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第二课时)第3节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教科版)九年级上大单元教学大单元知识框架学习目标1.物理观念:理解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特点,能用电压规律分析简单电路。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电压规律,提升逻辑推理与建模能力;能运用电压规律分析复杂电路,发展科学思维的严谨性与系统性。3.科学探究:独立设计串、并联电路电压实验,规范操作电压表,收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可靠结论,强化科学探究的完整性与规范性。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例题分析,体会物理知识的生活价值;实验中养成严谨、合作的态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责任感。温故知新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电流处处相等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表达式 I=I1=I2 I=I1+I2激趣导入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不同的关系。它们中的电压关系是怎样的呢?UU1UU2U1UU1U2U=U1在串联、并联电路中U、U1、U2是什么关系?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任务一: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猜想与假设:对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压大小,你有怎样的猜测?U=U1=U2实验探究按照右图所示连接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源两端的电压,灯泡L1、灯泡L2两端的电压,导线上两点间的电压。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看一看电源两端的电压跟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实验探究画出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际测量看一看。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材料◆不同规格的2.5V灯泡3只◆电压表1只◆电池2节◆开关1个◆导线若干电路图:① 调节电压表指针指零,检查器材;② 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断开开关,检查电路;③ 用电压表测量灯L1两端电压,记为U1;④ 用电压表测量灯L2两端电压,记为U2,测量灯L1、L2两端的总电压为U,记入表格;⑤ 更换灯泡,重复步骤③ 、④ ;⑥ 总结电源电压和支路电压的关系。实验步骤:实验探究②测灯L1两端的电压L1L2③测灯L2两端的电压L1L2实验探究①测量电源两端电压L1L2进行实验:实验探究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重复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分析。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灯泡L1、L2串联 电源两端的电压V L1两端的电压V L2两端的电压V第一次第二次……UU1U2UU1U2实验表明:串联电路两端的电压______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压之和实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等于U=U1+U2“串联分压”【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 V,电压表示数为2 V,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 )A.5 V B.3 VC.2 V D.1 VD【点拨】由电路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压表与灯泡L1并联,故电压表的示数即为L1两端的电压,即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2 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L2两端的电压U2=U-U1=3 V-2 V=1 V。典例分析【例2】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 V,Ubc=2 V,Uac=4 V,在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C.换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几组电压值D.换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一组电压值C典例分析【点拨】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ab=2 V,Ubc=2 V,Uac=4 V,说明两个灯泡是同一个规格的,接下来的操作是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然后分析数据,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具有普遍性。典例分析如果灯泡L1、灯泡L2按照右图所示并联,这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并联电路电压有什么关系?任务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实验探究画出电路图,连接电路,实际测量看一看。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材料◆不同规格的2.5V灯泡3只◆电压表1只◆电池2节◆开关1个◆导线若干电路图:实验探究进行实验:②测灯L1两端电压L2L1③测灯L2两端电压L2L1① 测电源两端电压L2L1实验探究换用规格不同的灯泡重复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分析。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灯泡L1、L2并联 电源两端的电压V L1两端的电压V L2两端的电压V第一次第二次……UU1U2UU1U2实验表明: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__,等于电路两端总电压。实验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相等U=U1=U2L1L2U2U1U【例1】小阳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电路图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典例分析(1)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________电压,就可以分析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点拨】实验要探究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应分别测出小灯泡L1、L2两端的电压及电源电压的大小,比较三者的数值大小关系,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源(2)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出现了如图乙所示情况,其原因是电压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负接线柱接反了【点拨】乙图中电压表指针出现反偏,说明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典例分析(3)正确连接电路后,若测得L1两端电压为2.5 V,则L2两端电压是________V。2.5【点拨】因为两灯泡并联接在电路中,故电压表测出L1两端电压的同时也是L2两端的电压,即L2两端电压也是2.5 V。典例分析【例2】某同学用电压表测得同一电路中两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相等,则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 )A.