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课程标准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掌握陆地水体的类型及相互关系。(综合思维) 2.结合示意图,掌握河流水的主要补给形式。(区域认知)一、陆地水体的类型1.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总称。(2)分类①按空间分布:河流、________、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②按性质:咸水和________。2.河流:在灌溉、________和城市供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洪涝灾害。3.冰川(1)分布:高纬度和高山地区。(2)按照成因、形态和存在地区分类分类 主要分布地区大陆冰川 南极大陆和北极圈内的__________山岳冰川 ______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一些高山地区[易误点拨] 冰川都是运动的。无论是大陆冰川还是山岳冰川,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都是运动的,不是静止不动的。冰川是塑造地貌的重要因素,形成冰川地貌。4.湖泊(1)作用①具有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分蓄江河洪水,降低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________洪峰发生的时间等。②影响邻近地区________。(2)主要分布地区①世界:北欧和________。②我国:________和东部平原地区。5.沼泽(1)主要分布地区①世界:亚洲、欧洲和________的温带地区。②我国:若尔盖高原、________、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2)形成的自然条件地势 ________、排水不畅气候 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面物质 地面组成物质______不易渗透等6.地下水(1)作用: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2)不合理利用的影响①地下水位下降,也易形成地面沉降。②沿海地区地下水的过分开采,易引发________,导致地下水质发生改变。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入会造成地下________。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冰川只存在于两极地区,是陆地淡水的主体。 ( )2.目前,地下水可全部被人类利用。 ( )3.自然界中的水都存在于河流、湖泊与海洋中。 ( )二、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1.河流的补给类型(1)概念:河流水的________称为河流补给。(2)雨水补给①雨水是世界大多数河流最重要也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补给来源。②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特别是东部季风区的河流都属于________补给。③特点: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________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冰雪融水补给①补给水源: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②我国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河流。③特点: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主要随流域内________的变化而变化。(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①作用:对河流径流量起调节作用,以湖泊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相对缓慢而稳定。②影响因素:湖泊和沼泽的面积和水量的大小。(5)地下水补给①是河流最常见的补给水源。②是河流最稳定的补给水源。③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更为平缓,径流量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2.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1)地下水与河流:一般来说,地下水与地表水特别是河流之间是可以________补给的。(2)湖泊、沼泽与地下水①湖泊水与地下水:可以________补给。②湖泊和地下水与沼泽:比较而言,湖泊和地下水对沼泽的补给相对________一些。(3)湖泊和河流:________补给。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井水不犯河水是正确的。 ( )2.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 )3.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径流量大于冬季。 ( )4.我国冬季有降雪的地方都会出现春汛。 ( ) 陆地水体的类型及相互补给受降雨影响,湖南省洞庭湖区部分支流水位涨幅较大,洞庭湖水位呈上涨之势。某年7月13日9时,洞庭湖区21站超过警戒水位,其中南洞庭湖沅江站超过保证水位,几天后仍维持警戒水位以上,水势缓慢减退,水文情势趋于平稳。问题1 (区域认知)洞庭湖与长江的关系是什么?问题2 (综合思维)洞庭湖水的来源主要有哪些?问题3 (地理实践力)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推测洞庭湖周边地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状况。1.陆地水体概况项目 概况概念 分布在陆地上(包括地表以上和地下)的各种水体的总称组成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储量 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意义 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巨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来源主体 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利用不多2.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方式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来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②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特别提醒] (1)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等水体之间的补给是相互的,相互补给关系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水位高的水体补给水位低的水体。(2)冰川融水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补给是单向的,都是冰川融水补给其他水体。(3)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的情况。1.下图为某河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面四幅图中,能反映上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下游 B.