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安徽省合肥市部分学校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1.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 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2) ______,禅房花木深”
(3) ______,______”,彰显其至死不渝的高洁风骨。
明济世之志:渴望施展抱负,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化用“临渊羡鱼”道出“
(4) ______,______”求仕无门的苦闷;心系民生疾苦,白居易的《卖炭翁》则用“
(5) ______,______”两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宫市掠夺的残酷本质,字里行间饱含对底层百姓的深切悲悯。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八年级(1)班开展“百炼成钢铸魂路,保尔精神育人心”主题读书交流会,请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任务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问题。
①我想把我经受的一切都告诉你,我想,除你之外,我不会给任何人写这样的信,你了解我,对我说的每一句话都能理解,生活仍然给我很大的压力,我继续在为健康而斗争。我已不再出门,只能从窗子里望见大海的一角。当一个人的肉体背 pàn了他,不再听他使唤,但他那颗布尔什维克的心、布尔什维克的意志却仍然渴望劳动,渴望和你们在一起,加入正在全线进攻的大军,走上展开滚滚铁流般巨大攻势的战场, 世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
②不过,我仍然相信,我能归队,在冲锋 xiàn阵的队伍里还会出现我的刺刀。我不能不相信这点,我没有权利不相信,十年来,党团组织教给了我反抗的本领,我们的领袖说过:没有布尔什维克攻克不了的堡垒,这句话对我也同样适用。
(1) 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①背pàn ______
②冲锋xiàn ______ 阵
③堡垒 ______
(2)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1分)
(3) 任务二:填写表格空白,梳理保尔故事,为交流做准备。 (2分)
成长阶段 保尔故事
第一阶段苦难的童年 十二岁被迫离开学校,在车站食堂打工,受尽凌辱,目睹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第二阶段在红军队伍里,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 在朱赫来的影响下参加革命,成为红军骑兵。打击侵略者和反革命者,捍卫苏维埃政权、足迹踏遍全国。
第三阶段参加国民经济恢复建设 参加肃反工作;参加筑路队,筑路任务将要完成时,① ______ 使保尔倒下了,被送回老家;抢救木材受伤,被送疗养院。
第四阶段实现生命意义 在病情恶化,以至于② ______ 的情况下,不得不离开战斗队伍;战胜病魔,完成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开始新的生活。
(4) 任务三:在讨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的形象时,有同学认为“勇士”合适,有同学认为“斗士”合适,你同意哪个观点?请结合名著内容简要分析。(2分)
三、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3.中华民族历来推崇“和”,“和”的理念深植于中国文化,其思想内涵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合肥五十中天鹅湖教育集团八年级(1)班拟开展“以和为贵”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张英性情宽厚,友善仁爱,强调“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父亲张秉彝对他影响很深。张英谈到,他侍奉父亲 30年,从未见过父亲疾言厉色的样子,而且父亲做了好事常常不让他人知道。张英认为,人生在世应以和为贵,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若能尽量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则有利于消除误会隔阂。
材料二:如今,“和为贵”调解室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可谓是家喻户晓。有矛盾就去“和为贵”调解室拉拉呱、评评理,逐渐成为居民们的共识,形成了“以礼让人、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材料三: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前不久在安徽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了解“承载着千百年的中国智慧”的六尺巷的历史及其传承,要求“发挥好中华民族讲求礼让、以和为贵传统美德的作用”。
近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建设‘人文金砖’,做文明和合共生的倡导者”。 无论是考察调研还是出访活动,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
