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我们的水钟》教学课件(16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我们的水钟》教学课件(16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3.3《我们的水钟》
(教科版)五年级

3.3《我们的水钟》
我们已经了解水钟利用水流计时,今天大家能不能自己设计制作一个计 10 分钟的水钟呢?
新知导入
任务
人们曾用一个底部钻有小孔的碗, 放在水 中, 让碗慢慢下沉来计量时间。 我们可以做一 个类似的计时器。让我们制作一个计时10分钟的水钟。
探究新知
小组讨论,围绕 “材料”“漏水速度控制”“时间刻度划分” 三个提示问题
提示:制作水钟需要哪些材料 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如何来划分10分钟的时间刻度?
用画图的方法把我们的设计方案表示出来。
·按照自己的设计,力加工组装我们的水钟。
·确定制作流程。
·分别标出1~10分钟的时间刻度。
用钟表测试自制的 水钟计时是否准确。
根据测试结果,改进我们的水钟。
提示: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制作简单吗?
除了水,还可以用哪些能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
课堂练习
制作水钟时,控制漏水速度的关键是( )。
A. 漏水孔的大小
B. 容器的颜色
C. 水的多少
划分水钟时间刻度,应该先( )。
A. 随意画刻度
B. 测量一定水量流出的时间
C. 直接按照想象画
水钟计时不准确,可能是因为( )。
A. 漏水速度不稳定
B. 水的颜色
C. 容器的形状
B
A
A
课堂练习
判断题
制作水钟时,设计方案不重要,直接制作就行。( )
水钟的漏水速度只和漏水孔大小有关。( )
测试水钟后,根据结果改进水钟,能让它计时更准确。( )

×
×
同学们,今天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计 10 分钟的水钟,经历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知道控制漏水孔大小、保持水位等能让水钟计时更准,还了解到沙子等也能做计时工具。
我们的水钟
设计:材料、漏水速度控制、时间刻度划分
制作:加工组装、刻度绘制
测试:用秒表测准确性
评估改进:分析问题(漏水不稳等)→改进(保持水位等)
拓展:沙漏(沙子流动计时)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让备课更有效
www.21cnjy.com
Thanks!/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五年级上册 “计量时间” 单元的实践课,聚焦制作计 10 分钟的水钟。教材引导学生经历设计、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水钟的过程,结合对漏水速度控制、时间刻度划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体现 “做中学” 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水钟计时原理的理解。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前两课学习,对水钟计时原理(利用水流)有一定认识,但在实际设计制作水钟时,对控制漏水速度、划分时间刻度等工程问题缺乏经验。他们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喜欢实践操作,但需要教师在设计思路和制作技巧上给予指导。
核心素养分析
科学观念 进一步理解水钟利用水流(控制均匀漏水)计时的原理,知道通过设计可制作出计时工具。 科学思维 通过设计、制作、测试水钟的过程,培养工程思维(如问题解决、优化设计),能分析水钟计时不准确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方法。 探究实践 参与水钟的设计、制作、测试与改进全过程,学会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设计方案→制作→测试→评估改进),提升实践操作与问题解决能力。 态度责任 激发对工程设计与制作的兴趣,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改进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设计并制作计 10 分钟的水钟;测试水钟并进行评估改进。
教学难点
设计水钟时控制漏水速度的方法;准确划分 10 分钟的时间刻度。
教具准备
