25题答案】【答案】(1)硝酸钾##KNO3(2)硫酸铵 (3) ①. ①③##③① ②. 方案②会引入硫酸根离子,对原有硫酸根的检验产生干扰【26题答案】【答案】(1)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2) ①. 乙 ②. 产生白色沉淀 ③. H+、OH-##OH-、H+【27题答案】【答案】(1)刻度尺 (2)匀速直线(3)高 (4)见解析【28题答案】【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3)见解析 (4)见解析四、分析计算题(共33分)【29题答案】【答案】(1)(2)0J (3)【30题答案】【答案】(1)(2)见解析【31题答案】【答案】(1) (2)75%(3)300N相对原子质量:H-1,O-16,Ca-40,C-12,Cl-35.5,N-14【32题答案】【答案】(1)2.2 (2)设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x=5.0g答: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5.0g。(3)设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y。y=10%答:该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33题答案】【答案】(1)A (2)设生产120t尿素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为x。x=68t答:理论上需要氨气的质量是68t。【34题答案】【答案】(1)A (2)加热后易分解(3)稀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 (4)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