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理·实验专题第4讲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2.(2022·保定模拟)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的刻度盘.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挡测电阻时,表针如图所示,则:1.(2022·山东省滕州市第十一中学高三5月份模拟训练理综)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操作:(1)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量某一电阻的阻值时,该同学先用大拇指和食指紧捏红黑表笔进行欧姆调零(如图a所示),然后用两表笔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如图b所示),这两步操作是否合理 (填“a合 (1)所测电阻的阻值为 Ω;如果要用此多理”、“b合理”或“都不合理”). 用电表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104Ω的电阻,为了使(2)用多用电表电流挡测量电路中电流,该同学将 测量结果比较精确,应选用的欧姆挡是 (选填选择开关置于直流50mA挡,连接的电路如图c所示, “×10”、“×100”或“×1k”).图中多用电表测量的是 (填“甲电阻的电流”、 (2)用此多用电表进行测量,当选用量程为50mA“乙电阻的电流”或“总电流”),测得的值是 . 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 mA;当选用量程为250mA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 mA.(3)当选用量程为10V的电压挡测量电压时,表针也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压为 V.3.(2022·云南玉溪一中质检)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四节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小灯泡 A、B的规格均为“3.8V,0.3A”,合上开关S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A、B灯都不亮.图1(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检查故障.①选择开关置于下列量程的 挡较为合适(用字母序号表示).A.2.5V B.10VC.50V D.250V②测得c、d 间电压约为5.8V,e、f 间电压为0,则故障是 ( )A.A灯丝断开(3)该同学要测量多用电表直流“2.5V”挡的内阻 B.B灯丝断开RV(约为20kΩ).除此多用电表外,还有以下器材:直 C.d、e间连线断开流电源一个(电动势E 为2V,内阻可忽略不计)、电阻 D.B灯被短路一个(阻值 R 为10kΩ)、电键一个、导线若干.要求: (2)接着利用欧姆表的“×1”挡测电阻,欧姆表经(Ⅰ)画出实验电路图(多用电表用 表示);(Ⅱ)写出 过欧姆调零.RV的表达式(用字母表示). ①测试前,一定要将电路中的开关S .②测c、d 间和e、f 间的电阻时,某次测量结果如图2所示,读数为 Ω,此时测量的是63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间电阻.根据小灯泡的规格计算出的电阻为 两表笔接的接点 多用电表的示数Ω,它不等于测量值,原因是. a、b Ωa、c 10.0Ωb、c 15.0Ω 图24.(2022·甘肃第一次诊考)如图1所示的黑箱中 5.(2022· 西 安 质 检)有 一 内 阻 未 知(20kΩ~有三只完全相同的电学元件,小明使用多用电表对其60kΩ)、量程0~10V的直流电压表.进行探测. (1)某同学想通过一个多用电表的欧姆挡直接测量上述电压表的内阻,该多用电表刻度盘上读出电阻刻度中间值为30,欧姆挡的选择开关拨至倍率(选填“×10”、“×100”或“1k”)挡.先将红、黑表笔短接调零后,选用图1中 (选填“A”或“B”)方式连接.图1(1)在使用多用电表前,发现指针不在左边“0”刻度线处,应先调整图2中多用电表的 (选填“A”、“B”或“C”).图1(2)在实验中,欧姆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分别如图2甲、乙所示,某同学读出欧姆表的读数为 Ω,这时电压表的读数为 V.计算出欧姆表中电池的电动势为 V.图2 图2(2)在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探测黑箱a、b 接点间是否存在电源时,一表笔接a,另一表笔应(选填“短暂”或“持续”)接b,同时观察指针偏转情况.(3)在判定黑箱中无电源后,将选择开关旋至“×1”挡,调节好多用电表,测量各接点间的阻值.测量中 高频题特训发现,每对接点间正、反向阻值均相等,测量记录如下 1.(2022·山东十校高三联考)多用电表表头的示表.两表笔分别接a、b时,多用电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 意图如图所示.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请将记录表补充完整,并在虚线框中画出一种可能的电路.64 物理·实验专题A.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偏转过大,应将选择开关S拨至倍率较小的挡位,重新调零后测量B.测量电阻时,如果红、黑表笔分别插在负、正插孔,则会影响测量结果C.测量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应该先把该电阻与外电路断开D.测量阻值不同的电阻时,都必须重新调零3.(2022·上海市浦东新区一模)(多选)关于多用电表及其使用操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刻度左侧密右侧疏B.测量不同电阻,每次都必须重新调零再进行测量C.测电流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黑表笔流出,测电阻时恰好相反(1)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a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 D.用×10倍率档测电阻,指针偏转角度很小,应理量是 ,测量结果为 . 换成×100倍率档调零后测量(2)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b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 4.(2022·上海市静安区一模)某同学使用多用电理量是 ,测量结果为 . 表测电阻,如图是多用表的刻度盘,选用倍率为“×10”(3)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c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 的欧姆挡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图示位置,则所测电阻的理量是 ,测量结果为 . 阻值为 Ω.如果要用此多用表测量一个约2.0(4)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c箭头所示,正确操作后 ×104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应选的欧姆挡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小,那么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 是 (选 填“×10”、“×100”、“×1k”或“×应该依次为: , , . 10k”).若测量结束后,该同学将两表笔短接,发现电表(5)全部测量结束后,应把选择开关拨到 指针指在电阻“0”刻度的右侧,则上述电阻的测量值或者 .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受影响”).(6)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测量(限于直流),电流都应该从 色表笔经 插孔流入电表.2.(2022·福建名校联考)(1)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阻值约为几十千欧的电阻Rx,以下给出的最可能的实验操作步骤,其中S为选择开关,P 为欧姆挡调零旋钮.把你认为正确的步骤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 .技巧题特训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 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 姆挡的0刻度,断开两表笔 1.(2022·泰安模拟)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元件均B.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x 完好,1、2、3、4、5、6为连接点的标号.在开关闭合后,发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 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需要检测C.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k” 的元件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路中的D.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欧姆挡“×100” 各连接点.E.