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测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测试(含答案)

资源简介

新初一语文摸底测试卷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53分)
看拼音写词语(16分,一字1分)
书籍、浸润、浪漫、叹息、凄凉、忧伤、敏感、彻底
选择题(27分,一题3分)
2. B
3. C(“应”表示推测,不是“应该”)
4. A(“巧夺天工”用于人工,湿地公园是自然景观)
5. B(第一个“知”通“智”,第二个是“知道”)
6. C
7. D(“听到香气”搭配不当)
8. B(表达惋惜,其他三项是喜爱)
9.C(笛福是英国作家)
10.B
按课文内容填空(一空1分)
(1)忠言逆耳利于行;近水知鱼性;莫把无时当有时
(2)粉骨碎身浑不怕;润物细无声;春风又绿江南岸
(3)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被微风吹散了,被初阳蒸融了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47分)
小古文
12. C(“偿”是“偿还”,不是“满足”)
13. D(“行、草”是两种字体,“枯木、竹石”是两种画)
14. C(“随意”体现东坡的洒脱,不是轻视)
15.苏东坡是一个有智慧、有同情心、善于变通、才华横溢的官员。他通过题字作画帮助百姓还债,体现了他的人文关怀和艺术影响力。
非连续性文本
16. B(各行各业普通市民)
17. (1)×
(2)×
(3)√
(4)×
(5)×
18.“苏超”是一项由各行各业业余球员参与、火爆出圈并深度融合文旅消费的草根足球赛事。(评分标准:能准确概括出“业余性”、“火爆/全民参与”、“文旅带动”等核心特点即可得满分,酌情扣分。)
19. “苏超”赛事的社会影响包括:①激发了全民的体育热情和健身热潮;②增强了城市凝聚力和市民自豪感;③展现了草根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传递了正能量;④促进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⑤为普通人提供了追逐梦想的舞台,具有教育意义。
(评分标准: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三点以上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0.从“苏超”和常州队的故事中,我学到了:①坚持的力量,即使屡战屡败也要屡败屡战,最终可能迎来突破;②平凡人也可以通过努力和热爱创造不凡,英雄不问出处;③团结协作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④对家乡的热爱和认同;⑤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暂时落后也能苦中作乐,创造价值。
(评分标准:能结合材料说出两点以上合理的感悟即可得满分,酌情扣分。)
现代文阅读
21.
(1)扫兴:原指因某种原因而兴致降低,文中指作者因为母亲只顾说她自己小时候的作文成绩而失望。
(2)锲而不舍:原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文中指母亲对作者的病情不放弃,坚持寻找治疗的方法。
22.①心理;悲痛;安慰
②合欢树勾起对母亲的思念;象征着母亲的爱与希望
23.D(“我”没去看树,只是听老街坊说)
24.不能删除。(1分)插叙交代了合欢树的来历和母亲对“我”的期望,深化了母爱主题,也为后文“我”的情感变化做铺垫。(1分)作者插叙了母亲对合欢树精心摆弄、侍候的情景,是因为母亲对合欢树精心弄的过程就是母亲对“我”精心呵护照顾的过程,写树其实就是写人,表现了母亲对“我”无私的爱。(1分)
25.“合欢树”是母爱的象征,代表母亲对“我”不离不弃的爱与希望。(1分)它也是“我”生命中的精神支柱,激励“我”在苦难中坚持写作,最终开花结果,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1分)同时,合欢树也是作者个人命运的真实写照。(1分)新初一语文摸底测试卷
学号(Number)  成绩(Mark)_______________
(总分:100分,用时:60分钟)
积累与运用(53%)
1.看拼音写词语。(16%)
shū jí jìn rùn làng màn tàn xī
qī liáng yōu shāng mǐn gǎn chè dǐ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A.埋( mái)怨 截然不同(jié) 证据 蜂拥而至
B.剔除(tī) 一声不吭(kēng) 彩绘 死得其所
C.惆怅(zhàng) 奄奄待毙(yǎn) 筷子 司空见贯
D.账簿(bù) 头晕目眩(xuán) 抵抗 翻箱倒柜
3.下列句子中带点字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A.因飞过蔷薇。(凭借) B.教以求之者也。(勤勉)
C.应怜屐齿印苍苔(应该)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全,全然)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A.太湖国家湿地公园山清水秀,真是巧夺天工。
B.苏州烈士陵园庄严肃穆,静静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C.少年时代的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每一页都跳跃者欢快的音符。
D.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南通队即将迎来与连云港队的比赛。
5.下列词句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
A.欲问行人去那边/震耳欲聋 B.孰为汝多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春城无处不飞花/最是一年春好处 D.烈火焚烧若等闲/若江南赶上春
6. 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是( )(3%)
