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Unit2 Home Sweet Home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Unit2 Home Sweet Home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 Unit 2 大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英语 八年级 第一学期 人教版 Unit 2Home Sweet Home
课时信息 序号 教学内容 课型 课时
1 Section A Open page 1a-1d 听说课 Period 1
2 Section A Pronunciation 2a-2f 语音课 Period 2
3 Section A Grammar 3a-3c 语法课 Period 3
4 Section B 1a-1d 读写课 Period 4
5 Section B-Vocabulary in use 2a-2c 词汇课 Period 5
6 Section B 3a-3c 阅读课 Period 6
7 Project 实践活动 Period 7
8 Reading plus 阅读课 Period 8
二、单元内容与教材分析
(一)单元内容
单元标题 Unit 2 Home Sweet Home
单元话题 family life 家庭生活
单元主题范畴 人与社会
单元主题功能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home's meaning, learn family responsibility, polite requests and permission-seeking, and foster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responsibility to home.引导学生探索家的意义,学习在家中承担责任、提出礼貌请求与征求许可,培养对家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二)单元内容整体框架图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Home Sweet Home”为主题,通过日常对话、家庭场景叙事等多种形式,围绕“What does home mean to you ”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探索家的意义,学习在家中承担责任、提出礼貌请求与征求许可,培养对家的归属感与责任感。日常对话1(Section A,1b& lc)中,Jim向爸爸请求午饭后和朋友出去玩,爸爸要求他先整理物品,父子俩围绕搬家前的准备工作展开对话,通过“Can I….”“Could I.”的句式练习礼貌请求与征求许可;对话2则围绕新家布置,Jim提出养鱼、家人提议种花和邀请朋友等想法,进一步实践相关句式,并讨论如何让家更舒适。Section A,2a和2d的对话聚焦于为祖父母来访做准备,家庭成员分工协作,使用“Can you help me...”等句型分配任务,体现家人间的相互支持。记叙文(SectionB1b)以春节回家为背景,描述一家人长途奔波回到祖父母家,通过厨房忙碌、共享美食、长辈关怀等细节,传递家的温暖与亲情,同时穿插“Could you....”“Can I help... ”等句式,将语言学习融入家庭互动场景。本单元的核心语言围绕“家”的主题展开,涉及表达请求与征求许可的多种句式,如“Can I...”“Could I...”用于提出个人请求,“Can you..”“Could you please...”用于向他人提出请求;同时包含描述家庭活动与任务的相关词汇和短语(如pack up, sort, take care of, clean up),以及表达情感与态度的语句(如“I love our new house.”“Ah, home again”)。此外,一般现在时与情态动词的结合使用,在日常对话和叙事中规范表达请求、许可和义务。在语篇知识方面,本单元通过两种不同的语篇形式呈现内容。对话语篇以家庭互动为线索组织信息,如Section A中家庭成员围绕搬家准备、新家布置、迎接祖父母等场景展开对话,通过问答与协商推进情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自然运用核心句式;记叙文语篇以时间顺序和情感变化组织内容,如Section B的春节回家故事,按“出发。抵达·团聚。离别”的脉络,结合环境描写(寒风中等待)、动作描写(帮忙拉行李、厨房忙碌)和情感描写(幸福的泪水),生动展现家的意义,同时通过人物对话强化语言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礼貌请求和征求许可的句式进行日常交流;学会描述在家中承担的责任与完成的任务;理解家的多元意义,包括情感寄托、生活空间和家人团聚等内涵;培养家庭责任感与协作意识;通过语言实践深化对“家”的情感认知,在交流与表达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和对家庭文化的理解能力。
