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新自由主义 学案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 新自由主义 学案 (2)

资源简介

学案3 新自由主义
走进生活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也称新保守主义经济思潮。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被凯恩斯主义所取代。到了70年代,特别是在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以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出现了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使凯恩斯主义陷于重重矛盾的境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又重新抬头,并获得一定的市场。
思考:新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是什么?
提示:二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70年代“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极大的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兴起。
目标导航
1.识记新自由主义兴起的背景。2.识记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基本主张。3.把握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和实质。4.正确对待新自由主义,既要吸收和借鉴其中的合理成分,又要认识到其为资本主义服务的本质。
一、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1.二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
2.“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极大的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
提醒 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直存在着经济自由主义与国家干预主义两种思潮的斗争。“滞胀”出现后,经济自由主义又重新抬头,并与国家干预主义进行着激烈的交锋。
1.想一想:二战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一方面由于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各国采用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暂时缓和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破坏。
二、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1.一般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2.新自由主义各学派都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3.新自由主义各学派都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4.新自由主义各学派都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提醒 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体现在若干学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之中。虽然各学派的理论内容和政策主张各有不同,但他们的理论存在共性。
2.想一想:新自由主义主要有哪些学派和中心?
提示 新自由主义主要有货币学派、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弗莱堡学派、哈耶克新自由主义、公共选择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其中以货币学派最为典型。
三、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1.新自由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进行了批判,在一段时期内对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影响。
2.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某些国家有所削弱。
提醒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活力,集中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失败。
3.判断: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
提示 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
探究点一 凯恩斯主义的困境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背景材料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各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经济“滞胀”的困境,凯恩斯主义突然间变得不灵了。西方政界和学术界开始将“滞胀”的原因归咎于国家干预的政策,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造成了政府财政赤字过大,负担过重,刺激经济增长的能力日益削弱,社会福利体系的普遍建立削弱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令社会整体生产效率无法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新自由主义开始以“救世良方”的面目出现。随着1979年奉行“新自由主义”路线的英国撒切尔政府和1980年美国里根政府的上台,“新自由主义”终于在蛰伏40年之后成为西方经济理论的主流。
?问题探究
什么是“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在实践中遇到了什么样的挑战?
答案 (1)“滞胀”是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一种经济现象,即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2)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陷入经济“滞胀”局面。在此情况下,若要扩大财政开支和货币发行、增加社会总需求以刺激经济增长,就会加剧通货膨胀;若要缩减财政开支和货币发行、控制社会总需求以控制通货膨胀,就会加深经济危机。这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思维拓展 全面理解“滞胀”现象
(1)滞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经济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非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通俗地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
(2)归根结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是产生“滞胀”的根源。
探究点二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背景材料
材料一 货币学派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他们坚持自由市场和竞争是资源和收入合理分配的最有效方法,是导致个人和社会最大福利的最佳途径,政府干预经济,将破坏市场机制的作用,阻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或加剧经济的动乱。因此,他们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特别是反对战后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除了货币之外,政府什么也不必管。
材料二 1979年5月3日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问题探究
(1)撒切尔夫人采用的措施借鉴了谁的观点?
(2)结合材料,你能概括出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论内容吗?
答案 (1)撒切尔夫人采取的四项措施借鉴了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
(2)货币学派坚持经济自由主义,反对国家过多干预,撒切尔夫人采取的四项措施都表明了新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理论是强调市场机制,反对过多干预;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
?深度思考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是什么?
答案 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是经济人假设,即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每一个人都在追逐个人的私利。新自由主义认为,个人的自由权利、个人的利益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的。
归纳总结 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假设及核心理论内容
(1)新自由主义各学派一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①经济人是对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是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都是理性的。②所谓完全市场信息,是指市场参与者拥有的对于某种经济环境状态的全部知识,即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都能够了解到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一切信息。③完全竞争市场,是指竞争充分而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一种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类型中,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
(2)新自由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理论是强调市场机制,反对国家干预;主张私有化,反对公有制。
探究点三 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背景材料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新自由主义在拉美迅速流行,新自由主义要求拉美国家进行“市场化”、“私有化”和“自由化”的改革,而且往往不顾各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强调推行千篇一律的政策措施。追求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摧毁原有的国家干预的经济基础,建立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多年新自由主义政策的阿根廷等拉丁美洲国家的经济危机带来的教训是明显而深重的:私有化、自由化并未能改造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依附性,反而使发展中国家进一步陷入发展的陷阱。终于,全世界看到了这悲剧的一幕——金融崩溃,政府垮台,社会动乱。
材料二 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助长了金融自由化,是导致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
?问题探究
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施的后果说明了什么?
答案 新自由主义所提出的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经济政策,由于缺乏必要的监控和干预,容易导致经济波动、市场秩序混乱,加剧两极分化,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深度思考
上述结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哪些启示?
