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案1 斯密的理论贡献走进生活亚当·斯密被世人尊称为“经济学之父”和“自由企业的守护神”,他一直在苦苦思考:怎样才能使国民财富增加呢?经过长达六年的悉心研究,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问世。人们把它喻为经济学中的“牛顿定律”,在书中他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提出了新的财富观。思考:斯密所指的财富是什么?他主张怎样增加社会财富?提示:斯密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只能来自生产领域。他主张“富国裕民”。主张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目标导航1.明确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迅速发展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2.理解斯密对财富的认识及其理论主张,对比重商主义者与斯密对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不同看法。3.理解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阶级结构理论与收入分配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给予科学的评价。4.正确看待斯密的经济理论,认清其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本质,树立科学的财富观和劳动价值观。一、时代的呼唤1.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因素18世纪中后期,英国“圈地运动”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科技进步的加快,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2.对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因素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工业资产阶级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支持。提醒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迅速发展,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资本。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对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上述条件。1.判断:“圈地运动”的加速、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和重商主义的影响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提示 受重商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影响,束缚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观念和政策依然存在。二、经济学的目的与财富的含义1.重商主义观点(1)财富的含义和来源: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2)增加财富的途径:主张民穷国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2.斯密的观点(1)财富的含义和来源:斯密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2)增加财富的途径:主张“富国裕民”。主张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提醒 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想一想:斯密的“富国裕民”思想与我国当前提出的“强国富民”一样吗?提示 相同之处:都强调要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国家富强。不同之处:斯密的“裕民”目的在于强国;我国强国富民的根本目标在于富民。三、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1.斯密对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1)斯密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的人。(2)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3)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3.想一想:在斯密看来,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是什么?提示 斯密指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斯密认为,使用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交换价值,甚至没有;反之,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具有极小的使用价值,甚至没有。2.斯密的劳动价值论是二元的(1)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2)他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在这里,他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提醒 使用价值好的产品往往价值量比较大,但不要误以为使用价值决定价值。质量好的商品往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要多,所以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四、斯密的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1.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斯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2.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1)认为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2)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提醒 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是二元的,一方面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另一方面又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斯密的理论虽然存在缺陷,但他提出的“富国裕民”仍有其合理性,我们应该积极吸取有益成分为我所用,分析解决我们当前的经济问题。4.想一想:斯密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工资是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 错误。工人在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新价值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以工资形式返给工人,作为劳动的报酬;一部分作为资本家的利润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工资并不是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探究点一 斯密的经济学目的和财富的含义?背景材料材料一 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财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也指出政治经济学的目标在于“强国与裕民”。材料二 有人劝一名乞丐去做有钱人,乞丐说:“我在为国家做贡献,作为穷人,不占用资源,国家可以用于出口赚金银,我去工作的话,薪水低,生产成本也低,利于出口,使国家财富增加”。?问题探究(1)这名乞丐的看法属于重商主义观点,在他看来,如何增加社会财富?(2)材料中斯密的观点与乞丐的看法有何不同?答案 (1)材料中体现了重商主义者的观点,重商主义者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在一国没有金矿的情况下,财富只能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要增加社会财富,就必须使本国劳动者处于贫穷状态。(2)斯密认为财富由货币所购各物构成,即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它只能来自生产领域。主张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即“富国与裕民”。归纳总结重商主义观点斯密观点财富的含义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财富的来源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来自生产领域增加财富的途径 主张民穷国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采取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主张“富国裕民”。