A.小小的花芭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B.人生就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是作者,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C.月亮将银色的光辉洒向大地,温柔地抚摸着每一片绿叶。
D.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7.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3%)
A.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小说中,首屈一指的当推曹雪芹的《红楼梦》。
B.鲁滨逊几乎花了一年的工夫,才完全布置好那个用栅栏围起来的住所。
C.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成绩是靠持之以恒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得来的。
D.当我看到那幅向日葵画作时,我似乎听到了花朵欢快的歌声和芬芳的香气。
8.下列诗句中,对“春”的感情与其他选项不同的一项是( )(3%)
A.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9.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A.赵孟频是我国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三门记》是其楷书代表作之一。
B.“弱冠”指男子二十岁左右的年纪;而立”指人三十岁。
C.《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笛福,他被称为“法国小说之父”。
D.老舍,原名舒庆春。他的代表作有话剧《茶馆》小说《骆驼祥子》等。
10.根据下面语段的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是( )(3%)
卫夫人教授王羲之书法,她认为:点如“高峰坠石, ”;横如“千里阵云, ”;竖如“万岁枯藤, ”。书法之美,一 直是与生命相通的!
A.让人懂得强韧与坚持 让人领悟开阔与高远 让人理解重量与速度
B.让人理解重量与速度 让人领悟开阔与高远 让人懂得强韧与坚持
C.让人领悟开阔与高远 让人理解重量与速度 让人懂得强韧与坚持
D.让人理解重量与速度 让人懂得强韧与坚持 让人领悟开阔与高远
11.填写古诗句。(10%)
(1)名句启迪智慧。“良药苦口利于病,   。”启发我们要虚心接受批评;“   ,近山识鸟音。”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常将有日思无日,   。”让我们懂得节约。
(2)名诗抒发情怀。“   ,要留凊白在人间。”是于谦表达高洁志向的独白;“随风潜入夜,   。”是杜甫对春雨的讴歌;“   ,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
(3)名篇点亮人生。司马迁的“人   ,   ,或轻于鸿毛。”阐释了生命的价值;面对光阴的流逝,朱自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过去的日子如轻烟,   ,如薄雾,   。”
阅读与理解(47%)
阅读小古文,完成12-15题。(共12%)
东坡逸事
东坡为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①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公令以扇二十来,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②及枯木竹石以付之。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遂悉偿所负。
[注释]①肆:商店。②行草:指行书、草书。
12.下列对加点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东坡为钱塘守时(担任) B.民有诉扇肆负债二万者(告状)
C.非不肯偿也(满足) D.遂悉偿所负(全都)
13.为文中画横线的部分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3%)
A. 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就判字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1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A.“就判事笔随意作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中的“之”指负债的商户老板。
B.扇肆老板欠债的原因是“天久雨且寒”,扇子卖不出去,而非有意拖欠。
C.由文中“随意”一词可见,在苏东坡看来这是件小事,不值得大费周章浪费时间。D.“才”“竟”“千钱取一扇”“立尽”写出了人们对苏东坡作品的喜爱之情。
15.通读全文,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东坡 结合短文内容写写你的理解。(3%)
阅读说明文,完成16-20题。(共17%)
材料一:“苏超”基本介绍
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是一项业余足球赛事,球员来自各行各业,如教师、快递员、学生、村支书等。赛事自2025年5月10日开始,迅速成为火爆全国的现象级活动。常州队在前8轮比赛中一球未进,被称为“十三妹”,但在第九轮比赛中终于进球并获胜,引发全网热议。
材料二:常州队的逆袭
8月16日,常州队对阵镇江队。第86分钟,体育老师赵连平踢进一球,帮助球队以1:0获胜。等待98天后,常州队终于打破“零进球魔咒”,全市沸腾。有小女孩在电视机前看到进球后激动得流泪,赛后还用零花钱请朋友庆祝。
材料三:“苏超”的影响力