从中国放眼世界,“六尺巷”里的“和合”智慧,包含着解决人类纷争的“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落地生根。
(1) 材料三中划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 “和为贵”调解室里挂着这一幅书法作品,请你从字体及其特征的角度品评。 (2分)
(3) 材料三中提到六尺巷“承载着千百年的中国智慧”。请仿照下面示例的句式与修辞,根据以上材料,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再写一个句子。 (2分)
示例:六尺巷,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邻里谦让的心锁。
仿写: ______ 。
(4) 阅读以上三则材料,从个人修身、社会和谐、国际关系三个方面探究“以和为贵”这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意义。(3分)
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问题。
炉灶里的乡愁
韩浩月
①在城市里炒菜,多用燃气灶,楼房里也容不得柴火的存在。许多人都说用柴火和铁锅炒的菜、做的饭更香,但如今很少有机会去验证了。只有逢年过节到乡下,去亲戚家的院子里,才有机会吃到地锅鸡、地锅鱼这样的“大菜”——满满的一锅,用柴火在锅底燃烧加热。遇到好的木料,木头的香气和菜的香气混在一起,让人想猛吸几口。
②故乡的烟火,让人怀想。细想之下,乡愁还真与炉灶里散发出的气味儿有关。
③记得少年时在乡村学做饭,常鼓起腮帮子对着灶膛吹。没吹好,会有一股浓烟冲出来,熏得人掉眼泪;吹好了,火焰由暗变亮,瞬间填满整个灶膛。这时,就可以收起心来,时不时添加一点柴火,关注的重点可以放在锅中的食物上了。
④有一段时间,每每想起故乡,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是县城街头的一个摊位。那个摊位由一张桌子和一个炉灶构成,炉灶里烤着的,是我曾经无比爱吃的黄桥烧饼。黄桥烧饼是江苏泰州的名吃,因为这个摊位,我一度误以为它是我们山东的小吃。面粉用酒酵发酵后,做成巴掌大小,其中一面刷油、撒上芝麻,烧饼包裹着白糖,烤熟之后咬一口,糖浆热得烫嘴,极美味。每次回乡,我总要买上一斤,而后就站在街边迫不及待地吃掉一个。
⑤黄桥烧饼属于炉灶里的美食。炉灶用干草或者煤炭做燃料,制作出来的食物在口感上是有区别的。草炉子做出来的,味道终归要比炭炉子要好一些。草虽然失去了青绿的色泽,但草香浓缩于枝叶里,燃烧使草香逸出,钻进面食。炭炉子的好处是相对洁净、快速。来自大地深处的炭,是古老的木头,它燃烧的气息,也能与面食很好地融合,让人边吃边沉思,想到遥远的事物。
⑥记得在新世纪初,那个黄桥烧饼摊消失了。一个异乡人来到山东的一个县城,把外地小吃做成了当地的名吃。我常常想,那个泰州人是如何收拾好自己的家当,关闭摊位,离开这个地方的。他去了哪里呢?
⑦烤牌同样属于炉灶里的美食,是我家乡的特色小吃。烤牌的形状,类似古代官员上朝时手持的朝牌,长度与弧度都相似,所以也叫“朝牌”。老家烤牌最正宗的做法,是用一种分上下两节的吊炉烤制。在过去,烤牌是很好的礼品。去邻村走亲戚或者去医院看望病人,称上几斤烤牌,用报纸包好,再捆上十来根油条,会很受欢迎。烤牌是带着烟火气的食物,吃到胃里是那么熨帖,感觉会给人带来能量。外地人吃不出各家烤牌的区别,但对于家乡人来说,谁家的烤牌用的芝麻多、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乃至于谁家的炉子做得讲究,心里一清二楚。他们咬上一口就能分辨出来,这烤牌是东街的还是西街的,是县城里的还是马头镇的。
⑧每次回老家总要在街头买烤牌。我特别喜欢在炉灶边等待的过程。听着炉灶里“噼里啪啦”的声音,闻着弥漫在周遭的面粉香气,感觉是那么快乐、幸福,仿佛自己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故乡。
⑨得益于发达的物流网络,现在我时常会从老家购买一些食物快递过来,其中就包括烤牌。我将烤牌放进冰箱,想吃的时候取一两块,在微波炉里转几分钟,那冰冷的烤牌很快就被唤醒了,热得烫手,香气四溢,和从老家吊炉里刚烤出来时几乎一样。吃着这样的一块烤牌,就着一份同样从家乡寄来的炒咸菜,虽然身在他乡,也宛若回到了故乡。
(选自《光明日报》2025年06月06日15版)
4、文章围绕“炉灶”回忆了与故乡相关的多个场景。请按照时间顺序(从过去到现在),补全下面的情节脉络。(3分)
少年时,①______→有一段时间,②______→烤牌作为礼品,在炉灶边等待烤牌→现在,③______
5、 请从用词和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①没吹好,会有一股浓烟冲出来,熏得人掉眼泪;吹好了,火焰由暗变亮,瞬间填满整个灶膛。(从加点词的角度赏析)
②草虽然失去了青绿的色泽,但草香浓缩于枝叶里,燃烧使草香逸出,钻进面食。(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6、 结合全文内容,谈谈文章以“炉灶里的乡愁”为标题有哪些作用?(2分)
7、本文题为“炉灶里的乡愁”,作者围绕“炉灶”与“乡愁”展开叙述。请结合全文内容,探究“炉灶”在作者乡愁中承载了哪些具体内涵?(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分别回答问题。
5类食物是“失眠帮凶”,睡前少碰
①“辗转反侧,彻夜难眠”,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失眠的经历。长期失眠,不仅会影响皮肤状态,降低“颜值”,还可能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风险,甚至促进肿瘤复发转移。好的睡眠,有利于免疫系统的修复,抑制疾病的发展。失眠的诱因有很多,但大家往往会忽视一个因素——饮食,也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偷走”你的睡眠。