一定是串联B.一定是并联C.不可能是串联D.串联和并联都有可能典例分析【点拨】当两个灯泡完全相同时,在串联电路中两个灯泡分得的电压相同;而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因此两灯泡并联连接时,两端的电压也相同,故两个灯泡的连接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易错总结】同一电路中两灯泡电压相等时,两灯泡可能是并联,也可能是串联,但串联时需满足前提条件:两灯泡规格相同。典例分析新知探究讨论交流:小鸟会触电吗两只小鸟落在裸露的电线上,闭合开关时,它们会触电吗?请和同学讨论。左边的小鸟不会触电,右边的小鸟会触电。当开关 S 闭合后,右边的小鸟与灯泡并联,小鸟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压 220V,通过它的电流较大,会发生触电事故;左边的小鸟与导线并联,被导线短路,鸟的身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所以不会触电。新知探究发展空间制作一个有两种亮度的小台灯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调节小台灯的亮度。请用2只2.5V的灯泡、2个开关,改造前面制作的小台灯,使它有两种亮度。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课堂小结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表达式: U=U1+U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等于电路两端总电压。串流电路中电压的关系并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表达式: U=U1=U2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9 V,闭合开关后,两灯均发光,电压表示数为6 V,此时( )A.灯泡L1两端电压为6 VB.灯泡L1两端电压为9 VC.灯泡L2两端电压为6 VD.灯泡L2两端电压为3 V C 练习与应用2.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4.5 V,电压表V2的示数应为_______V,电压表V的示数应为______V。在图乙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5 V,电压表V2的示数为3.8 V,电压表V的示数应为________V。 6.3 4.5 4.5 练习与应用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1始终闭合。当开关S2断开时,电压表测_______两端的电压;当开关S2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不变 电源 练习与应用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教科版(2024)9年级上册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课题 4.3.2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第二课时)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1.教学内容分析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第二课时聚焦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延续第一课时电流规律的探究逻辑,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的规律。教材以实验探究为核心,设置“电路中的电压”实验、“小鸟会触电吗”讨论、“制作小台灯”实践等环节,既深化电学基本规律认知,又关联生活现象(如小鸟触电问题)与实践应用(台灯亮度调节),是构建“电流-电压-电阻”知识体系、理解电路规律应用的关键内容,为后续欧姆定律学习奠定基础。2.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掌握电流规律的探究方法(猜想、实验、归纳),具备初步的电学实验操作与科学思维能力。但对电压规律的理解需突破 “电压分配” 的抽象性,且在实验设计(如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多组实验归纳普遍规律)、复杂电路电压分析(如小鸟触电的电压差判断)等方面存在困难。同时,学生对生活中电路现象(如并联电器电压相同)有感性认知,可通过实验探究、生活实例关联,引导其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规律的深度理解。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 (三)能量 3.4电磁能 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 3.4.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3.4.4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本课时围绕课标,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历“猜想-设计-操作-归纳”过程,掌握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发展科学探究与科学思维素养;结合“小鸟触电”“台灯制作”等内容,关联生活实际,落实“物理观念应用”与“科学态度责任”的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1.物理观念:理解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特点,能用电压规律分析简单电路。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电压规律,提升逻辑推理与建模能力;能运用电压规律分析复杂电路,发展科学思维的严谨性与系统性。 3.科学探究:独立设计串、并联电路电压实验,规范操作电压表,收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可靠结论,强化科学探究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例题分析,体会物理知识的生活价值;实验中养成严谨、合作的态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责任感。 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准确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2.能运用电压特点分析、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难点: 1.实验中电压表的正确连接,以及多组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普遍规律归纳。 2.复杂电路中电压关系的分析。4.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具体内容学科知识评价概念理解:考查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准确表述 知识应用:通过作业、问答,看运用电压特点解释实验、生活实例的能力小组合作评价小组讨论:观察讨论参与度、倾听尊重他人情况 合作任务:评估分工协作、成果创新性及成员贡献项目评价项目规划:看实验(制作)计划、资源安排是否合理 项目实施:观察仪器操作、应变及沟通能力 项目成果:评报告(说明)数据的分析深度、结论合理性实验评价实验操作:评仪器使用、流程规范及实验态度 实验观察与分析:查现象记录及分析推理、验证猜想能力5.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任务一:激趣导入温故知新:展示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表格。 提问“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不同规律,那么电压关系是怎样的?”,展示串联电路中U、U1、U2的示意图,引发学生对电压规律的猜想。 学生回忆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学生观察示意图,结合生活经验思考串联、并联电路中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产生探究兴趣。 通过回顾,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为新知的学习搭建桥梁。 