塑料瓶(2 个,一个做漏水容器,一个做接水容器)、剪刀、锥子、计时器(秒表)、马克笔、胶带;设计方案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回顾古代水钟的计时原理,提问:“我们已经了解水钟利用水流计时,今天大家能不能自己设计制作一个计 10 分钟的水钟呢?” 学生活动:结合回忆,交流对制作水钟的期待与初步想法。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自然引入水钟制作任务,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聚焦:制作计 10 分钟的水钟 教师活动:提出任务 “人们曾用底部钻有小孔的碗沉水计时,我们来做一个类似的、计 10 分钟的水钟。思考制作水钟需要的材料、控制漏水速度的方法、划分 10 分钟刻度的方式。”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围绕 “材料”“漏水速度控制”“时间刻度划分” 三个提示问题,初步思考水钟制作的关键要点。 设计意图:聚焦制作任务,明确核心问题,为设计方案做准备。 (二)探索:水钟的设计与制作 设计方案 教师活动:发放 “设计方案记录单”,指导学生用画图和文字结合的方式,记录水钟的设计(包括材料选择、漏水容器与接水容器的设计、漏水孔大小设计、时间刻度划分方法等)。巡视指导,引导小组交流完善设计。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明确制作步骤与关键设计点(如漏水孔大小影响漏水速度,可通过试验调整;时间刻度可先测一定水量流出的时间,再推算划分)。 设计意图:培养工程设计思维,让学生先规划再制作,提升设计能力。 制作水钟 教师活动:讲解制作安全注意事项(使用锥子、剪刀时注意安全),发放制作材料,指导学生按照设计方案加工组装水钟(如用锥子在一个塑料瓶瓶盖扎孔做漏水容器,另一个塑料瓶做接水容器,用胶带固定等),并在接水容器上划分 10 分钟的时间刻度(可先测量少量水流出的时间,再推算出 1 分钟、2 分钟…… 对应的水位线)。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水钟制作,遇到问题(如漏水孔大小不合适、刻度划分困难)时,小组内讨论或向教师求助,调整设计与制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动手制作过程,锻炼实践操作能力,体会工程制作中的问题解决。 (三)研讨:水钟的测试与评估 测试水钟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用秒表测试自制水钟计时是否准确(如让水从漏水容器流出,观察接水容器中水位到达 10 分钟刻度线的时间是否为 10 分钟),记录测试结果。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水钟测试,认真计时,记录水钟计时的准确性(如实际用了 11 分钟才到 10 分钟刻度线,说明计时偏慢)。 评估与改进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研讨 “我们的水钟计时准确吗?制作简单吗?”,引导学生分析水钟计时不准确的原因(如漏水孔大小变化、水位下降导致漏水速度变慢等),并提出改进方法(如保持漏水容器水位稳定、调整漏水孔大小等)。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测试结果与分析,分享水钟的优点与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如给漏水容器加补水装置保持水位,更换更合适的漏水孔等)。 设计意图:通过测试与评估,培养学生的反思与优化能力,深化对水钟计时原理的理解。 (四)拓展:其他流动物体计时工具 教师活动:展示沙漏图片,提问:“除了水,还可以用哪些能流动的物体来制作计时工具?”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列举沙子、油等,并交流这些物体制作计时工具的思路(如沙漏利用沙子流动)。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对计时工具的认识,激发对其他计时方法的探究兴趣。
三、课堂练习 选择题 制作水钟时,控制漏水速度的关键是( )。 A. 漏水孔的大小 B. 容器的颜色 C. 水的多少 答案:A 划分水钟时间刻度,应该先( )。 A. 随意画刻度 B. 测量一定水量流出的时间 C. 直接按照想象画 答案:B 水钟计时不准确,可能是因为( )。 A. 漏水速度不稳定 B. 水的颜色 C. 容器的形状 答案:A 判断题 制作水钟时,设计方案不重要,直接制作就行。( ) 答案:× 水钟的漏水速度只和漏水孔大小有关。( ) 答案:×(还和水位等因素有关) 测试水钟后,根据结果改进水钟,能让它计时更准确。( ) 答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设计并制作了计 10 分钟的水钟,经历了设计、制作、测试、改进的过程。知道控制漏水孔大小、保持水位等能让水钟计时更准,还了解到沙子等也能做计时工具。
板书设计
我们的水钟 设计:材料、漏水速度控制、时间刻度划分 制作:加工组装、刻度绘制 测试:用秒表测准确性 评估改进:分析问题(漏水不稳等)→改进(保持水位等) 拓展:沙漏(沙子流动计时)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学生积极参与水钟的设计与制作,经历了完整的工程实践过程,对水钟计时原理的理解更深刻;研讨环节中,学生能较好地分析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工程思维得到锻炼。 不足之处 部分小组在制作时对漏水孔大小的调整不够精准,导致测试时计时误差较大;课堂时间有限,个别小组的改进环节不够充分。 教学建议 后续可增加课前对漏水孔大小与漏水速度关系的小试验,让学生更精准设计;适当延长课堂时间,或在课后安排拓展改进活动,让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优化水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