②咖啡和浓茶中都含有不少的咖啡因,它会抑制大脑中的腺苷神经递质,而腺苷是调节睡眠的内稳态因子之一。也就是说,咖啡因摄入过多,会使得神经系统变兴奋,使我们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大脑也就更容易处于清醒状态。有文章指出,咖啡因会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让人不易入眠。另外,咖啡因还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再加上喝咖啡、喝茶的时候本身就要摄入大量的水分,这就更容易增加起夜次数,从而影响睡眠。注意:除了茶、咖啡,像巧克力、提神饮料、奶茶、热可可等都可能含有不少咖啡因,建议下午 2点后不要过多摄入,尤其是对咖啡因敏感人群。
③不少人睡前喜欢小酌一杯,觉得喝完脑子昏昏沉沉的,能睡得更好。其实不然。酒精最初确实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帮助入睡,但是镇静作用会渐渐消失,相反开始出现兴奋作用,睡眠无法很好地持续——大脑处于异常活跃状态,很容易导致一个晚上醒来好几次,深睡期也很短甚至几乎没有。而且酒精会使支撑下领的肌肉松弛,可能导致呼吸道受阻,出现呼吸不畅、打呼噜等现象,反而降低睡眠质量。即使睡觉时间很长,但隔天醒来后,精神状况却糟透了。
④晚上吃得太多,或进食很多高脂肪、高糖的食物,会加重胃肠、肝、胆和胰腺的工作负担,刺激神经中枢,让消化系统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进而影响睡眠质量。例如有研究显示:排除慢性疾病等后天因素,发现习惯高脂肪饮食的人,41%的人白天嗜睡、47%的人出现夜晚睡眠品质低、54%的人患有轻度至中度的睡眠窒息症。另外,还有研究发现,睡前吃高糖食物更容易做噩梦。专家猜测,可能是高糖水平造成更多脑电波引起的。
⑤像辣椒、大蒜、洋葱、芥末、生姜等都属于辛辣的食物,其实都不建议在晚上吃太多。辛辣的食物中含有一些刺激性物质,如辣椒中的辣椒素,会使人体微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发红、发热、出汗等;也会刺激口腔、咽喉黏膜,产生疼痛感,并让人觉得口干舌燥,这些都易造成睡眠质量下降。不仅如此,晚餐吃过多的辛辣食物会造成胃部有灼烧感,加重胃部负担,也会影响睡眠。
⑥豆类、地瓜、大白菜、面包、青椒、茄子等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容易产生气体,食用过多还会产生腹胀感,胃不好的人还容易出现反酸等症状!聪明的做法是:把最丰盛的一餐安排在早餐或午餐,晚餐则吃得少一点、清淡一点,且最好选择一些低脂、高蛋白质的食物,例如鱼类、鸡肉或是瘦肉。这种吃法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容易发胖。
⑦怎样才能拥有好睡眠呢?常吃三种食物,还你一夜好睡眠。
⑧第一,香蕉,补充维 B+镁,改善入睡难问题。镁和维生素B6是缓解压力的“绝佳组合”,临床研究发现它们结合能临时解决入睡难的问题。维生素B6是一种能帮助调节神经系统的物质,可以辅助大脑产生色氨酸和褪黑素——色氨酸能合成神经介质5-羟色胺,使心情平静、愉悦;褪黑素能延长深度睡眠时间。镁元素,可以缓解肌肉紧张,并增加体内y-氨基丁酸,缓解神经紧张。这样一来,人体就会处于更放松的状态,更有利于入睡。而香蕉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都较丰富。
⑨第二,核桃,补充褪黑素,提升睡眠质量。美国研究发现,核桃能使人体分泌的褪黑素增加 3倍,有助于改善睡眠。另外,核桃中含有抗氧化剂维生素E,其能对抗体内的自由基。当人体内的自由基过多时,会加速脑神经的氧化反应,从而影响到脑组织的正常运行,也会影响睡眠。此外,核桃中的分心木也大有作用。其可抑制中枢神经,起到一定的镇静效果。压力较大、失眠多梦的人群可以用核桃分心木泡水喝。
⑩第三,豌豆,多种营养素助眠。豌豆中不仅含有镁元素,维生素 C的含量也非常丰富,尤其是豌豆苗。维生素C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提高睡眠质量。因此,当身体缺乏维生素C时,也可能导致睡眠质量差、失眠、多梦等情况的出现。豌豆中的钾元素含量也不低,每百克约含有钾元素332毫克。钾元素能维持人体心肌的兴奋性和自律性,保持神经系统正常,能帮助缓解焦虑与失眠。每100克豌豆,最高含钙量约100毫克,是日常补钙的推荐食物。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睡眠受到钙离子通路的调控;而美国《睡眠研究》杂志刊登一项研究发现,缺钙会干扰深度睡眠,降低睡眠质量。
最后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失眠很严重,请一定及时就医。
(摘自《人民日报》2025年6月3日,略有删改)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2分)
A. 咖啡因会抑制大脑中的腺苷神经递质,摄入过多使神经系统兴奋,导致人不易入睡。
B. 睡前饮酒虽然初期能帮助入睡,但最终会干扰睡眠的持续性,降低睡眠质量。
C. 晚餐食用过多的高脂肪、高糖食物或辛辣食物,都可能通过影响消化系统进而影响睡眠。
D. 香蕉、核桃和豌豆都能为人体提供营养,常吃这三种食物能改善入睡难问题。
9、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10、 请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酒精最初确实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帮助入睡,但是镇静作用会渐渐消失,相反开始出现兴奋作用……
