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水流类比、实验观察,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建立“电压-电源-电流”的物理观念,掌握电压单位及常见电压值。 2.科学思维:运用类比法(水流与电流)推导电压概念,通过分析电压表读数、量程选择,提升逻辑推理和模型建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3.科学探究:参与“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经历“设计方案-规范操作-数据分析”过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培养实验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中养成严谨规范的操作习惯,通过了解生活中用电器的电压,认识电压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科学应用意识。学习重点 1. 电压的概念及单位、常见电压值。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学习难点 1. 电压概念的理解。 电压表量程的合理选择与“并联”接法的规范应用。【课前预习】一、电压1.电源类似______,能把电荷从______处 “抽到”处,使电路两端产生,从而推动电荷______移动形成电流。电压用字母______表示,它是形成______的原因。2.电压的国际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符号是______。常用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换算关系:1kV=______V,1V =______mV。一节新干电池电压约______V,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______V。二、电压表3.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器是______,符号是______。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量程为0-3V时,分度值是______V;量程为0-15V时,分度值是______V。4.电压表使用时应与被测用电器______联;电流从______接线柱流入,从______接线柱流出。若直接接在电源两极,测量的是______的电压。三、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5.测量灯泡两端电压时,需用到的器材有电源、开关、灯泡、______、导线。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状态。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6.估计电压约2.2 V时,应选______量程(0-3 V /0-15V )。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是指针对应刻度值,读数时要先看______,再确定______。【课中研学】1. 观察:水流与电流:通过研究水流的形成过程,对产生电流的原因提出猜想。2. 类比水流的形成,你认为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源在电流形成中可能起到什么作用?3.电压的符号和国际单位是什么?不同单位之间如何换算?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4.对人体来说,安全电压是多少?家庭电路的电压又是多少?1. 观察:电压表。对照电流表,观察电压表并思考:(1)可根据什么标志确认电压表?接线柱上标着的符号或数字表示什么意思?(2)如图所示的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对应不同量程,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3)怎样读出指针所指示的电压值?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1. 实验探究:测量通过灯泡的电压。按下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思考:(1)灯泡不发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多少?(2)灯泡发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多少?【课堂总结】【分层作业】(巩固性作业)一、填空题1.如图所示,甲、乙是测量电压或电流的仪表;当S闭合后,且L1和L2都能发光,则甲是 表,两灯是 联的(选填“串”或“并”)。2.在烧杯中加入盐水,将铜片和锌片放在盐水中,就是一个自制电池。它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如图所示,用电压表测量它两端的电压为 V。3.如图,这是一颗全新的5号干电池,它提供的电压约 V,质量约25 (填单位)。4.生活中常用干电池作为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它是提供电压的装置;1节新干电池的电压大约为 。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15.如图所示,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制成一个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该水果电池两端的电压为 V,插在橙子中的 片一端是正极。二、选择题6.下面的估测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A.中学生立定跳远成绩可达200dm左右 B.正常人骑自行车的功率大约为70WC.中学生的脉搏频率约为72Hz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不低于36V7.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物理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学生对常见物理量进行合理估算的能力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体现之一,下列估算接近实际的是(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110VB.西宁的夏天,教室内的温度约为45℃C.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D.初中生的身高约为160cm8.下列估算合理的是( )A.两个鸡蛋的重力约为1N 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C.光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D.人体的安全电压约为220V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的安全电压小于B.高速上车速越快,越难以刹车,是因为车速越大,惯性越大C.用手捏刷碗用的海绵,海绵变小,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10.下列关于中学生的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8℃B.中学生步行的正常速度约为1.2m/sC.中学生的安全电压不高于220VD.中学生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拓展性作业)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发现、都不亮。按照正常操作步骤用电压表来检测该电路故障,测得Uab=3V,Uad=3V,Ucd=0V,Ucb=0V。若该电路中有两处故障,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A.、都开路 B.开关开路且被短路C.开关开路且开路 D.开路且被短路12.“安全问题无小事,学好物理保安全”。下列有关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36V,对人体来说是安全的B.