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氏族贵族平民(战俘)奴隶主贵族奴隶生产力的发展促使阶级的分化中国是如何步入奴隶社会的?原始农业畜牧业发展剩余产品阶级产生社会分化加剧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奴隶社会:奴隶视为是奴隶主的财产,可以买卖,奴隶主可强迫奴隶工作,劳力活动须以奴隶为主,无报酬,且无人身自由。一个人类社会中,如果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劳动者是奴隶,这样的社会,叫奴隶社会。原始社会史前时期石器奴隶社会夏商周青铜器封建社会秦汉时期……铁器学习目标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王朝的产生;掌握夏、商、西周三代更替的基本史实。知道商汤灭夏、盘庚迁殷、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国人暴动”等史实。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和作用。了解夏桀、商纣王、周厉王的暴政,分析国家衰亡的原因。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的建立材料:“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sì)氏。”——《史记·夏本纪》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中心区域地位约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今河南登封)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2.“家天下”:禹死后,禹的儿子______继承了王位。尧民主推举舜民主推举禹血缘继承启夏启启禅让制世袭制“公天下”“家天下”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3.夏朝的统治措施文献史料 历史信息有扈氏不服,启伐之……乃召六卿(官吏)申之。……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史记·夏本纪》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左传·昭公六年》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乃召汤而囚困之夏台(牢狱),已而释之。 ——《史记·夏本纪》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材料:军队、法庭、监狱、府等的出现标志着国家的诞生。—詹子庆主编《中国古代史》夏朝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已有比较成熟的国家形态。知识链接夏朝历史的文物印证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铜鼎镶嵌十字纹方钺铜爵陶鼎玉器铜铃青铜盉玉璋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考古发现结论/信息4.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1号宫殿复原图二里头遗址发掘出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它们的规格和豪华程度差别很大。随葬绿松石龙的大墓绿松石铜牌青铜爵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敲击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精美铜牌饰,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在夏朝时期已经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文明进程: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观察漫画,阅读史料,简述夏朝后期的统治状况?“时日(桀)曷丧?予及汝皆亡。”夏桀把人当坐骑夏桀,又名癸,商汤把他谥号桀(凶猛的意思)。文武双全,赤手可以把铁钩拉直,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在位52年(前1818—前1766),国亡,被放逐而饿死。为历史上著名的暴君。夏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统治后期,各种很矛盾激化,国势走向衰微。末代君主夏桀穷奢极欲,残暴无道,民怨沸腾,夏朝陷入全面统治危机。翻译:太阳(夏桀把自己称为太阳)什么时候才灭亡啊,我们愿意和你同归于尽!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商汤灭夏夏桀为虐政淫荒,……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史记 殷本纪》商朝建立 时间建立者都城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汤以亳(今河南郑州)为都城,后盘庚迁徙到殷(今河南安阳)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1.阅读教材,梳理商朝建立及统治的基本概况。二、商朝的统治商朝时,生产领域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被迫在农田上集体耕作,在手工作坊里做工,在贵族家中劳动,过着极其悲惨的生活。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奴隶主可以随意把他们转让、买卖,乃至屠杀,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奴隶主殉葬。①商朝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奴隶主对奴隶残酷剥削基础上的。②奴隶生活悲惨,处境艰难。③商朝已制定了刑法(桎梏)。戴枷奴隶陶俑【历史解释】结合所学知识思考,根据这件陶俑,可以推断出哪些历史信息?二、商朝的统治二、商朝的统治2.商朝的统治:观察地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商朝多次迁都?3.迁都原因:受战乱、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盘庚迁殷使商朝的统治进入新的阶段。“殷商”考古发现:殷墟商代宫殿基址(河南安阳)殷墟商代宫殿(复原)商王武丁宠妃妇好墓的葬坑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妇好墓出土的青铜钺妇好墓出土的征战甲骨商朝的贝币司母戊鼎商王武丁早期征讨卜辞(龟腹甲)妇好是有据可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还是王后、大祭司。