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培优卷 (含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单元培优卷 (含答案解析)-2025-2026学年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1秋 江宁区期末)“她诞生了伯里克利、荷马、苏格拉底等一批杰出人物,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2.(2022 绍兴)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选举办法,使每个身体健康并关心政治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原则上都有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的权利。这一措施(  )
A.导致了雅典衰落 B.废除了奴隶制度
C.扩大了公民权利 D.确立了贵族统治
3.(2023 大庆)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生一部新法律——“成文法”,使罗马共和国的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件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武断和专横”。这部“成文法”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1787年美国宪法 D.1791年宪法
4.(2025 东平县二模)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被称为人类发展的“轴心时代”。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
A.《论语》、《荷马史诗》
B.《史记》、《十二铜表法》
C.《论语》、《十二铜表法》
D.《黄帝内经》、《荷马史诗》
5.(2024秋 淮滨县期末)“虽然古代希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独领风骚。”以下四项中不能为上述言论提供论据的是(  )
A.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掷铁饼者》
B.建筑艺术创新代表万神庙
C.宝贵的文学遗产《荷马史诗》
D.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6.(2023 原平市一模)观察下面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帕特农神庙是希腊最早文明的遗迹
B.希腊、罗马建筑艺术只体现在神庙
C.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创新
D.万神庙的修建主要为召开公民大会
7.(2025 新丰县模拟)公元2世纪时,史学家曾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基督教被罗马确立为国教
B.西罗马帝国达到强盛
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D.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
8.(2022 临沂)“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  )
A.开始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
B.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
C.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
D.能始终保护罗马平民的利益
9.(2025 海港区一模)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从这材料来看,当时(  )
A.平民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
B.法律仅仅维护平民的利益
C.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被废除
D.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保障
10.(2024秋 揭西县期末)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
A.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有利于民族认同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罗马万民法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D.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先进优越
11.(2024 南昌模拟)如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  )
A.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
12.(2025 临邑县二模)新冠疫情期间,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搜集到如图三幅图片,由此判断他正在学习(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3.(2024秋 常州期末)“对希腊化东方的征服致使希腊的思想和习俗引入罗马。尽管罗马煞费苦心地进行抵制,但这些新奇的东西在改变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上仍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古希腊文化的传播
B.古希腊文化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古罗马
C.古罗马人热衷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D.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
14.(2022 西青区模拟)世界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B.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C.古代希腊——《荷马史诗》
D.古代罗马——《一千零一夜》
15.(2024秋 夏邑县期末)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法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这说明罗马法(  )
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推崇法律至上法治理念
16.(2024秋 新蔡县期末)公元前8世纪,荷马等古希腊诗人记录、创作的神话故事中,最高天神宙斯和海神波塞冬、冥王哈迪斯分管除奥林匹亚山和大地以外的世界,三人通过抽签来获得他们各自的领地。材料反映了古希腊(  )
A.民主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
B.民主制度来源于神话故事
C.通过神话故事来了解世界
D.诗歌是记述真实历史的载体
17.(2022 天津模拟)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的探究。“古希腊三圣”指的是当时最著名的哲学家(  )
①亚里士多德
②苏格拉底
③柏拉图
④阿基米德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2025 历下区二模)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刻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成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这部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法学汇纂》 D.《法理概要》
19.(2022 昭阳区模拟)希腊神话中有残忍复仇的美狄亚,有愤怒的阿喀琉斯,有狂热殉情的盗火者。从中可以看出希腊神话(  )
A.神人同形同性
B.是希腊文学艺术的土壤
C.崇尚英雄和健美
D.被文学作品系统整理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0.(2025 邗江区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雅典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因此其在教育内容上扩大了范围,使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相结合,并要求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内容设置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能履行公民职责的新一代。在办学形式上,雅典既有国家办学,也有私立学校,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当然,这种教育仅针对男性,雅典妇女一般局限在家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摘编自程禹文《古代雅典的教育及其特点》
材料二:13世纪末,欧洲各国世俗学校普遍建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西方近代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摘编自孙雪《近代西方教育观评析》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教育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3)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请你再举一例说明教育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2021秋 江宁区期末)“她诞生了伯里克利、荷马、苏格拉底等一批杰出人物,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她”是指(  )
