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资源简介

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1.(2024九上·桂阳期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2,则一次项系数是(  )
A.1 B.4 C. D.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1.
故选: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即.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2.(2024九上·桂阳期中)下列函数中,表示是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 表示是的正比例函数,故A不符合;
表示是的反比例函数,故B符合;
表示是的正比例函数,故C不符合;
表示是的一次函数,故D不符合.
故选:B.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对四个函数逐一分析,再作判断.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k为常数,)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3.(2024九上·桂阳期中)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则线段d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比例线段
【解析】【解答】解:∵a,b,c,d是成比例的线段,
∴.
∵,
∴,解得:.
故选:D.
【分析】根据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列出比例式,得到关于d的方程求解.
4.(2024九上·桂阳期中)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这个数我们把它叫做黄金分割数,若介于整数和之间,则的值是(  )
A.0 B.1 C.2 D.3
【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估值;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



故选:B.
【分析】
由于,则.
5.(2024九上·桂阳期中)若是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这个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
∵是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到的一个根,
∴,,
∴ 这个方程是.
故选: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字母系数即可求解.
6.(2024九上·桂阳期中)已知反比例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点在它的图象上
B.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C.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如果点在它的图象上,则点也在它的图象上
【答案】D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
∴点不在它的图象上,故A项不符合题意,

∴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故B项不符合题意,
∴函数在时,即和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C项不符合题意,
∵如果点在它的图象上,即,
∴点也在它的图象上,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对于反比例函数,当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在二、四象限,且在每一个分支内,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个分支内,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
7.(2024九上·桂阳期中)有一名初中生,前两年学习不够努力.进入初三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勤奋苦读,成绩突飞猛进.已知他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为73分,初三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成绩均进步明显,第二次成绩为118分.假定两次增长率相同,设每次平均增长率为,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每次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

故选:C.
【分析】设每次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 他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为73分,初三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成绩均进步明显,第二次成绩为118分 "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8.(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已知给出的三角形的各边AB、CB、AC分别为、2、、
只有选项B的各边为1、、与它的各边对应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网格的特点及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三边,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即可求解.
9.(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两点.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 D.或
【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图像可知,当或时,反比例函数图象都在一次函数图象下方,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或.
故选:B.
【分析】
观察图象直接寻找双曲线在直线下方时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双曲线有两个分支,所以要逐象限讨论.
10.(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小明探究课本“综合与实践”版块“制作视力表”的相关内容:当测试距离为时,标准视力表中最大的“”字高度为,当测试距离为时,最大的“”字高度为(  )mm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且



故选:C.
【分析】
直接利用AA可证明,再利用相似比计算即可.
11.(2024九上·桂阳期中)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方为的形式为   .
【答案】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
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则配方时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再给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从而化左边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常数.
12.(2024九上·桂阳期中)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知识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析】【解答】解:∵ 函数有意义,
∴,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零,列出不等式求解,求得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3.(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ABCD,AC,BD相交于点E,AE=1,EC=2,DE=3,则BE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8字型相似模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
【解析】【解答】解:



∵ AE=1,EC=2,DE=3 ,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根据三角形的判定的预备定理,得出相似三角形,再列出比例式即可求解.
14.(2024九上·桂阳期中)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值为   .
【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其根的判别式.
15.(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在中,是斜边上的高,若,,则   .
【答案】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在中,,
∴.
∵,
∴.
∵,
∴,
∴,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首先在Rt△ACD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得∠A=∠BCD,从而由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ACD∽△CBD,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得出答案.
16.(2024九上·桂阳期中)点在第四象限,且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则m的值是   .
【答案】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在第四象限,且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
∴,
∴,
故答案为:.
【分析】由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可得m<0,由一个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其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其横坐标的绝对值,结合题意列出关于m的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再解此方程即可.
17.(2024九上·桂阳期中)方程的解是,,现在给出另一个方程,它的解是   .
【答案】或
【知识点】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
则方程可以化为,
∵方程的解是,,
∴方程的解是,,
∴或,
解得:或,
故答案为:或,
【分析】设,则方程可以化为,根据题意可得关于t方程求解,再转化为关于x的方程求解.
18.(2024九上·桂阳期中)某数学老师在课外活动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首先发给A,B,C三个同学相同数量的扑克牌(假定发到每个同学手中的扑克牌数量足够多),然后依次完成下列三个步骤:
第一步,A同学拿出三张扑克牌给B同学;
第二步,C同学拿出三张扑克牌给B同学;
第三步,A同学手中此时有多少张扑克牌,B同学就拿出多少张扑克牌给A同学,
请你确定,最终B同学手中剩余的扑克牌的张数为   .
【答案】
【知识点】列式表示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设每个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都是 ;
第一步,A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B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
第二步,B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C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
第三步,A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2( ),B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 );
∴B同学手中剩余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 )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每个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都是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解答即可。
19.(2024九上·桂阳期中)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答案】(1)解:∵

