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1 My Favourite Subjects Lesson2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Unit 1 My Favourite Subjects Lesson2教案

资源简介

Unit 1 My Favourite Subjects
Lesson 2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 一)教学目标分析( Analysi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下表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
维度 教学目标分析
语言能力 1)能通过观看动画或听录音,在语境中感知、理解以下核心词汇(短语)和核心句式。 核心词汇(短语):play basketball , paint , read stories , sing , because , why , best 核心句式:—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PE best. —Why —Because … 2)能通过提示,联系上下文,填写空缺的单词,辨识重点词汇和句式的正确发音,同时标注语调变化(升调或降调)及句子重音位置,感知日常表达句式的自然语音语调。 3)能在实际场景的对话中,运用本课所学的核心句式表达所学话题(如课程安排和兴趣爱好)。
文化意识 1)通过图片或短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中外学生共同的课程兴趣点(如体育和艺术),提升课堂文化感知的趣味性。 2)通过了解首字母大写规则,感知英语文化中书面语言的形式要求,初步建立书写习惯。 3)在总结环节,教师可以补充讨论中外学校中课程设置的共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延伸问题,提高学生对语言学习与文化认知的兴趣。
思维品质 1)学生基于语境学习提问、回答和说明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练习,建立语义层次间的简单因果关联(like→because→activity) 。 2)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对话提取人物的信息,完成匹配任务,促进显性信息与语境的有效整合。 3)学生通过填写任务,提取语境中的逻辑关系(例如录音或教师引导中的关键词)并准确补充缺失单词,完善句子结构 。在填空部分,学生需要根据理解补充句子中的个性化内容(I like art best. Because I like painting. ) , 尝试语言表达的初步创新。 4)学生通过观察课程图片获取信息,并结合提问、回答的句型逻辑整合信息,实现从图片到语言的认知转化。
维度 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能力 1) 能在观看动画前,通过看场景配图,预测对话大意。 2) 能通过看动画或听录音,感知并理解核心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3) 能准确模仿和朗读核心词汇和句式。 4) 能在场景对话表演中,用本课所学句式简单地表达所学话题。 5) 能通过标注重音和语调变化,强化对句子语音特征( 如一般疑问句用升调)的感知和模仿。
下面从学习活动观的角度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具体分析。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 通过看、听、说的活动,发现并理解询问课表时使用的与课程及兴趣点相关的核心词汇和句式( 学习理解)。
2) 通过观察和比较,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并区分核心词汇的使用场景和形式差异( 学习理解:学习策略)。
3) 通过看、听、说等活动,准确辨识核心词汇和句式,并准确地进行模仿朗读( 应用实践)。
4) 创设相似情境,如在课堂、学校活动或其他社交场合中,与同伴一起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对话并表演( 迁移创新)。
( 二)语篇分析( Text Analysis)
下表从语篇要素的三个主要方面对本课活动 1 的对话语篇进行具体分析。
语篇要素 具体内容及分析
What 语篇呈现的是一个发生在教室里的日常对话 。Wendi 和 Bella 在看课表,Bella问 Wendi 今天下午有哪些课程,并谈论了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及喜欢的理由。语篇重点展示了两个同学之间的情境化对话,旨在引导学生熟悉并练习新句型,尤其是围绕 because 这一核心语言点,帮助学生实现从描述性表达向逻辑性表达的过渡。
Why 语用目标和任务设计均符合初学者的认知特点,通过增加互动和分步骤引导,让句型学习更扎实,并自然融入交流中,同时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和提升其文化认知能力。
How 语篇是一个由 3 个话轮构成的两人日常对话,通过复现第一课所学的重点句式“What subjects do we have this afternoon ”引出对话,然后导入本课的核心句式“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I like … best. ”和“Because I like …”。
( 三)重难点分析( Analysis of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下表就本课学习的重难点进行具体分析。
具体分析 应对策略
重点 学生 能 在 语 境 中 感 知 并 理 解 核 心 句 式“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 best. ”和“ Because I like …”的意义和语用功能。 在学生观看动画或进行听力理解前,教师需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和分析图片中的场景,预测对话的大意,再进行感知和理解。
学生能了解 Chinese 和 music 同样作为课程名称,首字母大小写不同的原因。 教师需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分析学习策略板块的文字,尤其是用红色标注的部分,然后再进行感知和理解。
难点 学生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所学句式“ 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 best. ”。 在学生运用前,教师需确保通过活动 2、 3 以及多样化的补充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并熟悉该核心句式。