为了保护听力,人不能处于50dB以下的噪声环境中C.驾车时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汽车动能D.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否则可能会被“吸”向列车13.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由电源、开关S1、S2,两个小灯泡L1、L2,甲、乙两个电表(电流表或电压表)组成。下列根据现象对甲、乙两个电表的判断,正确的是( )A.只闭合S1,若只有L1发光,则甲、乙都是电压表B.只闭合S1,若只有L1发光,则甲是电流表,乙是电压表C.闭合S1、S2,若L1、L2均发光,则甲、乙都是电流表D.闭合S1、S2,若L1、L2均发光,则甲是电压表,乙是电流表14.下列有关常见电压值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1.5VB.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C.手机电池电压是3.7VD.计算机USB接口的输出电压一般为50V15.学习物理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以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B.手机正常通话时的电流约为1AC.家用电冰箱的电压为380VD.中学生800米体考时跑步的平均速度约为4m/s(探究性作业)选做题:三、综合题16.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走进“水果电池”实验课堂,如图将金属铜片(正极)和金属锌片(负极)插入各种水果中就可以制作成水果电池。老师提出“水果电池电压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同学们猜想水果电池电压的大小可能与水果种类、水果质量、金属片间的距离、金属片插入水果的深度等因素有关。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实验室中挑选了质量相同的火龙果和橙子各一个,铜片、锌片、电压表以及导线若干等实验器材,其中铜片和锌片的形状完全相同。同学们想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水果电池电压的大小与水果种类是否有关”。实验时按图将铜片和锌片作为电极,用导线与电压表相连, ,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出两种水果电池两端的电压,如果观察到 ,则说明水果电池电压的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U0,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始终为U0。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上。(1)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 ;(2)为了进一步判断故障的位置,小华和小明分别设计了两种方法来检测。小华认为:可以调换R1与R2的连接位置,通过观察调换前后电压表示数变化来检测。小明认为:可以调换R1与开关S的连接位置,通过观察开关S从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示数变化来检测。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请判断哪位同学的方法可行?并说明理由(写出电压表示数变化情况及对应的故障)试卷第7页,共7页试卷第5页,共9页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电源;用电器;开关2.电能;灯泡;通断;电流3.连通;正常工作4.断开;不5.正负极;不允许6.电路符号7.电池;灯泡;开关8.不交叉【作业布置】1.电压 并2.电 0.53.1.5 g4.电源 1.55.0.6 铜6.B7.D8.A9.D10.B11.B解析:A.若、都开路,Uab=0V,Uad=0V,故A不符合题意;B.若开关开路且被短路,开关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即Uab=3V,同时Uad=3V,cd、cb间都没有电压,故B符合题意;C.若开关开路且开路,Uab=0V,Uad=0V,故C不符合题意;D.若开路且被短路,Uab=0V,Ucd=3V,故D不符合题意。12.D解析:A.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对人体来说是不安全的,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A错误;B.为了保护听力,人不能处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故B错误;C.驾车时系好安全带是为了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故C错误;D.如果乘客距离行驶的列车太近,乘客靠近列车这侧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外侧空气流速相对较慢,压强大,产生的压力差会把乘客压向列车,造成危险,所以等候列车的乘客应站在安全线以外,故D正确。13.D解析:AB.只闭合S1,若只有L1发光,则L2断路,所以甲是电压表;由于L1发光,则L1有电流通过,所以乙是电流表,故AB错误;CD.闭合S1、S2,若L1、L2均发光,此时L1、L2并联,根据电流的流向可知,此时甲表并联在L2的两端,则甲是电压表,此时乙串联在电路中,则乙是电流表,故D正确,C错误。14.D15.D解析:A.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重力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B.手机正常通话时的电流约为120mA,故B不符合题意;C.我国电源电压为220V,家用电冰箱的电压为220V,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800米体考时,需要时间约3min,合180s,则跑步的平均速度接近4m/s,故D符合题意。16.[1][2]要验证“水果电池电压的大小与水果种类是否有关”,可以使用质量相同的火龙果和橙子进行实验,故实验开始时将两组相同的铜片和锌片分别插在质量相同的火龙果和橙子中,控制金属片间的距离、金属片插入水果的深度相同,接下来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出两种水果电池两端的电压,如果观察到电压表的示数不同,两种水果电池两端的电压不同,则说明水果电池电压的大小与水果种类有关。17.(1)R1断路或R2短路(2)小明的方法可行,见解析解析:(1)由图可知,电路中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电阻R1两端电压,移动滑动变阻器R2滑片P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始终为U0,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且只发生在电阻R1、滑动变阻器R2上,可能电阻R1断路,滑动变阻器正常,电压表串联中电路中,电压表的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可能电阻R1正常,滑动变阻器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2)小华认为:可以调换R1与R2的连接位置,无论是电阻R1断路,还是滑动变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都是0V,故不能通过观察调换前后电压表示数变化来检测。小明认为:可以调换R1与开关S的连接位置,开关断开,如果电阻R1断路,电压表示数为0V,如果是滑动变阻器短路,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而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一定为0V;故可以区分故障。