旋转S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V”挡,并拔出两表笔根据如图所示指针位置,此时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 Ω.为了检测小灯泡、开关以及3根导线:(1)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挡,进行检查;(2)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 挡,进行检查;(3)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若测得3、4两点间的电(2)(多选)下述关于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的 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 .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2022·潍坊一模)某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图1所65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示电路,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和电阻“×1k” 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V,电阻“×1k”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使用的器材有: 挡内部电路的总电阻为 kΩ.多用电表;电压表:量程5V,内阻十几千欧;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kΩ;导线若干.图43.(2022·山东省潍坊市一模)(1)某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如图甲所示电路,欧姆表开关拨至“×10Ω”,并进行了必要的调零.一同学准备用一个电阻箱Rx较精确地测出欧姆表的电源的电动势图1 E 和该倍率下完成调零后: 欧姆表的内阻R内(即Rg+R0+r),他的操作步骤是:回答下列问题() “ ” , a.将欧姆表与电阻箱 Rx 连成图甲所示的闭合1 将多用电表挡位调到电阻 ×1k 挡 再将红表电路;笔和黑表笔 ,调零点. b.调节电阻箱阻值,记下电阻箱示数Rx和与之对(2)将图1中多用电表的红表笔和 (选填 应的电流表G的示数I;“1”或“2”)端相连,黑表笔连接另一端. c.将记录的各组Rx、I 的数据描点在图乙中,得(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适当位置,使多用电 1 ;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 所示到 -Rx 图象3 . I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 kΩ和 1d.根据图乙作得的 -Rx 图象,求出电源的电动V. I势E 和欧姆表内阻R内 .图甲中,a表笔颜色是 色的,电源的电动势E 为 V,欧姆表内阻R内 为 Ω,电流表的量程为 .(2)若该同学将图甲中电流表G并联一个定值电阻,组成一个新的欧姆表,这个新欧姆表的倍率较之改装前欧姆表的倍率 (填“变大”“变小”或“相同”).图2甲图3(4)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零.此时多用电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分别为12.0kΩ和4.00V.从测量数据可知,电压表的内阻为 kΩ.(5)多用电表欧姆挡内部电路可等效为由一个无内阻的电池、一个理想电流表和一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如图4所示.根据前面的实验数据计算可得,此 乙66 物理·实验专题4.(2022·甘肃张掖市三模)某同学为确定某电子 (1)如图2所示为多量程多用电表的示意图,当接元件的电学特性,进行如下测量. 通1或2时,为 挡.1的量程比2的量程(1)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 (填“大”或“小”).倍率的欧姆挡测量,发现多用电表指针偏转过小,因此“ ” ( “ ” (2)测量某电阻时,用 挡时,发现指针偏转需选择 倍 率 的 欧 姆 挡 填 ×10 或 ×10Ω“×1k”),并 后再次进行测量,之后多用电表 角度过大,他应该换用 挡(填“×1Ω”或“×的示数如图所示,测量结果为 Ω. 100Ω”),换挡后,在测量前要先进行 .(3)如图1所示,A、B、C 是多用电表在进行不同测量时,转换开关分别指示的位置.图3中D 是多用电表表盘指针在测量时的偏转位置.(2)某同学想精确测得上述电子元件的电阻Rx,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A.电流表A1(量程200mA,内阻r1约为2Ω)B.电流表A2(量程50mA,内阻r2=10Ω)C.电流表A3(量程0.6A,内阻r3约为0.2Ω)D.定值电阻R0=30Ω 图2E.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约为10Ω)F.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约为1000Ω)G.电源E(电动势为4V)H.开关S、导线若干回答:①某同学设计了测量电子元件的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为保证测量时电流表读数不1小于其量程的 ,M、3 N两处的电流表应分别选用 图3和 ;为保证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滑动变阻 若用 A 挡测量,指针偏转如 D,则读数是器应选用 .(填器材选项前相应的英文字母) ;若用B 挡测量,指针偏转如 D,则读数是;若用C 挡测量,指针偏转如 D,则读数是.(4)某同学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池的电动势②若 M、N 电表的读数分别为IM、IN,则Rx的计 和内阻的实验中,串联了一只2.5Ω的保护电阻R0,实算式为R = .(用题中字母表示) 验电路如图4所示,连好电路后,当该同学闭合电键,x发现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示数不为0.检查各接线 拓展题特训 柱均未接错,接触良好且未发生短路;他用多用电表的( · ) 、 电压挡检查电路,把两表笔分别接 、1.2022 兖州一模 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电流 ab,b、c,d、e 时,示数均为0,把两表笔分别接、 , c、d 时,示数与电压表示电压 电阻等 挡位如图1所示.数相同,由此可推断故障是 .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根据测定数据已在图5中描出了对应点,请 画 出 U-I 图,由 图 知:电 池 的 电 动 势为 ,内阻为 .图167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图4I/A 0.10 0.15 0.17 0.23 0.30 0.40/ 图U V 1.20 1.08 1.00 0.80 0.60 0.30 33.(2022·衡阳一中)某同学制作了一个简单的多用电表,图甲为电表的电路图.已知选用的电流表内阻Rg=5Ω、满偏电流Ig=25mA,当选择开关接3时为量程100V的电压表.该多用电表表盘如图乙所示,下排刻度均匀,C 为上排刻度线的中间刻度,由于粗心上排刻度线对应数据没有标出.图52.(2022·广东省顺德李兆基中学一模)某同学将量程为200μA、内阻为500Ω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mA和10mA的双量程电流表,设计电路如图1所示.定值电阻R1=500Ω,R2=225Ω.S为单刀双掷开关,A、B 为接线柱.回答下列问题:(1)将开关S置于“1”挡时,量程为 mA;(2)定值电阻R3= Ω(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3)利用改装的电流表进行某次测量时,S置于“2”挡,表头指示如图2所示,则所测量电流的值为mA.() ()图 是将表头 改装成有两个倍率档(如“ 1 若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选择开关接 时其4 3 G × 1;1”、“×10”)的欧姆表电路原理图,则当开关S合向 读数为 选择开关接3时其读数为 .端(选填“a”或“b”)时,欧姆表是较大倍率挡(). 2 为了测该多用电表电阻挡的电阻和表内电源(把虚线框内的电路当成一个电流表). 的电动势,这位同学在实验室找到了一个电阻箱,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将选择开关接2,红黑表笔短接,调节R1的阻值使电表指针满偏;②将电表红黑表笔与电阻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电表指针指C 处,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如图丙,则C 处刻度应为 .图1 ③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V.(保留2位有效数字)(3)调零后将电表红黑表笔与某一待测电阻相连,若指针在图乙所示位置,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Ω.(保留2位有效数字)4.(2022·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一模)二极管是一种半导体元件,电路符号为 ,其特点是具有图2单向导电性.某实验小组要对一只二极管正向接入电路时的伏安特性曲线进行测绘探究.