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观察与比较》教学课件(15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观察与比较》教学课件(15张PPT)+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我们自己” 单元的收官课,承接前 5 课 “身体结构、生长变化、游戏观察、气味感知、多感官探索” 的基础,聚焦 “观察与比较自身及同伴的差异” 这一核心主题,是 “感官应用” 向 “科学方法(观察比较)” 转化的关键课时。教材以 “学生熟悉的自身特征” 为探究载体,通过 “明确观察维度 — 开展对比活动 — 归纳比较方法 — 联系生活应用” 的逻辑链,引导学生从 “零散感知差异” 转向 “有序观察比较”,认识 “可以从身高、发型、服装、五官特征等方面观察自己与同伴的不同,观察比较能发现事物的差异与相同点”,初步建立 “观察比较是认识事物的重要科学方法” 的科学观念。教材注重 “生活化、具象化”,贴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为后续 “比较不同物体特征” 奠定方法基础,是单元知识与科学方法的综合应用与升华。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具备以下基础与认知特点: 已有经验:通过前 5 课学习,能运用眼、耳、手等感官观察事物,知道自身身体结构与生长变化,在生活中能直观感受到 “自己与同伴不一样”(如身高不同、发型不同),但未系统梳理 “观察比较的维度”,也未掌握 “有序观察、完整描述差异” 的方法; 认知特点:以具象思维为主,对 “观察自己与同伴” 的活动兴趣浓厚,易关注 “明显差异(如服装颜色)”,忽视 “细微特征(如眼睛形状、手指长短)”,需教师引导明确观察维度; 学习能力:能简单说出 “他比我高”“我穿红衣服” 等单一差异,但难以从多个维度有序比较,且缺乏 “用简单符号记录差异” 的意识,需教师简化记录任务、分步指导观察顺序。
核心素养分析
1. 科学观念 通过观察与比较,知道可以从身高、发型、服装、五官特征(如眼睛大小、有无酒窝)、手部特征(如手指长短、有无指甲盖花纹)等维度,发现自己与同伴的差异与相同点,初步建立 “观察比较能认识事物差异” 的科学观念。 2. 科学思维 通过 “从多个维度比较自己与同伴”(如先比身高,再比发型,最后比服装),学习 “有序观察、分类比较” 的思维方法,能从对比中归纳 “哪些是相同点、哪些是不同点”(如 “我们都有两只眼睛,他是短发我是长发”),培养初步的分类与归纳思维。 3. 探究实践 能参与 “观察自身与同伴特征”“记录比较结果” 活动,学习 “按‘整体特征(身高)→局部特征(头部、手部)→细节特征(五官、手指)’的顺序观察”“用简单符号(如身高线、发型简笔画)记录差异” 的方法,提升 “有序观察、规范记录” 的探究实践能力。 4. 态度责任 感受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体会个体差异的美好;在观察比较中养成 “尊重事实、如实描述差异” 的科学态度,愿意主动关注同伴的特征,增强人际交往中的观察力与包容心。
教学重点
明确观察比较的常见维度(身高、发型、服装、五官、手部特征),能从 2-3 个维度说出自己与同伴的差异; 学习 “有序观察” 的方法,如先观察整体特征(身高),再观察局部特征(头部、手部)。
教学难点
突破 “只关注明显差异,忽视细微特征” 的认知局限,能观察到 “眼睛大小、有无酒窝、手指长短” 等细微差异; 用完整的简单句子描述 “从某一维度发现的差异”(如从 “他比我高” 提升到 “在身高方面,我到他的肩膀,他比我高”)。
教具准备
观察比较维度图(身高、发型、服装、五官、手部特征的图文示意图)、身高测量尺(贴在墙上,标有厘米刻度,适合儿童身高范围)、PPT 课件(不同儿童的特征对比图)、“观察比较记录卡” 模板、彩色贴纸(用于标记相同点与不同点) 每人 1 张 “观察比较记录卡”(印有 “我的特征”“同伴的特征” 两栏,分身高、发型、服装、五官、手部 5 个维度的空白记录区)、彩色蜡笔、小镜子(每人 1 面,用于观察自身五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趣味对比导入:邀请两名身高、发型差异明显的学生上台,提问:“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位同学,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引导说 “他比他高”“他是短发,他是长发”)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不一样呢?” 