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机械运动 检测卷(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 机械运动 检测卷(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第一章 机械运动检测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长度接近18 cm的是 (  )
A.成人手掌的宽度      B.全新2B铅笔的长度
C.课桌的高度 D.一本物理书的厚度
2.如图所示,利用直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  )
    A      B       C        D
3.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可以避免误差
4.“天舟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太空空间站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二号”太空空间站是静止的 (  )
A.地面 B.“天舟一号”飞船
C.太阳 D.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
A.游动的鱼    B.铁生锈了    C.旭日东升    D.春水东流
6.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54 km/h和10 m/s,则两车都运动15 s后的路程之比为 (  )
A.1∶1 B.2∶3 C.3∶2 D.1∶3
7.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 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同时经过P点向Q点做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b)所示。则 (  )
A.甲车速度为2 m/s
B.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C.乙车先到达Q点
D.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相距4 m
8.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通过一段路程,前5 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通过后面路程5 m时,所用时间也是5 s,那么这个物体在整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  )
A.1.5 m/s B.3 m/s C.2 m/s D.3.5 m/s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9.扎西同学多次测量了物理课本的宽度,三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6.75 cm、16.76 cm、16.78 cm,则课本的宽度为    cm。
10.图A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图B中,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图C中,秒表读数为    s。
11.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 min内通过了300 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m/s,这个物体在前10 s内的速度是    m/s。
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    ;经过5 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    。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2分)
13.如图所示,某学习小组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在内径为1 cm、长约50 cm的玻璃管中注满水,管内留一小气泡。
(1)实验时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    ,此实验中,我们研究    (选填“玻璃管”或“水柱”或“气泡”)的运动情况。
(2)探究中,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种方案:
A.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每隔相同时间读一次路程,求出每一时间段内的速度进行比较
B.在试管上每隔相同距离做标记,记录气泡经过每一个标记的时间再进行比较
C.让气泡上升,直接读出上升过程中某几个时间段内的路程和时间,求出速度进行比较
其中合理的,且实验误差较小的是    。
(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气泡运动时的相关物理量进行测量,为了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
(4)实验中气泡经过A点开始计时,测出气泡从A点运动到10 cm处、20 cm处、30 cm处、40 cm处所用时间分别为10.0 s、20.0 s、30.0 s、40.1 s;根据测量结果,以路程s为纵坐标,时间t为横坐标,在如图乙所示的坐标上画出s—t图象。
(5)根据(4)中的数据可判断气泡做    运动。
14.索央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该实验需要的器材除了小车、斜面、档板外,还需要测量工具    。
(3)为了方便测量时间,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    。
(4)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B=    m/s;vAC=    m/s。
(5)可以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四、计算题(第15题6分,第16题8分,共14分)
15.国庆假期期间,卓玛一家开车到昆明去玩,汽车行驶途中,他看到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请你通过计算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不违规的前提下,汽车一直以最快的速度100 km/h行驶,从看到标志牌到贵阳需行驶多长时间
(2)若汽车以图乙所示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4 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16.桑布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 800 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 600 m;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 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 min,然后二人一起又经过了12 min到达学校。求:
(1)桑布同学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第一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
1.B 解析:成人手掌的宽度一般约为10 cm,全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 cm,课桌的高度约为80 cm,一本物理书的厚度约为1 cm,故选B。
2.A 解析:利用三角尺和直尺测量圆柱体的直径,圆柱体的一侧应与直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另一侧对应的刻度,从三角尺与直线对齐的刻度读出,此时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直尺的刻度的边缘,故A正确,BCD错误。
3.C 解析:误差不是错误,不可避免,却能通过多次测量、改变测量方法、选择精密仪器来减小误差。故选C。
4.B 解析: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时,两物体相对静止,地面、太阳和在“天宫二号”内穿行的航天员相对“天宫二号”均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故选B。
5.B 解析: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发生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铁生锈了没有发生物体的位置变化,故选B。
6.C 解析:v1=54 km/h=15 m/s,则s1=v1·t1=15 m/s·15 s=225 m;s2=v2·t2=10 m/s·15 s=150 m;==,故选C。
7.D 解析:由图(a)可知,甲车到达Q点用时4 s,则甲车速度为v甲===3 m/s;由图(b)可知,乙车到达Q点用时6 s,甲车先到达Q点,所以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故ABC错误;甲车到达Q点用时4 s,由图(b)可知,此时乙车行驶了8 m,则甲车到达Q点时,甲、乙两车之间距离为12 m-8 m=4 m,故选D。
8.A 解析:s总=10 m+5 m=15 m,t总=5 s+5 s=10 s,平均速度v===1.5 m/s。
二、填空题
9.16.76 解析:课本的宽度为:(16.75 cm+16.76 cm+16.78 cm)÷3≈16.76 cm。
10.2.60 22.5 337.5
11.t=2 min=120 s,v===2.5 m/s;因是匀速直线运动,前10 s的速度也是2.5 m/s。
12.甲、丙 乙 解析:由s—t图象可知,甲的运动速度是4 m/s,由v—t图象可知,乙的速度是6 m/s,丙的速度是4 m/s。甲、乙、丙都是从t=0时出发,乙的速度最大,在相同的时间内,乙跑在最前面。
三、实验题
13.(1)停表 气泡 (2)B (3) 慢
(4)
(5)匀速直线
14.(1)v=  (2)停表和刻度尺 (3)小
(4)0.2 0.3 (5)变速
四、计算题
15.(1)由图甲交通标志牌可知,该路段的路程是120 km,该路段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为100 km/h,根据v=可得,从标志牌到贵阳需要的时间t==1.2 h。
(2)图乙所示的速度为90 km/h,则汽车行驶的路程s'=v't'=90 km/h×4 h=360 km。
16.(1)v1===6 m/s;
(2)v2==(1 800 m+3 600 m)÷[(5 min+1 min+12 min)×60 s]=5 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