所以小明的方法可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2张PPT)电压第2节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教科版)九年级上大单元教学大单元知识框架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通过水流类比、实验观察,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建立“电压-电源-电流”的物理观念,掌握电压单位及常见电压值。2.科学思维:运用类比法(水流与电流)推导电压概念,通过分析电压表读数、量程选择,提升逻辑推理和模型建构能力。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3.科学探究:参与“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经历“设计方案-规范操作-数据分析” 过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培养实验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中养成严谨规范的操作习惯,通过了解生活中用电器的电压,认识电压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科学应用意识。激趣导入在公园里的假山旁,常常有一条人造瀑布从山顶流下,如果在瀑布下安装一台水轮机,水流会推动着水轮转动。任务一:认识电压观察:水流与电流通过研究水流的形成过程,对产生电流的原因提出猜想,看一看谁的想法更合理。抽水机将水从低处B抽到高处A,打开阀门,水从高处A流向低处,形成水流,水流推动水轮机工作。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抽水机水压水流提供形成新知探究电源将电荷从负极提到正极,打开开关,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形成电流,电流使灯泡发光。电源电压电流提供形成新知探究新知探究新知探究类比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上许多重大发现及成果就是先应用类比法作出判断,而后通过实验验证而得到的。电压的意义: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能推动电荷定向移动。符号:U认识电压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 V )新知探究电压单位还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1kV=103V1V=103mV1 mV=103μv将多节干电池串联起来作为电源,它提供的电压是各节干电池提供的电压之和。一节新的干电池提供的电压约为1.5 V不同的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同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新知探究常见的电压值新知探究物理实验室配有学生电源,可将电压为220V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一般学生电源的输出电压是1.5V~9V,每1.5V为一挡,正常工作电流是1.5A。学生电源新知探究任务二: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叫作电压表。电流表的符号是 。V指针刻度盘单位零点调节器负接线柱正接线柱 量程0~15V正接线柱 量程0~3V观察:电压表对照电流表,观察电压表并思考:新知探究实验室配备的电压表实验室配备的电流表观察:电压表思考:1.可根据什么标志确认电压表?接线柱上标着的符号或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新知探究实验室配备的电压表电压表刻度盘上标有字母“V”,单位是V;“-”为公共的负接线柱,“3”、“15”分别为正接线柱。实验室配备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量程对应的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1V,每一小格表示0.1V。0~15V量程对应的刻度盘上,每一大格表示5V,每一小格表示0.5V。新知探究思考:2.右图所示的电压表有几个量程?对应不同量程,刻度盘上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观察:电压表新知探究实验室配备的电压表接“-”和“3”接线柱时,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接“-”和“15”接线柱时,量程为0~15V,分度值是0.5V。思考:3.怎样读出指针所指示的电压值?观察:电压表新知探究实验室配备的电压表电压表的读数: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指针读示数。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想想看:如图所示,在电压表量程为0~3V时表中指针的位置表示多少伏?新知探究2.4V电压传感器是测量和记录电压数值的数字化装置新知探究任务三:实验:用压流表测量电压电压是针对电路中的两点而言的,所以测量电压时,应该把电压表的两端分别接在要测量的那部分电路两端,与其并联,并使电压表的正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负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视频:电压表的使用新知探究实验探究按下图连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的电压。实验探究:测量通过灯泡的电压①灯泡不发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多少?②灯泡发光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多少?材料◆2.5V灯泡1只◆电压表1只◆电池2节◆开关1个◆导线若干先把原电路连接好,再并联电压表。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实验探究发展空间1.观察家中的电饭煲、电冰箱、迷你小风扇、手机等,了解它们的工作电压各是多大。2.对于实验室常用的电压表来说,如果估计电路中的电压约为2.2V,应该选用电压表的哪一个量程进行测量?课堂小结电压认识电压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能推动电荷定向流动。符号:U;国际单位:伏( V )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单位换算(2)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1)电压表必须并联接入电路,且正接线柱连向电 源的正极,负接线柱连向电源的负极。(3)调零后使用,先试触后闭合,明确量程后读数。练习与应用1.下列关于电压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B.电子手表内氧化银电池的电压是1.5VC.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110VD.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C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能用电压表测量出灯泡L2两端电压的是( )B.C. D.D练习与应用3.如图所示是电压表的刻度盘和指针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量程为3V时,分度值是0.1VB.电压表量程为15V时,分度值是0.5VC.电压表示数是2.4VD.电压表示数可能是12VD练习与应用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初中物理(教科2024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主题 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上单元 第4章 授课人 Xxx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材分析:《第4章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学基础核心章节,依托前序 “电路连接” 知识,系统构建“电流、电压、电阻”三大电学基本物理量认知体系。