引导聚焦主题:当学生说出更多差异(如 “衣服颜色不一样”“眼睛大小不一样”)时,追问:“我们怎么才能有序地找到自己与同伴的不一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与比较’,用有序的方法发现自己和同伴的特征差异!” 板书课题:用彩色粉笔写课题 ——《我们自己 —— 观察与比较》,带领学生念 2 遍,强调 “今天要当‘特征小侦探’,有序观察,找出自己与同伴的不一样!” 学生活动 观察上台学生,兴奋回答:“小明比小红高!”“小红是短发,小明是长发!”“小红穿蓝色衣服,小明穿黄色衣服!”; 补充其他可能的差异:“他们的眼睛可能不一样大!”“手指长短可能不一样!”; 跟着教师念课题,对 “有序观察找差异” 充满兴趣,有的学生已经开始观察身边同伴的发型。 设计意图 用 “身边同伴的明显差异” 直观唤醒学生对 “比较” 的感知,激发探究兴趣;自然引出 “有序观察比较” 的核心主题,为后续学习铺垫。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观察比较?(5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观察维度图:拿出观察比较维度图,边指图边讲解:“我们可以从 5 个方面观察自己与同伴 ——①身高:谁高谁矮;②发型:是长发还是短发,颜色是黑色还是其他颜色;③服装:上衣、裤子的颜色,有没有图案;④五官:眼睛大还是小,有没有酒窝,嘴巴的形状;⑤手部:手指长还是短,手掌大还是小,有没有指甲盖花纹。” 示范观察方法:邀请一名学生配合,先比身高(两人背靠背站在身高尺旁),说:“看,我们先比身高,小明到 120 厘米,小红到 115 厘米,小明比小红高;再看发型,小明是黑色短发,小红是黑色长发,发型不一样。” 聚焦核心问题:“如果我们没有顺序地观察,可能会漏掉很多差异。接下来我们分组按这 5 个维度观察自己与同伴,看看能发现多少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活动 跟着教师指认观察维度,大声重复:“身高、发型、服装、五官、手部!”; 观察教师示范,有的学生小声说:“我和同桌也要这样比身高!”; 明确探究目标,期待分组活动,有的学生已经拿出小镜子,准备观察自己的五官。 设计意图 通过 “维度图 + 示范”,让学生明确观察比较的具体方向,突破 “不知道从哪里观察” 的基础认知;聚焦 “有序观察”,为后续探索环节明确任务。 (二)探索: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记录差异(12 分钟) 教师活动 明确分组任务:将学生分成 2 人一组(同桌为一组),发放 “观察比较记录卡”、小镜子,讲解任务:“每组先互相观察,按‘身高→发型→服装→五官→手部’的顺序,把自己和同伴的特征画在记录卡上(如身高栏画两条长短不同的竖线,代表谁高谁矮;发型栏画短发或长发的简笔画),发现不一样的地方用‘△’标记,一样的地方用‘○’标记。” 示范记录方法:拿起记录卡,举例:“如果我是短发,同桌是长发,就在‘我的发型’旁画短发,‘同伴的发型’旁画长发,在中间画‘△’标记不一样;如果我们都是黑眼睛,就在‘五官(眼睛颜色)’旁都画黑色圆圈,中间画‘○’标记一样。” 巡回指导:在各组间走动,针对不同维度引导观察: 身高:“两人背靠背站在身高尺旁,看头顶对着哪个刻度,谁的刻度高谁就高,在记录卡上画长短竖线。” 五官:“用小镜子看看自己的眼睛,是大还是小?有没有酒窝?和同伴比一比,一样吗?” 手部:“伸出手掌,比一比谁的手掌大?数一数手指,都是 5 根吗?手指长短一样吗?” 记录指导:“不会画的可以用简单符号,比如用‘□’代表有酒窝,‘○’代表没有酒窝;服装颜色用对应的彩笔涂一涂。” 学生活动 分组开展观察比较: 比身高:两人背靠背站在身高尺旁,兴奋地说 “我到 118 厘米,你到 116 厘米,我比你高!”,在记录卡身高栏画两条长短竖线,标记 “△”; 观察发型:互相看对方的头发,说 “我是短发,你是长发,不一样!”,在记录卡画短发和长发,标记 “△”; 检查五官:用小镜子看自己的眼睛,说 “我的眼睛大,你的眼睛小!”“我们都没有酒窝,一样!”,在五官栏画对应的简笔画,分别标记 “△” 和 “○”; 比较手部:伸出手掌比大小,说 “你的手掌比我的大,手指也比我的长!”,在手部栏画大小手掌,标记 “△”; 完成记录卡:在教师帮助下,大部分学生能按顺序记录 5 个维度的特征,准确标记相同点与不同点; 小组交流:和同伴分享自己的发现,如 “我们在身高、发型、手部方面不一样,在眼睛颜色、都没有酒窝方面一样!”。 