11、当代青少年在晚餐时段不仅进食量大,且偏好辛辣刺激、高脂肪的食物。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为什么建议中学生晚餐要“吃得少一点、清淡一点,且最好选择一些低脂、高蛋白质的食物”?(答出三点即可)(3分)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北冥有鱼》)
【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节选))
1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怒而飞 ______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______
③去以六月息者也 ______
④不辩牛马 ______
13、 把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14、 《北冥有鱼》中“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与《秋水》中“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均运用了 ______手法。
15、 结合两则选文内容,分析庄子通过“鲲鹏”和“河伯”的形象,共同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主张?
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35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命中的光,不独在天上,更在人间。它可能是一句话,如北斗般指明方向;可能是一件事,如闪电般触及心灵;可能是一个人,如太阳般温暖他人;也可能是一份情,如月光般抚平伤痕……纵使时光流转,这些曾经照亮你、温暖你、指引你、震撼你的光,并不会湮灭。它们沉淀在你的记忆深处,成为你成长的养分,塑造你的品格,提升你的境界。
请以“那光一直在”为题目,结合你的亲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这束光的故事,描绘它对你的影响。
( 1)文中不要透露个人身份信息。
( 2)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 3)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答案和解析
1.【答案】【小题1】俶尔远逝(重点字:俶)
【小题2】曲径通幽处
【小题3】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重点字:碾)
【小题4】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重点字:羡)
【小题5】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解析】答案:
(1)俶尔远逝(重点字:俶)
(2)曲径通幽处
(3)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重点字:碾)
(4)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重点字:羡)
(5)半匹红纱一丈绫 系向牛头充炭直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答案】【小题1】①叛 ②陷 ③lěi
【小题2】世上没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
【小题3】①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②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小题4】示例:同意“斗士”:保尔不仅在战场上是英雄,在生活的困境中也是顽强的斗士。他经历了伤病的折磨,伤寒、肺炎、失明、瘫痪等一系列打击,但始终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借顽强的意志进行文学创作,开启新的生活,与命运展开不屈的斗争,是生活中的斗士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根据积累,“背pàn”的“pàn”应写作“叛”,“冲锋xiàn阵”的“xiàn”应写作“陷”,“堡垒”的“垒”应读作“lěi”。
(2)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世上还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吗?”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是:去掉反问词“还”和疑问助词“吗”,把否定词“有”改为“没有”,问号改为句号。即:世上没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
(3)本题考查名著情节。
①在筑路情节中,保尔和战友们面临恶劣的自然环境(严寒、饥饿等)、艰苦的劳动条件(简陋的工具、高强度的体力活),长期的劳累和恶劣环境让保尔身体不堪重负,感染伤寒和大叶性肺炎,最终倒下被送回老家。这一情节体现了保尔为革命事业无私奉献、不惧艰险的精神,也展现了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