截至第九轮,“苏超”现场观赛总人数突破130万人次,南京主场对阵盐城队的比赛吸引60633人,刷新纪录。赛事带动了文旅消费,上半年不到3个月就带动旅游、餐饮、住宿等消费近380亿元。各地推出创意营销,如常州恐龙园利用“恐龙被气晕”梗推出文创产品,东哈烧烤店因赞助球队走红。
材料四:草根球员的故事
淮安队39岁球员戴虎是一名村支书,他在比赛中踢进“苏超”第100球,被网友称为“白天修水渠,晚上当球星”。球员们白天工作,晚上训练比赛,体现了平凡人对梦想的追求。
16.“苏超”赛事中的球员主要来自什么背景?( ) (3%)
A. 职业运动员 B. 各行各业普通市民
C. 外籍球员 D. 体育专业学生
17.请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x”。(5%)
(1)常州队是“苏超”中实力最强的球队,一直保持不败纪录。 ( )
(2)“苏超”赛事仅限职业球员参加,业余爱好者不能参与。 ( )
(3)东哈烧烤店因赞助球队而走红,体现了小商家也能借助赛事获得关注。 ( )
(4)戴虎在比赛中踢进了“苏超”的第100球,他是一名职业球员。 ( )
(5)“苏超”赛事仅在本省有一定关注度,没有全国影响力。 ( )
18.请用一句话概括“苏超”赛事的主要特点。(3%)
19.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苏超”赛事不仅仅是一场足球比赛,它还带来了哪些社会影响?请简要分析,至少答出三点。(3%)
20.从“苏超”赛事和常州队的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想。(3%)
阅读散文,完成21-25题。(共18%)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 什么叫可能还不到 ”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为了我的腿,母亲的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尽管医院已明说我的病目前没办法治,但母亲不死心,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钱买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服用,让我洗、敷、熏、炙。“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可母亲仍不放弃,直到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这对于瘫痪病人实在太悬了。后来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但又抱了新的希望。“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 ”她提醒我说。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 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一样锲而不舍。
③三十岁时,我发表了第一篇小说,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 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④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 母亲为什么早早地走了呢 迷迷糊糊中,我似乎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让我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⑤几年前,老街坊们就提醒过我:“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还说,我家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⑥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小苗,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起来,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花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再过一年,母亲去世,我们搬离了同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悲痛弄得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21. 联系上下文,解释短文中加点的词语。(4%)
扫兴:
锲而不舍:
22. 根据短文内容填空。(5%)
① 第④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是对作者的 描写,对母亲的离世,“我”感到十分 ,转念一想,“她心里太苦了,老天爷可怜她,就召她回去了”,这时“我”又感到一丝 。
②在第⑤自然段中,当我听到老街坊们说合欢树开花了,“我听了心里一阵抖”,那是因为 。可见,合欢树 。
23.关于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A.十岁那年,“我”的作文得了第一,母亲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写得还要好。
B.二十岁那年,“我”的两条腿残废了,母亲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买药。
C.三十岁时,“我”的小说发表了。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获奖了。
D.几年前,“我”又去看那棵合欢树,我看到合欢树开花了,长到房高了。
24. 第⑥自然段是一处插叙,这一段可以删除吗 请说明理由。(3%)
25. 史铁生的一生,饱受磨难。作家余华说:“史铁生是一个生命奇迹,每个文字的背后,都是他用生命在歌唱。”结合短文内容,谈谈你对文章题目“合欢树”的理解。(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