∴或
∴;
(2)解:∵


∴或
∴.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2)整理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1)解:∵

∴或
∴;
(2)解:∵


∴或
∴.
20.(2024九上·桂阳期中)小明制作了一张边长为厘米的正方形贺卡想送给朋友,现有一个面积为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信封如图所示,信封长和宽的比为.
(1)求此长方形信封的长和宽;
(2)小明能否将这张贺卡不折叠就放入此信封?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答案】(1)解:设信封的长和宽分别为,
由题意得:,
解得:(舍负),
∴,
即:此长方形信封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2)解:∵124>100,
∴,即,
∴小明能将这张贺卡不折叠就放入此信封.
【知识点】实数的大小比较;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设信封的长和宽分别为,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解得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从而可得长方形信封的长和宽 ;
(2)用估算无理数大小的方法比较信封的宽与贺卡的边长即可判断.
(1)解:设信封的长和宽分别为,
由题意得:,
解得:(舍负),
∴,
即:此长方形信封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2)解:∵,
∴小明能将这张贺卡不折叠就放入此信封
21.(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交于点E,,且平分.
(1)求证:;
(2)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
∴,
∵平分,
∴,
∴,
∵,
∴.
(2)解:∵,
∴.
∵,
∴.
∵,
∴.解得:.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先证明,再结合可证得;
(2)根据,得到,结合,代入解答即可.
(1)证明:∵,
∴,
∵平分,
∴,
∴,
∵,
∴.
(2)解:∵,
∴.
∵,
∴.
∵,
∴.
解得.
22.(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与是以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并直接写出与的相似比;
(2)以位似中心为旋转中心,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画出.
【答案】(1)解:图中点为所求;与的相似比等于;
(2)解:如图所示: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1)先通过连线,补全位似图形,再得出与的相似比为;
(2)分别将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1)图中点为所求;与的位似比等于;
(2)如图所示:为所求.
23.(2024九上·桂阳期中)阅读与理解:
(1)将进行因式分解,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解答
解:①竖分二次项与常数项:,.
②交叉相乘,验中项(交叉相乘后的结果相加,其如果须等于多项式中的一次项);
③横向写出两因式:.
我们把这种用十字相乘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十字相乘法.
(2)例:解方程.
解:,
或,
,;
请用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3)①因式分解:______;
②解方程:;
③已知,求的值.
【答案】解:(3)①;
②∵,
∴,
∴或,
∴;
③∵,
∴,
∴或,
∴或.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解析】【解答】解:(3)①.
故答案为:;
【分析】(3)①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
②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因式求解即可;
③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因式得,进而可求出的值.
24.(2024九上·桂阳期中)为了测量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的宽度,三个数学活动小组设计了不同的方案,他们在河南岸的点处测得河北岸的树恰好在的正北方向,测量方案如下表:
课题 测量河流宽度
工具 测量角度的仪器,标杆,皮尺等
小组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测量方案 观测者从点向东走到点,此时测得点恰好在东南方向上. 观测者从点出发,沿着南偏西的方向走到点,此时恰好测得. 观测者从点向东走到点,在点插上一面标杆,继续向东走一定的路程到达点后,一直向南走到点,使得树、标杆、人在同一直线上.
测量示意图
(1)第一小组认为要知道河宽,只需要知道线段______的长度.
(2)第二小组测得米,则______米.
(3)第三小组认为只要测得就能得到河宽,你认为第三小组的方案可行吗?如果可行,请给出证明;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答案】(1)
(2)30
(3)解:可行,理由如下:
在和中,
∵,
∴,
∴,
∴只要测得就能得到河宽,
∴第三小组的方案可行.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方位角
【解析】【解答】解:(1)∵点C恰好在点A东南方向,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要知道河宽,只需要知道线段的长度,
故答案为:;
(2)∵,
∴ ,
∴,
∴米,
故答案为:30米;
【分析】(1)由题意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
(2)由题意得为等腰三角形,即可解答;
(3)由题意得,即可解答.
(1)解:∵点C恰好在点A东南方向,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要知道河宽,只需要知道线段的长度,
故答案为:;
(2)解:∵,
∴ ,
∴,
∴米,
故答案为:30米;
(3)解:可行,理由如下:
在和中,
∵,
∴,
∴,
∴只要测得就能得到河宽,
故第三小组的方案可行.
25.(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已知等边 的边长为8,点D、P、E分别在边上,,E为中点,当与相似时,求的值.
【答案】解:设,
∵等边的边长为8,
∴,
∵E为中点,
∴,
①和是对应边时,,
∴,
即,
整理得,,
解得,,
即的长为2或6,
②和是对应边时,,
∴,
即,
解得,
即,
综上所述,的值是2或6或.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分类讨论:①和是对应边时,;②和是对应边时,,再分别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算式和方程求解即可.
26.(2024九上·桂阳期中)综合运用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顶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直线是由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如图2,将正方形绕点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在旋转过程中,交直线于点交轴于点.
(1)当旋转角为多少度时,(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2)若点的横坐标为,求的长;
(3)若点的横坐标为,点的纵坐标为,请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及的取值范围,并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1)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当时,,
∴,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
∴,
∴;
∴当旋转角为时,;
(2)解:过点作轴于点,如图,
∵点的横坐标为,
∴,
∵在中,
∴,
∵,
∴,
∴,
∵,
∴,