主张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评价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和要求思维拓展 重商主义和斯密的观点都反映资产阶级的愿望,都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服务。探究点二 斯密的劳动价值理论?背景材料斯密认为最大使用价值之财货,往往不具交换价值,交换价值很大的东西,可能有极小的使用价值,水和钻石是其著名例子,在斯密看来,水的使用价值很大,但往往不具交换价值;钻石的使用价值不大,但却具有极大的交换价值。?问题探究斯密认为,水和钻石的交换价值是由各自的使用价值决定的吗?商品的交换价值是由什么决定的?答案 (1)不是由其使用价值决定的。(2)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深度思考请对斯密的上述认识进行评析。答案 (1)他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但未能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2)他有时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这种观点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有时又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归纳总结理论贡献理论缺陷二元价值理论首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科学地认识到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③认识到了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没有认识到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可能有交换价值②有时还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颠倒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体现了他的劳动价值论的二元性探究点三 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背景材料材料一 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大阶级的收入。他认为,这三大阶级是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基本的阶级。材料二 关于工资与利润的来源,斯密一方面认为,资本出现后,劳动者对原材料增加的价值,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另一部分支付雇主的利润。另一方面,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是他的实际费用的一部分。斯密还认为,地租是劳动产品的一部分。(1)斯密划分三大阶级的根据是什么?(2)怎样评价斯密的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答案 (1)斯密是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的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的。(2)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则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归纳总结理论贡献理论缺陷阶级结构与收入分配理论①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②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①他认为,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②体现了他的三种收入来源理论的二元性1.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对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表现在( )①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大批失去土地、又有人身自由的劳动力 ②提供了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资本 ③为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 ④产生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家——斯密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 B解析 “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劳动者,对殖民地的掠夺提供了资本条件,英国的“圈地运动”和对殖民地的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劳动力条件和资本条件。应选B项。2.与重商主义者相比,斯密认为财富( )①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 ②来自于流通领域 ③只能来自生产领域 ④来自商品贸易中的贱买贵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 C解析 斯密与重商主义者在财富问题上观点不同,斯密认为财富不仅包括金银,而且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是从生产领域中产生的。①③符合题意,应选C项。3.斯密说:“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任何一件物品的价值,即要取得这物品实际上所付出的代价,乃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的劳动量决定的B.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C.交换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答案 B解析 斯密所指的“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即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方法领悟]材料型选择题解法 材料型选择题题干由一段或数段材料用简明扼要的设问构成,各备选项一般是对所引材料表明的含义的判断和解释,要求学生对备选项中的解释是否与材料提供有效信息相一致作出判断。其测试目标主要是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所选材料有时是名人哲言;有时是著作引文,有时是现实事例。解答材料型选择题,重点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4.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请根据材料,运用斯密的有关经济理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答案 (1)斯密认为,“富国裕民”的目标,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2)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是为了实现富国裕民。国家提出并努力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等目标,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只有如此,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强大,人民才会更安康,社会才会更和谐。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斯密的理论虽然有不足之处,但其提出的“富国裕民”仍有其合理性,同样是我们今天社会主义建设要实现的目标。解答时,应先审设问,设问属材料分析题,然后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斯密的经济理论进行分析,解答时,以斯密“富国裕民”的知识为切入点,结合材料整理答案即可。一、选择题1.18世纪中后期,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准备了资本条件的是( )A.“圈地运动”的加剧B.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实施C.英国工业革命的爆发D.对殖民地掠夺的加剧答案 D解析 殖民地掠夺提供了资本条件,应选D项。2.在财富形态问题上,斯密的主张与重商主义者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认为财富只能来源于生产领域,后者则认为财富来自对外贸易的顺差B.前者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后者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C.前者主张“富国裕民”,后者主张“民穷国富”D.前者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发展模式,后者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重商主义者与斯密财富观的不同。