从物理概念(定义、单位、测量)到规律应用(欧姆定律雏形关联),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生活实例(如电路故障分析、用电器工作原理),搭建起电学知识框架,为后续深入学习 “欧姆定律”“电功率” 等内容奠定基石,兼具知识衔接性与实践应用价值。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围绕“电流、电压、电阻”展开。通过 “水流类比” 等方法,定义电流、电压、电阻,明确单位、测量工具及使用规则等建立概念;以实验为核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渗透控制变量法,探究规律,为定量推导欧姆定律做铺垫;结合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分析动态电路变化,解决“调节灯泡亮度”“保护电路”等实际问题,强化知识迁移与工程思维,实践应用。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或用文本框绘制)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1.类比探究:开展 “水流与电流”“水压与电压”类比实验,用透明水管、水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电学概念。2.测量实践:组织 “电流表/电压表测电流、电压”分组实验,让学生实操仪器,掌握量程选择、接线规范及读数方法。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3.探究实验:设计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分组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数据记录与分析,推导定性规律。4.工程实践:布置 “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设计简易调光灯电路” 任务,让学生在搭建、调试中强化知识应用。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教学方法:1.类比法:用水流类比电流、水压类比电压,突破概念抽象性。2.实验法:以分组实验为核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培养实证思维。3.任务驱动法:通过“调节灯泡亮度”“电路故障分析”等任务,推动知识应用与工程实践。4.讲授法+讨论法:讲解仪器原理、操作规范时结合讲授,实验后组织小组讨论数据、总结规律。本单元教学重点:1.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理解及单位换算。2.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理解控制变量法的应用。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调节作用及动态电路分析。本单元教学难点:1.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的微观理解。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2.探究实验中 “控制变量法”的精准操作。3.动态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的逻辑分析。新课标要求 3.4电磁能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3.4.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3.4.4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例2调查常见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电功率。3.4.6通过实验,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3.4.7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例3了解我国家庭用电的电压和频率,在家庭用电中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单元学情 知识层面上: 学生已掌握 “电路连接”如串联、并联等基础,但对 “电流、电压、电阻”等抽象电学量,缺乏直观认知。能识别简单电路元件,但对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的复杂操作尚不熟悉;对“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仅停留在前序“定性认知”,需通过实验探究构建逻辑关联。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心理、经验层面上: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推理与动手能力,对“实验探究”兴趣较高,但面对“抽象概念”易产生理解障碍;生活中接触过“用电器工作”,但未深入关联电学原理,可通过“生活实例→物理规律→实践应用”的链条,激发探究欲,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单元目标 内容目标:1.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物理意义,记住单位及常用单位换算。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2.掌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与正确使用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明确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理解控制变量法。4.能分析滑动变阻器调节时,动态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学业目标:1.能准确表述三大电学量概念,规范操作仪器测量电流、电压;2.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推导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3.能绘制实验数据图像,总结规律;4.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完成简单电路设计与调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1.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单位,形成电学系统认知。2.能从微观(电荷移动)与宏观(电路现象)解释电学原理,建立关联观念。科学思维:1.用类比法(如水流类比电流)构建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规律,提升推理能力。2.分析动态电路变化,培养 “变化与守恒” 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1.完成电流/电压测量、欧姆定律探究等实验,掌握探究流程与数据处理。2.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方案并验证,强化实践能力。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科学态度与责任: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1.实验中养成严谨态度与团队协作精神。2.认识电学对科技的推动作用,树立用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意识。情景设置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闭合台灯开关,灯泡瞬间亮起;调节充电宝上的亮度按钮,小夜灯的明暗随之变化。接着抛出问题:“为什么按下开关灯就会亮?调节按钮又为什么能改变灯的亮度呢?” “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电学奥秘?今天我们就从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入手,揭开电路世界的神秘面纱。