∴;
(3)解:∵,
∴,
∵,
∴,解得:,
当点F与点C重合时,,即;
当点F与点B重合时,,
∵旋转角为,
∴,
∴与的数量关系是,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先利用HL证明,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进而求解;
(2)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再证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进而求得FC,即可得解;
(3)先,得出,再分点C、B与点F重合两种情况,分别求得,然后利用旋转角为可得出的取值范围,从而解决问题.
(1)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当时,
在和中,

∴,
∴,
∵直线是由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
∴,
∴,
∴;
∴当旋转角为时,;
(2)解:过点作轴于点,如图,
∵点的横坐标为,
∴,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
∴,
∴,
又,
∴,

∴;
(3)解:由(2)知,,
∴,
∵,
∴,
∴,
当点F与点C重合时,,即;
当点F与点B重合时,,
∵旋转角为,
∴,
∴与的数量关系是,的取值范围是.
1 / 1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1.(2024九上·桂阳期中)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2,则一次项系数是(  )
A.1 B.4 C. D.
2.(2024九上·桂阳期中)下列函数中,表示是的反比例函数的是(  )
A. B. C. D.
3.(2024九上·桂阳期中)已知a、b、c、d是成比例线段,其中,,,则线段d的长为(  )
A. B. C. D.
4.(2024九上·桂阳期中)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这个数我们把它叫做黄金分割数,若介于整数和之间,则的值是(  )
A.0 B.1 C.2 D.3
5.(2024九上·桂阳期中)若是某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则这个方程是(  )
A. B. C. D.
6.(2024九上·桂阳期中)已知反比例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点在它的图象上
B.其图象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
C.y随x的增大而增大
D.如果点在它的图象上,则点也在它的图象上
7.(2024九上·桂阳期中)有一名初中生,前两年学习不够努力.进入初三后,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逐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勤奋苦读,成绩突飞猛进.已知他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为73分,初三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成绩均进步明显,第二次成绩为118分.假定两次增长率相同,设每次平均增长率为,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8.(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形中三角形(阴影部分)与△ABC相似的是
A. B.
C. D.
9.(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一次函数的图像交于、两点.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或
C. D.或
10.(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小明探究课本“综合与实践”版块“制作视力表”的相关内容:当测试距离为时,标准视力表中最大的“”字高度为,当测试距离为时,最大的“”字高度为(  )mm
A. B. C. D.
11.(2024九上·桂阳期中)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方为的形式为   .
12.(2024九上·桂阳期中)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13.(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ABCD,AC,BD相交于点E,AE=1,EC=2,DE=3,则BE的长为   .
14.(2024九上·桂阳期中)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值为   .
15.(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在中,是斜边上的高,若,,则   .
16.(2024九上·桂阳期中)点在第四象限,且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则m的值是   .