据了解,该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68 物理·实验专题(1)该二极管外壳的标识模糊了,同学们首先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来判断它的正负极:当将红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左端、黑表笔接触二极管的右端时,发现指针的偏角比较小,当交换表笔再次测量时,发现指针有很大偏转,由此可判断 (填“左”或“右”)端为二极管的正极.图1图1图2(3)为了精确的测量该电学元件的电阻,该同学利用“伏安法”进行测量.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1kΩ),电流表G(量程3mA,内阻约为20Ω),滑动变阻器R(阻值约为10Ω),干电池图2() 两节,电键一只,导线若干2 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k”挡,按正确的操作步 .根据实验要求,请在图 所示的测量电路中完骤测此二极管的反向电阻,表盘示数如图1所示,则该 ① 3电阻的阻值约为 Ω,他还需要换挡重新测量成剩余导线的连线.吗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3)实验探究中他们可选器材如下:A.直流电源(电动势3V,内阻不计);B.滑动变阻器(0~20Ω);C.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80kΩ);D.电压表(置程3V、内阻约50kΩ);E.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1Ω);F.电流表(量程50mA、内阻约50Ω); 图3G.待测二极管; ②开始测量前,应先打开电键,并将变阻器的滑片H.导线、开关. 置于 端(选填“左”或“右”).①为了提高测量精度,电压表应选用 ,电 ③测量结束后,应先断开开关,拆除 两端流表应选用 .(填序号字母) 的导线,再拆除其他元件上的导线,最后整理好所有②为了对二极管正向接入电路时的伏安特性曲线 器材.进行测绘探究,请在图2中补充连线并完成实验. 6.(2022·北京市朝阳区一模)在“多用电表的使5.(2022·浙江温州市一模)在“练习使用多用电 用”实验中:表”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为一正在测量中的多用电表表(1)某同学测量一电学元件的阻值时,多用电表的 盘.如果用电阻挡“×100”测量,则读数为 Ω;选择开关旋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其余操作正确,表盘 如果用“直流5V”挡测量,则读数为 V.指针如图2所示,则该电学元件的阻值为 ;(2)该电学元件最有可能是哪一个 ;A.“220V 800W ”电饭煲B.“220V 100W ”电炉子C.“220V 40W ”白炽灯D.“220V 20W”咖啡壶 图169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2)甲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他用电阻挡“×100”测量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操作顺序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图4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1k”的位置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C.将两表笔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完成测量D.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向“0Ω”(3)乙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测量图示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有关物理量.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多选)A.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压挡,闭合开关, 图5利用图2的电路测量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5)丁同学选择开关旋转到“直流500mA”挡作为B.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阻挡,闭合开关, 电流表 ,设计了如图6所示的电路,已知电流表内利用图2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阻RA=0.4Ω,R1=RA,R2=7RA.若将接线柱1、2接入C.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流挡,闭合开关, 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流为 A;若将接线利用图3的电路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柱1、3接入电路时,最大可以测量的电压为 V.D.将选择开关旋转到合适的电流挡,把图3中红、黑表笔接入电路的位置互换,闭合开关,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图6(4)丙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探测图4所示黑箱时发现:用直流电压挡测量,E、G 两点间和F、G 两点间均有电压,E、F 两点间无电压;用电阻挡测量,黑表笔接E 点,红表笔接F 点,阻值很小,但反接阻值很大.那么该黑箱内元件的接法可能是图5中的 .70 物理·实验专题主尺上标识的1、2、3等数字通常是指厘米,读数时应将专题二 电学实验 毫米和厘米分清,游标卡尺主尺上的最小刻度是1mm.例如(图3)第1讲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器)【基础特训】1.【答案】 (1)17.7 23.85 3.18 (2)2.150 (3)①0.020.44 0.1 2.20 ②0.1 1.70 0.5 8.5 (4)1987 将 图3“×1k”旋钮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 0~19998Ω 易错成(5+4×0.05)mm=5.20mm,【解析】 ( ( ) 1)最上面图读数:整毫米数是17,不足1毫米 正确的应为 50+4×0.05mm=50.20mm.()数是7×0.1mm=0.7mm,最后结果是17mm+0.7mm= 3 区分零刻度与标尺最前端例如(图 )17.7mm. 4中间 图 读 数:整 毫 米 数 是23,不 足1毫 米 数 是17×0.05mm=0.85mm,最 后 结 果 是 23 mm +0.85mm=23.85mm.最下面图读数:整毫米数是3,不足1毫米数是9×0.02图mm=0.18mm,4最后结果是3mm+0.18mm=3.18mm.易错成(13+10×0.05)mm=13.50mm,(2)固定刻度示数为2.0mm,不足半毫米的从可动刻度正确读数为(14+10×0.05)mm=14.50mm.上读,其示数为15.0,最后的读数:2.0mm+15.0×0.01mm2.【答案】 (1)0.155(±0.003范围内均可) (2)25=2.150mm. (3)①A2 R2 ②见解析图 ③B(3)①电流表使用0.6A量程时,刻度盘上的每一小格 【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d=0.01mm×15.5=表示0.02A,表针示数为0.44A;当使用3A量程时,每一小0.155mm.格表示0.1A,表针示数为2.20A. (2)多用电表的读数乘倍率即为待测电阻的阻值,即Rx②电压表使用3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1V,表针示数=25×1Ω=25Ω.为1.70V;使用15V量程时,每小格表示0.5V,表针示数为 (3)①选择电流表时需先估算电路中的电流.设电动机8.5V.4(4)电阻为1987Ω.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将“×1k”旋钮 和定值电阻R0串联的电压为电源电动势.则I=25.0+60A调到2,再将“×100”旋钮调到0.每个电阻箱的最大阻值是 ≈0.047A=47mA.9999Ω,用这样的两个电阻箱串联可得到的最大电阻是2× 实际实验时可通过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压使流过电流表9999Ω=19998Ω.故用两个这样的电阻箱,可得到的电阻 的电流不超过30mA,所以电流表选A2.值范围为0~19998Ω. 滑动变阻器应选择便于调节的R2.【易错点拨】 游标卡尺的读数应注意以下几点: ②由于电流表A2的电阻较大,为减小实验误差,应采用(1)看清精确度 电流表外接法.为有效地控制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应采用例如(图1) 滑动变阻器分压电路,所以电路图连接如图所示.图1易错成(11+4.0×0.1)mm=11.40mm,正确的应为11.4mm,游标卡尺不需估读,后面不能随意加零.例如(图2) ③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0 与导线圈电阻的总电压,故图象斜率表示的是R0 与导线圈电阻之和.3.【答案】 (1)B C 甲 (2)见解析图 (3)5.2 (4)B D (5)A【解析】 (1)为 了 减 小 误 差,应 使 电 表 读 数 为 量 程 的图2 1 2易错 成(10+12×0.05)mm=10.6 mm,正 确 的 应 ~ ,电源电动势为4V,故电压表选3 3 C.估算通过Rx的最为10.60mm. 3 RV() 大电流约为2 主尺上的单位为厘米 Im=5 A=0.6A,所以电流表应选B.因为Rx103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R> x,所以电流表应外接,=6.070cm.