通过问题驱动,明确本节课的探究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后续实验探究定向。任务二:串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1.猜想与假设 呈现学生可能的猜想(如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或 “各部分电压相等”),引导学生基于电路结构提出合理假设。 2.实验探究 介绍实验器材(不同规格灯泡、电压表、电池、开关、导线),讲解实验装置的连接方法(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源电压、L1电压、L2电压)。 强调实验步骤: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正进负出”、换用不同规格灯泡重复实验。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表格,记录数据。 3.结论与典例分析 引导学生根据数据总结 “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U=U1+U2”,结合典例(如电源电压 3V,L1电压 2V,求 L2电压)强化结论,强调“串联分压”的特点。 学生讨论不同猜想的合理性,结合电源提供电压的特点,初步猜想 “总电压可能等于各用电器电压之和”。 学生分组绘制电路图,按步骤连接电路,依次测量U、U1、U2并记录数据。换用不同规格灯泡重复实验,对比多组数据,分析U与U1、U2的关系。 学生通过数据对比得出结论,运用结论解决典例问题,理解 “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定量关系”。 鼓励学生自主提出猜想,培养科学探究中的推理能力,使实验目的更明确。 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数据分析”的科学探究过程,掌握电压表的使用技能,理解 “多次实验” 对结论普遍性的重要性(避免因灯泡规格相同导致的偶然性)。 将实验结论与理论应用结合,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任务三: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1.猜想与假设 引导学生类比 “并联电路各支路独立工作” 的特点,猜想 “各支路电压可能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2.实验探究 展示并联电路实验装置,说明测量对象(电源电压U、L1电压U1、L2电压U2。指导学生换用不同规格灯泡重复实验,记录数据并分析规律。 3.结论与典例分析 总结“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且等于总电压”,结合典例(如两灯电压相等时,连接方式可能是串联(规格相同)或并联)纠正认知误区。 讨论交流:两只小鸟落在裸露的电线上,闭合开关时,它们会触电吗? 家庭实验:制作一个有两种亮度的小台灯 在许多情况下,需要调节小台灯的亮度。请用2只2.5V的灯泡、2个开关,改造前面制作的小台灯,使它有两种亮度。 学生结合家庭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相同的现象,猜想 “并联电路中U=U1=U2”。 学生连接并联电路,测量U、U1、U2,对比多组数据,发现“无论灯泡规格如何,U=U1=U2”。 学生运用结论分析问题,明确“电压相等的两灯不一定是并联,串联时需规格相同”。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讨论。 学生结合第一节的家庭实验活动,继续升级小台灯。 通过生活经验迁移,降低抽象概念的理解难度,激发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通过实验验证猜想,让学生自主发现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理解“各支路电压相等”是普遍规律。 通过易错点分析,加深对规律的理解,避免形成片面认知。 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现象中,学以致用。 自制小台灯” 的实践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6.板书设计7.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1)特色学习资源:教材提供的串、并联电路电压实验,器材(不同规格灯泡、电压表等)与步骤清晰,可引导学生规范操作,通过“换用不同规格灯泡重复实验”,突破“规律偶然性”难点,强化科学归纳思维。 (2)技术手段应用:多媒体展示如家庭电路中电器并联电压相同、节日彩灯串联分压的实际演示,通过直观画面强化 “电压规律与生活关联” 的认知,提升学习兴趣。8.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教学中,本课时以实验探究为核心,通过 “猜想 - 实验 - 归纳 - 应用” 流程,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优势在于:实验驱动让学生亲历规律发现过程,强化科学探究与思维;生活关联(小鸟触电、台灯制作)提升知识应用与学习兴趣。。/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物理学科【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理解串联电路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特点,能用电压规律分析简单电路。 2.科学思维: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电压规律,提升逻辑推理与建模能力;能运用电压规律分析复杂电路,发展科学思维的严谨性与系统性。 3.科学探究:独立设计串、并联电路电压实验,规范操作电压表,收集、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可靠结论,强化科学探究的完整性与规范性。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 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例题分析,体会物理知识的生活价值;实验中养成严谨、合作的态度,增强对科学探究的责任感。学习重点 1.通过实验探究,准确归纳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2.能运用电压特点分析、解决简单电路问题。学习难点 1.实验中电压表的正确连接,以及多组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普遍规律归纳。 2.复杂电路中电压关系的分析。【课前预习】一、串联电路电压特点1.串联电路是将用电器______连接的电路,在探究其电压特点时,需用______分别测量电源两端、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2.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电源两端电压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填“等于”“大于”或“小于”)。二、并联电路电压特点3.并联电路是将用电器______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电路,测量其电压时,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______(填“串联”或“并联”)。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4.猜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关系:各支路用电器两端电压______(填 “相等” 或 “不相等” ),且______电源两端电压(填 “等于”“大于” 或 “小于” )。三、实践与应用5.两只小鸟落在裸露电线上,闭合开关时,站在______(填 “灯泡左侧”“灯泡上” )的小鸟可能触电,依据是该位置小鸟两脚间存在______。【课中研学】1. 猜想与假设:对串联电路中各点的电压大小,你有怎样的猜测?2.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按照下图所示连接串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出:电源两端的电压,灯泡L1、灯泡L2两端的电压,导线上两点间的电压。看一看电源两端的电压跟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3. 串联电路的电压有什么特点?写出表达式。4.