二、商朝的统治·商朝后期,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末代君主商纣继位后,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刑酷法,导致民不聊生。4.商朝的衰亡:三、西周的兴衰1.周的崛起:商朝晚期,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人,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周文王周武王吕尚(姜子牙)三、西周的兴衰利簋2.武王伐纣:时间:地点:结果:公元前1046年牧野周武王大获全胜,商朝灭亡。材料研读: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革》对商王汤、周武王通过战争推翻旧王朝,这则材料持什么立场和态度?积极、肯定的立场和态度,认为他们的行为顺应天意和民心,是正义之举。三、西周的兴衰3.西周的建立(1)时间:(2)建立者:(3)都城:公元前1046年武王镐京吕尚(生卒年不详),又称姜尚,俗称姜子牙、姜太公。他先后辅佐周文王与周武王,为西周兴起作出重大贡献,史称“天下三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牧野之战中,他身先士卒,带领少数精锐率先冲杀,大破商军,为武王伐纣灭商立下大功。周朝建立后,他因功被册封在今山东北部一带,成为齐国的开创者。人物扫描周武王面对如此大的疆域,会采取怎么样的措施来巩固呢?思考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为什么实行这种制度?夏商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分封制50多万平方公里100多万平方公里250多万平方公里翻译:封立亲戚(周王室的同族)建立邦国,以各邦国来保卫周王室。封建:指封邦建国。封邦建国:拱卫周王室。4.西周分封制三、西周的兴衰(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3)对象:宗亲和功臣(2)依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诸侯和王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三、西周的兴衰4.西周分封制三、西周的兴衰5.梳理西周分封制的基本概况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授予管理土地和民众的权力,建立诸侯国受封者可在自己的封地内再分封在封地内再分封平民奴隶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克盉克盉铭文:(周成王)命克(召公长子)做匽(燕,即北京)的诸侯,管理从羌族……到驭族、微族的地方。……克进驻匽(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动乱。(4)诸侯的权力:①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②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可在封地内再分封。周公教导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5)诸侯的义务:向周王进献贡赋,其军队也要服从周王调遣。三、西周的兴衰三、西周的兴衰4.西周分封制三、西周的兴衰思考提示:分析某一个事物的作用,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当前)也要看到消极(长远)材料1: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三字经》材料2: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汉·司马迁《史记》积极作用: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使周的文化具有稳定性、持续性消极作用:诸侯拥兵自重,导致周王室衰微,出现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局面。6.分析分封制的作用三、西周的兴衰7.西周的衰亡国人暴动烽火戏诸侯犬戎攻破镐京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周幽王时朝政更趋腐败,内外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犬戎攻陷镐京,西周灭亡。周平王东迁洛邑。课堂小结朝代 夏 商(殷商) 周(西周)时间 约公元前207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约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建立者 禹 汤 周武王都城 阳城(今河南登封) 亳---殷 镐京(今陕西西安)亡国之君 桀(夏桀) 纣(商纣王) 周厉王——周幽王思考: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经验教训?·共同原因: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暴政而亡)·历史教训:“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经验:统治者要关爱百姓,重用贤臣,发展经济,勤俭节约。实战演练1.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被称为“最早的中国”,遗址内出土了青铜爵、铜鼎等遗存。这些考古遗存有助于我们了解(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鼎A.商朝手工业的发展B.夏朝商业发展状况C.商朝贵族社会生活D.夏朝社会发展状况2.商王在处理一些重大事务时,占卜是必要的核心程序,除了占卜,他还会征求大臣、民众的意见。由此可以看出商朝( )A.多神崇拜非常盛行 B.民主政治成为时代潮流C.决策机制的多元性 D.君主权力受到很大限制DC实战演练3.观察下图《西周分封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削弱周王室的权力B.受封的诸侯仅包括周天子的子弟和亲戚C.诸侯国要向周天子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D.分封制下各诸侯国之间联系紧密,不会发生战争4.据《国语·鲁语(上)》记载可知,夏、商、周三族祭祀先祖时都会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联系起来,自认为是黄帝族的后裔。这反映夏、商、周时期( )A.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特征 B.统治者宣扬君权神授C.王位世袭制度的继承发展 D.华夏族的形成过程D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