17.(2024九上·桂阳期中)方程的解是,,现在给出另一个方程,它的解是   .
18.(2024九上·桂阳期中)某数学老师在课外活动中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首先发给A,B,C三个同学相同数量的扑克牌(假定发到每个同学手中的扑克牌数量足够多),然后依次完成下列三个步骤:
第一步,A同学拿出三张扑克牌给B同学;
第二步,C同学拿出三张扑克牌给B同学;
第三步,A同学手中此时有多少张扑克牌,B同学就拿出多少张扑克牌给A同学,
请你确定,最终B同学手中剩余的扑克牌的张数为   .
19.(2024九上·桂阳期中)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
(2).
20.(2024九上·桂阳期中)小明制作了一张边长为厘米的正方形贺卡想送给朋友,现有一个面积为平方厘米的长方形信封如图所示,信封长和宽的比为.
(1)求此长方形信封的长和宽;
(2)小明能否将这张贺卡不折叠就放入此信封?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21.(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交于点E,,且平分.
(1)求证:;
(2)若,求的长.
22.(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所示,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与是以点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并直接写出与的相似比;
(2)以位似中心为旋转中心,把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画出.
23.(2024九上·桂阳期中)阅读与理解:
(1)将进行因式分解,我们可以按下面的方法解答
解:①竖分二次项与常数项:,.
②交叉相乘,验中项(交叉相乘后的结果相加,其如果须等于多项式中的一次项);
③横向写出两因式:.
我们把这种用十字相乘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十字相乘法.
(2)例:解方程.
解:,
或,
,;
请用上述方法解答下列问题.
(3)①因式分解:______;
②解方程:;
③已知,求的值.
24.(2024九上·桂阳期中)为了测量一条两岸平行的河流的宽度,三个数学活动小组设计了不同的方案,他们在河南岸的点处测得河北岸的树恰好在的正北方向,测量方案如下表:
课题 测量河流宽度
工具 测量角度的仪器,标杆,皮尺等
小组 第一小组 第二小组 第三小组
测量方案 观测者从点向东走到点,此时测得点恰好在东南方向上. 观测者从点出发,沿着南偏西的方向走到点,此时恰好测得. 观测者从点向东走到点,在点插上一面标杆,继续向东走一定的路程到达点后,一直向南走到点,使得树、标杆、人在同一直线上.
测量示意图
(1)第一小组认为要知道河宽,只需要知道线段______的长度.
(2)第二小组测得米,则______米.
(3)第三小组认为只要测得就能得到河宽,你认为第三小组的方案可行吗?如果可行,请给出证明;如果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5.(2024九上·桂阳期中)如图,已知等边 的边长为8,点D、P、E分别在边上,,E为中点,当与相似时,求的值.
26.(2024九上·桂阳期中)综合运用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顶点在轴的正半轴上,直线是由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如图2,将正方形绕点逆时针旋转,旋转角为,在旋转过程中,交直线于点交轴于点.
(1)当旋转角为多少度时,(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写解答过程);
(2)若点的横坐标为,求的长;
(3)若点的横坐标为,点的纵坐标为,请判断与的数量关系及的取值范围,并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是1.
故选: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即.其中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2.【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 表示是的正比例函数,故A不符合;
表示是的反比例函数,故B符合;
表示是的正比例函数,故C不符合;
表示是的一次函数,故D不符合.
故选:B.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对四个函数逐一分析,再作判断.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k为常数,)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
3.【答案】D
【知识点】比例线段
【解析】【解答】解:∵a,b,c,d是成比例的线段,
∴.
∵,
∴,解得:.
故选:D.
【分析】根据成比例线段的定义列出比例式,得到关于d的方程求解.
4.【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估值;黄金分割
【解析】【解答】解:,