即应采用甲电路,测量误差较小R .A (2)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倍率的电阻挡后,应先进行欧姆调零,再进行测量,由题图丙所示可知,测量结果为7×10=70Ω.【技巧题特训】(2) 1.【答案】 (1)ACDFH (2)外 小 (3)0.900()πRd24 4L【解析】 (1)电池组电压是3V,流过金属丝的最大电流EIm= =0.5A,故电流表选C,电压表选D;滑动变阻器(3)电 流 表、电 压 表 的 读 数 分 别 为I=0.50A,U= r+Rx2.60 选总阻值小的,便于调节,故选F;另外要选导线、开关.2.60V,所以Rx=0.50Ω=5.2Ω.( R2) xR=40, V因为 =800,故电流表选择外接法,外接(4)甲电路中产 生 误 差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电 压 表 的 分 流 作 RA Rx用,选项B正确.乙电路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电流表的 法测量值偏小.分压作用,故选项D正确. (3)根据千分尺的读数规则知,读数是0.5mm+40.0×RxE 0.01mm=0.900mm.(5)Rx两端的电压U= ,其中 为滑动R R( ) () L 4L πRd2Rx+ L-x 4R=ρ =ρ 2,解得L S πd ρ= 4L .变阻器总阻值,L 为滑动变阻器两端总长度,结合数学知识 2.【答案】 (1)如图所示可知选项A正确.【高频题特训】1.【答案】 A 11.30【解析】 测量内径时应该用游标卡尺上的内测量爪A.游标卡尺的读数=主尺上的读数+游标尺上的读数.本题主尺 上 读 数 为 11 mm,游 标 尺 上 读 数 为 6×0.05 mm=0.30mm,故读数为11.30mm.2.【答案】 AC (2)滑动变阻器B C (3)微安表读数I1、毫安表读数【解析】 实验中应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的有效长度, I2、电阻箱读数R2 (I2-I1)R2/I1而不是全长;金属丝的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 【解析】 (2)滑动变阻器R1在实验中起调节电流的作金属丝与电压表并联,电压表对它的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 用,应选可调阻值范围较大的,以使电路中的电流能够调节电流表外接法,故A、C操作错误. 到足够小.由于电源电动势为3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3.【答案】 见解析 定值电阻R3的阻值应选3kΩ至6kΩ的.【解析】 由于A1的内阻已知,可将其当作电压表来用; U3.【答案】 (1)1.000mm (2)A 小 (3)B -R, A又给了另一个电流表 A2 可把两电流表示数之差当作通过 IR1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测 R1的阻值;题目要求测多组数 【 】 () () ()I(R +r )4.答案 1 乙 2R b 3 1 0 11据,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式;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I2-I1【解析】 (1)所给的三个电路图中,乙图可明确确定两支路的电流值和含有电流表的支路的电阻值,由此可确定待测阻值.故乙图正确.(2)因乙图为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则易用小阻值的变阻器.故应选R1,闭合开关前要让测量电路电压由小变大,故滑片P 应置于b端.(3)由并联电路特点:Rx(I2-I1)=(R0+r1)I1得:RxI1(R0+r1)4.【答案】 (1)0.617 6.070 (2)进行欧姆调零 70 = I .2-I1【解析】 (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0.5mm,可 【点评】 考查电阻的测量电路的设计,能灵活根据所给动刻度 读 数 为11.7×0.01=0.117 mm,所 以 最 终 读 数 的器材确定合适的电路,并会求解阻值.为0.617mm. 【拓展题特训】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60mm,游标读数为0.05×14= 1.【答案】 (1)见解析图 (2)0.58(0.57~0.59之间)0.70 mm,所 以 最 终 读 数 为 60+0.70 mm=60.70 mm 65(64~66均可) (3)1'和2'.104 物理·实验专题【解析】 (1)电路图如图所示. RR = 1R2此时玻璃管内水柱的电阻 x R =8000Ω,d水柱横截面积S=π( )22 =3.14×10-4m2,ρL RS由电阻定 律 R= 得S ρ= L =8000×3.14×10-4×5Ω·m≈12.6Ω·m;() U ΔU2 由题图可求R= = ,由图线斜率可求得I ΔI R= 第2讲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l0.58kΩ(0.57kΩ~0.59kΩ均可),由R=ρ ,可得S l=65 【基础特训】m(64m~66m均可). 1.【答案】 (1)A (2)B (3)0.1(3)由题表可知,1'和2'之间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 【解析】 (1)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能较大为零,说明其间有断路. 范围地测量数据,所以控制电路部分应用分压式接法,滑动2.【答案】 (1)A2 V1 R1 (2)C 变阻器应用最大阻值小额定电流大的A.(2)因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加到3V,故滑动U2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灯泡的电阻R= ,额定电P =15ΩP流I= =0.2A,由U R=15Ω< RARV= 15000Ω,依据(3) 公式法“大 内 小 外”的 原 则,可 知 电 流 表 应 采 用 外 接 法,故选B.(3)在灯泡的I-U 图上作出电源的I-U 图线,交点坐标即为这个电源给这个灯泡供电时的电压和电流,此时P灯=IU=0.1×1W=0.1W.(4)0.20±0.023.【答案】 (1)C (2)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3)电 流 表 A1 的 示 数 I1,电 流 表 A2 的 示 数 I2I2 (r2+R 0)I1-I2【 R R4.答案】 (1)20.0 (2) 1 2R(3)12.6 2.【答案】 (1)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A2 R1【解析】 (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2.0cm=20mm,游标尺上第0个刻度和主尺上刻度对齐,所以最终读数为:20.0mm;(2)设把S拨到1位置时,电压表V1示数为U,则此时电U URx路电流为 ,总电压R U总= +U;当把S拨到2位置,调1 R1整电阻箱阻值,使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 V1示数相同也为U U (2)见解析图U,则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总电压R U'总=·R R2+U,由(3)2.5(2.4~2.6均可) 灯泡的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Rx R于两次总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E,可得 = 2,解得 时的电阻(或灯泡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R1 R 【解析】 (1)根据 P=I2R,估算出灯泡的电流大约是RR = 1R2x ; 600mA,R 因此电流表应选A2;本实验要描绘出灯泡的U-I1 图线,需要测量多组数据,因此滑动变阻器应接成分压式,所(3)从图丙中可知,R=1×103Ω时,L=5.0m-1,以应选阻值较小的R1;小灯泡电阻较小,电流表应外接;105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2)如图所示 【高频题特训】1.【答案】 (1)①使它靠近滑动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②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多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其额定电压 (2)见解析图【解析】 (1)滑动变阻器为分压式接法,闭合开关前,应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它靠近滑动变阻器左端的接线柱.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增加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记录多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直至电压达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2)与实物电路相应的电路图如图所示.(3)由P=UI=0.75W,再结合图象可知U额=2.5V;大于1.23V的原因是灯泡的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的电阻.3.【答案】 (1)左 (2)D F (3)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2.