实验探究:如果灯泡L1、灯泡L2按照右图所示并联,这两只灯泡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5. 并联电路的电压有什么特点?写出表达式。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6. 对比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填写表格:电路类型 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的关系 特殊情况(用电器规格相同)串联并联【课堂总结】【分层作业】(巩固性作业)一、填空题1.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____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____ ,且等于____ 两端的电压。3.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多次换用不同规格灯泡实验,目的是____。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闭合开关后,电流表 的示数为0.5A,电流表 的示数为0.2A,则灯泡 两端的电压为 V,通过灯泡 的电流为 A。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1比L2亮,设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I1,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I2,则I1 I2(选填“>”“<”或“=”);已知电源电压为3V,用电压表测得灯泡L1两端电压为1.7V,则灯泡L2两端电压为 V;若此时灯泡L1突然烧坏,则灯泡L2 (选填“仍发光”或“不发光”)。二、选择题6. 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锌片插入其中,就制成了一个水果电池. 用电压表测量这个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是水果电池的正极B.该水果电池的电压约为2.5VC.水果电池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D.两个相同水果电池串联后可提供更高的电压7.如图所示,纸盒外有两只小灯泡和一个开关,闭合开关两灯都亮,断开开关两灯都不亮。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灯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B.两灯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C.两灯泡一定串联连接D.盒内一定有电源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8.某兴趣小组想设计一种能自动测定光照强度的装置,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光敏电阻阻值变小,光照强度显示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示数增大,反之示数减小。若电源电压不变,是定值电阻,则下列设计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 )A. B.C. D.9.有、两个电阻,它们的图像如图所示。将、串联接入电路中,当通过的电流为时,、两端的电压之比为( )A.2:1 B.1:2 C.1:3 D.3:110.小明在复习电学知识后,利用自己手上的实验器材,连接如图所示的实物图,进行兴趣探究,电源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先闭合,再闭合,则电压表示数不变B.若灯短路,则闭合、后,灯仍然亮C.同时闭合、,电压表只测两端的电压D.同时闭合、,通过两灯泡的电流一定相同(拓展性作业)1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时,只有一盏灯亮,且只有一个电表有示数,其故障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A.灯断路 B.灯短路C.灯断路 D.灯短路12.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闭合开关,用电压表分别测出、、两端的电压分别为、、,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以改变电池的节数,再测出几组电压值B.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以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C.实验时若发现和两端电压相等,且不为0,一定是、之间发生了断路D.测完,将电压表接在接线柱上的线改接到接线柱上,可测得13.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开关后,一灯较亮,一灯较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亮的灯电流大,暗的灯电流小B.亮的灯离电源正极近,暗的灯离电源正极远C.电压表示数是L1两端的电压D.开关由闭合到断开,电压表示数会变大14.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时,灯泡L1和L2发光。电流表A、A1的指针指在同一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下灯泡L2,电流表A1示数不变B.若小灯泡L1比L2亮,原因是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比L2两端的电压大C.若某时刻只有灯泡L1熄灭,原因可能是L1被短路D.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0.3A1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都不亮,电流表指针几乎指在“0”刻度线不动,电压表指针则有明显偏转,该电路中故障可能是( )A.电流表坏了(断路),或开关S接触不良B.电流表和两个灯泡都坏了C.从a点开始,经过灯泡L2到b点的这一段电路中有断路D.灯泡L1的灯丝断了,或L1的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探究性作业)选做题:三、综合题16.小华只利用两节新的干电池,一个电压表,“2.5V 0.3A”的灯,“3.8V 0.3A”的灯,一个额定电压为3V的小风扇,开关和导线若干,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完成图乙中的实物连线 ;(2)闭合开关前,小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a所示,他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调整完毕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电压表示数为3V,若只有一处故障,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4)排除故障后,测得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则AB两点间电压 V;17.如图甲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量的是灯泡 (选填“”或“”)的电流,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2)完成实验后,利用已有器材又找来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设计了图乙所示电路。选择合适的器材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用U、、写表达式即可)。实验次数 两端电压 两端电压 、两端电压1 1.3 1.5 2.82 1.2 1.6 2.83 1.1 1.7 2.8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试卷第7页,共7页试卷第10页,共6页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 依次;电压表2.等于3.并列;并联4.相等;等于5.灯泡上;电压差【作业布置】1. 等于2.相等;电源3.寻找普遍规律(避免偶然性 )4. 3 0.35.= 1.3 不发光6.D7.D8.C9.A10.A11.B解析:由图可知,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灯两端电压,闭合开关S时,只有一盏灯亮,说明电路不可能发生断路,若短路,则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符合题意;若短路,则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有示数,不符合题意。