课时 What (主要内容) Why (编写意图) How (语篇特点)
第1课时 - 主题:围绕 “Home Sweet Home”(温馨的家 )单元,聚焦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home ”(你能为家做些什么 ),涉及家务活动及家庭交流场景。- 具体内容:- 呈现家务词汇,如 “pack up things(整理物品)”“sweep the floor(扫地)” 等,让学生认知为家庭做的事。- 包含听力任务,1b 听对话勾选父亲要求 Jim 做的事;1c 听对话匹配人物与家务;还有口语任务 1d,用给定家务表达编对话,练习请求与回应。 - 语言能力:积累家务相关词汇、日常交流句式,提升听(通过听力任务)、说(对话创编)技能,让学生能在家庭场景用英语沟通。- 文化意识:传递 “为家庭贡献、营造温馨家” 的观念,理解家庭责任,感受中外共通的家庭价值观。- 思维品质:听力中抓取关键信息(1b、1c),口语创编锻炼逻辑与创意,思考家务分配、家庭互动,提升思维能力。- 学习能力:通过听、说实践,掌握词汇和交流结构,培养自主运用英语、在生活场景迁移知识的能力 。 - 词汇学习:展示 1a 图片,带读词汇,讲解含义和用法,让学生联系自身家务,说说 “I often... at home”,巩固认知。- 听力训练:1b 前,引导看选项预测;播放对话,学生勾选;1c 同理,听前看人物和家务选项,听中匹配,听完核对、解析,提升听力抓取信息能力。- 口语实践:1d 先示范对话,再让学生选 1a 家务,两人一组创编,上台展示,教师纠错、点评,强化日常交流表达 。
第2课时 (一)语音部分(Pronunciation)1. 呈现含不同发音规则的单词分组,涉及字母组合or、oor、o、oo、u等,对应发音分别为 / / 、/ / 、/u / 、/ / 、/ɑ / 、/ / ,要求学生听、重复并补充单词,训练特定发音的识别与模仿 。2. 提供对话(Peter和Mum关于邀请朋友到新家及做清洁的交流),标注意群和停顿,让学生听、读,学习英语语句的节奏与停顿规则。(二)听力与填空(2a)围绕家人为祖父母来访做准备的对话,设置听力填空任务,考查学生捕捉关键动作信息(如 prepare 、tidy 、put up 、move 、flower shop 等词汇 )的能力,内容涉及迎接客人前的准备活动,像整理房间、布置物品、准备装饰等 。(三)阅读与问答(2b)1. 基于2a对话,设计4个问题,涵盖对祖父母是否来访过新家的推断(Did Peter’s grandparents visit his new home before )、短语 “grandma clean” 含义理解(What does “grandma clean” mean )、Helen 想去花店原因(Why does Helen want to go to the flower shop )以及学生为祖父母做何事的个人表达(What do you usually do for your grandparents ),锻炼阅读理解、推理及个人观点输出能力。2. 要求依据2a信息完成思维导图(2c),梳理 “让祖父母有在家感觉” 的两类行动——给房间增添物品(如 a chair for reading 等)和打扫房间(如 sweep the floor 等 ),并补充 “other” 板块内容,培养信息归纳与拓展思维。(四)听力与角色扮演(2d)再次听2a对话后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模仿语音语调、对话逻辑进行口语表达,强化听力理解与口语输出,熟悉迎接客人场景的语言运用 。(五)情景对话创作(2e)设定Peter为迎接朋友到新家寻求帮助的情景,给出购物、买饮品、做饼干等活动建议,让学生分组创作Peter与家人的对话,锻炼在新情景下运用英语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语言运用场景 。 1. 语言技能培养:语音练习夯实发音基础,助力学生准确认读单词、流畅朗读语句;听力填空提升听力抓取关键信息能力;阅读问答锻炼阅读理解与推理,以及用英语思考、表达观点;角色扮演和对话创作促进口语输出,全方位提升听、说、读技能,契合英语语言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 。2. 