【答案】 见解析图【解析】 由题图甲可看出,测量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的控制电路是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测量电路是电流表外接法.正确连线如图所示.(4)0.017(在0.015~0.019范围内均可)【解析】 (1)调到欧姆挡时,在多用电表的内部,电源的正极是接在黑表笔上,负极是接在红表笔上;(2)电源电压只有3V,所以电压表选D;二极管允许通 3.【答案】 (1)A D (2)E (3)见解析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所以电流表选F. 【解析】 (1)因小电珠的额定电压为4V,为了保证安(4)在图中画出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的伏安特性图 全,选用的电压表量程应稍大于4V,但不能大太多,量程太象,从图中找出两图象电流相同且电压之和等于3V时的电 大则示数不准确,故只能选用0~5V的电压表,故选A.由P流值大约是13mA,则R 的功率P=I2R≈0.017W., P=UI得 小电珠的额定电流I= =0.5A,故应选择4.【答案】 (0~0.61)见解析图 (2)红 (3)80 U【解析】 (1)由题意可知电流正向通过二极管时,二极 A量程的电流表,故选D., , (2)由题意可知,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要从零开始变化且管的电阻较小 故 表应外接 由于要描绘二极管在0~8多取几组数据,故只能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而分V间的伏安特性曲线,故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电 压式接法中应选总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故选E.源电动势为8V,故多用电表的电压挡选10V的.电路图如 U2图所示. (3)小电珠内阻R=P =8Ω,小于R0= RVRA,故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电路图和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2)利用多用电表电压挡测量正常使用中的二极管两端的电压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7.2 【技巧题特训】V,据伏安特性曲线图可知二极管两端的电压为7.2V时对 1.【答案】 (1)最大 (2)9 (3)3.84 4.83应的电流是10mA,故电阻R 的阻值大约为80Ω. 【解析】 (2)电源输出电压:U=IR1=0.6×15V=9V.106 物理·实验专题(3)电动机的输入电流IM=I-I1=1.2A.由电动机的 4.【答案】 (1)如图甲、乙所示,其他连接正确也可;U-I特性曲线可知,此时电动机的电压为UM=3.2V,所以U-UP=UMIM=3.84W,RM2= I ≈4.83Ω.M2.【答案】 (1)甲 (2)×1 (3)增大 2【解析】 (1)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0开始逐渐增大,故滑动变阻器应选分压式接法,小灯泡的内阻较小,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选甲图;(2)小灯泡的电阻较小,欧姆挡选“×1”挡即可;(3)由于图线向上弯曲,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增大,故小灯泡的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甲由图线可得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0.6W时,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是2V.【拓展题特训】1.【答案】 (1)连线如图所示乙(2)①20 ③0.60 ④大 (3)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左( 【 】 ()2)①1.40 0.23 5.答案 1 乙(2)B D (3)1.00 2.75【 】②描点绘出I -U 图线如图所示 解析(1)电动机不转时,两端最大电压约为:U=0.5x x×0.8=0.4V,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电动机线圈电阻约为0.8Ω,电流表内阻约为0.5Ω,电压表内阻约为5kΩ,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线圈的电阻太小,因此为保护电动机,则将定值电阻与电动机串联,故应选择乙电路图;(2)测电动机线圈电阻,应控制电动机不转,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电动机不转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与电动机两端电压都很小,电流表选B,电压表选D;(3)U 2由欧姆定律可知:r+R= ;I =0.5=4Ω解得:r=4-3=1.00Ω③非线性 电动机正常工作时,总功率:P=UI=6×0.5=3W,2.【答案】 (1)A C E (2)如图所示 (3)5.0 线圈产生的热功率:P2Q=Ir=0.52×1=0.25W,电动机正常工作输出的机械功率:P机械=P-PQ=3-0.25=2.75W.【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器材选取的原则,即精确、安全,以及知道电动机正常工作时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与内部消耗功率之和.6.【答案】 (1)断开 B 1.0 (2)闭合 减小 (3)0.163.【答案】 (1)ABDF (2)如 下 图 (3)小 于 【解析】 (1)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滑动变阻器采用(4)1557~1587均可 限流式接法,因此S2处于断开状态;直接用电源两端的电压即传感器B 的数据作为纵坐标;电流传感器的数据作为横坐标,作 出 的 图 线 的 斜 率 表 示 电 源 的 内 阻, ΔU则 r= ΔI =3V-2.7V0.3A =1.0Ω;(2)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电压要从0开始测,因107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此滑动变阻器需要采用分压接法,故S2处于闭合状态,电源 (4)电动势E=I1'(图象与纵轴截距)×10000V=1.49传感器A 测灯泡两端电压作为伏安特性曲线的纵坐标,电 V,电源的内阻r=|k(图象斜率)|×10000Ω=0.60Ω.流传感器测流过灯泡的电流作为伏安特性曲线的横坐标,灯(5)E电源输出的短路电流, I短=r ≈2.5A.泡两端与滑动变阻器aP 段并联 因此滑动端P 向右滑动时小灯泡电压将减小; 2.【答案】 (1)U=E-Ir (2)如图所示(3)将电阻R 和电灯A、B 等效为电源内阻,在灯泡的I-U图象坐标系内作出等效电源I-U 图象如图所示:(3)不变 增大【解析】 (1)本题是利用伏安法测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由E=U+Ir得U=E-Ir.(2)连接电路图要从电源正极出发,先连接串联部分,最后再进行并联,并注意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以防由图象可知, 接反流过灯泡C 的电流为0.2A,灯泡两端电压 ., (3)在电源的U-I 图象中,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为0.8V 故灯泡C 实际功率P=UI=0.8V×0.2A=0.16W.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由题图可得,电极间距减小第3讲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时,电源电动势不变,内阻增大.3.【答案】 (1)③R1 半偏(或最大值的一半)【 】 ④R基础特训 21.【答案】 (1)见解析 (2)b端 (3)见解析 (4)1.49 1 k (2)大于 (3)①2 左 (4)E=b r=b(1.48~1.50) 0.60(0.55~0.65) (5)2.5(2.3~2.7) 【解析】 (1)由题图可知,当S拨向1位置,滑动变阻器【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实物图连接、实验注意事项、R1在电路中为分压式接法,利用电压表的半偏法得:调节R1数据处理,本实验是用两个电流表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使电压表满偏,保持R1不变,R2与电压表串联,调节R2使电阻,实质是将电流表 与一定值 电 阻 串 联,改 装 成 电 压 表压表的示数达到半偏(或最大值的一半),则电压表的内阻使用. R1与电阻箱示数R2相同.(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调(1)实物连接如图所示. 节R2变大使电压表达到半偏的过程中,总电阻值变大,干路总电流变小,由E=I·r+U外 得U外 变大,由电路知U外=U并+U右,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右侧分得的电压U右=I·R右变小,则U并 变大,电压表半偏时,R2上分得的电压就会大于电压表上分得的电压,那么R2的阻值就会大于电压表的阻值.(3)测水果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利用伏阻法,S拨到2,U同时将R 11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左端.利用E=U1+ ·r,R() , 22 实验前应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 因此U1'应使滑片移到b端. E=U1'+ ·r,联合求E、r.