斯密认为财富包括一国生产的所有商品,而重商主义者则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B正确。3.下列对重商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产生于15世纪,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 ②认为金银是社会财富的唯一形态 ③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④随着条件的变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 C解析 重商主义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作用,但随着条件的变化,它妨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④说法错误。①②③都正确。4.斯密认为经济学有两个目的( )①为人民自己获得丰富的收入或者物质条件 ②使国家实行鼓励出口、禁止或限制进口的政策 ③提高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④为国家或者社会共同体带来足够的收入以创造公共产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斯密的经济学的两个目的掌握,①④选项正确。5.斯密主张“富国裕民”,其思想的历史意义是( )A.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B.为商业资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支持C.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和要求D.斯密成为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完成者答案 C解析 本题考查对斯密“富国裕民”思想历史意义的理解。A项夸大了斯密思想的作用;B项应是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理论支持,错误;D项错误。故选C。6.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贡献是( )①第一个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 ②科学地认识到了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 ③正确地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④全面科学地认识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解,属于基础题,只要熟悉教材,不难选出答案A。斯密没有全面科学地认识价值与交换价值的关系。7.下列属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成分的是( )A.商品的价值是由使用价值的大小决定的B.商品的价值是“获得它的辛苦和麻烦”,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C.商品的价值是由商品在交换中所能购买到的劳动量决定的D.商品的价值由占有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决定答案 B解析 A项不是斯密的观点;C、D两项是斯密理论的错误成分。B项属于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正确成分。B项符合题意。8.斯密认为,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大阶级的收入。他认为,这三大阶级是文明社会的三大主要的、基本的阶级。这一观点( )A.这一阶级划分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不符合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B.第一次明确提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概念C.第一次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来划分阶级D.科学地回答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答案 C解析 题干强调的是斯密的阶级结构理论。A项本身错误;B项是斯密的观点但不符合题意;D项不是斯密的观点。9.斯密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由此可以看出,在收入分配上,他主张( )①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 ②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 ③工资和利润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 ④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存在雇佣剥削关系A.③④B.②③C.①④D.①②答案 D解析 斯密认为,“工资是雇佣工人劳动的价格,利润是对资本家垫付的自身生活资料的补偿。”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①②正确,选D。10.斯密关于地租、工资、利润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其合理性表现在( )A.认为三种收入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B.认为工资是工人劳动的全部成果C.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D.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斯密将一个国家的全部产品分解为土地地租、劳动工资和资本利润三部分,这三部分构成了以地租为生、以工资为生和以利润为生的三大阶级的收入。他认为这三种收入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这一观点正确,所以选A。二、非选择题11.材料一 重商主义者们秉持着“金银的多少是衡量一国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这一朴素观点,极力主张政府积极干预对外贸易活动,通过创造贸易顺差以获取贸易利益。材料二 斯密在《国富论》中表达的“国民财富”有几个要点:①生产性劳动或有用劳动(不包括服务)的产物;②供人们享用消费的必需品和便利品,即有使用价值或效用;③可以进行交换,包括国际交换;④有一国的总量概念,但更重要的是人均数量(产品对消费者的比例)。请结合材料回答:(1)概括斯密的财富观与重商主义者的主张有何不同。(2)对材料中重商主义者和斯密的观点、主张作出评价。答案 (1)重商主义者把金银看成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他们认为对外贸易是获得社会财富的真正源泉,只要在对外贸易中多卖少买,就可以给国家带来货币财富。斯密认为,财富或价值的源泉在于生产领域,商品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2)重商主义者的观点和政策主张,反映了早期新兴资产阶级积累货币资本的强烈愿望,对加速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在新的条件下,妨碍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斯密的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愿望和要求。12.在经济学说史上,斯密是第一个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三大阶级,并提出了二元收入分配理论的经济学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斯密划分三大阶级的根据是什么?(2)怎样评价斯密的收入分配理论?答案 (1)斯密根据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和取得收入的形式将资本主义社会成员划分为地主阶级、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三大阶级。(2)斯密关于三种收入来源的理论是二元的。他的“资本主义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的观点,科学地揭示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他的“工人得到了自己劳动的全部成果、利润是对资本家支出的一种补偿、地租是自然力的产物”的观点,则掩盖了三大阶级之间特别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经济关系。13.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同时也强调:要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运用斯密的有关经济理论,对上述材料进行分析。答案 (1)斯密认为,经济学有两个目标:一是给人民提供充足的收入;二是给国家提供充分的收入,使公务得以进行。(2)在我国,富国和裕民是一致的。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进一步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扩大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这既体现了“富国”的目标,也体现了“裕民”的目标,真正做到了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