②保尔后期病情持续恶化,身体遭受极大摧残,发展到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在常人看来,这样的身体状况基本意味着无法再参与积极的社会活动,但保尔凭借钢铁般的意志,没有被打倒。他以文学创作作为新的战斗方式,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作品《暴风雨所诞生的》,重新找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开启新的生活篇章,生动诠释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凸显其顽强不屈、永不放弃的精神品质。
(4)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和评价。根据题目要求,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相关内容,组织合理的语言回答即可。
示例:同意“勇士”:保尔在战场上英勇无畏,他参加红军骑兵,打击侵略者和反革命者,在枪林弹雨中毫不退缩,为捍卫苏维埃政权用鲜血和生命战斗,如同勇士一般勇敢地直面战争的残酷。比如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他勇往直前,不怕牺牲。
答案:
(1)①叛 ②陷 ③lěi
(2)世上没有比这更可怕的悲剧。
(3)①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②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4)示例:同意“斗士”:保尔不仅在战场上是英雄,在生活的困境中也是顽强的斗士。他经历了伤病的折磨,伤寒、肺炎、失明、瘫痪等一系列打击,但始终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借顽强的意志进行文学创作,开启新的生活,与命运展开不屈的斗争,是生活中的斗士。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 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小说通过记叙保尔 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阅读名著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3.【答案】【小题1】“也”应改为“都”
【小题2】示例:这幅作品是隶书,字形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既体现了“和”文化的包容和谐,又通过连绵的笔势象征以和为贵精神的传承不绝
【小题3】示例:六尺巷,是一座桥梁,连通了人心相通的彼岸
【小题4】示例:个人修身:应宽厚待人,如张英强调“与人相交有益于人”,通过换位思考消除误会。
社会和谐:需德法融合,如“和为贵调解室”通过调解机制化解矛盾,促进基层社会治理。
国际关系:应以礼让化解冲突,如“六尺巷智慧”为解决人类纷争提供中国方案,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答案】 ①在乡村学做饭时对着灶膛吹火;②在县城街头的摊位买黄桥烧饼吃;③从老家购买烤牌,用微波炉加热后吃
5.【答案】①“冲”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浓烟冒出时的迅猛和突然,“瞬间填满”则突出了火焰变亮后迅速充满灶膛的状态,两个词语准确地描绘出少年吹火时的情景,富有画面感。
②“钻进”一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草香以人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草香融入面食的过程,让读者更能感受到食物的香气
6.【答案】标题“炉灶里的乡愁”,既点明了文章的核心事物“炉灶”,又直接揭示了“乡愁”这一主题,将炉灶与乡愁紧密联系起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7.【答案】“炉灶”承载了作者对少年时乡村学做饭经历的回忆,包含着故乡的烟火气息;黄桥烧饼摊位和烤牌等与炉灶相关的美食,是作者对故乡味道的怀念;炉灶边的场景和等待烤牌的过程,蕴含着作者对故乡的情感和记忆;如今通过购买老家烤牌并加热食用,炉灶又成为作者寄托乡愁、缓解思乡之情的载体
【解析】4本题考查对文章情节脉络的梳理与概括能力。
①少年时,作者在乡村学做饭,“常鼓起腮帮子对着灶膛吹”,可概括为在乡村学做饭时对着灶膛吹火;
②有一段时间,作者对县城街头黄桥烧饼摊印象深刻,“每次回乡,我总要买上一斤,而后就站在街边迫不及待地吃掉一个”,即在县城街头的摊位买黄桥烧饼吃;
②现在,作者“时常会从老家购买一些食物快递过来,其中就包括烤牌”,并“在微波炉里转几分钟”加热食用,可概括为从老家购买烤牌,用微波炉加热后吃。
5本题考查对词语和修辞手法的赏析能力。
①“冲”字生动展现了浓烟突然且迅猛地冒出的动态,突出了吹火失败时的狼狈;“瞬间填满”则强调火焰变亮后极短时间内充满灶膛的状态,二者结合准确还原了少年吹火时的情景,画面感极强。
②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草香赋予“钻进”的动作,形象地写出草香在燃烧过程中逐渐融入面食的过程,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食物中蕴含的自然香气。
6本题考查对标题作用的分析能力。标题“炉灶里的乡愁”具有多重作用:内容上,“炉灶”是文中回忆的核心事物,如灶膛吹火、黄桥烧饼炉、烤牌吊炉等,“乡愁”直接点明文章主题,二者结合揭示了炉灶与乡愁的内在联系;结构上,“炉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串联起不同时期的故乡记忆;表达效果上,标题将具体事物与抽象情感结合,吸引读者探究“炉灶”如何承载“乡愁”。
