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习题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课件+习题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学习目标
1
新课引入
2
新知学习
3
课堂小结
4
随堂练习
5
学习目标
1.通过良渚遗址、陶寺都城遗址,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理解禅让制的含义。(历史解释)
3.认识到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家国情怀)
你知道哪些关于远古先民的神话传说?你认为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
盘古开天
女娲补天
后羿射日
神农尝草
精卫填海
炎黄联盟
新课引入
【任务一】阅读材料, 判断“文明” 的标志有哪些?
①物质文明的标准: 金属工具 ②政治文明的标准: 国家出现
③精神文明的标准: 文字出现 ④考古学上的标准: 城市出现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1. 文明的标志: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或科学,等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疆域
人口
土地
军队
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2. 国家产生的条件: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拓展学习】查阅资料,解释以下名词?
阶级社会:
私有制:
国家:
指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社会形态。
指相对于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财产进行个人或集体的排他性占有。
从广义的角度,国家是指拥有共同的语言、文化、种族、血统、领土、政府或者历史的社会群体。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唯物史观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任务二】归纳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农牧业
大发展
剩余
产品
私有制
贫富
分化
阶级
统治者
阶级
矛盾
被统治者
征服者
部落
战争
被征服者
政府
军队监狱
公共权力
古国产生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拓展学习】阅读材料,找一找“夏朝是我国第一个早期国家”的证据。
二里头遗址从第二期开始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和宫城。宫城方正规矩,有中轴线规划。其中一号宫殿有面积近达一万平方米的夯土底座。中心大殿前有广庭,四周有回廊。整个宫殿建筑群壮观、庄严,具备了后世宫廷的规模特征,是权力、地位的象征。……墓葬等级分化严重,高等级墓葬随葬品丰富,有铜器、玉器、象牙器、骨器、漆器、陶器等……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框架,如国君、官吏、部门、赋税、刑法、军队的一套国家机器。夏朝时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转变为“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中外历史纲要(上)教师教学用书》
①有象征权力地位的宫殿建筑群
②墓葬等级分化严重
③具备成体系的国家机器
④确立王位世袭制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任务三】为什么说中华文明有五千年?
说明:距今5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的祭坛、积石冢,良渚古城遗址和龙山文化中的山西襄汾陶寺墓地遗址都说明当时已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明显的阶级分化,并出现了大型公共建筑,有专家甚至认为已进入国家初始状态,标志着中国已进入文明阶段。
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中国境内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分布图
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示意图
任务一:请你设计信息卡片,介绍良渚古城的状况。
_______古城名片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结构构造:
出土文物:
墓葬情况:
历史意义:
良渚
浙江余杭
距今约5300——4300年
宫殿区、内城、外城
玉琮、玉璧、玉钺(yuè)
随葬品众多的墓葬和随葬品
稀少的普通墓葬
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
这些发现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表明此时的阶级分化已经相当明显
良渚古城遗址出土的玉器及神人兽面纹线描图
阅读教材P17相关史事内容并观看视频,你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良渚文化很多玉器上刻画有一种神人兽面纹。因此,神人兽面纹也被称为良渚文化的“神徽”,这反映良渚人很可能已经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
拓展延伸
杭州亚运会中的良渚元素
玉璧造型采火装置
玉琮造型火种盒放置台
“薪火”家族
亚运会奖牌
亚残运会奖牌
神人兽面纹
玉璧形状
良渚玉鸟
玉琮
石磐
彩绘龙纹陶盘
玉兽面
任务二:请你设计信息卡片,介绍陶寺古城的状况。
_______古城名片
距今时间:
发现地点:
结构构造:
出土文物:
墓葬
情况:
历史意义:
陶寺
山西襄汾
距今约4300——4000年
宫城、高等级建筑、观象台
陶鼓、玉钺、青铜器、陶壶等
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当时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
大型墓葬:集中分布,随葬品多样
且来源广泛;有用人殉葬的情况。
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
说明当时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地位差异显著,阶级分化严重。
朱书符号陶壶
铜齿轮形器
材料一:良渚古城统治者占有大量社会财富,控制了长江下游的广阔区域……它们结成网络,实现对文化全域的控制,形成了一个以良渚古城为中心,和一些次中心构成,以及众多中小型聚落构成组成的多层级的、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稳定的控制区域的社会管理体系。
——赵辉《良渚的国家形态》
材料二:在陶寺遗址的墓葬中,既有规模宏大、地位凸显的宫殿夯土建筑,又有简陋普通的半地穴式或窑洞式小房子,陶寺遗址早期和中期的墓葬都形成了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且存在着多个层次等级。
——高江涛《中原文物》
依据材料,说说良渚古城与陶寺遗址的共同特征。说明了什么现象?
共同特征:都出现了阶级分化
反映了:早期国家出现,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多个文明同时发展
特征相似
三、远古的传说
1983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了一套《黄帝陵》邮票。黄帝陵位于桥山之颠,陕西省中部黄陵县,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每年的清明节,都有大量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
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相传,当时黄河流域活动着炎帝、黄帝、蚩尤等几个较大的部落。
黄帝:我国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轩辕氏的称号
皇帝: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阪泉之战
交战双方:
黄帝 炎帝
交战地点:阪泉
结果: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北经》
涿鹿之战。
影响: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为后来的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近代以来,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炎帝和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①相传,我国远古时期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发明均始于炎帝、黄帝时代,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传说中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最终打败蚩尤。这一部落联盟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缔造作出了重要贡献。
炎帝部落
华夏族的形成
蚩尤部落
其他部落
黄帝部落
炎黄联盟
华夏族
阪泉之战