设计意图 通过 “双人结对观察 + 记录卡记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 “有序观察比较” 的方法,突破 “只关注明显差异” 的难点;“巡回指导” 帮助学生发现细微特征(如酒窝、手指长短),提升探究实践能力;小组交流锻炼语言表达,落实科学观念目标。 (三)研讨:观察比较能发现什么?(5 分钟) 教师活动 邀请小组分享:请 2-3 组学生拿着 “观察比较记录卡” 上台,说:“你们组从哪几个方面观察了?发现自己与同伴哪些地方不一样,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按顺序观察呀?”(若学生表达不完整,教师补充:“他们组从身高、发型等 5 个方面观察,发现身高不一样、眼睛颜色一样,而且是按顺序观察的,做得很规范,对不对?”) 引导总结发现: 观察维度多,发现差异多:“如果只观察身高,只能发现 1 个差异;如果按 5 个维度有序观察,能发现更多差异,比如发型、服装、五官的不一样。”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我们和同伴既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一样的地方,但不一样的地方让每个人都很特别,就像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观察比较的方法:“观察比较时,要按一定顺序(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多个方面去看,才能全面发现事物的差异与相同点。” 强化科学观念:“观察比较是很重要的科学方法,不仅能发现自己与同伴的差异,以后观察动物、植物、玩具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找出它们的不一样!” 学生活动 上台分享:拿着记录卡说 “我们从身高、发型、服装、五官、手部 5 个方面观察,我比他高,他是长发我是短发,这些不一样;我们都是黑眼睛、都穿裤子,这些一样!我们是按顺序观察的!”,其他同学认真听,点头表示同意; 理解总结:有的学生说 “我和同桌有 3 个不一样的地方,2 个一样的地方,我很特别!”“以后看小猫和小狗,也可以比一比它们的颜色、大小!”; 跟着教师念:“观察比较按顺序,多方面看找差异,每个人都很独特!” 设计意图 通过 “小组分享” 巩固 “有序观察比较” 的方法,教师补充完善表述;“总结发现” 帮助学生建立 “观察比较的科学价值” 与 “个体独特性” 的认知,突破难点;强化 “观察比较是通用科学方法”,为后续学习铺垫,落实核心素养。 (四)拓展:观察比较身边的事物(3 分钟) 教师活动 联系生活场景:展示 “同桌的文具(铅笔、橡皮)”“教室的盆栽(绿萝、多肉)” 图片,提问:“我们能用今天学的观察比较方法,找出这些事物的不一样吗?比如铅笔和橡皮,可以比颜色、形状、用途;绿萝和多肉,可以比叶子大小、形状。” 布置实践任务:“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比较家里的两种东西(如两个苹果、两辆玩具车),按‘颜色→形状→大小→用途’的顺序,找出它们的不一样和一样的地方,明天来和大家分享!”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兴奋回答:“铅笔是长的,橡皮是方的,形状不一样!”“绿萝叶子是长的,多肉叶子是圆的,不一样!”; 答应实践任务:“我要和妈妈比较两个苹果,看颜色、大小一样不一样!”“我要比较我的两辆玩具车,看有没有图案!” 设计意图 将 “观察比较” 延伸到生活场景,让学生体会 “科学方法的通用性”;通过 “家庭实践任务”,培养 “主动用观察比较方法认知生活” 的习惯,落实探究实践与态度责任素养。
三、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我们可以从哪个方面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 ) A. 身高 B. 书包里的玩具 C. 家里的宠物 观察比较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只看一个方面 B. 按顺序从多个方面看 C. 随便看,不记录 观察比较两个苹果,我们不能比较的是?( ) A. 颜色 B. 形状 C. 苹果的味道(未切开时)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6 分) 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时,只能从身高一个方面看。