答案 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把国家的干预和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产权结构改革的基本方向,但不能搞私有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需要借鉴和吸收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但不能照搬他们的理论。
归纳总结 全面把握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1)新自由主义在美、英的影响:新自由主义者在一段时期内,他们的一些政策主张对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影响。
(2)新自由主义的走向:他们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再加上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
1.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受到了挑战,“滞胀”现象对西方经济学的发展的影响是
(  )
A.加剧了凯恩斯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斗争
B.导致凯恩斯主义的消失
C.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
D.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极大的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国家的兴起。只有C项符合题意。
[方法领悟]
解答单项选择题的技巧 第一步是读懂题,审好题,准确把握题干的规定性。即题干所要求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方面、角度和条件下回答这一问题;
第二步是鉴别和判断选择题题肢。题肢分两类,一类是不符合题意的应排除掉。这又分三种:
第一种是题肢本身观点错误或含有错误成分,题干要求是正确的观点;
第二种是题肢本身观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要求无关;
第三种题肢中概念和判断的外延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的外延要求。
另一类是最符合题意的该选出的题肢。在解题中可先用排除法,把所有与题干要求不符合的,不论是正向、逆向思维设问,还是题肢本身的错误,都排除,然后再比较余下的题肢,用所学的概念、观点、原理判断其是否正确,并确定哪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即该选项能否按试题所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方向、范围和意义进行解答。
2.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索的金融危机波及全球,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也引发人们的思考。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助长了金融自由化,是导致本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是
(  )
①坚持经济人假设 ②主张市场自由化 ③主张私有化 ④主张增加储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新自由主义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因此选A。
3.下列各个选项中对于新自由主义的评价正确的是
(  )
A.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继续加强
B.他们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
C.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
D.其政策主张的实施能有效减少国家的财政赤字
答案 B
解析 新自由主义政策对英、美等国政策的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他们的政策主张没有能够解决资本主义发展中所遇到的难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再加上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
4.新自由主义思潮于20世纪70年代流入拉丁美洲,进入80年代后在拉美迅速流行。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的右翼势力纷纷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大力推行经济私有化、贸易自由化、开放资本市场、减少政府干预等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带来各国财富分配的严重不均和各国发展对外资的高度依赖;由于国家干预的大幅减少,严重弱化了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能力;社会福利体系的取消,使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
(1)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2)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失败给我们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哪些启示?
答案 (1)说明了新自由主义所提出的完全私有化、商品市场化、国家退出经济干预等对于拉美国家来说,是极其有害的。
(2)①我们应该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方向,把国家的干预和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②坚持产权结构改革的基本方向,但不能搞私有化,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③在中国的经济改革中,需要借鉴和吸收包括新自由主义在内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朝着“两个结合”走:一是把市场经济规律与社会主义原则有机结合;二是把市场机制与国家宏观调控有机结合。
解析 第(1)问可以从新自由主义的局限性角度回答。第(2)问应通过对新自由主义的辩证分析并结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来谈启示。
一、选择题
1.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凯恩斯主义在实践中遇到了困难,受到了挑战,这里的困难是指
(  )
A.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经济危机
B.收入分配不均,社会矛盾加剧
C.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D.经济发展过热,物价全面上涨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新自由主义产生的背景的认识。“滞胀”现象的出现,使主张国家干预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遇到极大挑战,促进了新自由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兴起。
2.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前提是
(  )
①经济人假设 ②完全市场信息假设 ③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④生产资料公有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B
解析 新自由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故排除④。
3.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陷入“滞胀”局面。下列对“滞胀”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商品销售困难
B.物价上涨与需求过度并存
C.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D.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停滞
答案 C
解析 “滞”指的是经济停滞,“胀”指的是通货膨胀,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4.下列观点属于新自由主义主张的是
(  )
①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
②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③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 ④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新自由主义不是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而是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所以②错误。
5.经济人假设是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假设之一,下列对经济人假设认识正确的是(  )
①这一理论认为在经济活动中,参与者只追求个人私利 ②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私的 ③这一假设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映 ④这一理论是我们推进市场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经济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按照这一假设,在经济活动中,参与者只追求个人私利。实际上利己是私有制的产物,“经济人假设”是资本者本性的表现,是“人格化资本”。这一假设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映。
6.“私有制是最理想的制度,它使人们有充分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而使经济发展具有最充分的动力。公有制是产生独裁的根源,是导致经济活动低效率的根源,公有制不可能具有私有制所具有的优势。”上述观点中体现的新自由主义的观点是
(  )