归顺
涿鹿之战


融合
部分归附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华夏族由错居杂处的众多民族,在不断的交往、交流过程中逐渐融合而成。




考古发现的遗址遗物为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例如良渚古城遗址、陶寺古城遗址出土的大量遗物证实了当时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了早期国家;远古传说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传说华夏族由炎黄部落联盟逐渐演化而成,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近代以来,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说说考古发现的遗迹遗物和远古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的意义。
相传在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有许多部族。为了增强实力,陶唐氏、有虞氏、夏后氏三个部族结成联盟,尧、舜、禹依次成为联盟的首领。
传位
传位
鼓励人们发展生产
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
治理水患
实质:民主推选部族联盟首领的制度
联盟首领传位给贤德之人。
禅让制
观看人物图片,结合教材知识,说说传说中的尧、舜、禹的主要事迹,概述部族联盟首领传位的方式、实质。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
早期国家的形成
远古的传说
早期国家的历史遗存
炎黄联盟
课堂小结
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文明社会的标志
过程: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
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黄子孙”
禅让制:推举贤德之人
尧、舜的品质和功绩
尧舜禹的禅让
大禹治水
良渚古城
陶寺古城
1.“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由此可见,华夏民族的形成是( )
A. 靠部落战争完成交融
B. 由单一的华夏族演变而来
C. 由多部族交融而成
D. 完全保留了各部族差异性
C
基础练习
随堂练习
2.(2024·山东)“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相传曾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与炎帝共同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
B.唐尧
C.虞舜
D.夏禹
A
3.良渚古城距今5300—4300年……城内外祭坛上权贵们的墓地里,随葬着数十件至数百件数量不等、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这和其他随葬品较少的普通墓葬对比鲜明。这说明当时( )
A. 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B. 产生原始宗教观念
C. 民众生活普遍比较富足
D. 原始居民有了基本审美
A
进阶练习
4.(2024·四川)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
A.革故鼎新
B.华夏认同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
B(共14张PPT)
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早期国家
私有制
阶级分化
早期国家
黄河中游
夯基础 新知预习 01
华夏族
黄帝
贤德

基础达标 
1.我国拥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有
( )
A.磨制石器、原始农业、制陶术
B.城市、战争、早期国家
C.内城、外城、宫殿区
D.私有制、阶级、早期国家
D
2.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 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进入了文明社会。下列考古发现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发现了大量的磨制石器 ②墓葬内随葬品有明显的等级差别 ③能制造骨耜等生产工具 ④有宫殿建筑群和平民区遗址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B
3.(2025泸州期末)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与其相关的考古研究被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遗址已经陆续发掘出城墙、大型宗教建筑、王陵区。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 )
A.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
B.早期国家的产生
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
D.部落联盟的兴起
B
4.我国儒家经典《尚书·尧典》中有“尧舜禅让”的记载,《尚书·大禹谟》中则有“舜禹禅让”的记载。文献记载中尧舜禹“禅让”的标准是( )
A.德能兼备
B.部落势力
C.治水功绩
D.征战功绩
A
5.教材素材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 )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
C.由炎帝和黄帝创立
D.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
B
6.德育 (2025雅安期末)据《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终于消除了水患。这体现了禹( )
A.建立王朝的首创精神
B.推举贤德的高尚品质
C.团结协作的优良作风
D.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
D
能力提升 
7.下表是陶寺古城墓葬(752座)等级分类统计表。据此可知,陶寺古城遗址所代表的文明( )
D
墓者身份 “王”者 贵族 平民富有者 平民
数量(座) 6 161 31 554
百分比(%) 0.8 21.4 4.1 73.7
A.已经具备成熟国家形态 B.社会组织能力比较强
C.形成完备社会管理体系 D.已出现复杂阶级分化
8.(2025广州期末)远古时期流传着许多传说,比如“大禹治水”“黄帝战蚩尤”等,这些传说经过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保留了下来。以下对于这些传说理解正确的是( )
A.可直接作为信史研究
B.毫无历史研究的价值
C.折射出远古社会风貌
D.只具备文学作品功能
C
9.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1936年首次发现。迄今为止,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良渚古城距今约5 300—4 300年,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约1 900米,宽约1 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
材料二 在良渚古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包括祭祀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玉琮 玉钺
材料三 良渚古城北面丘陵地带有一个绵延20余千米的外围水利系统,影响面积达100平方千米,这是同时期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内城中部,有一个人工堆筑、高十几米、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的高台,上面建有大型广场和多组高等级建筑。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 000万立方米。
学史方法 史料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多角度了解到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情况。请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示例一)根据材料一中“内城长约1 900米,宽约1 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这部分测量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到良渚古城的规模
大小。
(示例二)根据材料二中“在良渚古城内外的贵族墓地里,随葬有数十件至上百件精美的玉器”关于随葬品数量的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  。(2分)
(示例三)根据材料二中出土的玉琮、玉钺,我们可以了解到  。(2分)
(示例四)根据材料三中“     ”,我们可以了解到  。(4分)
答案:(示例二)良渚时期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贫富分化(2分)
(示例三)当时的玉器雕刻技术、审美观念(2分)
(示例四)据估算,古城和水利系统的工程总量,超过1 000万立方米(2分)
良渚古城是一个较大的城市,拥有先进的水利系统和宏大的建筑工程
(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