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李嘉图的理论贡献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李嘉图所处时代的特征;他对影响财富增长因素的认识;对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关系的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背景分析,使学生认清斯密、李嘉图经济理论为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服务的阶级本质。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学说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建立的影响。二、教学重点难点: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三、教学过程:第3课时李嘉图的理论贡献一、时代的产物1、李嘉图生活年代的英国社会状况产业革命使英国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在此过程中,工业资产阶级一方面迫切需要增加资本积累,以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迫切需要实行自由贸易,以便在国际市场上顺利实现商品的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和廉价的原材料。2、社会状况对经济理论发展提出的要求19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迫切要求消除封建贵族的影响,取消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废除“谷物法”,发展自由贸易。时代的发展,呼唤新理论的出现。二、李嘉图的劳动价值理论 2、李嘉图对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的认识李嘉图同意斯密使用价值不能成为交换价值的尺度的观点,同时纠正了斯密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可以有交换价值的观点,提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肯定没有交换价值,并意识到了价值与交换价值之间的区别。3、李嘉图的一元劳动价值理论 李嘉图批判了斯密的二元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只能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来决定。4、李嘉图对劳动价值理论的发展李嘉图意识到在商品生产过程中新价值的创造与旧价值的转移问题,以及在商品价值决定问题上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区别,因而极大地丰富了劳动价值论的内容,从而把劳动价值理论推到了古典经济学的最高峰。三、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1、李嘉图的一元收入理论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按照李嘉图的观点,工资、利润、地租都来自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这是从他的一元劳动价值论必然得出的结论。劳动加到原料中去的价值量在工人和资本家之间进行分配,也就是分割为工资和利润。地租是付给地主的一部分土地产品,而土地产品的价值是由从生产到送上市场这一整个过程所必需的劳动总量决定的。2、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相对工资是指在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工人所得工资与资本家所得利润、土地所有者所得地租相比较的工资。雇佣工人的相对工资下降,意味着在资本主义的国民收入中,工人阶级所在的份额下降,工人阶级与其他阶级收入差距拉大。李嘉图的相对工资理论,从量的方面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三大阶级之间的对立。3、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其实反映雇佣工人生活水平的应该是实际工资,而不是名义工资。名义工资上涨,实际工资不一定增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