①反对政府过多的干预 ②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 ③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 ④反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②③④都是新自由主义的观点,①②是新自由主义对政府作用的认识;③④是对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分析,符合题意。
7.对于新自由主义,下述看法正确的是
(  )
A.新自由主义是对凯恩斯革命的发展
B.新自由主义根治了资本主义的“滞胀”现象
C.新自由主义一般都坚持“经济人”假设
D.新自由经济学在美国取得了成功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新自由主义对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政策进行了批判,坚持经济人假设,他们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能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新的问题,因此A、B、D均表述错误,答案选C。
8.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对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的监管大大减少,允许私人金融机构涉足以前只有有政府背景的机构才能经营的业务,各种风险防范机制也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最终酿成次贷危机,成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为此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撰文指出,“新自由主义是酿成全球金融危机的祸首”。这表明
(  )
A.新自由主义的一些政策主张对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制定产生过一定的积极影响
B.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符合
C.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美国疏于对金融业的管理,助长了金融自由化,从而导致了国
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D.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
答案 C
解析 “新自由主义是酿成全球金融危机的祸首”表明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与新自由主义有重要的联系,正是受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美国疏于对金融业的管理,助长了金融自由化,从而导致了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
9.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的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
①新自由主义逐渐失去了西方市场 ②西方国家受凯恩斯主义影响较深 ③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了一些新问题 
④新自由主义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自由主义的走向,他们所主张的政策的实施并未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却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再加上他们反对国家干预的主张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影响在西方国家有所削弱。选B项。
10.1981年,里根入主白宫,里根政府采用四个措施: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最为有效的两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和减少政府干预。可以看出,里根政府采用的措施
(  )
A.明显向凯恩斯的国家干预方向靠拢
B.明显向新自由主义靠拢
C.和罗斯福新政有相似之处
D.是克服经济危机的根本措施
答案 B
解析 从“稳定货币供应量、减轻税赋、缩减开支、减少政府干预”可以看出,明显向新自由主义靠拢。
二、非选择题
11.材料一 凯恩斯是一个相信政府可以进行干预而不相信完全放任主义的人,他坚信要使经济周期上升,政府必须插足进来,用减少失业的方法去维持购买力。这意味着“赤字开支”,但它会恢复经济平衡。
材料二 为挽救2008年以来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困境,美、英、德、法等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赤字财政”的做法。为此法国总统萨科齐宣布“自由放任主义结束了。”英国财政大臣达林表示:“凯恩斯写的很多东西现在仍有道理。”各国在为借更多的钱来应对需求的减少进行辩护。
(1)你对金融危机背景下“自由放任主义结束了”是怎样认识的?
(2)了解凯恩斯主义和西方国家挽救金融危机的做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借鉴之处?
答案 (1)①一段时间以来在西方国家盛行的新自由主义助长了金融自由化,是导致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②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采取“赤字财政”等一系列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措施,使新自由主义遭到重创,从这个意义上讲,“自由放任主义结束了”。③但现代西方市场经济仍是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不可能是纯粹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2)①凯恩斯主张和西方国家的做法是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进而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摆脱经济危机。②这种主张和做法在经济困境和低迷时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缓解困难,有助于经济复苏。但对赤字财政的扩张性刺激政策引发的经济走向与后果要有充分的考虑和准备,尽量避免“滞胀”和财政债务过重,会对今后经济发展带来不利。
解析 第(1)问可以结合材料谈新自由主义带来的消极影响。第(2)问应通过对凯恩斯主张的辩证分析并结合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来谈启示。
12.中国的新自由主义兴起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中国自身自由主义的重大发现与国外自由主义学说引入的结果。其引入时期正值中国的改革开放期间,各种思潮进入中国的阻力较小,因而得到广泛传播,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就新自由主义的影响结果而言,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1)新自由主义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2)我们对待新自由主义的正确态度是什么?
答案 (1)坚持经济人假设、完全市场信息假设和完全竞争市场假设;反对政府对经济的过多干预,主张政府作用最小化、市场自由化;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2)新自由主义本身就具有两面性。所以,对新自由主义我们既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要吸取有益的成分,例如,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不要对经济过多的干预;同时要坚决反对其错误的成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反对私有化等。
解析 本题以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新自由主义基本主张的理解及对待新自由主义的正确态度。第(1)问,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根据教材表述即可;第(2)问,要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吸取其有益成分,批判其错误的成分。
1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不仅明显高于1952~1978年年均增长5.9%的速度,也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6%的速度,经济总量已经由原来的世界第十跃居世界第二。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成就充分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活力。当今中国的盎然生机,就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2)有人说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用事实驳斥了西方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1)上述材料说明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地位、国际地位明显上升。
(2)①新自由主义认为:私有制是最有效率、最符合人性的永恒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反对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主张私有化。
②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活力,集中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失败。
解析 本题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新自由主义的认识。第(1)问,通过对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答案。第(2)问,要把材料中的成就及关键词“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活力”和新自由主义关于对公有制的观点进行对比,用事实证明新自由主义对公有制的认识是错误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