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检测卷(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检测卷(含答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物理学科
期中检测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下面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
A.优秀运动员400 m的跑步成绩不可低于20 s
B.我们的教室面积约为50 m2
C.以正常速度从一楼走到四楼的时间约为5 min
D.洗澡水的温度是80 ℃
2.2024年7月,神州十八号宇航员顺利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进行交流,不能直接对话的原因是 (  )
A.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立交桥上安装的隔音墙,是在声音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
B.接听电话时根据音色分辨对方
C.声音的频率越高,传播的速度越快
D.水面舰艇可以通过超声波探测海洋的深度和礁石
4.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
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
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
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
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
5.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运动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
弟弟的运动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B.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弟弟比姐姐早5 min离开家
D.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 m/min
6.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C.丙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7.如图甲所示,乒乓球静止靠在左侧的音叉上,如果用小锤敲打右侧的音叉,我们能听到右侧音叉发出声音同时乒乓球被弹开,如图乙。如果把这个实验由宇航员带到月球上外部环境中去完成,则 (  )
A.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不会被弹开
B.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不会被弹开
C.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也会被弹开
D.不能听到声音,但乒乓球会被弹开
8.如图所示,在装水的大烧杯A中,浮着一个盛适量水的试管B,对大烧杯持续加热,当大烧杯中的水沸腾时温度达100 ℃,则试管中的水 (  )
A.温度能达到100 ℃,也能沸腾
B.温度能达到100 ℃,但不能沸腾
C.温度不能达到100 ℃,不能沸腾
D.不能确定是否沸腾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9.如图甲所示的圆柱体直径为    cm,如图乙所示的机械秒表的读数为  s。
10.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1.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    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    运动。
12.医生用B型超声仪诊断疾病,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    ,用超声波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2分)
13.频闪摄影又被称为连闪摄影,是借助于电子闪光灯的连续闪光,在一个画面上记录物体连续运动的过程。某实验小组采用频闪摄影的方法在实验室拍摄了苹果开始下落一段时间后的频闪照片,相机曝光的时间间隔为0.5 s。
(1)苹果在这一段时间内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
(2)苹果通过AB段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
(3)若要测出苹果在AD段的平均速度,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测量原理是    。图中s1=1.0 m,s2=2.0 m,s3=3.0 m,则苹果在AD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14.旺姆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种装置来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旺姆应选择图    (选填“甲”或“乙”)中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旺姆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她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可知: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bc阶段物质处于    (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状态。
(3)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则此时实验室的大气压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    (选填“能”或“不能”)沸腾,是因为  。
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
15.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定为超速。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是0.2 h,两监测点A、B相距20 km,全程限速90 km/h,如图所示。求:
(1)该汽车在此区间的速度为多少
(2)采用“区间测速”时,该汽车是否会超速
(3)若另一辆汽车以80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路段,则它需要多少时间
16.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10 m/s的速度行驶600 s,紧接着在模拟山路上以20 m/s的速度行驶150 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3分)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4分)
期中检测卷
一、选择题
1.B 解析:优秀运动员400 m的跑步成绩最快为40 s左右,不可能达到20 s,A错误;我们的教室一般宽约为6 m,长约为8 m,面积约为50 m2,B正确;正常步行速度1 m/s,一楼走到四楼的步梯长度30 m,由t=s/v=30 m÷1 m/s=30 s=0.5 min,C错误;洗澡水的温度一般是40 ℃,D错误。故选B。
2.B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没有空气,处于真空状态,所以声音不能在太空中传播,宇航员之间需要通过无线电交流。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3.C 解析:频率高,音调高,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无关。
4.A 解析:冰雪大世界的冰雕会发生升华,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A正确;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走到室内,因室内的水蒸气在眼镜片上遇冷会出现“白雾”,B错误;水蒸气在树枝上凝华成冰晶,形成雾凇,C错误;屋顶的积雪会熔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D错误。
5.D 解析:姐姐在0~5 min和15~20 min行走,5~15 min内处于静止状态,不是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图象可知,姐姐的平均速度为v1===50 m/min,弟弟所用时间为t2=15 min-5 min=10 min弟弟的平均速度为v2===100 m/min;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由图像可知,姐姐比弟弟早出发5 min,故C错误;姐姐在0~5 min和15~20 min行走,姐姐在0~5 min和15~20 min内通过的路程均为500 m,姐姐行走时的速度为v'1===100 m/min,弟弟的速度为100 m/min,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故D正确。
6.C 解析:甲物质是晶体,图象是熔化过程;乙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丙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化过程;丁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故选C。
7.A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听到声音,乒乓球会被弹开是因为音叉振动带动空气振动,在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不能被弹开。
8.B 解析:大烧杯中的水温度达到100 ℃,继续吸热,继续沸腾;小试管的水温度达到100 ℃后,不能继续从大烧杯中吸热,故不能沸腾。(没有出现温度差,故不能继续吸热)
二、填空题
9.1.50 338.5
10.液化 外侧
11.15 m/s 西(左)
12.信息 能量
三、实验探究题
13.(1)变速 (2)小于
(3)刻度尺 v= 4
14.(1) 乙 自下而上 (2) 晶体 固液共存
(3)等于 不能 试管中的水温度达到100 ℃后与烧杯中水温相同,不能继续吸热
四、计算题
15.(1)100 km/h (2)超速 (3)0.25 h
解析:(1)汽车在此区间的速度
v===100 km/h。
(2)因为汽车的速度100 km/h>90 km/h,
所以这辆轿车在该路段会被判超速。
(3)另一辆汽车通过AB段路程的时间
t'===0.25 h。
16.(1)9 000 m (2)12 m/s
解析:v1=10 m/s,t1=600 s,v2=20 m/s,t2=150 s。
(1) s1=v1t1=10 m/s×600 s=6 000 m,
s2=v2t2=20 m/s×150 s=3 000 m,
s=s1+s2=6 000 m+3 000 m=9 000 m;
(2)t=t1+t2=600 s+150 s=750 s,
v===12 m/s。
答:(1) 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为9 000 m;
(2) 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12 m/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