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教学目标】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与停顿,掌握重点词句。2、理清故事情节,根据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3、领会邹忌的进谏技巧,探讨“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解三人成虎的故事,导入新课。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检查诵读情况。3.检查搜集的作者、作品的情况。《战国策》简介《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列为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1.解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讽:今义:讽刺。古义: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2. 朗读指导(1)停顿:邹忌/修/八尺有余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 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自读,读准字音,且要注意节奏喔3.疏通字词(1)结合注释,自我疏通。(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质疑,并找出共性不会的问题,以小纸条的形式递交老师。4.讲故事根据注解,用自己的话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看谁能够看图将人物的对话讲得惟妙惟肖。四、研讨1. 找“三”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2. 看图片思考:邹忌的妻、妾、客回答他的问题时感情和语气相同么?为什么?妻→私:偏爱赞扬妾→畏:卑微畏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3.进谏艺术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 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设喻说理,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4. 人物分析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邹 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齐威王:闻过则改、虚心纳谏、明智果断、兴利除弊。5.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讨论指导:(1)邹忌在妻妾客赞他后飘飘然了吗?(2)邹忌有没有实际观察?(3)邹忌没怪妻妾客先前的赞“美”,而是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分析赞他的原因。(4)进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5)说服齐王时若方法不对会有何后果?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 。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要多角度看待问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五、达标检测六、作业从书中和网上找一些善于进谏的故事,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五、合作探究1.故事中的六个“三”,谁能找出来?(三问-三答-三思-三比-三赏-三变)2.邹忌、齐威王各有何特点呢?请写出。邹忌: 。齐威王: 。3.这个故事给你那些启示?(不同角度,看法不同)讨论指导:(1)邹忌在妻妾客赞他后飘飘然了吗? (2)邹忌有没有实际观察? (3)邹忌没怪妻妾客先前的赞“美”,而是怎样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分析赞他的原因?(4)进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邹忌进谏有哪些技巧?(5)说服齐王时若方法不对会有何后果?4.拓展训练学生提前查阅《三人成虎》的文言故事,懂得道理。课件29张PPT。三人成虎 魏国 庞葱陪太子赵国《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读准字音与停顿,掌握重点词句。2、理清故事情节,根据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3、领会邹忌的进谏技巧,探讨“邹忌讽齐王纳谏”故事的意义。 《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其体列为国别体,由西汉刘向编订,反映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言论和谋略。全书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共12策《战国策》简介邹忌讽齐王纳谏解题讽刺今义:古义: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停顿 ☆邹忌/修/八尺有余☆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 ☆王之蔽/甚矣! ☆皆/朝于齐 ☆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自读,读准字音,且要注意节奏喔!朗读指导(1)结合注释,自我疏通。(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质疑,并找出共性不会的问题,以小纸条的形式递交老师。疏通文字朝服衣冠入朝见威王能谤讥于市朝皆朝于齐朝吾孰与徐公美徐公来,孰视之孰早晨朝廷泛指公共场合朝见谁,哪一个同“熟”,仔细一字多义通假字词语通今齐地方千里 古: 土地方圆 今: 某区域、地区古今异义解释下列斜体字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3、旦日4、明日5、闻寡人之耳者认为……美偏爱确实使……听到第二天又过了一天故事会 根据注解,用自己的话将《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完整地讲述出来,看谁能够看图将人物的对话讲得惟妙惟肖。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比问找“三”课文的故事情节有六个“三”,谁能找出来?提示1、邹忌向几个人询问自己有没有徐公美? 2、他们的答案一致吗? 3、邹忌对他们的回答分别如何分析? 4、邹忌进谏齐王时将自己和齐王进行了几方面比较? 5、齐王有几种级别的奖赏? 6、下令后按时间顺序发生了几次变化?答思赏变三三三三三三看图片思考: 邹忌的妻、妾、客回答他的问题时感情和语气相同么?为什么? 其妻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妾 “徐公何能及君也!” 客 “徐公不若君之美。”感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感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感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 妻→私:偏爱赞扬妾→畏:卑微畏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邹忌 齐王 妻 → 私 → 宫妇左右 妾 → 畏 → 朝廷之臣 客 → 有求 → 四境之内 受蔽 受蔽(甚矣)根据两个同类事物某种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进谏艺术类比推理设喻说理通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 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邹 忌:人物分析邹忌、齐威王有何特点?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闻过则改、虚心纳谏、明智果断、兴利除弊。齐威王:三思-三比-三赏—三变探讨 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讨论指导:1、邹忌在妻妾客赞他后飘飘然了吗? 2、邹忌有没有实际观察? 3、邹忌没怪妻妾客先前的赞“美”,而是从他们各自的角度去分析赞他的原因。4、进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谁?5、说服齐王时若方法不对会有何后果?这个故事给你哪些启示?1、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表面现象迷惑 。 2、要多去实践,多去观察。 3、要多角度看待问题。 4、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5、提出批评建议时要考虑方式、方法。 达标检测作业 从书中和网上找一些善于进谏的故事,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doc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课件(共29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