A.古巴比伦 B.古印度 C.古希腊 D.古罗马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相关史实。“伯里克利、荷马、苏格拉底、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古希腊的雅典在伯里克利当政时期,人们崇尚文化,眼界开阔,男性公民普遍参政,古代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古希腊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相传,它是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据“她诞生了伯里克利、荷马、苏格拉底等一批杰出人物,还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及所学知识可知,“她”是指古希腊。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希腊的相关史实。
2.(2022 绍兴)公元前6世纪,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改革选举办法,使每个身体健康并关心政治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原则上都有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的权利。这一措施(  )
A.导致了雅典衰落 B.废除了奴隶制度
C.扩大了公民权利 D.确立了贵族统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伯里克利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在他主政时期,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这就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据“使每个身体健康并关心政治的雅典成年男性公民,原则上都有当选五百人会议成员的权利”可知,这一措施扩大了公民权利,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说法错误,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雅典民主政治的相关史实。
3.(2023 大庆)从遵循“习惯法”到创生一部新法律——“成文法”,使罗马共和国的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件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武断和专横”。这部“成文法”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1787年美国宪法 D.1791年宪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使罗马共和国的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件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武断和专横’”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据“使罗马共和国的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件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武断和专横’”及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B项正确;《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A项;1787年美国宪法是美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C项;1791年宪法是法国颁布的法律文献,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
4.(2025 东平县二模)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被称为人类发展的“轴心时代”。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文明成果是(  )
A.《论语》、《荷马史诗》
B.《史记》、《十二铜表法》
C.《论语》、《十二铜表法》
D.《黄帝内经》、《荷马史诗》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论语》《荷马史诗》的相关史实。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论语》是春秋时期记录孔子思想的儒家经典,《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盲人诗人荷马的文学著作,是希腊文化在文学领域的表现,A项正确;《史记》和《十二铜表法》分别是西汉和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文明成果,但《十二铜表法》没有具体对应的人物,排除BC项;《黄帝内经》是医学文献,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论语》《荷马史诗》的相关史实。
5.(2024秋 淮滨县期末)“虽然古代希腊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面独领风骚。”以下四项中不能为上述言论提供论据的是(  )
A.雕塑艺术中的杰作《掷铁饼者》
B.建筑艺术创新代表万神庙
C.宝贵的文学遗产《荷马史诗》
D.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文明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希腊的雕塑、建筑、文学、哲学方面的成就的相关史实。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万神殿,又译万神庙、潘提翁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座罗马帝国时期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由罗马帝国首任皇帝屋大维的女婿阿格里帕建造,不是希腊的。故B不能为题干言论提供论据,符合题意;希腊雕塑《掷铁饼者》形象健美,故A能为题干言论提供论据,但不符合题意;《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故C能为题干言论提供论据,但不符合题意;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故D能为题干言论提供论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希腊文明的相关史实。
6.(2023 原平市一模)观察下面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帕特农神庙是希腊最早文明的遗迹
B.希腊、罗马建筑艺术只体现在神庙
C.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创新
D.万神庙的修建主要为召开公民大会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帕特农神庙、罗马万神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希腊、罗马建筑艺术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题干图文及所学知识可知,希腊、罗马的建筑艺术对后世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雅典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并有所创新。C项正确;帕特农神庙是希腊建筑典型代表,但是不是希腊最早文明的遗迹,排除A项;罗马建筑艺术除了神庙还有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庆祝胜利的凯旋门等,排除B项;万神庙不仅召开公民大会,它还是宗教场所,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帕特农神庙、罗马万神庙的相关史实。
7.(2025 新丰县模拟)公元2世纪时,史学家曾说:“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
A.基督教被罗马确立为国教
B.西罗马帝国达到强盛
C.陆上“丝绸之路”的阻断
D.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公元2世纪”及题干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公元2世纪”“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罗马城)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可知,上述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罗马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地中海成为帝国内湖,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
8.(2022 临沂)“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  )
A.开始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
B.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
C.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
D.能始终保护罗马平民的利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的保民官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据题干“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可知,这段话中的“保民官”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选项C符合题意;题干中的“保民官”开始设立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屋大维建立的是罗马帝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排除。选项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的保民官的相关史实。
