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散步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 散步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散 步
莫怀戚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中生字词,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理解其主要内容学习以小见大的手法,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重点)
3.揣摩文章语句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培养尊老爱幼的美好美德。(难点)
简介作者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重庆人,作家。代表集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代表作有小说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小说《家园落日》《透支时代》《经典关系》等。
A、散步的人有: 
母亲、我、妻子、儿子
田野
初春
分歧
读课文、快速抢答
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F、结局:
B、散步的地点是:
C、散步的季节是:
E、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D、记叙的事情是:
祖孙三代初春在田野里散步
在解决分歧的过程中,谁做的最好,体现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每个人都做得很好,
因为“我”孝顺善良;
母亲慈爱亲切;妻子温柔贤惠;
儿子聪明乖巧。
我们看到了一个互敬互爱,融洽和谐,温馨幸福,尊老爱幼,和睦美满的家庭。
我——孝敬、稳重、有家庭责任感、讲原则、不溺爱孩子,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①“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为母亲的身体着想,不把母亲当累赘,硬要母亲出来,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老年人有好处。
②“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中的“慢慢地、稳稳地、仔细” 这几个词语把我的小心翼翼描写得非常逼真,足以看出我对母亲的体贴关心,唯恐母亲有闪失。
③第四段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珍爱生命,第七段的表现了他热爱生活。
小结: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尊老

妻子
爱幼
儿子


主题:表达了尊老爱幼、孝顺第一的家庭伦理思想。
问题质疑:
1.“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有什么意思?
小路有意思的意思在于探索和发现新事物。这句话反映了对于下一代成长和探索的期望,强调了让下一代去探索、体验和开辟新路的积极态度。通过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小路虽然可能充满挑战和未知,但它也代表着新的经历和成长的机会
2.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人到中年,肩负承前启后的责任。表现了我对生活的责任感。
3.“早已习惯”和“还习惯”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我与母亲生活的时间长,用“早已习惯”;儿子与我生活的时间短,尚未养成一味听话的习惯,但还是比较听话的,所以用“还习惯”。
4.“强壮”和“高大”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强壮”是年迈的母亲眼里的儿子形象;“高大”是儿子眼里的父亲形象。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这个,全世界数中国人做得最好。”
探究质疑,美点追踪
尊老爱幼的人性美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我”蹲下身子,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摔跌的,非稳当不可。从形象上看,很有象征意义,中年的责任,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一个家庭是这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一个“慈母”,“一个孝子”,一个真诚的理解,一个绝对的信任,这种良性的因果循环正反映了古朴的伦理道德之美。
仔细阅读课文,整体把握之后,请和同桌互相交流,对于本文的主旨,我们可以有哪些理解?结合文本,说说你的看法。
为《散步》,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此外,具象化的题目,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① 本文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
② 本文赞美了儿女对父母孝心的可贵,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美德。
③ 本文表现了中年人在家庭中的特殊身份和担当。
④ 本文旨在表达一种生命的感慨。
⑤ 本文蕴含着“人生无处不在选择”的感悟。
品味下面的语句,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课文深层意蕴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为《散步》,不仅直接点明了本文叙述的主要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此外,具象化的题目,没有说破文章主旨,留给了读者更多的想象、回味、思考的空间。
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
从深层理解来说,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这是一句情思隽永、富含哲理的话,也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它暗示着中年人承受着扶老携幼的责任,对家庭有一种使命感。
“慢慢地”“稳稳地”行走,可以看出中年人照顾一家老小、肩负家庭责任时的小心、稳重;“整个世界”的感受,表现了人到中年的心情:亲人的平安、健康、快乐,就是最大的心愿。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应先考虑老人的感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不容易。文中的“我”决定顺从母亲而委屈孩子,原则是一个“孝”字。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先顾老的一头,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
联系生活,诗意表达
请同学根据学习体会和自己的生活体验,以“家”为主题进行仿写
例: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老人孩子都怡然自乐;
家,是
一副沉重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家,是
一根生命的链条,老年、中年、幼年,生命就像永远也达不到终点的接力棒,代代相传,繁衍不息。

住我家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小结
课后作业 真行实感
1、真行:为你的长辈做一件你
力所能及的事。
2、实感:将这一过程及真实感
受写成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