达成评价表 节名基本知识点学习情况自评很好一般不好1 电流认识电流电流表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流2 电压认识电压电压表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3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4 电阻物体的导电性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器——重要的电子元件5 变阻器认识变阻器多种多样的变阻器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或用单元结构流程图表示)第3章 简单电路课程内容课时安排 课型1 电流1 新授课2 电压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1 新授课3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2 新授课4 电阻1 新授课5 变阻器1 新授课1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1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内容 认识电流;电流表;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观察灯泡亮灭、类比水流等活动,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及方向规定,知道电流的单位,最终构建起对电流的基本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流形成的微观机制、对比不同电路中电流的表现,运用类比、推理等方法,能够归纳电流的特点,最终提升逻辑推理和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验活动,能够规范操作仪器,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最终提高科学探究的实践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参与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能够养成严谨、规范的实验态度,认识到电流知识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价值,最终增强对物理学科的认同感和科学责任感。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电流相关知识,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以积极状态投入学习 学具准备(5 分)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电流实验现象的工具(如实验报告本 )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电流的形成、电流表使用等内容好奇,主动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聆听讲解,细致观察电流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时合理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电路连接与电流测量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电流知识的理解,清晰表达自己观点,探讨电流相关问题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电流概念、单位等要点,分析电路中电流情况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从不同角度理解电流,尝试用创新思路解释电流现象(如类比水流创新理解)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主动完成电流相关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电流形成、方向等内容,能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按下开关灯泡就会亮,可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电荷 “动” 起来形成电流?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知道它存在、又该如何测量呢?像手电筒、电视机,不同用电器工作时电流有啥特点?让我们从探究这些问题开始,认识电流,学习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揭开电流的神秘面纱。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学习活动 概念建构:类比水流讲电流形成、方向、单位及换算。实验探究:分组用电流表测不同用电器电流,掌握电流表使用规则。拓展应用:分析发光二极管实验,联系生活中电流应用。作业设计 选择题(8、10题)和综合题(16题)2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2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内容 认识电压;电压表;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类比水压理解电压的作用,观察电压表的使用及测量过程,能够明确电压的概念、单位,知道常见电源的电压值,最终深化对电路中能量推动因素的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推导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运用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能够构建电压相关的知识体系,最终提升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3.科学探究:通过设计实验测量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活动,能够合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增强科学探究的设计与实践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尊重、对安全规范的遵守,以及了解电压知识在生活用电中的重要性,能够树立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的意识,最终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电压知识,带着问题进课堂,学习状态积极 学具准备(5 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电压实验工具(如电压表使用记录单 )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电压作用、电压表使用好奇,积极参与实验与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听讲解,仔细做电压测量实验,思考电压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配合,共同完成电压测量与电路分析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电压的理解,准确表达观点,探讨电压问题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电压概念、单位等,分析串并联电路电压情况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多角度理解电压,用创新方法(如类比水压创新应用)解决电压相关问题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积极完成电压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电压作用、掌握电压表使用,能测电压,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水流需要水压推动,那电流的 “推动力量”—— 电压,是怎么产生的呢?