主题关联生活:围绕 “迎接客人(家人、朋友)到新家做准备” 主题,贴近学生生活场景,便于理解和运用,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迁移所学语言知识,解决真实交流需求,增强学习实用性与积极性 。3. 思维能力发展:思维导图(2c)培养归纳、分类思维;阅读推理题(2b)锻炼逻辑推理;对话创作(2e)激发创意与问题解决思维,助力学生从语言学习向思维提升进阶,提升综合语言运用素养 。 (一)语音教学1. 先播放单词发音音频,让学生听辨不同字母组合发音差异,教师讲解发音规则(如 or 在 short 中发 / / );接着领读单词,让学生跟读模仿,再鼓励学生补充同发音规则单词,通过 “听 - 讲 - 读 - 练” 环节掌握发音 。2. 对于含停顿和意群的对话,先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标记意群和停顿,分析为何在此处停顿(如语义分组、语法结构 ),再分角色朗读、模仿语音语调,体会英语语句节奏 。(二)听力与填空(2a)1. 预听阶段:呈现对话主题(祖父母来访准备),让学生预测可能出现的词汇(如 clean 、prepare 等 );2. 听的过程:第一遍泛听把握整体内容,第二遍精听抓取填空关键词;3. 听后:核对答案,让学生复述对话关键信息,强化听力内容理解与记忆 。 (三)阅读与问答(2b)1. 读前:引导学生看问题,预测阅读内容;2. 读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找答案,划出关键句;3. 读后:讨论答案,尤其针对推理题(如第一题推断是否来访过),引导学生结合文本 “I can’t wait to show them our new house!” 等语句分析,理解 “grandma clean” 时,可联系生活中长辈对 “干净” 更高标准的认知辅助解读;对于个人经历问题(第四题 ),组织学生小组分享,锻炼口语表达 。4. 思维导图(2c):先展示框架,引导学生从2a提取 “add things to their room”(如 a chair for reading 对应原文 “Grandpa likes reading books...” )和 “tidy up their room”(如 sweep the floor 等 )的信息填入,再鼓励学生头脑风暴补充 “other” 内容(如 prepare favorite snacks 等 ),通过 “提取 - 填充 - 拓展” 培养归纳与创新思维 。 (四)听力与角色扮演(2d)1. 再次播放2a对话音频,让学生关注语音、语调、情感;2. 分组分配角色(如 Peter、Mum、Dad 等 ),模仿练习;3. 上台展示,教师点评语音、内容完整性与角色表现,提升口语表现力 。 (五)情景对话创作(2e)1. 呈现情景(Peter迎朋友到新家求助 )和活动建议(go shopping 等 ),引导学生理解任务;2. 小组讨论对话思路,如 Peter 向家人求助的不同理由、家人回应方式;3. 创作并展示对话,教师从语言准确性、情景合理性、创意性等方面评价,促进学生灵活运用语言,解决新情景交流问题 。
第3课时 这是英语语法中关于 can和could用于请求(requests)和许可(permission) 的教学板块,包含三个练习:- 3a:让学生阅读用can或could提问的句子,判断是请求(R)还是征求许可(P),体会其问答形式 ,比如“Could you please sweep the floor ” 是请求他人做事,“Can I put some flowers on the table ” 是征求做某事的许可。- 3b:从选项中选合适问题补全对话,考查对can/could在实际语境中运用的理解,通过不同答语(如 “Of course you can.”“Yes, if you are careful with it.” 等 ),匹配对应的请求或许可问句。- 3c:创设不同生活场景(在朋友家借手机、问同学英语课笔记、求助邻居开门、让同学带清洁工具 ),要求用can或could编对话,强化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这两个情态动词表达请求和许可的能力。 - 语言功能角度:can和could是英语中表达请求、征求许可的常用情态动词,日常交流(如借东西、请求帮助、征求外出许可等场景 )高频使用,掌握它们能让学生更顺畅地用英语沟通,满足实际生活的语言需求。- 语法学习逻辑:情态动词是英语语法重要部分,先接触can/could这类基础且实用的,能帮学生建立情态动词用法认知,为后续学习其他情态动词(如may、might等 )打基础,逐步构建完整语法体系。 - 3a环节:可先让学生自主阅读问句和答语,观察can/could在句中作用,接着分组讨论判断R或P的依据(请求是让别人做某事,许可则是自己能否做某事 ),最后教师总结,明确can和could表请求、许可时的语义和结构特点。