(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R' E2(3)作I1-I2图象如图所示. U 1 r 1 1 r 1=U+ ·R r,变形得U =·E R +,E E =k,E =b,得E1= ,kb r=b .【高频题特训】1.【答案】 C【解析】 A中只测两组数据求出E、r,偶然误差较大;B中计算E、r 平均值虽然能减小误差,但太繁琐;D中分别求I、U 的平均值是错误的做法.2.【答案】 (1)测量电路如图所示.108 物理·实验专题2.【答案】 (1)E=I(R+r) (2)最大值 25 (3)6.2(6.0~6.4均可) 2.5(2.4~2.6均可)【解析】 (1)在闭合电路中,E、I、R、r 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是E=I(R+r).(2)为了整个电路的安全,所以开始电流要最小,即电阻箱电阻调到最大值;题图中电阻箱读数为25Ω.() ( ), 1 R r 1() 3 根据E=I R+r 推出 = ,再结合2 按照实验值作出的U-I图线如图所示 I E +E I-R1 r图象可 知:图 线 的 斜 率 为 ,截 距 为 ,解 得E E E=6.2V(6.0~6.4均可),r=2.5Ω(2.4~2.6均可).3.【答案】 (1)调节R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仍为I0R0 (2)3.1 6.3【拓展题特训】1.【答案】 (1)80.0 (2)见解析图 (3)4.44×10-32.95(2.94~2.96均可) 0.71(0.68~0.74均可)【解析】 (1)1.50由于电压表内阻较大,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解析】 (1)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对干路电流的测量影响很小,可以不考虑,故电压表应接在U干电池两端;注意开关要控制整个电路. E 12x= (R R+rx)+U120(2)描点连线的原则:尽可能多的点在直线上,不在直线1 1 1上的点要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U-I 图线中的纵轴的截 即U =E R R+12 x 0 Ex ( rx1+R )0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即E=2.95V;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 1 —ΔU 由此可知 R 关系图线是一条直线.电阻R=80.0Ω源的内阻,即r=| |=0.71Ω. U12ΔI 的点偏离直线较为明显,应剔除.【 】 () U2-U3.答案 1 将S 12切换到b ()U R 21.43 1 (2)1画出 —R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U .121.2【解析】 (1)由于R 和R1串联,所以通过R1的电流I=U1, U -U两 端 的 电 压 为R R1 U2 -U2 11,所 以 R1 = I =U2-U1U R.1() U2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4.8+R2+R),所以R1 1= ·(1 1U E 4.8+R2) ,R+E1 1 1由此式看出, - 图线的截距为 =0.7,斜率U R E k=1( ) 2.8-0.7E 4.8+R2 =,0.5 =4.2, , ()1.52-0.723 斜 率 k= V-1 ·Ω-1 =4.44×10-3由此两式得 E=1.43VR2=1.2Ω. 180【技巧题特训】 V-1·Ω-1,1.【答案】 (1)7.2 (2)如图所示 (3)7.5 5.0 1 1 1 r结合U = R+(1+ x)可知:12 ExR0 Ex R01 -3,E R =4.44×10x 0所以Ex=1.50V.2.【答案】 (1)(b) D (2)1.46 0.84 (3)I1(R0+Rg1)【解析】 (1)没有电压表,可以将电流表串联一个电阻,可以改装成电压表,根据欧姆定律,若将电流表与定值电阻109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串联有U=I1R0=0.003×(500+10)=1.53V,与电源电动 远大于R0 的阻值,故电流表采用外接的方法,即图a所示;势接近,故应将电流表A1与定值电阻串联使用,故合理的是 (2)电路图实物连接如图所示;(3)在电源的U-I图线中,图(b)图;电源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1欧姆,为方便实验 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定值电阻和电源内阻之和,即R0+r=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D. ΔU ,所以电源的内阻ΔI =3.75Ω r=0.95Ω,I=0时对应的(2)由 电 路 图 可 知,在 闭 合 电 路 中,电 源 电 动 势:E= 路端电压U 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故E=2.9V.I1(E rR0+Rg1)+I2r,则:I1= - ,由图象R0+Rg1 R0+RI2g1, : -3 E E可知 图象的截距 b=1.46×10 =R = =A1+R3 20+980E ,则电源电动势为:1000 E=1.46V.r r ΔI1图 象 斜 率:k = R = = =A1+R3 1000 ΔI21.46×10-3-1.0×10-3≈0.84, 【 U -3.50.55 5.答案】 (1)25 (2)0-3-r (3)相同I ×10不同0电源内阻为:r=0.84Ω. 【解析】 (1)图象的斜率表示电源的内阻,则可知内阻(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可知,在U-I图线 : 5.5-4.0为 r= =25Ω;中,图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的物理含义即为电动势的大小, 0.08-0.02()( ) , 2 接Rx改接在B、C 之间,由题意可知,等效内阻为:故当图线的纵坐标改为I1 R0+Rg1 时 图线与纵坐标轴的U0-3.5交点的物理含义即为电动势的大小. R0+r= -3;I0×103.【答案】 (1)原理图见解析 (2)9.0 10: U0-3.5解得 ;【解析】 (1)由题意可知,Rx= -r本实验中没有电压表,故将已 I ×10-30知内阻的电流表A 与定值电阻串联充当电压表,电流表 A (3)由于在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闭合电路中电阻不变,故2 1与定值电阻R 串联即可. , ,如图所示: 电流表的变化范围相同 而由于电压表测量的是路端电压由于等效内电阻不同,故电压表的变化范围不同.【点评】 本题考查测量电源内阻及电阻的实验,关键在于明确电路结构,认清实验方法及步骤;再由欧姆定律或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进行分析求解.6.【答案】 (1)R1 (2)如图(注:滑动变阻器多连一条线也是正确的) (3)I2 (R0+r) (4)5.3~5.9Ω都可(5)BCD(2)表头的示数与定值电阻阻值的乘积可作为路端电压处理,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 , : E IrI1 R+RA =E-I2r 即 I1=2 ;1000-1000由图可知,图 象 与 纵 坐 标 的 交 点 为9.0mA,则 有:9.0E 7.【答案】 (1)见解析 (2)1.49 1.2mA= ,解得: ;1000 E=9.0V 【解析】 (1)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滑动时,其电阻值变由图象可知,图象的斜率为:10×10-3,由公式得图象的 大,滑动变阻器应接左下接线柱;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r V,故电压表选择3V,电流表选择0.6A;根据实验电路图连斜率等于 ,1000 接实物电路图如图1所示.r故1000=10×10-3;解得r=10Ω.【点评】 本题为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的变形,注意由于没有电压表,本实验中采用改装的方式将表头改装为电压表,再根据原实验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研究.4.【答案】 (1)B a (2)见解析 (3)0.95 2.9【解析】 (1)新型电池的电动势约为3V,定值电阻R0的阻值约为3Ω,则通过的定值电阻R0 的最大电流约为1A,故在测量R0 阻值时应选择B为电流表;由于电压表内阻 图1110 物理·实验专题图2(2)用直线把坐标系中各点连接起来,得到U-I 图象,如图2所示;由图象可知,图象与纵轴交点是1.49V,则电源() , E4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200Ig= ,, ΔU 1.49-1.10R+r电动势E=1.49V 电源内阻r=ΔI= 0.33 ≈1.2Ω. I 200(R+r)= ,8.【答案】 (1)水果电池的内阻太大 (2)AD (3)① Ig E200B、G ②见解析 ③3.0 偏大 由数学 知 识 可 知,图 象 的 斜 率k 等 于 ,截 距b 等E【解析】 (1)伏特表测量其电压确实能达到3V,而灯泡 200r于 ;并不发光,可能是水果电池内阻太大,电流太小所致. E(2)因水果电池本身有电动势,故不能用欧姆表直接测 1-0.24 200根据 图 象 得 k= ;故5.6 ×1000=136 E =136其内阻,A对B错;水果电池内阻很大,用有内阻的伏特表测 =1.47V;得的电动势误差很大,C错D对. 200r截距b= =0.24×1000;故r=1.76Ω.(3)因灵敏电流表直接接“土豆电池”的两极,测得电流 E为0.32mA,选灵敏电流表 A 和变阻箱测量其电动势和内 【点评】 本题用安阻法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由2于要将电流表改装以及坐标中坐轴单位不是国际单位,从而, 1 1 r阻 测量电路如图所示,由E=I(R+r)得 ,据I =ER+E 给本题增加了难度,在解题中应注意体会.