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概括与评析标题及角度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概括与评析标题及角度汇总

资源简介

本资料根据2025年秋最新教材整理
针对教材改版全新制作
适用于江西省初中道德与法治“概括与评析”题型
其他省份可将此份资料当做每个知识点的核心观点使用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概括与评析标题及角度汇总
参考题目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亲近社会 助力成长》《服务社会 培养亲社会行为》《积极融入社会 倾力奉献社会》《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网络非法外之地》《网络无限 自由有界》《遵守网络法律 合理使用网络》《恪守道德法律 做负责任网民》《合理利用网络 营造清朗空间》《防范网络风险 保护个人隐私》《依法规范人工智能 抢抓AI发展机遇》《整治自媒体乱象 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净化自媒体生态 传播网络正能量》《以法治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遵守交通规则 维护交通秩序》《遵守社会规则 参与法治建设》《自觉遵守规则 维护社会秩序》《文明旅游 从我做起》《文明观赛 法治护航》《诚以养德 信以立身》《诚信是做人之本》《友好相待 与人为善》《树立法治观念 学会依法办事》《增强法治观念 依法规范行为》《自觉遵守法律 维护法律尊严》《聚力扫黑除恶 建设平安社会》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无法治不自由》《制定民法典 维护公平正义》《弘扬正义之风 共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正义 彰显时代担当》《规范权力运行 维护司法公正》《承担责任 做守法公民》《承担责任 关爱他人》《承担责任 奉献社会》《关爱他人 奉献社会》《积极为社会作贡献 做负责的人》《承担社会责任 实现个人价值》《向榜样学习 传递正能量》《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维护国家利益 我们共同的责任》《捍卫国家尊严 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承担责任 捍卫国家利益》《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强国必须强军 军强才能国安》《认识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利益》《增强法治观念 维护国家安全》《维护国家安全 你我共同参与》《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从社会生活特点的角度: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P4-P5)
2.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①人是社会的人。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有其相应的位置。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③社会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任何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P6-P8)
3.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①我们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知识,提升能力,锤炼品格,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学习生活技能,学习行为规范,学习扮演社会角色。③社会化伴随我们一生。我们要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P10-P12)
4.★从亲社会行为的角度: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我们要积极融入社会生活,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P13-P14)
5.★从网络作用的角度:①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②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③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④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⑤在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P16-P19、P21)
6.★从营造清朗空间(或:合理利用网络)的角度:①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②我们要学会选择网络信息,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③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④我们要努力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高扬主旋律,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建设网上精神家园;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P19-P22)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7.从社会秩序作用的角度:社会秩序是社会正常运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社会生活需要秩序。(P25蓝字、P27)
8.从秩序与规则的角度:社会秩序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不遵守社会规则,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甚至会受到纪律的处罚、法律的制裁。(P27-P28)
9.从遵守规则的角度:①遵守规则,需要增强规则意识,需要他律与自律,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还需要积极完善规则。②我们对规则要心怀敬畏,知方圆、守规矩,不断增强规则意识,提高按规则办事的自觉性,推动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发展。(P29-P33)
10.★从文明有礼的角度:①文明有礼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直接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事关社会风尚、国家形象。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增强文明有礼意识,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营造良好社会风尚。③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P35-P38)
11.★从诚实守信的角度:①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道德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②人以诚信立身。诚信是我们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是一种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体现我们的内在修养与道德品质。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社会成员之间只有以诚相待、以信为本,才能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④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⑤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是诚信的受益者,也应成为诚信的践行者。每个人要立身成事、生存发展,都要恪守诚信这一准则,努力做一个诚信的人。⑥做到诚实守信,需要真诚待人,积极履行承诺;讲究策略,注重方式方法;遵纪守法,珍惜诚信记录。(P38-P41)
12.★从友善待人的角度:①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让友善的行为在社会蔚然成风。②做到友善待人,需要宽容他人、换位思考、助人为乐。(P42-P44)
13.★从提升法治素养的角度:①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②树立法治观念,需要我们敬畏和信仰法律,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③我们要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敬畏法律规则,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④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⑤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和谐有序。⑥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P46-P53)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14.从珍视自由的角度:①自由是人类的永恒追求,是社会活力之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自由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自由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②自由意味着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人们能够依照自己的意志活动。③珍视自由,需要我们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依法行使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④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和伤害。我们要在遵守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前提下行使权利。(P58-P61)
15.从践行平等的角度:①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②践行平等,要平等对待他人,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P62-P64)
16.从坚守公平的角度:①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②维护社会公平,需要每个人努力追求公平、捍卫公平,需要充分发挥规则的保障作用。(P67-P69)
17.从守护正义的角度: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正义行为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正义保障人们有尊严地生活。正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②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时,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善于做到见义智为。③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司法公正。公正司法是捍卫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④守护正义需要维护国际正义。正义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容,中国始终是国际正义的守护者。(P70-P74)
18.★从承担责任的角度:①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应明确自己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②做负责任的人,既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更要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只有这样,才能构建起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美好社会。③我们要甘于奉献,勇于承担应尽的责任,不抱怨、不懈怠,不计个人得失,全身心地投入。(P75-P78)
19.★从奉献社会的角度:①奉献社会能够使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道德境界不断提升。②奉献社会能够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推动形成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和谐美好。③奉献社会,需要我们自觉加强学习,不断增强本领;追求进步,主动向团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勇于担当时代责任。④我们要弘扬志愿精神,力所能及地为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在志愿服务中长知识、强本领、增才干,努力推动形成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良好风尚。⑤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成才、勤奋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努力做一个有责任担当的时代新人。(P79-P82)
第四单元 维护国家利益
20.从国家利益重要性的角度: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P85-P86)
21.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关系的角度: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②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到真正的实现。(P89)
22.★从捍卫国家利益的角度:①捍卫国家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我们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坚决维护国家的尊严、荣誉和利益。②捍卫国家利益,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发扬斗争精神。(P90-P92)
23.★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角度:从根本上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有时,国家利益难免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当顾全大局,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了国家利益,必要时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P92)
24.从人民军队的角度:①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全国武装力量的主体。②人民军队是一支对党忠诚、听党指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军队。人民军队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军队。③人民军队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为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捍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为维护国家海外利益,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了战略支撑。(或:人民军队承担着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P93-P97)
25.从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角度:①强国必须强军。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②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要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以高水平治理推动人民军队高质量发展,加强全民国防教育。(P98-P101)
26.★从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民族复兴的根基,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P103)
27.从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安全形势,我们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P105)
28.★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①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②我们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要树立国家安全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③我们要不断提升国家安全素养。要自觉接受国家安全教育,提高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通过各种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P106-P107)
【说明】
①此资料主要适用于八年级上册,中考时有些角度不需要,有些角度可以合并。在八年级上册使用本资料时,答题时也要尽量避免同时使用相近角度,如:同时写“从国家安全重要性的角度”和“从维护国家安全的角度”很可能只会有一个点的分。
②标题仅仅作为参考,拟题应结合材料作适当修改。
③角度前标星的为常用角度,角度后画波浪线的句子为该角度的常用答题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