- 3b环节:先呈现对话语境,让学生分析答语隐含信息(如 “Of course you can.” 倾向许可类回答,“Yes, if you are careful with it.” 对应涉及物品使用的请求 ),再引导学生逐个匹配选项,之后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强化语境感知。- 3c环节:先引导学生理解每个场景(借助图片、简单描述梳理场景要素 ),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场景用can/could编对话,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最后选取几组展示,全班一起点评、完善,巩固用法 。 这样从识别、选择到创作,逐步深化对can和could表请求、许可用法的掌握。
第4课时 - 文本内容:包含一篇名为《Going Home for 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回家)的故事,讲述春节期间作者一家回妈妈老家的经历,如赶火车、巴士,见到在寒风中等待的爷爷奶奶和堂妹,家人间帮忙搬运行李、准备饭菜、分享零食、交流学校生活、吃团圆饭、讲笑话等温馨情节 ;还有1c 基于故事内容的家庭成员行为填空练习,1d 关于 “home”(家)的诗歌及对家的不同观点分享,以及1a 关于在家感受的讨论环节。- 语言知识:涉及描述春节回家场景、家庭成员互动的词汇(如 “luggage(行李)”“snacks(零食)” 等 ),过去时态的运用(故事叙述发生在过去,如 “We got up very early in the morning to catch the train.” ),还有关于情感、家的表达(如 “home is a place of love” 等观点表述 )。- 技能培养:阅读技能方面,通过故事培养学生获取细节信息(如1b 回答问题、1c 找家庭成员行为 )、理解文本情感(家人间的爱与温馨 )的能力;口语技能上,1a 让学生分享在家感受,1d 分享对家的理解,锻炼表达观点;写作技能可延伸为基于对家的理解进行短文创作 。 - 文化层面:春节是中国重要传统节日,回家过年是独特文化现象,通过文本让学生感受家庭团聚、尊老爱幼等传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 。- 语言学习:借助贴近生活的春节回家故事,为学生提供真实语境,让他们在理解有意义内容的基础上学习词汇、语法(过去时 ),降低语言学习难度,提升语言运用能力,符合语言学习 “在情境中学习、运用” 的规律 。- 情感教育:围绕 “家” 展开内容,1a 引导学生思考在家感受,1d 分享对家的理解,能让学生体会家的温暖、亲情的珍贵,培养积极情感态度,促进心理健康与人际交往意识 。 - 阅读教学:先通过1b 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故事,回答如 “Where did the writer go for the Spring Festival (作者春节去哪里)” 等问题,把握主旨;再精读故事,找细节信息完成1c 填空,分析家人互动体现的情感,讲解其中词汇、语法(如过去时的用法,结合 “got”“helped” 等词说明 )。- 口语交流:1a 环节可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用 “Home makes me feel... Because...” 等句式分享在家感受,然后小组代表汇报;1d 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和观点,思考后同桌交流对 “home” 的理解,再全班分享,教师适时引导补充,拓展学生思维 。- 拓展延伸:可让学生仿写1d 中对家的观点,或结合自身春节经历(若有 )写短文,深化对文本主题理解与语言运用,也可开展 “My Home, My Love” 主题展示活动,用绘画、短文、演讲等形式呈现对家的感悟 。
第5课时 这是单元词汇运用(Vocabulary in Use)板块,包含 3 项练习:- 2a:字谜形式练习本单元新单词,依据线索(如 “to look for something” 对应单词 ),让学生从方格中找出如 “search(寻找 )”“neighbourhood(同一区域居民 )” 等词汇 。- 2b:短语匹配与运用,先将 A 列动词短语(pack up、clean up 等 )和 B 列名词短语(the luggage、the rubbish 等 )匹配,再用匹配好的短语(如 clean up the bathroom )完成句子 。- 2c:用方框内单词(community、ready 等 )补全信件,考查词汇在语篇中准确运用,理解社区欢迎信语境,填入合适单词使语义通顺 。 