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3 (范围: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含答案+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3 (范围: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含答案+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3
(范围: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5CDCCB 6-10BABBC 11-15CBDB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耳蜗 (2)大脑 (3)C
17.亮 亮 镜面反射
18.不变 变小
19.(1)反射 折射 (2)C
20.(1)晶状体 (2)乙 (3)B
21.(1)绿光 (2)色散 (3)①
22. 2cm 放大 变小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23.(1)ABD (2)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3)实验1:放大实验现象 实验2反映响度大小
24.(1)能 (2)等大 (3)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4)玻璃板太厚导致玻璃板前后两个面都发生了反射,两个反射面都成虚像
25.(1)增大 不可能 (2)45 (3)小于
26.(1)10 (2)放大 变小 (3)凹
27.(1)倒立、缩小的实像 (2)不能调节像距(3)不能调节像距,成像不清晰 (4)做一个可伸缩镜头,调节像距
四、综合题(共30分)
28.(1)水可以传声 (2)振动幅度 (3)频率 (4)振动
29.(1) 反射角和入射角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不发生
(3)靠近
30.(1)底面BC (2)会聚 (3)紫
31.(1)2 放大镜;(2)A;(3)物镜所成的实像没有到目镜一倍焦距内
32.(1)视网膜 小于 (2)凹透镜 (3)大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3
(范围: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
答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 (2) ;(3) 。
17. ; 。
18. ; 。
19.(1) ;(2) 。
20.(1) (2) (3) 。
21.(1) ; (2) ; (3) 。
22. 。
三、实验探究题(共 5 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3.(1) ;(2) 。(3) ; 。
24.(1) (2) ;
(3) ;(4) 。
25.(1) ;(2) ; (3) 。
26.(1) ;(2) ;(3) 。
27.(1) ;(2) ;
(3) ;(4) 。
四、解答题(共30分)
28.(1) ;(2) (3) (4) 。
29.(1) ;(2) ;
(3) 。
30.(1) ;(2) (3) 。
31.(1) (2) ;(3) 。
32.(1) (2) ;(3)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2024八上科学阶段性测试3
(范围: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综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户外突遇电闪雷鸣的极端天气,人们会迅速寻找安全地点躲避,其中人体感知电闪、雷
鸣的感受器分别是( )
A.虹膜、鼓膜 B.瞳孔、听小骨 C.视网膜、耳蜗 D.晶状体、半规管
2.人体不同部位的皮肤触觉的敏感程度不同。下列部位中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
A.手臂 B.手掌 C.前臂 D.指尖
3.珍惜同学间的友谊,同学们互相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通过声音识
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
4.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小孔成像 B.手指投影 C.鹦鹉照镜 D.文字放大
5.如图四个实验,能够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6.城市环保建设——控制噪声是主要项目之一,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A.城区内禁止机动车鸣笛 B.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C.在城市街道两旁多种植树木花草 D.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消声器
7.如图所示,一束激光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成60角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入射角为∠4=600
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600
C.若激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0
D.若将激光沿FO射向平面镜,反射光线为 OE
8.如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为了研究反射光线与入光线及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实验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A.绕ON前后转动板E B.绕ON前后转动板F
C.绕ON一起转动纸板E和F D.绕O点转动入射光线OA
9.一只小鸭子浮在平静的湖面上,能正确表示小鸭和它在水中所成的倒影的是( )
A. B. C. D.
10.光线从玻璃射向空气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如图所示,在中国象棋棋盘正中央立一块垂直于棋盘的平面镜,棋子“象”由甲移到乙,
则平面镜中“象”的移动是( )
A.由④到② B.由③到① C.由②到④ D.由①到③
12.如图所示,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
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  )
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 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 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3.如图所示是光线经过某一个光学元件后的光路图,请判断该光学元件是(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以上都有可能
14.光的反射和折射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小敏画了4张图其中错误的是(  )
A.我们能看清黑板上的字 B.渔夫叉鱼 C.室内的人看到室外的景色 D.近视眼的矫正
15.如图是超市安装的一种刷脸自助储物柜。某顾客站在屏幕前 50 cm 处,按下 “存” 按
钮,屏幕上方的摄像头启动,出现人脸缩小的像,柜门打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该摄像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该摄像头的焦距可能是 0.20 m D.该摄像头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如图所示是耳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接受声波信息的听觉感受器位于图中[②]    内。
(2)听神经将信息传到人的    形成听觉。
(3)人耳能分辨出钢琴声和小提琴声的主要依据是  (填字母)。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17.雨后天晴的夜晚,人在月光下行走,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甲同学迎着月光走,应走
   处;乙同学背着月光走,应走    (前两空均填“亮”或“暗”)处。因为若
迎着月光走,月光射到水面上时,水面发生的是     (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反射光几乎全部射入人的眼睛。
18.小敏非常注重自己的衣着整洁,每天上学出门前都要通过镜子检视一下。当她走近时,她
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离她
的距离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图甲是学习光的折射的实验情景,图乙是示意图。
(1)实验前,点燃固定在盒盖下方的蚊香,盖上盒盖,打开亮度较亮的激光,可清晰地观
察到沿直线传播的光路,在透明塑料盒的右侧面上可看到一个亮点P。向塑料盒中
逐渐加入掺有少量牛奶的水,达到一定高度后会观察到在右侧面原来亮点的上方出
现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因为光照射到水面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_现象形成的,还
有一个亮点在原来亮点的下方,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光________而产生的。
(2)保持入射光不动,继续加水,会看到原来的两个亮点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
A.两个亮点都向上 B.两个亮点都向下
C.上面的亮点向上,下面的亮点向下 D.上面的亮点向下,下面的亮点向上
20.2025年6月6日是我国第30个“爱眼日”,青少年要珍视眼睛,守护健康视力。
(1)正常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眼球中 (填结构名称)的凸度会变化。
(2)小敏是一个近视患者,他的视力缺陷能用图 (填“甲”或“乙”)来解释。
(3)小敏妈妈为他配了“角膜塑形镜”,它能通过改变原本厚度均匀的角膜弧度,实现
视力的矫正。那么,矫正后的眼角膜应是图丙中的 (填字母)形态。
21.如图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的示意图。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色光。将三
种色光适当混合能产生其它任何色光,这三种色
光分别是红光、 和蓝光。
(2)在②区域中我们看到彩色光带,这是 现象。