故选B。12.C解析:AB.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多测几组电压值,可以通过改变电池节数或改变灯泡规格,故A正确,AB不符合题意;C.实验时若发现AB和AC两端电压相等,且不为0,也可能是L1或L2短路,故C错误,C符合题意;D.测完UAC,将电压表接在A接线柱上的线改接到B接线柱上,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此时电压表与灯L2并联,可测得UBC,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13.D解析:A.开关闭合后,两灯串联,电流相等,故A错误;B.开关闭合后,两灯串联,电流相等,亮暗与灯泡规格有关,并非亮的灯离电源正极近,暗的灯离电源正极远,故B错误;C.开关闭合后,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故C错误;D.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前,电压表与L1串联接入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开关闭合后,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2两端电压,因此由闭合到断开,电压表示数增大,故D正确。14.A解析:A.由图可知,两灯泡并联,电流表A1测量通过L1的电流,电流表A测量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可知,当取下灯泡L2,对灯泡L1的支路没有影响,因此电流表A1示数不变,故A正确;B.根据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可知,两灯泡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故B错误;C.若某时刻只有灯泡L1熄灭,原因可能是L1断路,如果L1短路,两个灯都会熄灭,故C错误;D.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A的电流一定大于通过A1的电流,而电流表A、A1的指针指在同一位置,所以电流表A选择的是0~3A的量程,由乙图可知,示数为1.5A,电流表A1选择的是0~0.6A的量程,示数为0.3A,根据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通过灯泡L2的电流为。故D错误。15.C解析:A.如图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L2的电压,若电流表断路,或开关S接触不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形成通路,两表均没有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B.若电流表和两个灯泡都坏了,电路是断路,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形成通路,电压表无示数,故B不符合题意;C.若从a点开始,经过灯泡L2到b点的这一段电路中有断路,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由于电压表电阻较大,电路中电流较小,电流表几乎为零,灯L1不亮,故C符合题意;D.若灯泡的灯丝断了,或的灯泡与灯座接触不良,整个电路处于断路状态,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不能与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形成通路,电压表无示数,故D不符合题意。16.(1)(2)调零(3)断路或(4)1.2解析:(1)由图甲得,两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L1的电压,从电源正极到电源负极,依次将各个用电器接入电路中,如图所示:(2)闭合开关前,小华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a所示,即指针没有在零刻度线处,他必须进行的操作是:电压表调零。(3)调整完毕后,闭合开关,两灯均不亮,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示数为3V,电压表与电源连通,若只有一处故障,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L1断路。(4)排除故障后,测得电压表示数如图b所示,电压表选用小量程,分度值为0.1V,则AB两点间电压U1=1.2V。17.(1) 不同(2)解析:(1)[1]甲图中,闭合开关,电流表与灯泡L1在同一条支路上,因此测量的是灯泡的电流。[2]实验中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实验中应该选择规格不同的灯泡进行实验。(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第 1 次实验1.3V+1.5V=2.8V,第 2 次实验1.2V+1.6V=2.8V,第 3 次实验1.1V+1.7V=2.8V,可以得出在串联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初中物理(教科2024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教学主题 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 学科 物理 年级 九上单元 第4章 授课人 Xxx单元内容 本单元教材分析:《第4章电流、电压和电阻》是电学基础核心章节,依托前序 “电路连接” 知识,系统构建“电流、电压、电阻”三大电学基本物理量认知体系。从物理概念(定义、单位、测量)到规律应用(欧姆定律雏形关联),教材通过实验探究、生活实例(如电路故障分析、用电器工作原理),搭建起电学知识框架,为后续深入学习 “欧姆定律”“电功率” 等内容奠定基石,兼具知识衔接性与实践应用价值。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本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围绕“电流、电压、电阻”展开。通过 “水流类比” 等方法,定义电流、电压、电阻,明确单位、测量工具及使用规则等建立概念;以实验为核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渗透控制变量法,探究规律,为定量推导欧姆定律做铺垫;结合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分析动态电路变化,解决“调节灯泡亮度”“保护电路”等实际问题,强化知识迁移与工程思维,实践应用。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思维导图或用文本框绘制)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1.类比探究:开展 “水流与电流”“水压与电压”类比实验,用透明水管、水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电学概念。2.测量实践:组织 “电流表/电压表测电流、电压”分组实验,让学生实操仪器,掌握量程选择、接线规范及读数方法。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3.探究实验:设计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分组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数据记录与分析,推导定性规律。4.工程实践:布置 “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设计简易调光灯电路” 任务,让学生在搭建、调试中强化知识应用。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教学方法:1.类比法:用水流类比电流、水压类比电压,突破概念抽象性。2.实验法:以分组实验为核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培养实证思维。3.任务驱动法:通过“调节灯泡亮度”“电路故障分析”等任务,推动知识应用与工程实践。4.讲授法+讨论法:讲解仪器原理、操作规范时结合讲授,实验后组织小组讨论数据、总结规律。本单元教学重点:1.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理解及单位换算。2.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理解控制变量法的应用。