词汇巩固:通过多样化练习(字谜、短语匹配、语篇填空 ),从不同角度强化本单元新学词汇,让学生熟悉单词拼写、词义、用法,避免单一记忆的枯燥,提升词汇掌握程度 。- 语言运用:2b 短语运用、2c 语篇填空,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情境(日常活动、社区信件 )中使用词汇,实现从 “认识单词” 到 “会用单词表意” 的过渡,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 语境理解:借助字谜线索、句子语境、信件语篇,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义逻辑理解词汇,掌握词汇在不同情境下的准确表意,提升阅读理解和语境分析能力 。 - 2a 字谜练习:可先让学生独立读线索、尝试回忆单词,再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思考过程(如根据 “a long trip” 想到 “journey” ),最后一起在方格中找单词,教师适时提示、讲解易混淆词汇 。- 2b 短语匹配与运用:第一步,让学生先观察 A、B 列短语,尝试自主匹配,说说匹配理由(如 “clean up” 和 “the bathroom” 搭配,因为 “clean up” 有 “打扫” 意,符合打扫浴室情境 );第二步,用匹配好的短语填空时,引导学生分析句子语境(如 “after taking a shower” 提示要 “clean up the bathroom” 保持清洁 ),完成后核对答案、朗读句子巩固 。- 2c 语篇填空:先让学生通读信件,理解社区欢迎信的主旨和大致语境,圈出提示词;然后逐句分析,思考每个空所需词性、语义(如 “feel at home here” 前用 “soon” 表 “很快” ;“Your ____ brings joy to us” 结合语境填 “arrival” 表 “到来” );填空后,让学生朗读信件,检查语义是否通顺,教师针对易错点(如 “invite” 用法、“ready to give a hand” 短语 )讲解强调 。
第6课时 - 阅读任务:3a 要求阅读邮件,找出张鹏让朋友做的事;3b 需梳理邮件中张鹏表达想法的内容顺序,涉及描述房间现状、请求帮忙装饰房间、商量墙面计划、约见面选颜料、让带刷子、选照片挂墙这些步骤排序 。- 写作任务:3c 是模仿邮件,写一封请朋友帮忙装饰自己房间的邮件,有给定可选用的活动(买花、做海报等 )。法写一个假期故事。 - 阅读维度:通过真实邮件文本,让学生接触日常交流文体,训练获取关键信息(3a 找请求内容)、梳理文本逻辑(3b 内容排序 )的阅读技能,提升对英语邮件格式和表意方式的理解。- 写作维度:3c 基于阅读输入,让学生模仿创作,实现以读促写,锻炼运用英语请求帮助、描述计划的写作能力,贴合生活场景,增强语言实际运用性。 - 阅读教学:先让学生自主读3a邮件找关键信息,再小组讨论核对;3b 可先个人梳理,再全班一起理清张鹏想法组织顺序(从描述现状到提出各请求的逻辑 ),分析邮件如何分步表意 。- 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先回顾3a邮件结构(开头寒暄、说明需求、阐述计划、具体请求 ),再结合3c给定活动,思考自己装饰房间需朋友帮的事,列提纲后撰写邮件,最后 peer - check(同伴互查 )修改,提升写作质量 。
第7课时 - 项目部分(Project):包含4个小任务,4a是让学生勾选自己在家做的家务,可补充其他;4b是开展班级调查,询问同学做的家务、频率及对做家务的看法;4c是向班级汇报调查结果;4d是找出家里做家务最多的人 。- 反思部分(Reflecting):有4个问题,涉及谈论家可用的词汇表达、用can/could礼貌请求和获许可、让家舒适的做法、对“家的意义”的理解,还给出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 - 语言知识:围绕家务相关词汇(take out the rubbish, do the dishes等 )、日常交流句型(询问家务及看法等)展开,巩固学生英语词汇和句型运用,让学生掌握谈论家务、家庭生活的语言素材 。- 语言技能:通过调查、汇报等任务,锻炼学生听(调查时倾听同学回答 )、说(汇报、交流看法 )、读(理解任务要求 )、写(可能记录调查结果 )技能,提升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 情感态度与文化:借助对“家”的探讨,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做家务 ),理解家的意义,同时渗透文化,如英语谚语传递的对家的情感,让学生感受中外对“家”共有的珍视态度 。