9.(2025 海港区一模)公元前五世纪时,罗马的法律还是习惯法,它的解释权操控在贵族法官手里。法官利用这个权利为贵族谋利益。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从这材料来看,当时(  )
A.平民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
B.法律仅仅维护平民的利益
C.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被废除
D.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保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平……民要求制定成文法,经过长期的斗争,于公元前449年逼使贵族成立十人委员会(十人团)制定和公布了成文法。”可知,这与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有关,题干材料体现了平民的利益得到一定保障,D项正确;平民已经掌握了国家政权、法律仅仅维护平民的利益和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被废除在题干材料中均未体现了,排除AB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
10.(2024秋 揭西县期末)有学者指出:“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  )
A.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大有利于民族认同
B.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
C.罗马万民法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D.罗马文明比希腊文明更先进优越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万民法缓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据“如果说‘希腊人’在某种意义上只是一个地理概念,那么‘罗马人’已不再是一个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法律概念。公民权的授予克服了地域的局限,这是罗马相较于希腊的高明之处,也是希腊诸邦中任何一个都不能统一希腊本土而罗马却能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可知,罗马法通过公民权的授予解决了地域局限,这是罗马统一地中海世界的根本原因,这反映出罗马万民法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C项正确;“民族认同”在题干材料中未有提及,排除A项;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罗马文明和希腊文明的比较,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万民法缓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的相关史实。
11.(2024 南昌模拟)如图所示的古希腊作品共同体现了(  )
A.文学创作与神话传说的统一
B.雕塑作品与宗教信仰的融合
C.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
D.爱好和平与文明交往的理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掷铁饼者》与摔跤图样陶盆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图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图片《掷铁饼者》与摔跤图样陶盆可知,这体现出希腊人将体育运动融入到艺术创作之中,反映了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文学与神话,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宗教信仰,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对外交往,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和准确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体育竞技与艺术审美的结合的相关史实。
12.(2025 临邑县二模)新冠疫情期间,某同学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时,搜集到如图三幅图片,由此判断他正在学习(  )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D.古希腊文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荷马史诗》、帕特农神庙、《掷铁饼者》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古希腊文明的相关史实。
【解答】观察题干图片可知,《荷马史诗》是古希腊的文学著作;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的建筑成就;《掷铁饼者》古希腊文明的雕塑成就。据题干三幅图片判断,此同学正在学习古希腊文明,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希腊文明的相关史实。
13.(2024秋 常州期末)“对希腊化东方的征服致使希腊的思想和习俗引入罗马。尽管罗马煞费苦心地进行抵制,但这些新奇的东西在改变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上仍发挥了巨大作用”。这说明(  )
A.亚历山大东征促进古希腊文化的传播
B.古希腊文化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古罗马
C.古罗马人热衷于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D.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题干“对希腊化东方的征服致使希腊的思想和习俗引入罗马。……但这些新奇的东西在改变社会和文化生活的某些方面上仍发挥了巨大作用”可知,罗马征服了希腊化东方的同时,希腊的思想和习俗随之传入罗马,使罗马的社会和文化生活都受到希腊的很大影响。由此可知,题干说明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D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罗马的扩张,与亚历山大东征无关,排除A项;题干材料说明的是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无法说明古希腊文化发展水平远远高于古罗马,排除B项;从题干“尽管罗马煞费苦心地进行抵制”可知,C项不属于材料说明的观点,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战争一定程度上促进不同文明间交流的相关史实。
14.(2022 西青区模拟)世界古代文化灿烂辉煌。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B.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C.古代希腊——《荷马史诗》
D.古代罗马——《一千零一夜》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一千零一夜》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世界古代文化的相关史实。
【解答】《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选项D搭配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一千零一夜》的相关史实。
15.(2024秋 夏邑县期末)有学者认为,《罗马法》中法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这说明罗马法(  )
A.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
C.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推崇法律至上法治理念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材料“《罗马法》中法律上的平等原则,来源于商品经济条件,因为商品交换必须根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而价值则体现了一切人类劳动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可知,罗马法中的平等原则是建立在商品经济下价值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基础上的,说明罗马法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B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中的平等原则是建立在商品经济下价值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基础上的,不能体现出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排除C项;材料强调罗马法中的平等原则是建立在商品经济下价值的“平等和同等效用”基础上的,不能体现出推崇法律至上法治理念,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罗马法的相关史实。
16.(2024秋 新蔡县期末)公元前8世纪,荷马等古希腊诗人记录、创作的神话故事中,最高天神宙斯和海神波塞冬、冥王哈迪斯分管除奥林匹亚山和大地以外的世界,三人通过抽签来获得他们各自的领地。材料反映了古希腊(  )
A.民主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
B.民主制度来源于神话故事
C.通过神话故事来了解世界