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调节作用及动态电路分析。本单元教学难点:1.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的微观理解。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2.探究实验中 “控制变量法”的精准操作。3.动态电路中电流、电压变化的逻辑分析。新课标要求 3.4电磁能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3.4.3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3.4.4探究并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3.4.5结合实例,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例2调查常见用电器的铭牌,比较它们的电功率。3.4.6通过实验,了解焦耳定律。能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3.4.7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有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例3了解我国家庭用电的电压和频率,在家庭用电中有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意识。单元学情 知识层面上: 学生已掌握 “电路连接”如串联、并联等基础,但对 “电流、电压、电阻”等抽象电学量,缺乏直观认知。能识别简单电路元件,但对仪器(电流表、电压表)的复杂操作尚不熟悉;对“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仅停留在前序“定性认知”,需通过实验探究构建逻辑关联。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心理、经验层面上: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逻辑推理与动手能力,对“实验探究”兴趣较高,但面对“抽象概念”易产生理解障碍;生活中接触过“用电器工作”,但未深入关联电学原理,可通过“生活实例→物理规律→实践应用”的链条,激发探究欲,提升知识迁移能力。单元目标 内容目标:1.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物理意义,记住单位及常用单位换算。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2.掌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与正确使用方法。3.通过实验探究,明确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定性关系,理解控制变量法。4.能分析滑动变阻器调节时,动态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变化规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学业目标:1.能准确表述三大电学量概念,规范操作仪器测量电流、电压;2.会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推导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3.能绘制实验数据图像,总结规律;4.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完成简单电路设计与调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物理观念:1.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单位,形成电学系统认知。2.能从微观(电荷移动)与宏观(电路现象)解释电学原理,建立关联观念。科学思维:1.用类比法(如水流类比电流)构建模型,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规律,提升推理能力。2.分析动态电路变化,培养 “变化与守恒” 的科学思维。科学探究:1.完成电流/电压测量、欧姆定律探究等实验,掌握探究流程与数据处理。2.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方案并验证,强化实践能力。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科学态度与责任: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1.实验中养成严谨态度与团队协作精神。2.认识电学对科技的推动作用,树立用科学解决社会问题的责任意识。情景设置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闭合台灯开关,灯泡瞬间亮起;调节充电宝上的亮度按钮,小夜灯的明暗随之变化。接着抛出问题:“为什么按下开关灯就会亮?调节按钮又为什么能改变灯的亮度呢?” “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哪些电学奥秘?今天我们就从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重要的物理量入手,揭开电路世界的神秘面纱。达成评价表 节名基本知识点学习情况自评很好一般不好1 电流认识电流电流表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流2 电压认识电压电压表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3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4 电阻物体的导电性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器——重要的电子元件5 变阻器认识变阻器多种多样的变阻器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或用单元结构流程图表示)第3章 简单电路课程内容课时安排 课型1 电流1 新授课2 电压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1 新授课3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2 新授课4 电阻1 新授课5 变阻器1 新授课1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1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内容 认识电流;电流表;实验:用电流表测量电流;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观察灯泡亮灭、类比水流等活动,能够理解电流的形成及方向规定,知道电流的单位,最终构建起对电流的基本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流形成的微观机制、对比不同电路中电流的表现,运用类比、推理等方法,能够归纳电流的特点,最终提升逻辑推理和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连接电路、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的实验活动,能够规范操作仪器,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最终提高科学探究的实践操作与数据分析能力 。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参与实验操作和小组合作,能够养成严谨、规范的实验态度,认识到电流知识在生活和科技中的应用价值,最终增强对物理学科的认同感和科学责任感。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电流相关知识,带着疑问进入课堂,以积极状态投入学习 学具准备(5 分)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电流实验现象的工具(如实验报告本 )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电流的形成、电流表使用等内容好奇,主动参与讨论和实验操作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聆听讲解,细致观察电流实验现象,积极思考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时合理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电路连接与电流测量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电流知识的理解,清晰表达自己观点,探讨电流相关问题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电流概念、单位等要点,分析电路中电流情况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从不同角度理解电流,尝试用创新思路解释电流现象(如类比水流创新理解)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主动完成电流相关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电流形成、方向等内容,能正确使用电流表测电流,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按下开关灯泡就会亮,可你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电荷 “动” 起来形成电流?