同时电流表改装3.0V, , 后的量程与并联电阻的关系也要注意思考图象的斜率得电池组的电动势为 按照此实验方法 测 .出的电源内阻是电流表 A2和电源两部分电阻之和,因此内 第4讲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电阻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基础特训】1.【答案】 (1)a合理 (2)乙电阻的电流 25.0mA(±0.1都可以) (3)(Ⅰ)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9.【答案】 (1)B (2)见解析 (3)见解析 (4)1.471.76【解析】 (1)需要量程约0.5A的电流表.实验室提供有 ( ) URⅡ RV= (U 为多用电表直流“2.5V”挡的读数)E-U电流表电流为2.5mA,内电阻Rt=199.0Ω. 【解析】 (1)b会受人体电阻的影响;(2)在题图c中,多0.0025×199根据 并 联 分 流 和 欧 姆 定 律 得:R = = 用电表与乙电阻串联,因此测的是乙电阻的电流;(3)多用电0 0.5-0.0025, U E-U, : 表与电阻串联 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所以有: ,1.0Ω 故选 B. R =V R(2)根据图1完成实物图2中的连线,如图: UR因此:RV= (U 为多用电表直流“2.5V”挡的读数)E-U .2.【答案】 (1)1.5×103 ×1k (2)30.8(30.7~30.9都正确) 154 (3)6.1【解析】 (1)欧姆表读数:对应最上一行刻度值为15,倍率为“×100”,读数为1.5×103Ω;测2.0×104Ω电阻时应选“×1k”的欧姆挡.(2)选50mA直流电流挡,则每一大格表示10mA,每I 一小格表示1mA,测量的精确度为1mA,应估读到0.1mA(3)根据描点法作出I -R图线如图.g (此时为1/10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30.8mA;选择量程111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为250mA的电流挡,则每一大格表示50mA,每一小格表 2.【答案】 (1)CABE 30k (2)AC示5mA,测量的精确度为5mA,应估读到1mA(此时为1/5 【解析】 (1)题目中要求测量几十千欧的电阻,所以应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154mA. 该选择“×1k”的欧姆挡,再进行欧姆调零,然后进行测量,(3)选择10V电压挡,则每一大格表示2V,每一小格表 最后将S旋至交流“500V”挡,拔出表笔,所以顺序为C、A、示0.2V,测量的精确度为0.2V,应估读到0.1V(此时应为 B、E.根据欧姆表的读数原理,可以得出被测电阻的阻值为1/2估读),指针对应的读数为6.1V. 30kΩ.3.【答案】 (1)①B ②A (2)①断开 ②6.0 e、f (2)指针偏角过大,说明电阻较小,所以应选择倍率较小12.7 欧姆表测量时灯泡未工作,灯泡温度低,电阻小 的挡位,A项正确;电阻的阻值与电流的流向无关,所以红、【解析】 (1)①因 电 源 为 四 节 干 电 池,故 电 动 势 E= 黑表笔接反,不影响测量结果,B项错误;不将被测电阻与外6V,则应选电压表10V量程挡较合适;②因c、d 间电压为 电路断开,流经欧姆表的电流会影响读数甚至烧毁器材,C5.8V,而e、f 间电压为零,故应为A灯丝断开,B灯丝良好. 项正确;只要不换挡位,就不用重新调零,D项错误.(2)用欧姆表测电路中电阻的阻值时,一定要将电路断 3.【答案】 AD开;由题图读数知电阻的阻值为6.0Ω,应为灯泡B的阻值, 【解析】 A.电路中电流I 与待测电阻的阻值Rx 关系U 图象是非线性关系,当待测电阻为零时,电表满偏,可知欧姆即测量的为e、f 间电阻;由R= 得I R=12.7Ω,与欧姆表表的零刻度在右侧,电阻刻度左侧密右侧疏,故A正确;测得的阻值相差较大,是因为欧姆表测得的电阻的阻值是未 B.测电阻时,要选择合适的挡位,并且只要换挡位一定通电工作 时 的 电 阻 的 阻 值,温 度 较 低,电 阻 率 偏 小,阻 值 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故B错误;偏小. C.多用电表测电压与电流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测电4.【答案】 (1)A (2)短暂 (3)5.0 见解析图 阻时电流也是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故C错误;【解析】 (1)多用电表使用前应进行机械调零,机械调 D.用×10倍率挡测电阻,指针偏转角度很小,说明电阻零部件为A. 较大,应换成×100倍率挡调零后测,故D正确.(2)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时,为保证电表不被损坏往 4.【答案】 140 ×1k 偏小往要进行试触,即让两表笔进行短暂接触,观察指针偏转情 【解析】 欧姆挡读数是读最外面一圈的示数,读出来是况,若持续接触则有可能损坏电表. 14,读出的数再乘倍率“×10”;得所测电阻的阻值为140Ω;(3)黑箱中无电源且每对接点间正、反阻值相等,由多用 欧姆挡选挡要让中值电阻与所测电阻差别不大,测量才电表读数可知所缺数据为5.0Ω,由a、b间电阻为5.0Ω,a、c 会比较准确;因阻值约为2×104Ω,表盘中值为20,则选择间为10.0Ω,b、c间为15.0Ω知,电路为a、b间5.0Ω的电阻 ×1k即可;与a、c间10.0Ω的 电 阻 串 联 而 成,故 可 能 的 电 路 图 如 图 每次换挡后要进行欧姆调零,如果将两表笔短接发现电所示. 表指针指在电阻“0”刻度的右侧,说明实际阻值本应该从“0”刻度右侧作为起始值去读数,读出来的数会比现在测量的更大,则现在的测量值偏小.【点评】 考查欧姆挡的使用,明确要选择合适的挡位并每次换挡后要进行欧姆调零,会正确读数.【技巧题特训】1.【答案】 (1)电压 (2)欧姆 (3)小灯泡断路5.【答案】 (1)×1k A (2)40k 5.0 8.75 2.【答案】 (1)短接 (2)1 (3)15.0 3.60 (4)12.0【解析】 (1)多用电表测电阻时,应让开关指在中间刻 (5)9.00 15.0度附近,因而应选“×1k”挡.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用其内部电 【解析】 (4)当滑动变阻器调到阻值为零时,多用电表源,黑表笔接内部电源的正极,又因电压表的两接 线 柱 中, 的示数为电压表的内阻.“+”接线柱应接高电势端,因而A电路的连接方式正确. (5)设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E,欧姆“×1k”挡内(2)题图甲中欧姆表的读数为40×1kΩ=40kΩ. 部电路的 总 电 阻 为 R,则 由 闭 合 电 路 欧 姆 定 律 及 两 组 数题图乙中电压表的读数为5.0V. 据得:5.0欧姆 表 中 电 池 的 电 动 势 E =5.0 V+ 4.00V 3.60V40×30 V E= R+4.00V,E= ×[(12.0kΩ 12.0kΩ 15.0-12.0)=8.75V. kΩ+R]+3.60V,【高频题特训】 联立两式解得R=15.0kΩ,E=9.00V.1.【答案】 (1)直流电压 1.57V (2)直流电流 3.【答案】 (1)黑 8 160 0.05A (2)变小48mA (3)电阻 1.6kΩ (4)改用“×1k”倍率 重新欧 4.【答案】 (1)×1k 欧姆调零 7000 (2)①B A姆调零 测量、读数 (5)OFF挡 交流电压最高挡 (6)红 I -I正 E ②N MI R0-r2M112 物理·实验专题【拓展题特训】1.【答案】 (1)电流 大 (2)×1Ω 欧姆调零 (3)1300Ω 5.4mA 27.0V (4)滑动变阻器R 断路 U-I图如 图 所 示 1.50V(1.48V~1.52V 均 可) 3.4Ω(3.0Ω~3.5Ω均可)图2【点评】 本题考查了欧姆表的原理及伏安特性曲线,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实验知识;注意欧姆表的原理及分压接法等基本原理.2.【答案】 (1)10 (2)25.0 (3)0.680(0.68同样正确) 5.【答案】 (1)1200Ω (2)D (3)①如图 ②左 ③(4)b 电源3.【答案】 (1)17.3mA(17.2~17.4mA) 69V (2)②150 ③3.8 (3)70(67~71)【解析】 (1)选择开关接1时为量程25mA的电流表,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的示数为17.3mA,选择开关接3时为量程100V的电压表,指针指在图乙所示位置的示数为69V;(2)②电阻箱的读数为150Ω,故C处刻度应为150Ω;③将选择开关接2,红黑表笔短接,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g(r+R1),将电表红黑表笔与电阻箱相连,调节电阻箱使电1 【答案】 () 2 () (不可以改变顺表指针指C 处,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 I (r+R + 6. 16×10 3.60 2ADC2 g 1 序) (3)AC(可以改变顺序) (4)B (5)1.0 3.0150),联立解得E=3.8V;(3)调零后将电表红黑表笔与某 【解析】 (1)多用电表测电阻时不需要估读,选取最上一待测电阻相连,指针在图乙所示位置时,由闭合电路欧姆端的欧姆表刻度,根据挡位可知阻值为6×102Ω,测电压时,定律得E=17.3×10-3×(r+R1+Rx),则待测电阻的阻值 由于精度为0.1V,需要估读一位,根据量程“50”的刻度可知为Rx=70Ω. 电压为3.60V.4.【答案】 (1)右 (2)22k 不需要 (3)①D F ② (2)欧姆挡测电 阻 时 指 针 偏 转 角 度 过 小 是 由 于 挡 位 过见解析小,需选取大挡位,进行欧姆调零后再测阻值.【解析】 (1)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而欧姆表中指针 (3)多用电表一定是红表笔电流流入黑表笔电流流出,偏转较大说明电阻较小,即为正向电流;而欧姆表内部的电图2是测电压,图3是测电流,表笔位置正确.