湄公河中游C.密西西比河上游 D.黄河下游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析阅读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支流)和松花江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图,探究下列问题。问题1 (地理实践力)据图描述阿克苏河和松花江径流量的变化特征。问题2 (区域认知)分析阿克苏河发生夏汛的原因。问题3 (综合思维)说明松花江的主要补给方式及春汛产生的原因。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 响因素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 补给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冰川融 水补给 主要在 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 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 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三看流量高峰期。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2.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下图,完成(1)~(2)题。a b(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1.陆地水的类型有哪些? 2.陆地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怎样的? 3.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哪些?题组1 陆地水体的类型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冰川水、陆地水B.陆地水、海洋水、冰川水C.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D.地下水、冰川水、河流水2.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8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题组2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某年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图1 图2 3.(生活中的地理)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生活中的地理)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C.上游水库的调节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湖泊水6.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A.珠江 B.塔里木河C.松花江 D.长江[教学活动点拨]教材P82探索1.地下水。其补给来源是积雪融水和雨水。2.浅层地下水。教材P83读图冰川、地下水、湖泊、沼泽、河流。教材P84活动H2更易喷出地表。H2 井口位于承压水位线以下,H1 井口位于承压水位线以上。教材P85思考长江的主要补给来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教材P87绘图略。教材P89活动河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井水的补给水源是地下水。河水和井水二者互补。教材P90思考敦煌的用水主要是河流水。河流的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教材P91~92作业题1.(1)承压水。(2)南部山区的石灰岩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倾斜的石灰岩层,大量流向济南。地下水流到这里后遇到不透水岩石的阻挡不能继续前流,且石灰岩岩层上覆盖着不透水的黏土层,地下水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地下水从地下裂隙中涌出地表,形成泉水。2.(1)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河流水。(2)河西走廊地区的绿洲位于冲积扇地区。(3)玉门位于洪积扇边缘。该地水源的补给区位于祁连山冰川地区。3.夏季降水较少,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最少需要将它挖至地表10米以下。11 / 11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课程标准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掌握陆地水体的类型及相互关系。(综合思维) 2.结合示意图,掌握河流水的主要补给形式。(区域认知)一、陆地水体的类型1.概念及分类(1)概念:是陆地上各种水体的总称。(2)分类①按空间分布: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和地下水等。②按性质:咸水和淡水。2.河流:在灌溉、航运和城市供水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洪涝灾害。3.冰川(1)分布:高纬度和高山地区。(2)按照成因、形态和存在地区分类分类 主要分布地区大陆冰川 南极大陆和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山岳冰川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一些高山地区[易误点拨] 冰川都是运动的。无论是大陆冰川还是山岳冰川,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都是运动的,不是静止不动的。冰川是塑造地貌的重要因素,形成冰川地貌。4.湖泊(1)作用①具有拦蓄本流域上游来水,减轻下游洪水,分蓄江河洪水,降低干流河段的洪峰流量,滞缓洪峰发生的时间等。②影响邻近地区气候。(2)主要分布地区①世界:北欧和北美。②我国:青藏高原和东部平原地区。5.沼泽(1)主要分布地区①世界: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温带地区。②我国:若尔盖高原、三江平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等地。(2)形成的自然条件地势 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 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地面物质 地面组成物质黏重不易渗透等6.地下水(1)作用:是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用水的重要水源。(2)不合理利用的影响①地下水位下降,也易形成地面沉降。②沿海地区地下水的过分开采,易引发海水倒灌,导致地下水质发生改变。③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渗入会造成地下水污染。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冰川只存在于两极地区,是陆地淡水的主体。 ( )2.目前,地下水可全部被人类利用。 ( )3.自然界中的水都存在于河流、湖泊与海洋中。 ( )提示:1.× 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因此不只存在于两极地区。2.× 目前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的淡水主要来自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3.