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知道它存在、又该如何测量呢?像手电筒、电视机,不同用电器工作时电流有啥特点?让我们从探究这些问题开始,认识电流,学习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揭开电流的神秘面纱。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学习活动 概念建构:类比水流讲电流形成、方向、单位及换算。实验探究:分组用电流表测不同用电器电流,掌握电流表使用规则。拓展应用:分析发光二极管实验,联系生活中电流应用。作业设计 选择题(8、10题)和综合题(16题)2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2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内容 认识电压;电压表;实验:用电压表测量电压;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类比水压理解电压的作用,观察电压表的使用及测量过程,能够明确电压的概念、单位,知道常见电源的电压值,最终深化对电路中能量推动因素的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推导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运用类比、归纳等思维方法,能够构建电压相关的知识体系,最终提升科学思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3.科学探究:通过设计实验测量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的活动,能够合理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增强科学探究的设计与实践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过程中对数据的尊重、对安全规范的遵守,以及了解电压知识在生活用电中的重要性,能够树立安全用电、科学用电的意识,最终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电压知识,带着问题进课堂,学习状态积极 学具准备(5 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电压实验工具(如电压表使用记录单 )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电压作用、电压表使用好奇,积极参与实验与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听讲解,仔细做电压测量实验,思考电压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配合,共同完成电压测量与电路分析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电压的理解,准确表达观点,探讨电压问题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电压概念、单位等,分析串并联电路电压情况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多角度理解电压,用创新方法(如类比水压创新应用)解决电压相关问题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积极完成电压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电压作用、掌握电压表使用,能测电压,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水流需要水压推动,那电流的 “推动力量”—— 电压,是怎么产生的呢?不同电源(干电池、家庭电路)的电压有啥不同?电压表怎么用,能像电流表测电流那样测电压吗?当我们用电压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特点时,又会发现哪些规律?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认识电压,学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学习活动 生活类比:用瀑布类比讲电压,介绍单位、常见电源电压。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仪器学习:认识电压表,掌握“并联、正进负出、选量程”用法。规律探究:分组测串、并联电路电压,归纳分压、等压特点。作业设计 选择题(9、12题)和综合题(17题)3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3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2学习内容 串联、并联电路中电流的特点;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特点;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分析实验现象和数据,能够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最终完善对电路基本规律的物理观念 。2.科学思维:通过对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的推理、验证,运用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能够构建电路规律的知识模型,最终提升科学思维的严谨性和创新性。3.科学探究:通过进行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测量的实验探究,能够优化实验方案,处理复杂实验数据,最终提高科学探究的综合实践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交流分享实验成果,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认识到电路规律在实际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最终增强科学态度和工程应用意识。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知识,带着疑问学习,状态良好 学具准备(5 分)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串并联电路实验数据工具(如实验数据记录表)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好奇,主动参与实验与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进行实验操作,仔细记录数据,积极思考特点规律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串并联电路连接、数据测量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电路特点的分析,清晰表达自己结论,探讨规律应用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分析实验数据推导规律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创新设计实验验证电路特点,用独特思路解释规律(如反向推理验证)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主动完成电路特点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掌握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特点,能分析实际电路,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串联电路里,电流依次经过用电器,它在各位置大小有变化吗?