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学案章节课题课型讲学时间专题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初期探讨第二课时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新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目标】1.了解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认识。【重点难点分析】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斯大林对商品、货币、价值规律等问题的认识都比较复杂,甚至前后有变化【学习过程】(一)预习自测1)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从------年开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先实现了工业化,后实现了农业集体化。------年宣布苏联建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位。苏联在第----个五年计划期间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些成就成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1952年2月1日到9月28日,斯大林先后四次就政治经济学问题发表意见。这些意见收集在《》一书中。(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斯大林指出: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规律,即资本主义利润的产生和增值的规律。(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他指出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不会导致。斯大林分析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的特殊性,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之上。斯大林认为,价值规律是客观的无产阶级国家要自觉利用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作用存在两种情形,其一是在领域,主要是在个人消费品流通领域中,价值规律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着调节者的作用。其二,是在领域,价值规律对社会主义有影响但不是社会主义生产的调节者。(4)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在斯大林看来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固然可能造成某些企业、某些部门的生产赢利减少,甚至没有,但从整个社会来看,从长期来看,国家获得的生产赢利更多。高级赢利的产生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在现代经济发展中,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二)知识点精讲精练1)苏联经济建设与五十年代初的争论(2)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认识(3)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4)斯大林对计划与赢利之间关系的认识◇课堂练习:1.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探索的理论成果主要体现在()A.《论列宁主义的几个问题》一书中B.《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书中C.《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一书中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2.在斯大林看来,最适合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个概念的,是()A.商品经济规律B.市场经济规律C.剩余价值规律D.经济危机规律3.斯大林认为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两个生产部门”是指()A.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B.全民所有制的生产部门和集体农业的生产部门C.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D.农业和工业4.斯大林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争论中,改变了原来的经济观点。属于争论后的斯大林的观点有()①社会主义国家不存在商品生产②保持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是社会主义获得胜利的唯一可能的道路③两种社会主义公有制和两个社会主义生产部门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根本原因④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不仅包括个人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A.①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课堂总结】【高考链接】视点一:早餐一块黑面包、几块糖、一杯豆咖啡,午餐和晚餐外加一两碟菜,这是1921年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前,苏联政府提供给国际友人的最高饮食待遇。当时苏联人民的饮食水平就更低了。视点二:1921年五一劳动节到来时,人们再也抑制不住实施新经济政策的喜悦心情,纷纷走出家门,上街狂欢。视点三:1921年苏俄大旱,1922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自1923年整个国民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简要回答:(1)视点一和视点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6分)(2)三个视点中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有哪些重大意义?(14分)(1)视点一说明实施新经济政策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人民不满意,生产积极性也调动不起来;视点二反映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人民情绪高涨;视点三反映尽管干旱,但国民经济依然快速发展的事实。(6分)(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国民经济,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新道路。(14分)【时政链接】多国部队的飞机27日深夜(北京时间28日晨)首次空袭了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老家苏尔特。与此同时,利比亚反对派武装也开始向当地发动了大规模攻击。苏尔特是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的门户,位于反对派夺取政权的必经之路上,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近期,针对河南“瘦肉精”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农业部会同国务院食品安全办、工信部、公安部、商务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九部门将启动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的犯罪行为。 据介绍,“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将全程强化“瘦肉精”源头管理、生猪养殖、生猪收购贩运、生猪屠宰、肉品加工、肉品消费餐饮、肉品进出口等环节的监管,细化措施,坚决杜绝“瘦肉精”进入食品产业链,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学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