( )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和同伴既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一样的地方。( ) 观察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以后观察其他东西也能用。( ) 参考答案 选择题:1. A 2. B 3. C 判断题:1. × 2. √ 3. √ 设计意图 题目紧密围绕 “观察比较的维度、方法、应用” 设计,选项简单直观,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既能检测学生对核心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强化 “有序观察比较” 的意识。
四、课堂小结 用儿歌总结:“小侦探,学观察,按顺序,不落下;比身高,看发型,服装五官和手部;找差异,标△△,相同点,画○○;每个人,都独特,科学方法用处大!”(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念:比身高、摸头发、指五官、伸手掌) 提问回顾:“今天我们学习了从哪几个方面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观察比较时要注意什么?” 情感升华:“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要尊重自己和同伴的不一样,还要用今天学的观察比较方法,去发现生活中更多有趣的差异哦!” 学生活动 跟着教师边做动作边念儿歌,兴趣浓厚,动作整齐,部分学生还会主动纠正同伴的动作; 齐声回答:“从身高、发型、服装、五官、手部观察!要按顺序,从多个方面看,还要如实记录!”; 认真倾听情感升华内容,有的学生小声说:“我和小美不一样,但我们都是好朋友!” 设计意图 儿歌 + 动作的形式贴合一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帮助快速记忆观察维度与方法;小结共 98 字,简洁易懂,既巩固核心知识,又通过情感升华强化 “尊重个体差异” 的态度,实现教学目标闭环。
板书设计
2.6 我们自己 —— 观察与比较 一、观察比较的维度(贴图文示意图) 维度 观察内容(简笔画 / 图标) 身高 两条长短竖线(标 “高”“矮”) 发型 短发(□)、长发(┊┊┊)、卷发(~~~) 服装 上衣(△)、裤子(□□),标颜色(红、蓝) 五官 眼睛(○○)、酒窝(□)、嘴巴(△) 手部 手掌(□)、手指(┊┊┊┊┊) 二、观察比较的方法(贴彩色卡片) 按顺序:整体(身高)→ 局部(头部、手部)→ 细节(五官、手指) 多方面:从 5 个维度观察,不遗漏 记结果:差异标 “△”,相同标 “○”(贴△、○贴纸示例) 三、我们的发现(贴学生记录卡示例) 差异:身高(我矮,同伴高)、发型(我短发,同伴长发) 相同:眼睛颜色(都是黑色)、都没有酒窝 结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四、生活应用(贴图片) 比较文具:铅笔(长、细)vs 橡皮(短、方) 比较植物:绿萝(叶长)vs 多肉(叶圆)
教学反思
1. 成功之处 (1)生活化探究激发参与热情:以 “观察自己与同伴” 为核心探究内容,完美匹配一年级学生 “关注自我与同伴” 的心理特点,课堂参与率达 98%。学生在比身高、看发型时主动交流,如 “我到你的肩膀,你比我高 5 厘米”,将抽象的 “观察比较” 转化为具象的生活体验,有效突破 “有序观察” 的难点。 (2)分层指导落实记录目标:针对学生能力差异,设计 “符号记录法”(△标差异、○标相同),避免文字记录障碍 —— 绘画能力弱的学生可直接贴△、○贴纸,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可补充文字描述。课后收集的 “观察比较记录卡” 中,85% 能完整呈现 3 个以上维度的观察结果,探究实践目标落地效果显著。 (3)情感与知识融合自然:通过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结论引导,结合学生分享 “我和同伴不一样但仍是朋友”,自然渗透 “尊重差异” 的价值观,态度责任素养的培养不生硬,学生易于接受。 2. 不足之处 (1)细微特征观察引导不足:部分学生仍停留在 “身高、发型、服装” 等明显差异的观察,对 “眼睛大小、手指长短、有无酒窝” 等细微特征关注不够,虽有教师巡回指导,但因需兼顾整体秩序,未能针对每个小组进行细致引导,导致约 20% 的学生记录卡中 “五官、手部” 维度的描述较简略。 (2)时间分配存在偏差:预设 “探索环节” 12 分钟,但部分小组在 “比身高” 时因反复测量(如 “我要再站直一点,肯定比他高”)耗时超 5 分钟,导致 “五官、手部” 观察时间被压缩,部分学生仅记录 “眼睛是黑色”,未观察 “有无酒窝、手指长短”,观察不够全面。 (3)家庭拓展任务跟踪不足:课后 “观察比较家里的事物” 任务,仅通过 “口头分享” 检查,未要求提交记录成果,部分学生反馈 “忘记观察内容”,教师无法准确判断任务完成质量,导致拓展环节的 “知识迁移” 效果打折扣,约 30% 的学生未能完整分享观察结果。 3. 教学建议 (1)强化细微特征引导,增加辅助工具:下次教学可准备 “细微特征观察卡”(印有放大的眼睛、手部图片,标 “观察点:眼睛大小、有无酒窝、手指长短”),发放给各小组,引导学生对照卡片观察;同时培训 “观察小助手”(对细微特征敏感的学生),在小组内协助同伴发现细微差异,如 “你看,他的眼睛比你圆一点”。 (2)优化时间管理,增加计时工具:提前制作 “时间分配表”(贴在小组桌上),明确 “身高 2 分钟、发型 1 分钟、服装 1 分钟、五官 3 分钟、手部 3 分钟”;发放 “沙漏计时器”(每组 1 个),由 “计时员” 负责把控每个维度的观察时间,避免某一环节超时;若某小组进度慢,教师可适当简化该小组 “手部” 维度的观察,仅记录 “手掌大小”,确保整体观察完整性。 (3)完善拓展任务跟踪,提供记录支架:设计 “家庭观察比较小卡片”(印有 “观察物品、维度、差异、相同点” 四栏,附带简单图标提示),让学生通过 “贴图标 + 画符号” 完成记录;下次课开设 “观察成果展”,展示优秀卡片,对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 “观察小达人” 贴纸奖励,提升任务完成率与质量,确保 “课堂学习向生活迁移” 的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2.6《我们自己 —— 观察与比较》
(教科版)一年级

2.6《我们自己 —— 观察与比较》
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位同学,你们发现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他比他高”“他是短发,他是长发”)除了这些,还有哪些地方可能不一样呢?
导入新课
可以通过观察水的颜色深浅来判断,酱油越多,水的颜色越深;反之则越浅,不用品尝就能知晓酱油多少。
把不同的酱油水放在一起,直接看颜色,就能比较出深浅。
用了眼睛看酱油水颜色,手可能接触容器,还有鼻子可能闻气味。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我们可以从哪个方面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 )
A. 身高 B. 书包里的玩具 C. 家里的宠物
2.观察比较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只看一个方面 B. 按顺序从多个方面看 C. 随便看,不记录
3.观察比较两个苹果,我们不能比较的是?( )
A. 颜色 B. 形状 C. 苹果的味道(未切开时)
B
A
C
(二)判断题
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时,只能从身高一个方面看。( )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和同伴既有不一样的地方,也有一样的地方。( )
观察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好方法,以后观察其他东西也能用。( )
×


课堂总结
小侦探,学观察,按顺序,不落下;比身高,看发型,服装五官和手部;找差异,标△△,相同点,画○○;每个人,都独特,科学方法用处大!”“今天我们学习了从哪几个方面观察比较自己与同伴?观察比较时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2.6 我们自己 —— 观察与比较
一、观察比较的维度(贴图文示意图)
维度
观察内容(简笔画 / 图标)
身高
两条长短竖线(标 “高”“矮”)
发型
短发(□)、长发(┊┊┊)、卷发(~~~)
服装
上衣(△)、裤子(□□),标颜色(红、蓝)
五官
眼睛(○○)、酒窝(□)、嘴巴(△)
手部
手掌(□)、手指(┊┊┊┊┊)
二、观察比较的方法(贴彩色卡片)
按顺序:整体(身高)→ 局部(头部、手部)→ 细节(五官、手指)
多方面:从 5 个维度观察,不遗漏
记结果:差异标 “△”,相同标 “○”(贴△、○贴纸示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