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斯密的理论贡献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 斯密的理论贡献 教案

资源简介

1
斯密的理论贡献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2)重商主义者与斯密对于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不同看法
(3)斯密对价值的理解;
(4)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阶级结构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内容。
2、能力目标:
着重培养学生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教学难点: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三、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斯密的理论贡献
一、时代的呼唤
1、斯密所处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
2、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利条件)
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
1、重商主义者的观点
(1)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2)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
(3)民穷国富。
一方面可以为出口提供尽可能多的资源,从国外获得尽可能多的金银;另一方面可以因国内工资水平低而降低本国产品的成本,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4)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主张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2、斯密的观点
(1)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2)财富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3)富国裕民
(4)政治经济学有两个目标:
A、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
B、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
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
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
(1)劳动量决定商品的价值。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2)交换价值决定价值。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
当商品作为资本存在形式时,它的价值的确会增值,这种增值发生在生产过程中,并非发生在交换过程中。
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
1、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
(1)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划分阶级的人。
(2)将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2、斯密的二元收入分配理论
(1)认为资产阶级工资、利润和地租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2)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