- 思维能力:反思环节引导学生思考语言表达、语法运用(can/could )、让家舒适的行动及家的意义,培养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文化思维 。 - 项目实施:先让学生独立完成4a,激活已有家务词汇知识;接着小组或全班开展4b调查,教师可指导提问技巧,如礼貌表达、追问细节;然后学生整理调查结果进行4c汇报,锻炼组织语言和公众表达能力;最后4d可结合家庭实际交流,回归生活 。- 反思开展:教师引导学生逐一思考反思问题,可组织小组讨论分享,比如讨论“让家舒适的做法”时,学生头脑风暴,用英语表达如“Clean the rooms regularly.(定期打扫房间 )”“Decorate the home with nice pictures.(用漂亮画作装饰家 )”等,在交流中深化对家的认知,巩固语言知识,达成语言技能、情感态度等多方面教学目标 。
第8课时 这是英语教材中第二单元“Reading Plus”板块的阅读内容,节选自改编自露西·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的故事《Anne’s Decision》 。内容围绕安妮和玛丽拉的经历展开:安妮自幼被玛丽拉收养,在绿山墙农场生活。安妮原本要去外地上大学,可玛丽拉生病,医生告知玛丽拉若不放弃阅读、缝纫和农活会失明,玛丽拉因此想卖掉绿山墙农场,安妮得知后决定放弃上大学,留在农场教书并陪伴、帮助玛丽拉,邻居林德夫人起初不理解安妮的决定,而安妮和玛丽拉享受着黄昏时在家外的时光 。同时配有阅读任务,包括找出安妮的决定,以及讨论故事开头的问题、安妮的两个梦想、安妮做决定的原因、林德夫人认为安妮愚蠢的缘由、若自己是安妮会怎么做这些问题 。 - 语言知识:通过阅读故事,让学生接触丰富的英语词汇(如adopt, decision, blindness相关表达等 )、复杂句式(宾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等,如“He said I must give up all reading...or I will go blind.” ),提升学生词汇量和语法理解运用能力 。阅读技能:培养学生阅读记叙文的能力,包括梳理情节(故事背景、冲突、解决办法 )、提取关键信息(安妮的决定、各方想法等 )、推理分析(如分析安妮决定背后的情感和原因 )等,提升阅读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借助安妮为家庭、为守护家放弃个人梦想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亲情、责任、对家的珍视等情感,引发学生对家庭、梦想、抉择的思考,培养正确价值观。 文化认知:让学生接触经典文学作品改编内容,了解西方文学中对“家”“亲情”等主题的呈现,拓宽文化视野。 - 阅读实施: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梳理情节,尝试完成“找出安妮的决定”的任务,锻炼独立阅读和信息提取能力;接着开展讨论活动,针对5个问题,组织学生小组或全班交流,在交流中深化对故事的理解,锻炼口语表达、思维分析能力,比如分析安妮的两个梦想时,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 “My dreams are the same: to be a good teacher, and to help you stay healthy.” 体现的情感与责任 。- 目标达成:在阅读和讨论过程中,学生自然积累词汇、熟悉句式,提升阅读技能;通过对故事中情感、抉择的探讨,理解并内化亲情、责任等价值观;同时接触文学作品,感知西方文化中对相关主题的诠释,最终达成语言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文化认知等多方面教学目标 。
三、学情分析
What they know(已知) What they wonder(未知) What they will learn(将知)
学生已掌握一般现在时、情态动词等基础语法,能以简单陈述句描述日常行为,如 “I clean my room every day.”;积累了部分日常交际用语,可进行简单对话。同时,对英语构词法有初步认知,能借助词缀推测 “preparation”“decoration” 等家庭活动相关派生词含义,为单元学习提供一定语言基础。 在礼貌请求表达上,学生对 “Can I...”“Could you...” 等句式的语法规则和语气差异把握不准,易出现错误或语气不当;描述家庭话题时,词汇量有限,缺乏丰富表达,且常存在搭配不当问题;对于“bond”“belonging”“comfort” 等体现 “家” 抽象意义的词汇,理解不深,难以准确运用。此外,可能好奇如何更生动地讲述家庭活动、恰当表达家庭情感。 本单元学习中,学生将重点掌握 “Can I...”“Could you...” 等礼貌请求句式的正确用法,明确 “Can” 与 “Could” 的语境差异;积累更多家庭相关词汇,涵盖家庭活动、情感等方面,解决表达匮乏和搭配问题;深入理解 “家” 的抽象意义词汇,学会准确运用。进而提升家庭话题交流的流畅度与准确性,同时深化对家庭责任、归属感等的认知。