并联电路中,电流 “分支” 后,各支路电流和干路电流啥关系?电压在串、并联电路中,分配规律又有啥不同?通过连接不同电路,测量电流、电压数据,分析这些问题,就能掌握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学习活动 实验验证:测串、并联电路不同位置电流电压,对比分析。故障分析:排查串、并联电路故障,强化规律理解。总结应用:绘规律思维导图,解决实际电路问题。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作业设计 选择题(6、9题)和综合题(16题)4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4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内容 物体的导电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器——重要的电子元件;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实验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观察电阻的作用及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决定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最终构建起对电阻的全面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电阻的微观本质、推导电阻变化对电路的影响,运用控制变量、推理等思维方法,能够深入理解电阻的特性,最终提升科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3.科学探究:通过开展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滑动变阻器应用的实践活动,能够自主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最终强化科学探究的创新与实践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实验中对精确性的追求、对不同材料电阻特性的探究,以及了解电阻在电子技术中的广泛应用,能够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增强对科技发展的责任感。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电阻知识,带着问题进课堂,学习态度积极 学具准备(5 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电阻实验现象工具(如电阻影响因素实验记录单)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电阻概念、影响因素好奇,积极参与实验与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做电阻实验,仔细观察现象,思考电阻原理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配合,共同完成电阻实验操作与现象分析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电阻的理解,准确表达观点,探讨电阻应用问题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电阻概念、影响因素等,分析电阻对电路影响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多角度理解电阻,用创新方法(如自制器材探究电阻)解决电阻相关问题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积极完成电阻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理解电阻概念、影响因素,能分析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不同导体(铜丝、铁丝、铅笔芯)对电流阻碍作用不一样,是什么决定了这种阻碍能力(电阻)?电阻大小和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啥关系?还有一种能改变电阻的变阻器,它咋实现电阻可调,在电路中又咋用?围绕这些问题,探究电阻的奥秘,认识变阻器。学习活动 现象观察:用不同导体接电路,观察灯泡亮度,引出电阻。影响因素探究:控制变量法,探究材料、长度等对电阻的影响。变阻器学习:拆解滑动变阻器,理解原理,学“一上一下”接线。作业设计 选择题(10、13题)和综合题(16题)5 第4章大单元教学(第5节)学习规划课型课时 课型:新授课;课时:1学习内容 认识变阻器;多种多样的变阻器;课时目标 1.物理观念:通过观察变阻器的结构、操作变阻器改变电路的过程,能够理解变阻器的工作原理、作用,掌握其在电路中的连接和使用方法,最终深化对电路调节元件的物理观念。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变阻器调节电路的逻辑、设计包含变阻器的电路方案,运用分析、创造等思维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变阻器知识解决问题,最终提升科学思维的实用性和创造性。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3.科学探究:通过进行变阻器调节电路的实验、设计变阻器应用的创新电路,能够动手实践、探索新的电路功能,最终提高科学探究的实践创新能力。4.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正确使用变阻器进行实验、关注变阻器在实际电器中的应用,能够养成规范操作的习惯,认识到变阻器对实现电路智能化的重要意义,最终培养科学态度和技术应用意识。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达成评价 评价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素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学习准备(10 分)思想准备(5 分)提前预习变阻器知识,带着疑问学习,状态积极 学具准备(5 分)准备好教材、笔记本、记录变阻器实验操作工具(如变阻器调节实验记录单) 兴趣态度(20 分)学习兴趣(10 分)对变阻器工作原理、使用好奇,主动参与实验与讨论 学习态度(10 分)认真进行变阻器实验操作,仔细观察调节效果,思考原理应用 合作交流(20 分)与人合作(10 分)小组实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变阻器电路连接、调节实验 与人交流(10 分)倾听同学对变阻器的分析,清晰表达自己结论,探讨变阻器应用场景 思维状态(30 分)思维条理(15 分)梳理变阻器原理、使用方法,分析其对电路调节作用条理清晰 思维创新(15 分)创新设计变阻器应用电路,用独特思路解决调节问题(如创意调光电路) 学习效果(20 分)课堂练习成果(10 分)主动完成变阻器练习,作答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10 分)掌握变阻器原理、使用,能设计调节电路,达成学习目标 驱动性问题 变阻器能改变电阻,从而调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可它具体咋调节灯泡亮度?在复杂电路里,怎么用变阻器控制电流大小保护电路?实际生活中(如调光灯、音量调节),变阻器是如何工作的?通过动手操作变阻器,分析电路变化,解决这些问题,掌握变阻器的应用。21世纪教育网原创资源学习活动 规范操作:分组用变阻器完成限流、分压接法实验。创新设计:设计可调亮度台灯电路,实验验证并优化。21世纪教育网独家资源拓展延伸:介绍特殊变阻器,分析在智能设备中的应用。作业设计 选择题(6、13题)和综合题(17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大单元·任务式】《4.3.2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第二课时)》大单元教学分课时课件--教科2024版9年级.pptx 【大单元·任务式】《4.3.2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第二课时)》课时导学案(含答案)--教科2024版9年级.docx 【大单元·任务式】《4.3.2 简单电路中电流、电压的特点(第二课时)》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教科2024版9年级.docx 【大单元教学】《第4章 电流、电压和电阻》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物理教科版新教材九年级.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