不同电源(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有啥不同?电压表怎么用,能像电流表测电流那样测电压吗?当我们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时,又会发现哪些规律?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认识电压,学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学习活动 生活类比:用瀑布类比讲电压,介绍单位、常见电源电压。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仪器学习:认识电压表,掌握“并联、正进负出、选量程”用法。规律探究:分组测串、并联电路电压,归纳分压、等压特点。作业设计 选择题(9、12题)和综合题(17题)3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3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2学习内容 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够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最终完善对电路基本规律的物理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对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的推理、验证,运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能够构建电路规律的知识模型,最终提升科学思维的严谨性和创新性。3.科学探究:通过进行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测量的实验探究,能够优化实验方案,处理复杂实验数据,最终提高科学探究的综合实践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交流分享实验成果,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电路规律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最终增强科学态度和工程应用意识。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知识,带着疑问学习,状态良好 学具准备(5 分)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串并联电路实验数据工具(如实验数据记录表)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好奇,主动参与实验与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记录数据,积极思考特点规律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串并联电路连接、数据测量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电路特点的分析,清晰表达自己结论,探讨规律应用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分析实验数据推导规律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创新设计实验验证电路特点,用独特思路解释规律(如反向推理验证)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主动完成电路特点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能分析实际电路,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串联电路里,电流依次经过用电器,它在各位置大小有变化吗?并联电路中,电流 “分支” 后,各支路电流和干路电流啥关系?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分配规律又有啥不同?通过连接不同电路,测量电流、电压数据,分析这些问题,就能掌握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学习活动 实验验证:测串、并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电压,对比分析。故障分析:排查串、并联电路故障,强化规律理解。总结应用:绘规律思维导图,解决实际电路问题。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作业设计 选择题(6、9题)和综合题(16题)4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4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内容 物体的导电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器——重要的电子元件;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观察电阻的作用及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决定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最终构建起对电阻的全面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阻的微观本质、推导电阻变化对电路的影响,运用控制变量、推理等思维方法,能够深入理解电阻的特性,最终提升科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3.科学探究:通过开展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滑动变阻器应用的实践活动,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强化科学探究的创新与实践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中对精确性的追求、对不同材料电阻特性的探究,以及了解电阻在电子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增强对科技发展的责任感。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电阻知识,带着问题进课堂,学习态度积极 学具准备(5 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电阻实验现象工具(如电阻影响因素实验记录单)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电阻概念、影响因素好奇,积极参与实验与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做电阻实验,仔细观察现象,思考电阻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配合,共同完成电阻实验操作与现象分析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电阻的理解,准确表达观点,探讨电阻应用问题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电阻概念、影响因素等,分析电阻对电路影响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多角度理解电阻,用创新方法(如自制器材探究电阻)解决电阻相关问题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积极完成电阻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电阻概念、影响因素,能分析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不同导体(铜丝、铁丝、铅笔芯)对电流阻碍作用不一样,是什么决定了这种阻碍能力(电阻)?