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践行平等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践行平等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7.2 践行平等
新教材初中道法八年级上册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
道德修养:培养热爱自由、珍视自由的感情,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努力践行平等,懂得依法维权。
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
健全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能够依法维权。
责任意识:提高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水平,珍视自由、追求相对平等。反对特权,能平等地承担起法律规定的义务。
重难点: 正确理解平等,学会践行平等。
自主学习 P58-61
1、平等的含义、地位
2、平等的表现
3、平等的价值
3、践行平等的要求
观察思考
地域歧视
性别限制
身高歧视
结合上图,思考这样做是平等对待吗?
城乡同票同权
同工同酬
教育公平
城乡平等
结合上图,谈谈什么是平等?平等的地位是怎样的?
(1)含义
1.平等的含义及地位
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
(2)地位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观察图片
点拨: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国家领导人接见掏粪工人时传祥
劳动模范
思考:以上图片对于我们认识平等有什么启示?
生活中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
生活中,人们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
不容亵渎和侵犯。
2.平等的表现
(1)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探究与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第一款
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
结合上述规定,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
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2)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由于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获得社会帮助等方面,会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获得特别的关照。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平等原则和精神,相反,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
相关链接
结合材料,谈谈平等有何重要价值?
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
3.平等的价值
那如何践行平等呢?
杭州图书馆平等接纳拾荒者
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仅要求他们洗手后进入。当有读者投诉时,馆长回应:“我无权拒绝他们,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一做法体现了公共服务对弱势群体的平等尊重,打破了“身份歧视”的偏见。
你怎样看待杭州图书馆的行为?
杭州图书馆
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
4.践行平等的做法
(1)平等对待他人
思考: 张某的做法对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启示?
乙肝在中国相当普遍,全国约有10%人口被乙肝病毒侵扰。在这庞大的人群中,有绝大多数的人应该不能看作是乙肝病人,严格来说他们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是机体存在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检查正常,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对生活也没有任何的影响。
阅读P64: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
点拨: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这损害了公民的平等权利,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
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相关链接
特权是平等的大敌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私,等等。
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
①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私,等等。(特权表现)
②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特权后果)
③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要求)
(3)坚持反对特权
社 会
家 庭
学 校
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践行平等呢?
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遵守校纪校规,勇敢抵制不平等行为。
尊重父母和长辈,主动做家务,为父母分忧。
尊老爱幼,关爱弱势群体。
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4)增强平等意识,落实平等原则
如何践行平等?
①平等对待他人。
②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③坚决反对特权。(相关链接)
④增强平等意识,落实平等原则。
1.平等的含义及地位
2.平等的表现
3.平等的价值
4.践行平等的做法
课堂小结
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
(1)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
(2)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
践行平等
平等对待他人
增强平等意识,落实平等原则
坚持反对特权
1.践行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做法与“践行平等”不相符的是( )
A.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
B.某商业场所拒绝盲人携带导盲犬进入
C.政府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提供“绿色通道”
D.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
B
课堂练习
2.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校园招聘时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等。这样的要求( )
A.侵犯了招聘单位的合法权益
B.会严重扰乱招聘市场的秩序
C.保障毕业生都能顺利地就业
D.有助于搭建平等就业的平台
D
3.建立老年人优先办理“绿色通道”;提供“大字版”文书范本方便老年群体参考;配备老花镜、医药箱等便民设施;继续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收费方式,方便老年人支付……这些举措( )
A.扩大了老年人的基本权利
B.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C.给予老年人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D.说明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
B
5.国歌不仅属于每一位中国公民,也属于每一个追寻光明与力量的生命。2025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规定了国歌的国家通用盲文标准,助力视力残疾人规范、统一、严肃的奏唱国歌。这一举措体现了( )
①残疾人士享有特权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