× 自然界中的水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中。二、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1.河流的补给类型(1)概念:河流水的来源称为河流补给。(2)雨水补给①雨水是世界大多数河流最重要也是自然界最普遍的补给来源。②我国绝大多数河流,特别是东部季风区的河流都属于雨水补给。③特点: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及其变化与流域内降雨量及其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3)冰雪融水补给①补给水源:积雪融水和冰川融水。②我国主要分布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的河流。③特点: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河流的水量及其变化主要随流域内气温的变化而变化。(4)湖泊与沼泽水补给①作用:对河流径流量起调节作用,以湖泊水和沼泽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的变化相对缓慢而稳定。②影响因素:湖泊和沼泽的面积和水量的大小。(5)地下水补给①是河流最常见的补给水源。②是河流最稳定的补给水源。③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变化更为平缓,径流量年内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2.陆地水体间的补给关系(1)地下水与河流:一般来说,地下水与地表水特别是河流之间是可以相互补给的。(2)湖泊、沼泽与地下水①湖泊水与地下水:可以相互补给。②湖泊和地下水与沼泽:比较而言,湖泊和地下水对沼泽的补给相对较多一些。(3)湖泊和河流:相互补给。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井水不犯河水是正确的。 ( )2.黄河下游河段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 )3.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夏季径流量大于冬季。 ( )4.我国冬季有降雪的地方都会出现春汛。 ( )提示:1.× 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因此井水与河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2.√ 黄河下游河段因泥沙淤积而成为典型的“地上河”,河床高于地下水位,因此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3.×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量及其变化随流域内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多雨。4.× 我国只有冬季存在大量积雪的地方才会出现春汛。 陆地水体的类型及相互补给受降雨影响,湖南省洞庭湖区部分支流水位涨幅较大,洞庭湖水位呈上涨之势。某年7月13日9时,洞庭湖区21站超过警戒水位,其中南洞庭湖沅江站超过保证水位,几天后仍维持警戒水位以上,水势缓慢减退,水文情势趋于平稳。问题1 (区域认知)洞庭湖与长江的关系是什么?提示: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湖水与长江水之间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问题2 (综合思维)洞庭湖水的来源主要有哪些?提示:河流水、大气降水、地下水等。问题3 (地理实践力)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推测洞庭湖周边地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状况。提示: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会上升。1.陆地水体概况项目 概况概念 分布在陆地上(包括地表以上和地下)的各种水体的总称组成 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储量 约占全球水储量的3%意义 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巨大;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淡水来源主体 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利用不多2.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方式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能够相互转化,具有相互补给的关系。(1)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来看,大气降水是河流水和陆地其他水体的最主要的补给。(2)冰川对河流及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其他水体。(3)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如下图所示。①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②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4)陆地水体之间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具体如下图所示。[特别提醒] (1)河流、湖泊、沼泽、地下水等水体之间的补给是相互的,相互补给关系取决于两者的水位高低,水位高的水体补给水位低的水体。(2)冰川融水与其他水体之间的补给是单向的,都是冰川融水补给其他水体。(3)有些河流水与地下水之间并不一定存在互补关系,如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只存在河流水补给地下水的情况,不存在地下水补给河流水的情况。1.下图为某河段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及潜水位(指埋藏在第一个隔水层之上的地下水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下面四幅图中,能反映上图中水体相互关系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2)该河段最可能位于( )A.长江下游 B.湄公河中游C.密西西比河上游 D.黄河下游(1)A (2)D [第(1)题,读图可知,丰水期和枯水期河流水位都高于潜水位,即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而图中四个选项中,②④表示河流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①表示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③表示地下水总是补给河流水。第(2)题,黄河下游河段为“地上河”,河流水位总是高于两岸的潜水位,故河流水总是补给地下水。]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分析阅读阿克苏河(塔里木河支流)和松花江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图,探究下列问题。问题1 (地理实践力)据图描述阿克苏河和松花江径流量的变化特征。提示:阿克苏河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汛期主要出现在夏季;松花江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春汛期间河流径流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问题2 (区域认知)分析阿克苏河发生夏汛的原因。