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材P4活动1.提示:确定月亮位置的方法。2.提示:观测并记录月亮的位置和形状(方法见教材)。月相成因图(图上的虚线箭头表示从地球上观察月球的方向):月相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月相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 夜晚所见形状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新月(朔) 初一或三十 不可见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 初七、初八 半圆,上半夜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满月(望) 十五、十六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半圆,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3.提示:总结观测结果(1)总结月亮位置的逐日变化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注释: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2)总结月亮形状的逐日变化(见下表)月相 新月 满月 上弦月 下弦月同太阳出没比较 同升同落 此起彼落 迟升后落 早升先落月出 清晨 黄昏 正午 半夜月落 黄昏 清晨 半夜 正午夜晚见月情况 彻夜不见 通宵可见 上半夜西天月面朝西 下半夜东天月面朝东教材P13活动1.提示:a图中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依次是10年、10年、12年。2.提示:b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波谷的年份分别是1700年和2010年。这两个年份之间波峰的个数为28个,由此可以计算出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11年。3.提示:两个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与最小年交替出现,且变化周期为11年。教材P19活动提示:左侧:从上到下分别是④⑤右侧:从上到下分别是① ② ⑦ ③ ⑥ ⑧教材P24活动1.提示:读图即可得出答案。2.提示:大气圈——云;水圈——山顶积雪、河流;生物圈——草、树木;岩石圈——山。3.提示:四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教材P25问题研究资料1 火星概况资料分析1.提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因为火星上大气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没有氧气;表面温差大;火星表面环境中也不存在液态水。2.提示:如果想在火星上生存,人类还需要改造的环境条件主要有以下几项:(1)减小昼夜温差。火星表面温度变化剧烈,夏季昼夜温差达94 ℃。(2)创造合适的大气环境。火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以上,因而要创设与地球类似的大气环境。(3)创造合适的水环境。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只是在土壤中含有少量的水分子,中纬度地区地表之下埋藏着大量的冰。资料2 “绿航星际”资料分析提示:“绿航星际”试验平台由植物舱、乘员舱、生保舱和资源舱组成,火星基地可以模拟“绿航星际”,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培养动植物、建立废水废物处理系统和大气调控系统等,获得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3/3教材P4活动1.提示:确定月亮位置的方法。2.提示:观测并记录月亮的位置和形状(方法见教材)。月相成因图(图上的虚线箭头表示从地球上观察月球的方向):月相变化规律如下表所示:月相名称 出现的大致时间(农历每月) 夜晚所见形状 日、地、月三者位置关系新月(朔) 初一或三十 不可见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居中上弦月 初七、初八 半圆,上半夜见于西半部天空,月面朝西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东满月(望) 十五、十六 通宵可见,一轮明月 三者大致在一条直线上,地球居中下弦月 二十二、二十三 半圆,下半夜见于东半部天空,月面朝东 三者呈直角,月球在太阳以西3.提示:总结观测结果(1)总结月亮位置的逐日变化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注释: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2)总结月亮形状的逐日变化(见下表)月相 新月 满月 上弦月 下弦月同太阳出没比较 同升同落 此起彼落 迟升后落 早升先落月出 清晨 黄昏 正午 半夜月落 黄昏 清晨 半夜 正午夜晚见月情况 彻夜不见 通宵可见 上半夜西天月面朝西 下半夜东天月面朝东教材P13活动1.提示:a图中相邻的两个波谷的时间间隔依次是10年、10年、12年。2.提示:b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波谷的年份分别是1700年和2010年。这两个年份之间波峰的个数为28个,由此可以计算出相邻两个波谷间的平均时间间隔约为11年。3.提示:两个太阳黑子数量最大年与最小年交替出现,且变化周期为11年。教材P19活动提示:左侧:从上到下分别是④⑤右侧:从上到下分别是① ② ⑦ ③ ⑥ ⑧教材P24活动1.提示:读图即可得出答案。2.提示:大气圈——云;水圈——山顶积雪、河流;生物圈——草、树木;岩石圈——山。3.提示:四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圈层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传递,共同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教材P25问题研究资料1 火星概况资料分析1.提示:不具备人类生存的条件。因为火星上大气稀薄,以二氧化碳为主,没有氧气;表面温差大;火星表面环境中也不存在液态水。2.提示:如果想在火星上生存,人类还需要改造的环境条件主要有以下几项:(1)减小昼夜温差。火星表面温度变化剧烈,夏季昼夜温差达94 ℃。(2)创造合适的大气环境。火星大气稀薄,二氧化碳含量高达95%以上,因而要创设与地球类似的大气环境。(3)创造合适的水环境。火星表面没有液态水,只是在土壤中含有少量的水分子,中纬度地区地表之下埋藏着大量的冰。资料2 “绿航星际”资料分析提示:“绿航星际”试验平台由植物舱、乘员舱、生保舱和资源舱组成,火星基地可以模拟“绿航星际”,根据生态学原理,通过培养动植物、建立废水废物处理系统和大气调控系统等,获得人类生存所需的氧气、水和食物。3/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6 第一章 教学活动点拨.docx 06 第一章 教学活动点拨(学生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