7本题考查对文中意象内涵的探究能力。“炉灶”在作者乡愁中承载了多层内涵:生活记忆的载体:炉灶关联着少年时吹火做饭的经历,“没吹好”“吹好了”的细节是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故乡味道的象征:黄桥烧饼、烤牌等炉灶美食,其独特的口感与香气是作者对故乡味觉记忆的核心,如烤牌“吃到胃里是那么熨帖”;情感联结的纽带:炉灶边等待烤牌的过程、摊主制作食物的场景,蕴含着故乡的烟火气与人际温情,“听着炉灶里‘噼里啪啦’的声音”让人感受到归属感;乡愁的寄托物:如今通过购买、加热老家烤牌,炉灶成为作者缓解思乡之情的媒介,“热得烫手,香气四溢”唤醒了对故乡的情感记忆。
8.【答案】 C
9.【答案】列数字、举例子,具体直观地展现高脂肪饮食对睡眠的不良影响,高脂肪饮食人群睡眠问题的比例,增强说服力,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10.【答案】“渐渐”一词表明酒精的镇静作用是逐渐消失的,强调其兴奋作用出现的延迟性,体现说明的准确性
11.【答案】过量进食高脂肪、辛辣食物会加重胃肠等器官负担,刺激神经中枢,影响睡眠。辛辣食物中的刺激性物质会导致身体不适(如发热、口干),降低睡眠质量。低脂、高蛋白食物易消化,可减少腹胀、反酸等问题,且不易发胖,更利于健康
12.【答案】 ①用力鼓动翅膀
②记载
③风
④同“辨”,辨别,分辨
13.【答案】①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②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了
14.【答案】夸张
15.【答案】人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认知和见识,要有更广阔的视野,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不足,同时也暗示事物的发展变化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
【解析】12本题考查解释加点词。
①句意:当它用力鼓动翅而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②句意:《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志:记载。
③句意: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息:指气息,这里指风。
④句意:连牛马都不能分辨。辩:同“辨”,辨别,分辨的意思。
13本题考查翻译句子。
①重点词语:水击,在水面上拍打,这里指鹏鸟起飞时翅膀拍击水面;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句意: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②重点词语:闻道百,听到了上百条道理;莫己若,宾语前置,即“莫若己”,没有谁比得上自己。句意: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了。
14本题考查表现手法分析。《北冥有鱼》中“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用“几千里”来形容鹏的背的长度,是对鹏的体型进行夸张;《秋水》中“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说在黄河的两岸和水中的小块陆地之间,分辨不清牛和马,也是对黄河水大的夸张描写。所以均运用了夸张手法。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在《北冥有鱼》中,鲲鹏体型巨大,能凭借海运和六月的大风迁徙到南冥,但它的飞行仍然需要凭借外界条件(风)。在《秋水》中,河伯一开始以为天下的美景都在自己这里,非常自满,当他看到北海的浩渺无边后,才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庄子通过“鲲鹏”和“河伯”的形象,共同表达了人不能局限于自身的认知和见识,要有更广阔的视野,认识到自身的渺小和不足,同时也暗示事物的发展变化需要借助一定的条件。
参考译文:
(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乘着六月的大风离开了北海”。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乙)秋天里山洪按照时令汹涌而至,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不能分辨。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神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于是河神方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道:“俗语有这样的说法,‘听到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而且我还曾听说过有人认为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高义不值得看重的话语,开始我不敢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你是这样的浩渺博大、无边无际,我要不是因为来到你的门前,真可就危险了,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