提示: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问题3 (综合思维)说明松花江的主要补给方式及春汛产生的原因。提示:主要补给方式:积雪融水、雨水。春汛产生的原因: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 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河流因其流经地区的气候、地形和地质等条件存在差异,其补给类型和特点亦存在差异。具体比较如下:补给 类型 补给 季节 主要影 响因素 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 补给 多雨 季节 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季节性 积雪融 水补给 春季 气温高低、积雪多少、地形状况冰川融 水补给 主要在 夏季 太阳辐射;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湖泊水 补给 全年 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地下水 补给 全年 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判断河流的补给类型——“三看法”一看图例、坐标轴。图例中和坐标轴上往往标注有温度、降水量等字样,尤其要注意降水绝对数量的大小,不能只看高低趋势。二看是否有断流。冬季有断流,汛期在夏季的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三看流量高峰期。①汛期在春季,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②汛期在夏季且冬季未断流,以雨水补给为主。③全年流量稳定但流量较小,以地下水或湖泊水补给为主。2.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下图,完成(1)~(2)题。a b(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1)D (2)C [第(1)题,由流量曲线图可以看出,该地在暴雨过后,甲水文站洪峰高过乙水文站,且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差值大,由此可以判断暴雨出现在甲水文站的上游地区。第(2)题,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小于甲,主要是甲、乙之间的湖泊具有蓄洪的作用,使得流向乙水文站的流量大幅减少、水位差减小。]1.陆地水的类型有哪些? 2.陆地水之间的补给关系是怎样的? 3.河流的补给类型有哪些?题组1 陆地水体的类型1.地球上各种水体的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冰川水、陆地水B.陆地水、海洋水、冰川水C.冰川水、地下水、河流水D.地下水、冰川水、河流水C [地球上各种水体,海洋水约占97%,陆地水体约占3%,冰川水约占陆地水体的68.698%,河流水储量很小。]2.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据预测,到2028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A.河流水和湖泊水B.地下水和冰川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D [目前容易被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题组2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图1为长江流域H河部分河段示意图,图2为某年Q点河流水位和P点湖泊水位随季节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图1 图2 3.(生活中的地理)图示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主要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4.(生活中的地理)7、8月河流与湖泊水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用水量大B.南水北调调水量大C.上游水库的调节D.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3.C 4.D [第3题,由图2可知,秋季湖泊水位大多高于河流水位,其他季节河流水位大多高于湖泊水位,所以湖泊水补给河流水的季节主要是秋季。第4题,农业用水量及南水北调对长江流域的河湖水位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B项错误;上游水库的调节会使河湖水位更加稳定,C项错误;该地河湖水位在7、8月份较低,主要原因是受伏旱天气的影响,即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5~6题。5.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湖泊水6.该河流可能是我国的( )A.珠江 B.塔里木河C.松花江 D.长江5.C 6.B [第5题,如图所示,该河径流量小,流量随气温变化而变化,且河流冬春季节断流,所以其补给水源应为冰雪融水。第6题,读图可以看出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故可能是我国的塔里木河。][教学活动点拨]教材P82探索1.地下水。其补给来源是积雪融水和雨水。2.浅层地下水。教材P83读图冰川、地下水、湖泊、沼泽、河流。教材P84活动H2更易喷出地表。H2 井口位于承压水位线以下,H1 井口位于承压水位线以上。教材P85思考长江的主要补给来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泽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教材P87绘图略。教材P89活动河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井水的补给水源是地下水。河水和井水二者互补。教材P90思考敦煌的用水主要是河流水。河流的补给水源是冰川融水。教材P91~92作业题1.(1)承压水。(2)南部山区的石灰岩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水顺着倾斜的石灰岩层,大量流向济南。地下水流到这里后遇到不透水岩石的阻挡不能继续前流,且石灰岩岩层上覆盖着不透水的黏土层,地下水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在强大的压力作用下,地下水从地下裂隙中涌出地表,形成泉水。2.(1)冰雪融水补给河流水,河流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河流水。(2)河西走廊地区的绿洲位于冲积扇地区。(3)玉门位于洪积扇边缘。该地水源的补给区位于祁连山冰川地区。3.夏季降水较少,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最少需要将它挖至地表10米以下。课时分层作业(十)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地球上的水呈固态、液态、气态,分布于海洋、陆地和大气之中,形成各种水体,共同组成水圈。读地球上各种水体的百分比图,完成第1题。1.图中表示冰川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C [地球上水圈各个成分所占的比例:海洋水约占96.538%,对应①;淡水约占2.526%,对应②;而淡水中,冰川和永久积雪约占68.72%,地下淡水约占30.07%,其他淡水约占1.21%,可知③对应冰川;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约占0.935%,对应④。]下图为鄂毕河与叶尼塞河的位置示意及多年月平均入海径流量统计。据此完成2~3题。2.6月,两条大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 )A.大气降水 B.积雪融水C.冰川融水 D.地下水3.