电阻大小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啥关系?还有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变阻器,它咋实现电阻可调,在电路中又咋用?围绕这些问题,探究电阻的奥秘,认识变阻器。学习活动 现象观察:用不同导体接电路,观察灯泡亮度,引出电阻。影响因素探究:控制变量法,探究材料、长度等对电阻的影响。变阻器学习:拆解滑动变阻器,理解原理,学“一上一下”接线。作业设计 选择题(10、13题)和综合题(16题)5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5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内容 认识变阻器;多种多样的变阻器;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观察变阻器的结构、操作变阻器改变电路的过程,能够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作用,掌握其在电路中的连接和使用方法,最终深化对电路调节元件的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变阻器调节电路的逻辑、设计包含变阻器的电路方案,运用分析、创造等思维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变阻器知识解决问题,最终提升科学思维的实用性和创造性。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3.科学探究:通过进行变阻器调节电路的实验、设计变阻器应用的创新电路,能够动手实践、探索新的电路功能,最终提高科学探究的实践创新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正确使用变阻器进行实验、关注变阻器在实际电器中的应用,能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认识到变阻器对实现电路智能化的重要意义,最终培养科学态度和技术应用意识。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变阻器知识,带着疑问学习,状态积极 学具准备(5 分)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变阻器实验操作工具(如变阻器调节实验记录单)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变阻器工作原理、使用好奇,主动参与实验与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进行变阻器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调节效果,思考原理应用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变阻器电路连接、调节实验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变阻器的分析,清晰表达自己结论,探讨变阻器应用场景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变阻器原理、使用方法,分析其对电路调节作用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创新设计变阻器应用电路,用独特思路解决调节问题(如创意调光电路)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主动完成变阻器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掌握变阻器原理、使用,能设计调节电路,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变阻器能改变电阻,从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可它具体咋调节灯泡亮度?在复杂电路里,怎么用变阻器控制电流大小保护电路?实际生活中(如调光灯、音量调节),变阻器是如何工作的?通过动手操作变阻器,分析电路变化,解决这些问题,掌握变阻器的应用。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学习活动 规范操作:分组用变阻器完成限流、分压接法实验。创新设计:设计可调亮度台灯电路,实验验证并优化。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拓展延伸:介绍特殊变阻器,分析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作业设计 选择题(6、13题)和综合题(17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教科版(2024)9年级上册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课题 4.2 电压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1.教学内容分析 《电压》以“人造瀑布水流类比电流形成”为切入点,先引导学生认识电压的物理意义,明确电压的符号、单位及常见电压值;接着聚焦电压表,通过“观察电压表”活动,让学生掌握其量程、分度值、读数方法及正确使用规则;最后以“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深化电压测量的实践应用。内容衔接电流知识,构建“电压-电源-电流”的逻辑关系,为后续学习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奠定基础,体现物理知识的系统性与应用性。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了解电流概念,具备一定类比思维基础,但对“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 这一抽象关系理解较难,需借助生活实例突破。在电压表学习中,学生对量程选择、读数及“并联”接法的规范操作易出错,且对电压的实际应用认知较浅。教师需通过类比演示、分步实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提升实验操作技能,同时联系生活拓展电压知识的应用认知。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 (三)能量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3.4 电磁能 3.4.1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例 1:定性说明电热水壶、电风扇工作时能量转化的情况。 3.4.4 会看、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课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需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电压的概念,探究并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强调“探究”过程,即让学生经历“类比猜想-观察分析-实验验证” 的科学探究环节,形成对电压的科学认知;“了解”与“掌握”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理解电压的物理意义,规范操作电压表测量电压,为后续电路规律学习提供实验支撑,落实物理学科“科学探究”与“科学知识”维度的素养培育。 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水流类比、实验观察,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建立“电压-电源-电流”的物理观念,掌握电压单位及常见电压值。 2.科学思维:运用类比法(水流与电流)推导电压概念,通过分析电压表读数、量程选择,提升逻辑推理和模型建构能力。 3.科学探究:参与“用电压表测量电压”实验,经历“设计方案-规范操作-数据分析” 过程,掌握电压表使用方法,培养实验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实验中养成严谨规范的操作习惯,通过了解生活中用电器的电压,认识电压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科学应用意识。 重点: 1.电压的概念及单位、常见电压值。 2.