单元学习目标(四维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相关要求,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分析。
语言知识 1.能够掌握与家庭相关的核心词汇。
2.能够区分 “Can” 和 “Could” 在礼貌请求中的语气差异。
3.能够熟练运用 “Can I... ”“Could you... ” 等礼貌请求与征求许可句型。
语言技能 1.能听懂家庭生活场景的对话和描述,准确抓取家庭活动、礼貌请求等关键信息。
2.能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流畅描述家庭环境、日常活动,交流家庭责任与情感,恰当使用礼貌请求句式。
3.能读懂家庭主题的短文、故事,理解对家的意义和家庭生活的描述,定位提取关键信息。
4.能运用积累的词汇和句型,写简单的家庭生活片段、对家的感受,尝试使用礼貌请求表达。
情感态度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够深入理解 “家” 的意义,体会家作为情感寄托的温暖与重要性,增强对家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培养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意识,乐于与家人沟通,珍惜亲情与陪伴。
学习策略 1.运用构词法辅助记忆 “preparation”“decoration” 等派生词,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2.用思维导图梳理家庭主题文章内容,培养结构化思维,加深理解记忆。
3.结合自身家庭体验理解运用所学知识,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文化意识 1.了解中西方在家庭观念、活动形式上的异同,如家庭责任体现、家庭聚会习俗等。
2.尊重不同文化的家庭文化,理解 “家” 作为人类共同情感载体的普遍意义,培养跨文化理解与包容意识。
五、单元学习自评表
评价内容 很好 一般 需要提升
1.能听懂关于家庭活动的对话。
2.能用简单句子描述自己的家庭环境或周末家庭生活,表达清晰;
3.能读懂家庭主题短文,找出体现 “家的意义” 的句子。
4.能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分享一个与 “家的温暖” 相关的小事。
Unit 2 Home Sweet Home
单元主题: 家庭生活
帮助引导学生探索家的意义,学习在家中承担责任、提出礼貌请求与征求许可,培养对家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了解春节返乡中的家庭团聚与文化传承意义,学会通过邮件表达请求
掌握家庭沟通中礼貌表达的技巧提出请求并给予他人帮助
学会调查和分享日常家务
Reading plus
本课时属于阅读强化,文章主要内容围绕安妮和玛丽拉的经历展开。
Project
本实践活动主要是围绕“家务”的英语项目式学习,含勾选家务、班级调查、汇报结果、找家中家务最多者的任务。
SectionB (3a-3c)
文章主要是学会通过邮件表达房间装饰需求,说明计划、 表达请求等。
SectionB (2a-2c)
本课时是一节词汇课,通过多样化练习,从不同角度强化本单元新学词汇。
SectionB (1a-1d)
文章主要是了解春节返乡过程中的家庭团聚、情感交流与文化传承的意义。
Pronunciation
本课主要学会运用请求句型分工协作,感悟家庭团聚背后的关怀与温暖。
Section A
Grammar
(3a-3c)
本课时主要是学会区分can/could表请求与许可用法。
SectionA (1a-1d)
本课主要是学会提出个人请求与给予他人帮助,体会家庭成员共同维护家庭环境的责任。
养成
整洁的习惯
正确摆放
保持整洁
SectionB(1a-2b)
在对话中寻找物品,正确描述物品状态和位置。学习问答物体的名称和问答物体的颜色。帮助学生复习用what疑问句问答物体名称,学习如何问答物体的颜色。
Project
利用游戏活动强化整洁意识,在游戏中学会描述教室里物品的位置和颜色。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完成项目游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