故选:B.
【分析】
由于,则.
5.【答案】C
【知识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为,
∵是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得到的一个根,
∴,,
∴ 这个方程是.
故选:C.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字母系数即可求解.
6.【答案】D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解答】解:∵反比例函数,
∴点不在它的图象上,故A项不符合题意,

∴图象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故B项不符合题意,
∴函数在时,即和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故C项不符合题意,
∵如果点在它的图象上,即,
∴点也在它的图象上,故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
对于反比例函数,当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在二、四象限,且在每一个分支内,y都随x的增大而增大;反之,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一、三象限,且在每一个分支内,y都随x的增大而减小.
7.【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百分率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每次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得,

故选:C.
【分析】设每次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 他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为73分,初三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成绩均进步明显,第二次成绩为118分 "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SSS
【解析】【解答】解:已知给出的三角形的各边AB、CB、AC分别为、2、、
只有选项B的各边为1、、与它的各边对应成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网格的特点及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三边,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即可求解.
9.【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由图像可知,当或时,反比例函数图象都在一次函数图象下方,
∴若,则的取值范围是或.
故选:B.
【分析】
观察图象直接寻找双曲线在直线下方时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由于双曲线有两个分支,所以要逐象限讨论.
10.【答案】C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解析】【解答】,且



故选:C.
【分析】
直接利用AA可证明,再利用相似比计算即可.
11.【答案】
【知识点】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
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1,则配方时先把常数项移到等号的右边,再给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从而化左边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为一个常数.
12.【答案】
【知识点】分式有无意义的条件;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解析】【解答】解:∵ 函数有意义,
∴,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分母不等于零,列出不等式求解,求得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3.【答案】
【知识点】8字型相似模型;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预备定理(利用平行)
【解析】【解答】解:



∵ AE=1,EC=2,DE=3 ,
∴ ,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根据三角形的判定的预备定理,得出相似三角形,再列出比例式即可求解.
14.【答案】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
【分析】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其根的判别式.
15.【答案】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解答】解:在中,,
∴.
∵,
∴.
∵,
∴,
∴,
即,
解得.
故答案为:.
【分析】首先在Rt△ACD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C;由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及同角的余角相等得∠A=∠BCD,从而由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ACD∽△CBD,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建立方程得出答案.
16.【答案】
【知识点】点的坐标与象限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点在第四象限,且点P到x轴和y轴的距离相等,
∴,
∴,
故答案为:.
【分析】由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为正数,纵坐标为负数可得m<0,由一个点到x轴的距离等于其纵坐标的绝对值,到y轴的距离等于其横坐标的绝对值,结合题意列出关于m的含绝对值符号的方程,再解此方程即可.
17.【答案】或
【知识点】换元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设,
则方程可以化为,
∵方程的解是,,
∴方程的解是,,
∴或,
解得:或,
故答案为:或,
【分析】设,则方程可以化为,根据题意可得关于t方程求解,再转化为关于x的方程求解.
18.【答案】
【知识点】列式表示数量关系
【解析】【解答】设每个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都是 ;
第一步,A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B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
第二步,B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C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
第三步,A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2( ),B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 );
∴B同学手中剩余的扑克牌的数量是: ( )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每个同学的扑克牌的数量都是 ,根据题意列出算式解答即可。
19.【答案】(1)解:∵

∴或
∴;
(2)解:∵


∴或
∴.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分析】(1)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2)整理后用因式分解法求解即可.
(1)解:∵