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的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难点: 1.电压概念的理解(借助水流类比,建立“电压推动电荷定向移动”的抽象关系)。 电压表量程的合理选择与“并联”接法的规范应用。4.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具体内容学科知识评价概念理解:考查电压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作用,电压表量程等阐述; 知识应用:用电压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小组合作评价小组讨论:观察讨论参与度、倾听尊重表现; 合作任务:评估实验分工协作、成果创新性及成员贡献项目评价项目规划:考量观察计划、工具准备能力; 项目实施:观察操作规范(安全用电、记录 )、应变及沟通表现; 项目成果:评价报告对电压应用分析深度与结论合理性实验评价实验操作:评价电压表使用规范(并联、量程选接等 )、流程及态度;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实验观察与分析:考查现象记录(示数、灯泡状态 )及分析推理能力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任务一:激趣导入描述公园里人造瀑布推动水轮机转动的场景,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水流形成的原因,为类比电流的形成做铺垫。 学生聆听描述,观察图片,思考水流形成的原因,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联系起来,降低理解难度,为后续通过水流类比电流的学习做准备任务二:认识电压1.观察:水流与电流 展示水流形成和电流形成的示意图,讲解抽水机在水流形成中的作用,引导学生类比思考电源在电流形成中的作用。 2.电压的单位及换算 讲解电压的符号(U)、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 V),介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等单位及换算关系(1kV=10 V,1V=10 mV,1mV=10 μV)。 3.常见电压值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展示不同电源和用电器的图片,介绍常见的电压值,如一节新干电池 1.5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家庭电路电压 220V 等,说明多节干电池串联时电压的计算方法。 学生观察示意图,对比水流和电流的形成过程,尝试提出关于电流形成原因的猜想,理解抽水机与电源、水压与电压、水流与电流的类比关系。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学生记忆电压的单位及换算关系,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练习。 学生知道常见的电压值,了解不同场景下电压的大小,知道串联电池组电压的计算方式。 运用类比法帮助学生理解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模型建构能力。 让学生掌握电压的基本物理量知识,为后续学习电压的测量和应用奠定基础。 引导学生将电压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认识到电压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科学应用意识。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任务三:电压表1.认识电压表 展示电压表,介绍其是测量电路两端电压的仪表,讲解电压表的符号(V),引导学生观察电压表的指针、刻度盘、单位、零点调节器、接线柱等结构,对比电流表的结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电压表的相关问题。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2.电压表的读数 讲解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指针读数),结合示例(如量程为 0~3V 时指针位置对应的电压值)进行演示。 学生观察电压表,对比电流表,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关于电压表结构和标识的问题,了解电压表的两个量程(0~3V 和 0~15V)及对应的分度值(0.1V 和 0.5V)。 学生学习读数方法,尝试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电压值,完成相关练习。 通过观察和对比,让学生认识电压表的结构和基本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让学生掌握电压表的读数技能,为实验测量电压做好准备。任务四: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讲解实验目的和要求,说明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播放电压表使用的视频。 指导学生按图连接电路,测量灯泡发光和不发光时两端的电压。 发展空间:布置两个任务(观察家中用电器的工作电压;思考测量约 2.2V 电压时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引导学生将知识延伸到生活中。 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分组进行实验,连接电路,操作电压表测量电压,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现象。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学生课后完成任务,记录家中用电器的电压值,思考并确定合适的电压表量程。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方法,经历 “设计方案-规范操作-数据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6.板书设计7.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特色学习资源:“人造瀑布水流与电流”的类比,将抽象电压概念转化为直观水流现象,助力学生理解“电压推动电荷定向移动”的本质,是突破难点的关键素材。实验资源:“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实验,贴合学生认知,通过实际操作能深化对电压测量的理解。 (2)技术手段应用:运用多媒体模拟 “人造瀑布水流推动水轮机” 与 “电源电压推动电荷形成电流” 的类比过程,展示电压表内部结构(磁电式原理 ),辅助理解 “电压表需并联、正负极接线” 的规则。8.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中,通过水流类比电压,有效降低概念抽象性,学生参与度较高。在电压概念深度理解上,部分学生对 “电压与电流的因果关系” 模糊,可以优化类比案例,强化逻辑关联。实验教学中,学生对电压表“并联”接法的操作不熟练,易与电流表“串联”混淆,可以增加对比演示与小组互助环节,细化操作指导。此外,“常见电压值” 拓展可融入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家庭用电器电压调查,进一步提升知识应用与科学态度素养。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任务式】《4.2 电压》大单元教学分课时课件--教科2024版9年级.pptx 【大单元·任务式】《4.2 电压》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docx 【大单元·任务式】《4.2 电压》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科2024版9年级.docx 【大单元教学】《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物理教科版新教材九年级.doc 电压表的使用.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