D.诗歌是记述真实历史的载体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的民主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公元前8世纪,荷马等古希腊诗人记录、创作的神话故事中,最高天神宙斯和海神波塞冬、冥王哈迪斯分管除奥林匹亚山和大地以外的世界,三人通过抽签来获得他们各自的领地。材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有着悠久的思想渊源,古希腊的抽签制度在古希腊记录、创作的神话故事中就有所体现,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希腊的民主的相关史实。
17.(2022 天津模拟)古希腊哲学产生于希腊人对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的探究。“古希腊三圣”指的是当时最著名的哲学家(  )
①亚里士多德
②苏格拉底
③柏拉图
④阿基米德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三圣”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相关史实。
【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古希腊哲学三贤指的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合称“古希腊三贤”。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每一对里的后者,既与前者是师承关系,同时又对前者的思想进行了突破式的发展。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不属于“古希腊三圣”,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希腊三圣”的相关史实。
18.(2025 历下区二模)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刻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成为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这部成文法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法学汇纂》 D.《法理概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题干这部成文法是《十二铜表法》。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
19.(2022 昭阳区模拟)希腊神话中有残忍复仇的美狄亚,有愤怒的阿喀琉斯,有狂热殉情的盗火者。从中可以看出希腊神话(  )
A.神人同形同性
B.是希腊文学艺术的土壤
C.崇尚英雄和健美
D.被文学作品系统整理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希腊神话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希腊神话中,诸神除了面貌形体与人相同之外,在性格方面也与人一样,有爱,有恨,七情六欲样样具备,甚至好妒,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希腊神话中有残忍复仇的美狄亚,有愤怒的阿喀琉斯,有狂热殉情的盗火者。从中可以看出希腊神话“神人同形同性”,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希腊神话的相关史实。
二.材料题(共1小题)
20.(2025 邗江区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雅典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因此其在教育内容上扩大了范围,使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相结合,并要求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内容设置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能履行公民职责的新一代。在办学形式上,雅典既有国家办学,也有私立学校,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当然,这种教育仅针对男性,雅典妇女一般局限在家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
——摘编自程禹文《古代雅典的教育及其特点》
材料二:13世纪末,欧洲各国世俗学校普遍建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西方近代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摘编自孙雪《近代西方教育观评析》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西方教育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
(3)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请你再举一例说明教育对社会的贡献。
【分析】本题以文字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西方教育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说明教育对社会的贡献,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一“古代雅典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是要把年轻一代培养成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因此其在教育内容上扩大了范围,使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相结合,并要求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内容设置来培养身心和谐发展、能履行公民职责的新一代。在办学形式上,雅典既有国家办学,也有私立学校,表现了充分的灵活性。当然,这种教育仅针对男性,雅典妇女一般局限在家庭,女孩子也只在家庭接受教育。”概括可知,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是以培养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为目标;内容范围扩大,将音乐教育、体育教育与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办学形式灵活,既有国家办学,也有私立学校;教育对象主要为男性,女性教育局限于家庭。
(2)据材料二“13世纪末,欧洲各国世俗学校普遍建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的远远不限于神职人员,学校的课程设置相应进行了重大调整。西方近代教育理念的形成是对中世纪‘一切为了上帝’的‘以神为本’思想的批判与扬弃。主张学习者是教育的中心,强调课程的设计应完全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可知,西方教育的变化表现在培养目标从主要培养神职人员转变为培养多种人才;教育理念从“以神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设计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有经济方面,13世纪末,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市经济繁荣,对世俗人才需求增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传播,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文化方面,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思想解放,为教育理念变革提供了文化土壤。
(3)结合世界史所学知识可知,说明教育对社会的贡献的史实有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促进了日本的发展;明治政府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起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近代教育体系。通过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日本工业化培养了大量有文化的劳动力;高等教育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了日本近代工业、科技的发展,使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故答案为:
(1)特点:以培养服从和效忠国家的公民为目标;内容范围扩大,将音乐教育、体育教育与文化知识学习相结合,注重身心和谐发展;办学形式灵活,既有国家办学,也有私立学校;教育对象主要为男性,女性教育局限于家庭。
(2)变化:培养目标从主要培养神职人员转变为培养多种人才;教育理念从“以神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课程设计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时代背景:经济方面,13世纪末,欧洲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市经济繁荣,对世俗人才需求增加。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人文主义思想传播,批判中世纪神学思想,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文化方面,大学的兴起和发展,促进了学术交流和思想解放,为教育理念变革提供了文化土壤。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明治政府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建立起包括小学、中学、大学在内的近代教育体系。通过普及初等教育,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日本工业化培养了大量有文化的劳动力;高等教育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了日本近代工业、科技的发展,使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古代雅典教育的特点、西方教育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产生的时代背景、说明教育对社会的贡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