∴或
∴;
(2)解:∵


∴或
∴.
20.【答案】(1)解:设信封的长和宽分别为,
由题意得:,
解得:(舍负),
∴,
即:此长方形信封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2)解:∵124>100,
∴,即,
∴小明能将这张贺卡不折叠就放入此信封.
【知识点】实数的大小比较;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解析】【分析】(1)设信封的长和宽分别为,由长方形面积公式建立方程,求解得出符合题意的x的值,从而可得长方形信封的长和宽 ;
(2)用估算无理数大小的方法比较信封的宽与贺卡的边长即可判断.
(1)解:设信封的长和宽分别为,
由题意得:,
解得:(舍负),
∴,
即:此长方形信封的长为厘米,宽为厘米
(2)解:∵,
∴小明能将这张贺卡不折叠就放入此信封
21.【答案】(1)证明:∵,
∴,
∵平分,
∴,
∴,
∵,
∴.
(2)解:∵,
∴.
∵,
∴.
∵,
∴.解得:.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先证明,再结合可证得;
(2)根据,得到,结合,代入解答即可.
(1)证明:∵,
∴,
∵平分,
∴,
∴,
∵,
∴.
(2)解:∵,
∴.
∵,
∴.
∵,
∴.
解得.
22.【答案】(1)解:图中点为所求;与的相似比等于;
(2)解:如图所示:为所求.
【知识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旋转
【解析】【分析】(1)先通过连线,补全位似图形,再得出与的相似比为;
(2)分别将点、、绕点O顺时针旋转得到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
(1)图中点为所求;与的位似比等于;
(2)如图所示:为所求.
23.【答案】解:(3)①;
②∵,
∴,
∴或,
∴;
③∵,
∴,
∴或,
∴或.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解析】【解答】解:(3)①.
故答案为:;
【分析】(3)①利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即可;
②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因式求解即可;
③利用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因式得,进而可求出的值.
24.【答案】(1)
(2)30
(3)解:可行,理由如下:
在和中,
∵,
∴,
∴,
∴只要测得就能得到河宽,
∴第三小组的方案可行.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方位角
【解析】【解答】解:(1)∵点C恰好在点A东南方向,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要知道河宽,只需要知道线段的长度,
故答案为:;
(2)∵,
∴ ,
∴,
∴米,
故答案为:30米;
【分析】(1)由题意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解答;
(2)由题意得为等腰三角形,即可解答;
(3)由题意得,即可解答.
(1)解:∵点C恰好在点A东南方向,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要知道河宽,只需要知道线段的长度,
故答案为:;
(2)解:∵,
∴ ,
∴,
∴米,
故答案为:30米;
(3)解:可行,理由如下:
在和中,
∵,
∴,
∴,
∴只要测得就能得到河宽,
故第三小组的方案可行.
25.【答案】解:设,
∵等边的边长为8,
∴,
∵E为中点,
∴,
①和是对应边时,,
∴,
即,
整理得,,
解得,,
即的长为2或6,
②和是对应边时,,
∴,
即,
解得,
即,
综上所述,的值是2或6或.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分析】分类讨论:①和是对应边时,;②和是对应边时,,再分别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算式和方程求解即可.
26.【答案】(1)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当时,,
∴,
由旋转的性质可得,
∴,
∴;
∴当旋转角为时,;
(2)解:过点作轴于点,如图,
∵点的横坐标为,
∴,
∵在中,
∴,
∵,
∴,
∴,
∵,
∴,

∴;
(3)解:∵,
∴,
∵,
∴,解得:,
当点F与点C重合时,,即;
当点F与点B重合时,,
∵旋转角为,
∴,
∴与的数量关系是,的取值范围是.
【知识点】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解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
【解析】【分析】(1)先利用HL证明,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进而求解;
(2)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G,再证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进而求得FC,即可得解;
(3)先,得出,再分点C、B与点F重合两种情况,分别求得,然后利用旋转角为可得出的取值范围,从而解决问题.
(1)解:∵四边形是正方形,
∴,
当时,
在和中,

∴,
∴,
∵直线是由轴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的,
∴,
∴,
∴;
∴当旋转角为时,;
(2)解:过点作轴于点,如图,
∵点的横坐标为,
∴,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
∴,
∴,
又,
∴,

∴;
(3)解:由(2)知,,
∴,
∵,
∴,
∴,
当点F与点C重合时,,即;
当点F与点B重合时,,
∵旋转角为,
∴,
∴与的数量关系是,的取值范围是.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