与叶尼塞河相比,鄂毕河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 )A.降水季节变化小 B.气温年较差小C.沼泽洼地面积大 D.植被覆盖率高2.B 3.C [第2题,读图可知,两条大河所处的纬度较高,冬季降雪较多,6月气温回升时,多积雪融水补给,B正确;两条大河受海洋影响小,气候的大陆性显著,大气降水较少;两条大河流域内冰川分布较少;地下水补给的季节变化较小。第3题,鄂毕河的沼泽面积大,沼泽具有调节径流的功能;两条大河都位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气温、降水和植被覆盖率的差别小。]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第4题。4.图中A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 )A.雨水 B.冰川融水C.积雪融水 D.地下水C [图中A为春汛,是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降雪多,冬季积累的冰雪在春季气温升高后融化补给河流,即A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积雪融水;B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是雨水;东北地区无永久冰川;地下水的补给不会引起河流水位剧烈波动,流量比较稳定。]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5~6题。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a是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 ②b是雨水补给③c是地下水补给 ④该河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A.①②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②③④6.该河最可能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 D.西北地区5.D 6.B [第5题,根据图中三种补给形式的特点可知,a主要出现在春季,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①错误;b主要出现在6—9月,属于我国夏季,是雨水补给,②正确;c补给形式最稳定,是地下水补给,③正确;该河雨水补给量大,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④正确。第6题,该河一年有两个汛期,春季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大气降水形成夏汛。最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柬埔寨的洞里萨湖是一个水量季节变化很大的大湖,其北部的吴哥通王城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长方形人工湖——西池和东池,这两个大水池并不是在地面挖坑形成的,而是在地面上四面筑起土墙形成的高于地面的水库,是著名的古老灌溉工程。读图,完成7~8题。7.这两个地上水库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地下水C.湖泊水 D.人工提水8.这两个地上水库能有效发挥灌溉作用的时间是( )A.2—6月 B.5—9月C.8—12月 D.11月—次年4月7.C 8.D [第7题,图示水库顶部位置低于湖泊丰水期水位,高于湖泊枯水期水位,水库是在地面上筑起土墙形成的,由此推知水库利用丰水期的高水位储水,在枯水期灌溉水稻田,故水库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湖泊水,故选C。第8题,当该地降水少时,农田就需要水库发挥灌溉作用,柬埔寨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少,故选D。]阿雅克库木湖是目前新疆境内面积最大湖泊,属于高原内流咸水湖。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小于200 mm。近年来,阿雅克库木湖水位发生了显著变化,湖面平均水位从2002年的3 878.28 m上升到2023年的3 885.56 m。下图示意阿雅克库木湖湖岸变化及周边概况。据此完成9~10题。9.阿雅克库木湖流域的直接补给来源主要是(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C.河流水 D.地下水10.2000年以来,阿雅克库木湖的面积变化可反映( )A.地壳不断抬升 B.湖盆东陡西缓C.冰雪融化加剧 D.夏季风增强9.C 10.C [第9题,读图可知,有多条入湖河流,故该湖的直接补给来源是河流水,C正确;该湖地处新疆,气候干旱,降水少于蒸发,故大气降水不是主要补给来源,A错误;冰川融水汇集成河流水补给湖泊,故冰川融水不是直接补给来源,B错误;该地地下水补给量较小,小于河流水,不是主要水源,D错误。故选C。第10题,根据材料可知,该湖水位明显升高,说明湖泊面积增加,水源补给明显大于水分支出,而该湖泊的主要水源是冰川融水汇集成的河流水,故湖泊面积增加,可反映冰雪融水增多,冰雪融化加剧,C正确;冰雪融化加剧主要是气温升高加剧了冰雪融化,与夏季风无关,且该地深居内陆不受夏季风影响,D错误;湖盆东部面积增加明显,说明东部湖盆较缓,西部较陡,B错误;湖泊水位升高的同时面积明显增加,主要是因为水源补给增多,无法反映地壳运动,A错误。故选C。]11.(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伊犁河是亚洲中部的一条国际河流,全长1 236 千米,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千米,是巴尔喀什湖的主要补给水源。雅马渡以上为河流上游,雅马渡至哈萨克斯坦的伊犁村(卡普恰盖)为河流中游,伊犁村至巴尔喀什湖为河流下游。在伊犁村以上,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宽河谷中。自伊犁村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伊犁河上游水资源最为丰富,干支流均有汛期,且干流汛期较长,流量相对平稳,历史上未出现过大范围的严重洪涝灾害。下图示意伊犁河流域。(1)说明伊犁河成为巴尔喀什湖主要补给水源的原因。(6分)(2)从整体性角度说明伊犁村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4分)(3)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8分)[解析] 第(1)题,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大。第(2)题,河水清澈说明含沙量低,含沙量低的原因除与植被覆盖率高有关外,还与流域内的沼泽和上游地区水库的修建有关。第(3)题,从河流的补给及沼泽、湖泊的调节作用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 (1)伊犁河上游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大气降水较多;天山冰雪融水量大,河流上游来水量大;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汇水量大。(2)上游地区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上游地区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3)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汛;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16 / 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 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学生版.docx 13 第四章 第一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