源正极接在黑表笔上,故黑表笔接在二极管的正极处电流较(4)根据测黑箱电压结果可知,, , ; 电源一定在G 的支端;根大 故由题意可知 二极管右侧为正() , : , 据测黑箱电阻结果可知,E、F 之间是二极管,二极管的通电2 由图示表盘可知 欧姆表示数为 22×1k=22kΩ 由流方向为图示表盘可知,指针指在中央刻度线附近,不需要重新换挡 E F.; (测量 5)由题意可知各电阻R1=RA=0.4Ω,R2=2.8Ω,接(3)①由题意可知,采用的电源电压为3V,故为了安全 线柱1、2接入电路时,原电流表改装为2倍量程的电流表,和准确,电压表应选取D,3V的量程;该二极管允许通过的 最大测量电流是1.0A ;接线柱1、3接入电路时,原电流表最大电流为50mA,故电流表应选F; 改装为15倍量程的电压表,总电阻R=3.0Ω,最大测量电压②由题意可知,本实验要求作出伏安特性曲线,故要求 为3.0V.多测数据,故应采用分压接法;同时,因二极管电阻较小,故第5讲 传感器的简单使用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其实验的原理图如图1,然后依次连接实验的电路图如图2. 【基础特训】1.【答案】 (1)A、B 端 (2)260【解析】 恒温箱内的加热器应接在 A、B 端.当线圈中的电流较小时,继电器的衔铁在上方,恒温箱的加热器处于工作状态,恒温箱内温度升高.随着恒温箱内温度升高,热敏电阻R 的阻值变小,则线圈中的电流变大,当线圈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到下方来,则恒温箱图1 加热器与电源断开,加热器停止工作,恒温箱内温度降低.随113 小题狂刷 高考专题特训着恒温箱内温度降低,热敏电阻R 的阻值变大,则线圈中的 E 9Rg= -R= kΩ-4kΩ=0.5kΩ电流变小,当线圈的电流小于20mA时,继电器的衔铁又被 I1 2释放到上方,则恒温箱加热器又开始工作,这样就可以使恒 当I2=3.6mA时,设热敏电阻的阻值为R',则温箱内保持在某一温度.要使恒温箱内的温度保持在50℃, E 9R'= -Rg= kΩ-0.5kΩ=2kΩ即50℃时线圈内的电流为20m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I2 3.6从题图乙查得此时对应的温度E t2=120℃., 为继电器的电阻r+R+R'r .由题图甲可知,50℃时热敏电 2.【答案】 (1)较小 (2)50E 【解析】 (1)由题图甲可知,温度升高,电阻阻值增大,阻的阻值为90Ω,所以R'=I -(r+R)=260Ω.电路中电 流 减 小,因 此 电 流 刻 度 较 大 处 对 应 的 温 度 刻 度2.【答案】 见解析 较小.【解析】 (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得 (2)电流为5mA时,电路总电阻为300Ω,电阻箱阻值到如图所示的变化曲线.由图可知阻值随照度变化的特点: R'=150Ω,则R=150Ω,由题图甲得对应的温度为50℃.光敏电阻的阻值随光照强度的增大非线性减小. 【技巧题特训】1.【答案】 见解析【解析】 (1)为获得更多的数据,应使电压从零开始变化,故应采用分压电路.由于待测热敏电阻阻值约4Ω~5Ω,故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2)因天色渐暗、照度降低至1.0lx时启动照明系统,此时光敏电阻阻值为20kΩ,两端电压为2V,电源电动势为3V,故应加上一个分压电阻,分压电阻阻值为10kΩ,即选用R1.此电路的原理图如图所示. (2)按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3.【答案】 C【解析】 由题意知,S () ,两端的电压增大,则电路中的电 3 ①往保温杯中加入一些热水 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流增大,接触药液的传感器的电阻变小,则 A、B选项是错误 度计值;的;将S看做外电路,其余看做等效电源,根据U=E-Ir 可 ②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判断,同样的变化电流,则内阻越大电压变化越大,因此答案 ③重复①、②步骤,测出不同温度下的数据;为C. ④绘出各种测量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4.【答案】 ABC 2.【答案】 (1)见解析 (2)高【解析】 当入射光强度增大时,R 阻值减小,外电路总 【解析】 (1)高温时热敏电阻阻值小,热敏电阻两端电3电阻随R3的减小而减小,R1两端电压因干路电流增大而增 压小,A 点电势低,而要使电铃工作,电铃应接高电势,所以大,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同时内电压增大,故电路路端电压减 门电路为非门,电路图如下所示;小,A项正确,D项错误;由路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增大知,R2两端电压必减小,则R2中电流减小,故B项正确;结合干路电流增大知流过小灯泡的电流必增大,则小灯泡的功率增大,故C项正确.【高频题特训】1.【答案】 120 (2)顺时针旋转模块中的变阻器,其电阻R1值变小,即【解析】 从题图乙查得t=20℃时,R 的阻值为4kΩ R1分担的电压较小,A 处为高电势,要使报警器能报警,则由E=I1(R+Rg)得 热敏电阻R2的阻值要更小,导致触发温度值将变高.114 物理·实验专题【点评】 考查火警报警的工作原理,掌握门电路的种 电阻R1 偏大.另外,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逐渐类,及各自的作用,并知道热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温度升高而 减小.当R1 较小时,R/RA减小的特点,理解如何提高火警报警的灵敏度. 量得到的R1 的误差较小.所以AC选项正确.【拓展题特训】 (5)当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向周围环境散热1.【答案】 (1)小 (2)右 (3)见解析图 达到平衡时,满足关系式12R=k(t-t0),将已知电流恒为【解析】 (1)因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温度降低时,电 50mA,t0=20℃,k=0.25W/℃代入可得:R=(100Ω/℃)t阻增大.故电路中电流会减小. -2000Ω,在图3中画出R=(100Ω/℃)t-2000Ω的函数直(2)由(1)的分析知,温度越高,电流越大,25℃的刻度应 线.直线与曲线的交点即是所求的温度,该电阻的温度稳定对应较大电流,故在20℃的刻度的右侧. 在46~49℃.(3)电路如图所示.综合特训【母题特训】1.【答案】 (1)见解析图;(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合开关S1、S2,调节R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证滑动变阻器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2,调节电阻箱2.【答案】 (1)见解析 (2)见解析 (3)a (4)ACR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读取电阻箱所示的电阻值,此即为(5)46~49测得的电压表内阻【解析】 (1)实验器材中的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为 (3)> 电压表串联电阻箱后认为电压不变,而实际该20Ω)、热敏电阻Rt(常温下约8kΩ),滑动变阻器电阻远小 支路电压变大,则电阻箱分压大于计算值,则会引起测量值于待测电阻.如果采用限流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对电路中 的偏大的电流、电压影响很小,不符合实验要求.所以采用分压接法. 【解析】 (1)待测电压表电阻(3000欧姆)远大于滑动变电流表A(内阻约200Ω)、电压表V(内阻约10kΩ),根据R/ 阻器R1的电阻值(100欧姆),故滑动变阻器R1采用分压式RA>RV/R,可见电流表对测量电阻的影响较小,所以采用 接法;内接法.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 电路图如图所示:图1(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以保证通电后电压表所在支路分压最小,闭合开关S1、S2,调节R1,使电压表的指针满偏,保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断开开关S2,调节电阻箱R0使电压表的指针半偏,读取电阻箱所示的电阻值,此即为测得的电压表内阻;(3)电压表串联电阻箱后认为电压不变,而实际该支路电压变大,则电阻箱分压大于计算值,则会引起测量值的偏大,故RV2.【答案】 (1)15 35 (2)300 3000 (3)c 若电流表无示数,则说明 R2 断 路,若 电 流 表 有 示 数,则 说 明 R图2 1断路(2)补充完成实物间的连线,如图2所示. 【解析】 (1)定值电阻和毫安表都是并联关系,电压相(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应置于a 端, 等,电流和电阻成反比,若使用a 和b 两个接线柱,量程为使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为零,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3mA,则通过R1 和R2 的为2mA,电流比为1∶2,所以电(4)电流表内接法会产生实验误差,由于电流表的分压, 1阻比为 ,可得测量得到的R 两端电压比实际电压偏大,所以计算得到的 2∶1 R1+R2=2Rg=50Ω.若使用a 和c 两111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小题狂刷】第二部分 实验专题 专题二 电学实验答案.pdf 【小题狂刷】第二部分 实验专题 专题二 第4讲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