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7.2 践行平等新教材初中道法八年级上册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知道如何珍视自由和如何践行平等。道德修养:培养热爱自由、珍视自由的感情,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努力践行平等,懂得依法维权。法治观念:树立平等意识和观念,增强法治观念。健全人格:在现实生活中敢于抵制不平等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能够依法维权。责任意识:提高对自由和平等的认识水平,珍视自由、追求相对平等。反对特权,能平等地承担起法律规定的义务。重难点: 正确理解平等,学会践行平等。自主学习 P58-611、平等的含义、地位2、平等的表现3、平等的价值3、践行平等的要求观察思考地域歧视性别限制身高歧视结合上图,思考这样做是平等对待吗?城乡同票同权同工同酬教育公平城乡平等结合上图,谈谈什么是平等?平等的地位是怎样的?(1)含义1.平等的含义及地位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比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等。(2)地位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观察图片点拨: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国家领导人接见掏粪工人时传祥劳动模范思考:以上图片对于我们认识平等有什么启示?生活中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生活中,人们虽然有贫富之分、知识多寡之别,但是在人格上是一律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不容亵渎和侵犯。2.平等的表现(1)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探究与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第一款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结合上述规定,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解。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2)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由于他们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获得社会帮助等方面,会享有一定的优先权,获得特别的关照。这种差别对待的做法,并没有违反平等原则和精神,相反,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相关链接结合材料,谈谈平等有何重要价值?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平等,努力践行平等。3.平等的价值那如何践行平等呢?杭州图书馆平等接纳拾荒者杭州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和拾荒者,仅要求他们洗手后进入。当有读者投诉时,馆长回应:“我无权拒绝他们,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一做法体现了公共服务对弱势群体的平等尊重,打破了“身份歧视”的偏见。你怎样看待杭州图书馆的行为?杭州图书馆每个人都有平等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我们要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人格,不欺生、不凌弱。4.践行平等的做法(1)平等对待他人思考: 张某的做法对我们践行平等有什么启示?乙肝在中国相当普遍,全国约有10%人口被乙肝病毒侵扰。在这庞大的人群中,有绝大多数的人应该不能看作是乙肝病人,严格来说他们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只是机体存在乙肝病毒,但肝功能检查正常,可以正常工作和学习,对生活也没有任何的影响。阅读P64:全国首例“乙肝歧视”案点拨:践行平等,就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这损害了公民的平等权利,违背了人人平等的原则。面对一些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2)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相关链接特权是平等的大敌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私,等等。每个公民都应平等的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①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或利用手中的权力以权谋私,或利用社会关系追逐一己之私,等等。(特权表现)②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不容侵犯,任何践踏法律的行为必将受到制裁和惩罚。(特权后果)③任何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要求)(3)坚持反对特权社 会家 庭学 校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践行平等呢?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遵守校纪校规,勇敢抵制不平等行为。尊重父母和长辈,主动做家务,为父母分忧。尊老爱幼,关爱弱势群体。我们要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4)增强平等意识,落实平等原则如何践行平等?①平等对待他人。②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③坚决反对特权。(相关链接)④增强平等意识,落实平等原则。1.平等的含义及地位2.平等的表现3.平等的价值4.践行平等的做法课堂小结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1)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2)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践行平等平等对待他人增强平等意识,落实平等原则坚持反对特权1.践行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下列做法与“践行平等”不相符的是( )A.少数民族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会议B.某商业场所拒绝盲人携带导盲犬进入C.政府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提供“绿色通道”D.公交车上设置老弱病残孕专座B课堂练习2.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校园招聘时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等。这样的要求( )A.侵犯了招聘单位的合法权益B.会严重扰乱招聘市场的秩序C.保障毕业生都能顺利地就业D.有助于搭建平等就业的平台D3.建立老年人优先办理“绿色通道”;提供“大字版”文书范本方便老年群体参考;配备老花镜、医药箱等便民设施;继续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收费方式,方便老年人支付……这些举措( )A.扩大了老年人的基本权利B.体现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C.给予老年人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D.说明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B5.国歌不仅属于每一位中国公民,也属于每一个追寻光明与力量的生命。2025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家通用盲文方案》,规定了国歌的国家通用盲文标准,助力视力残疾人规范、统一、严肃的奏唱国歌。这一举措体现了( )①残疾人士享有特权 ②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③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④同等情况同等对待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