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绵阳南山中学高2023级2025年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地 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吉兰泰盐湖盆地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的阿拉善高原,植被稀少,常年盛行西北风或偏北风,地貌形态主要为垄状沙丘、蜂窝状沙丘和平盖沙。图1示意吉兰泰盐湖盆地流域位置,图2示意该流域不同深度土壤质地类型比重。完成1—3题。
1.吉兰泰盐湖盆地流域土壤粒径分布特点为( )
A.自南向北逐渐变细 B.沙丘上部较下部粗
C.西北部较东南部粗 D.沙丘背风坡较迎风坡粗
2.吉兰泰盐湖盆地流域不同土层深度土壤质地基本一致,主要是因为( )
A.风成沙面积大 B.断层广泛分布 C.水流冲蚀沉积 D.人类活动影响
3.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测吉兰泰盐湖盆地流域中部的吉兰泰盐湖未来变化趋势是( )
A.面积增大 B.盐度增加 C.水位升高 D.湖盆下降
橘子洲是湖南长沙(113°E)著名景点,青年毛泽东在此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右图是2024年国庆期间某游客在湘江橘子洲附近拍摄的日出美景。据此完成4—6题。
4.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最可能是北京时间( )
A.5:30 B.6:00
C.6:10 D.6:40
5.照片的拍摄地点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何处( )
A.甲 B.乙 C.丙 D.丁
6.该游客一个月之后在相同地点拍摄日出照片,会发现( )
①日出时间提前 ②日出时间推迟 ③太阳位置左移 ④太阳位置右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每年冬季,我国东北地区在经历寒潮袭击后的2~3天,自北向南会普遍降雪,并出现北部气温高于南部的反常现象。这种反常天气是东北地区特有的天气过程——倒暖锋。右图为倒暖锋地面形势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倒暖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种特殊的冷锋 B.鄂霍次克海上的低压中心提供水汽
C.降水量一般比暖锋偏多 D.雨带主要位于锋前
8.造成材料中东北地区气温出现南北差异的原因是( )
A.北部处于背风坡,焚风效应显著 B.冬季南北太阳辐射差异显著
C.北部受甲海域暖湿气流影响 D.南部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
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9—10题。
9.第Ⅰ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
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
10.在第Ⅱ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 )
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
绵阳南山中学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并绘制了该地某淡水湖泊形成时期的海平面与现代海面的高程差值示意图。完成11—13题。
11.该湖在甲乙丙丁四个时期分别对应(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③① D.③④②①
12.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该湖泊湿地文化服务功能的是( )
A.种植水生作物 B.修筑观光步道 C.跨区生态补水 D.雨季蓄积雨水
13.形成该湖泊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冰川侵蚀与河流堆积 B.海浪侵蚀与火山活动
C.海浪作用与泥沙淤积 D.地壳抬升与断裂下陷
先锋树种是指在裸地或无林地上天然更新、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成林后易被其他树种逐渐替代,常见树种如白桦、樱桃、马尾松、刺槐等。下图示意我国白桦(为一种落叶乔木)垂直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
14.据图可知白桦的垂直分布特点是( )
A.低纬度地区分布较多 B.分布地区热量相差较小
C.各海拔高度均有分布 D.分布地区地形类型多样
15.推测白桦的生长习性是( )
A.更新能力较弱 B.耐寒
C.种子传播能力弱 D.喜阴
16.白桦在裸地或无林地上自然生长成林后易被其他树种逐渐替代,而其他树种能生长主要是因为( )
A.生长空间和光照充足 B.风沙侵袭概率变小
C.土壤水分和养分提高 D.水热条件得以改善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17.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4分)
资料一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局部区域示意图
资料二 韩国最大岛屿——济州岛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岛,人称“风多、石头多 ”。
资料三 图中三地相关数据资料。
地名 上海 济州岛首府济州 室户岬
海拔(米) 3 24 185
年降水量(mm) 1111 1456.9 2435.6
(1)分析济州岛风多的原因以及石头多的原因。(6分)
(2)说出图示区域内上海、济州、室户岬三地气候类型和特征的共性与差异。(8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冰湖又称“冰川湖”,多分布于现代冰川的前缘、侧缘以及古冰川谷、古冰斗内。冰湖受形成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往往会发生溃决。目前冰湖溃决已经成为青藏高原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热杰错冰湖湖面海拔为5420 m,冰湖前端湖堤由冰碛物(冰川搬运和堆积的松散物质)组成。冰湖于1992年9—10月发生溃决,溃决前冰湖与冰川相连,现场调查发现,冰川已退至冰湖后缘220 m处的断裂面,且发现该区间有冰川滑(擦)痕。图1为西藏冰湖溃决高发地带分布图,图2示意热杰错溃决冰湖全貌。
图1
图2
(1)分析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和横断山脉北段冰湖较多的原因。(6分)
(2)指出此次热杰错冰湖发生溃决的原因。(6分)
(3)该地区冰湖溃决易引发泥石流,试说明其形成条件。(8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复合断层崖由麓原面与后退的断层崖构成,五台山北麓发育多级麓原面,且每一级麓原面与同一级河流阶地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下图示意一级麓原面与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五台山北麓某地分布有四级阶地(T1、T2、T3、T4),其中阶地T1形成于冰期,阶地T2形成于间冰期。
(1)列举麓原面与河流阶地共生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并简述其表现。(6分)
(2)说明恰好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同一级麓原面和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6分)
(3)与河流阶地T1相比,阶地T2的坡度更大,试分析其原因。(6分)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绵阳南山中学高2023级2025年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参考答案
1~5 CABDA 6~10 CBCDA 11~16 BBCDBC
17.(1)济州岛位于东亚季风环流区内,夏季有来自东南的东南季风,冬季有来自西北的西北季风;作为海岛,济州岛周边海面摩擦力小,风力较强。济州岛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挤压作用,地壳运动及岩浆活动强烈,火山喷发形成大量玄武岩,受风化及风力侵蚀作用多石头。
(2)气候类型上看:共性是热量带都属于亚热带,都是季风气候;差异是上海具有大陆性、室户岬具有海洋性、济州处于过渡状态。气候特点上看:共性都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差异是,离亚欧陆地越远、距海洋越近,降水总量越多、气温年较差越小。
18.(1)夏半年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降水,为冰湖提供水分条件;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和横断山脉北段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山地海拔落差大,冰川运动频繁,冰川前缘易形成冰湖。
(2)湖堤由冰碛物杂乱堆积而成,稳定性差;夏秋季入湖水量大,冰湖水位高;气温高,冰川前端断裂,滑入湖区,湖水溢出。
(3)冰川搬运了大量的碎屑冰碛物,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冰湖溃决造成洪水下泄,为泥石流形成提供了水源条件;地形落差大,为泥石流的发育提供了动力条件;该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地表植被缺乏,地表碎屑物质多,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
19.(1)地壳运动(间歇性抬升);表现:主导麓原面和河流阶地的级数和规模。气候变化(冰期和间冰期交替);表现:影响阶地的冲淤状态,进而影响阶地形态。
(2)褶皱断裂形成断层崖,地表径流侵蚀断层崖,形成冲沟;断层崖后退形成麓原面;地壳抬升,河流溯源侵蚀加强,断层崖逐步后退形成阶地,与麓原面处在同一水平面。
(3)阶地T1形成于冰期,该时期物理风化较强,植被覆盖率低,且地表径流量小,阶地发育程度较低,坡度较小;阶地T2形成于间冰期,该时期气候相对暖湿,地表径流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阶地坡度更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