学生能在对话中,正确运用“ like + n. ”和“ like+doing”。 在学生对话前,教师需帮助学生理解两个结构的含义,引导学生了解单词 like的多种用法,并强调此处两个结构作为答语时其提问方式也是不同的。
学生在听录音和跟读时,能有意识地体会和关注句子中的重读单词,知道通过重读单词来突出自己的表达重点。 教师可通过示范、对比或故意出错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在句子中重读核心词汇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思。
( 四)教学建议( Teaching Suggestions)
本教师用书提供 Level B 的详细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对 Level A 和 Level C的教学提供补充性建议。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Level B) :
教学 目标
目标 1( 学习理解)
→( 输入)感知与理解
学习活动
1) 学生观察主图,在教师的指导下,重点关注主图中的场景、人物以及人物动作。
2) 学生观察主图下的活动卡,在教师的引导下,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预测 Wendi 和 Bella 是在谈论课表的安排还是在打招呼。
3) 学生观看对话视频,验证预测,理解对话大意,找出 Wendi 和 Bella 最喜欢的课程。
4) 学生再次观看视频,理解对话细节,如 问 句“ What subjects do we have this afternoon ”, 答 句“ We have science and art. ”, 以及 Wendi 和 Bella
最喜欢的课程名称及喜欢的原因。
5) 学生借助图片、视频和动作辅助理解词语 PE、play basketball、art、paint、like、best、why、 because 的意思,并拼读这些单词。
6) 学生听录音,分角色朗读对话,关注语音、语调、节奏和重音等。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下列各项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补充、修 正、指导和鼓励。
1) 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观察图片,积极分享交流。
2) 完成预测。
3) 理解对话大意,完成匹配。
4) 理解对话细节和核心句式。
5) 感知、理解核心词汇。
6) 正确朗读。
目标2( 学习理解)
→( 输入)理解与注意
学习活动
1)学生观察图片,弄清楚图片对应的人物名称,理解图片下面的课程名称及含义,在教师的启发下,重点关注人物与喜欢课程名称的对应关系。
2) 学生听录音,按照录音中 出现的对话顺序,将人物与喜欢的课程及原因进行连线匹配。
3) 学生再听录音,跟读核心句式,强化理 解 核 心 句 式,拓 展 和 丰 富 核心词汇( 短语),如 read stories、paint、
play basketball 和 sing。
4) 学生借助学习策略板块,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 Chinese 和 music 的书写形式 。在书写时,有意识地正确使用课程专有名词的书写规则进行规范书写。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下列各项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补充、修 正、指导和鼓励。
1) 主动观察图片,积极分享交流。
2) 完成听音连线配对活动。
3) 跟读核心句式,理解和跟读核心词汇。
4) 发现课程专有名词的书写规则。
目标 3( 应用实践)
→(输入+输出)理解与表达
学习活动
1) 学生观察所给例句,根据句子提供的上下文,从选项框中选择正确的单词,规范书写,填入四线格内。
2) 学生听录音,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例句中的重读符号与升降调的表意功能。
3) 学生观察后三句,基于已有知识和经验,预测后三句的语调。
4) 学生听后三句录音,标注出后三句的语调符号,并模仿句子中单词的重读和句子的升降调进行跟读。
5) 学生自主开展句子朗读练习,并在全班进行朗读展示。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下列各项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提示、指导、鼓励和表扬。
1) ~ 2) 理解重读符号和升降调,选择正确单词并规范书写。
3) ~ 4) 预测、标注和模仿跟读。
5) 朗读和展示。
目标4( 迁移创新)
1) 理解场景、角色和内容,完成对话。
2) 合作运用所学语言完成角色扮演。
→(输出)巩固与运用
学习活动
1)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文字,理解场景、角色与内容,用所学语言补全句子。
2)学生基于对话内容,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与小组同伴进行角色扮演,并在班上进行表演。
3) 学生创设自己想象的角色,与小组同伴谈论各自的课程安排、最喜欢的课程及原因。
4) 学生继续扮演 自 己想象的角色,和同伴一起改编活动 1 的对话语篇,练习并在班上进行表演。
效果评价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顺利完成下列各项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提供帮助、指导、鼓励和表扬。
3) ~ 4) 合作运用所学语言完成角色扮演和对话改编。
Level A 和 Level C 的补充教学建议如下:
Level A
活动 1 :在预测之前,教师可让学生仔细观察主图中两个小朋友的动作,在活
动 1 的对话中找到两个小朋友的名字,并预测他们对话的主题。
活动 2:教师通过听音连线、图文配对等多种形式,反复输入强化,让学生将核心句式“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best ”“ I like … best. ”“ Because I like …”的音和义建立起联系后,再听录音完成活动。
活动 3:练习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正确发音,读对重读词汇。
活动 4:对话练习时,教师需强调句式运用的正确性以及发音的准确性。
Level C
活动 1+ 2:教师针对词汇和句式进行强化,强调学生的 自主感知、理解和发现。
活动 3:教师可让学生先朗读,然后听音辨析,发现自己发音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再自主进行纠正。
活动 4:教师可通过分层任务、小组互动、创新表演等方式进一步增强任务的趣味性、层次性,加深学生对文化意识的感知,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提升语言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