(3)如果我们把一支温度计放在 (填图中序号)区域,发现温度计的示数较高。
2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
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当物距为3.5cm
时,光屏上能得到 ______选填“缩小”、“放大”或“不变”的
像。把物体从距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像将逐渐 ______(选
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0分)
23.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
播”。图中甲、乙是直径为10cm的去底塑料筒,在每个筒的一侧
用橡皮筋扎—橡皮膜,再在乙筒的橡皮膜外吊—乒乓球,装置固定在两张桌面上。
[实验1]调节两个塑料筒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并使筒的开口对齐且相距5cm,用手往外
拉开甲的橡皮膜,突然放手,听到声音并观察到图乙处的
乒乓球被弹开。
(1)此实验说明了: (填字母,多选)
A.声音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由振动产生
[实验2]为了进一步探究响度和距离的关系,小组成员将甲、乙两筒的距离s分别调节到
10cm、15cm、20cm,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逐渐减小。
(2)根据实验2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以上两次实验均用到乒乓球,分别写出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 、 。
24.某小组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小敏在竖直的玻璃板前A位置处放置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蜡烛的像,如
图甲所示。用一张不透明的纸挡在玻璃板与像之间,她在图甲所示位置   (填
“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2)撤去不透明纸,小敏又拿另一支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
发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知平面镜成     (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的像。记录下物、像的位置A、A'。
(3)经过三次实验得到三组物、像位置点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  。
(4)小华自备器材做该实验,在玻璃板前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看到玻璃板后出现两个
蜡烛的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
25.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同学将光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空气中的入射角i 0° 30° 45° 60°
水中的折射角γ 0° 22° 32° 40°
玻璃中的折射角β 0° 17° 24° 30°
请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______(选填“增大”或“减
小”),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由此可猜想: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
角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
(2)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则可猜想: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
为32°,折射角应为 °。
(3)从表中数据中还能得出:不同介质对光的折射本领是不同的。可猜想:当光从水中
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 入射角。
26.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凸透镜的位置固定,当把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 cm刻度线处时,移动
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小敏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蜡烛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
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将蜡
烛远离凸透镜移动,则像的大小将 。
(3)在图乙中,小明借来老师的眼镜,并将其放在凸透镜左侧,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
变模糊,向右移动光屏又发现清晰的像,说明老师所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
27.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照相机模型”项目化学习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
简易照相机、评价模型作品三个环节。
【学习】(1)制作模型前、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知道物距(u),像距(v)
应该满足f【制作】(2)小组同学利用A4卡纸、半透明纸和凸透镜制作出简易相机模型,组内同
学进行测试时,发现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有时模糊、小组讨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
请你指出该模型可能存在的缺陷: 。
【评价】(3)评价量表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下表为某小
组设计的量规,将表格补充完整。
自制照相机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功能完善 ①能调节像距, 成像清晰 ②不能调节像距, 成像清晰 ③                           
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能成像 结构较完整,能成像 结构不完整,不能成像
外形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且美观 有固定的外形,较美观 无固定的外形,不美观
【改进】(4)小组同学根据“功能完善”评价指标,认为照相机模型存在功能上的缺陷,
组内同学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
四、综合题(共30分)
28.如图所示,是关于声音的三个实验,请完成实验所揭示的科学道理:
(1)甲图在水中击石时,我们也能够听到击石的声音,由此说明 。
(2)乙图中鼓声越响,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由此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3)丙图中相同力拨动钢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4)丙图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花四溅,说发声的物体在 。
29.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
(1)在实验中,白色硬纸板既能显示光路,也能方便地测量  。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
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
究 ,此时反射光的位置   (填“发
生”或“不发生”)变化。
(3)若将入射光线EO靠近法线,则反射光线OF将  (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30.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
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甲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乙、丙所示。
甲 乙 丙 丁
(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      (填“顶角A”或“底面BC”)偏
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
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丁所示。
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的原因。
(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光的色散实验,通过实验分析,可知 色光对凸透镜的
焦距小。
31.为了观察太阳系内的各种行星,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开普勒望远镜,小滨制作
的望远镜原理如图甲所示。
(1)该望远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物体经过 次折射成像。生活中与图中目镜工作
原理相同的工具是 。
甲 乙
(2)中秋节小滨用肉眼看到的月亮如图乙所示,则他利用望远镜看到的像是 。

(3)小滨发现若物镜和目镜的距离太远,通过目镜就会看不到月亮的像,出现该现象的
原因是: 。
32.“小眼镜”成为全社会的“大关切”,有人大代表建议要高度重视近视低龄化问题。
(1)如图甲所示,正常人眼看远近不同物体时能实现自动变焦,使物体都成像在 上,
看清近处物体时的焦距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看清远处物体时
的焦距。
(2)如图乙所示,现流行的全飞秒近视手术,在眼角膜上削去一部分并从切口取出,从而
使角膜形成一个    (填“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形状,达到矫正近视的目
的,但也有一定的后遗症。
(3)人能看见物体,形成视觉的部位是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