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27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本册总览
八年级上册
走进
社会生活
维护
社会秩序
勇担
社会责任
维护
国家利益
走进社会
适应社会
奉献社会
奉献国家
核心导向:
1.1 认识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感受社会生活的进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认同。
2.道德修养:培养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意识,树立维护公共利益的价值观念。
3.法治观念:理解社会生活的公共性,自觉践行社会规则。
4.责任意识:明确青少年在社会中的角色,提升参与社会的能力。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的三大特点(丰富多彩、变化发展、公共性)。
教学难点:理解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内涵及青少年如何理性参与社会生活。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2-5,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社会生活的表现?
01
社会生活的特点?
02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公共性?
03
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04
暑 假 生 活
做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去的最有趣的地方是哪里?
1
2
P2生活观察——小志的一天
情境一 周六早上6点30分,小志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情境二 上午8时20分,小志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情境三 下午3时15分,小志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
情境四 晚上8时10分,小志和爸爸看完电影后交流看法。
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笔记】 1.社会生活的表现?P3①②③④⑤
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
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①阅读图书报纸、收看电视广播、上网查询
②(到社区)进行社会调查
③参观博物馆、观光旅游、观看升旗仪式
④(到农村、社区等)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补充笔记: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P3
社会生活内涵:指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交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活动。它是人类在社会中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的总和,是人们在社会中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支持的一种状态。
社会生活构成:
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行用等物质生活需求;
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从事科学文化活动,进行科学、艺术、教育等精神文化产品创造,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关链接
思考:你从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中读出了什么(场景/人物……)?
丰富多彩
《中国24小时》
05:00环卫工人已经在清洁城市
06:00小吃摊的早点准备妥当
07:00塞罕坝护林员忙碌在林间
08:00上班族奔波在途中
09:00……
24:00妇产科医生迎接新生命的呱呱坠地
01:00青海油田工人在进行设备的
02:00铁路机车钳工检查火车零部件
03:00边防军人在祖国边陲毅然挺立
笔记:2.社会生活的特点:P4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①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如:物质方面……精神食粮……
如:医生救死扶伤……
如:线下……线上……师生关系(业缘关系)……
在通信方式上,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纸质信件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
你还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在交通工具上,从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历史。
日常生活



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在方方面面。
你从这个视频中得到什么认识?
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精神面貌昂扬向上
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原因: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表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笔记:2.社会生活的特点:P4
探究与分享
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镇、村庄,都在规划建设有品质、有温度、配套设施完备的公共空间。生活中,舒适方便、老幼皆宜的公园以及公共健身设施等随处可见,每个公共空间都反映出当地的生活和文化特色。
1.上述信息,反映出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
(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②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
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
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笔记:2.社会生活的特点:P5
【笔记整理】 2.社会生活的特点有哪些?P4-5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观点辨析:
有位同学说“我还是个学生,我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没必要关心和参与社会生活,社会也和我没有关系。”
思考:
你怎么看待这个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刚刚的“大家”只是成年人吗?
笔记: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③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P5
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p2)
②我们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主动融入社会生活,养成亲社会行为。(单元导读)
1.感知社会生活
2.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表现、方式
(1)丰富多彩
(2)不断变化发展
(3)公共性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②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课堂小结
1.1
认识社会生活
1.给下面的图片概括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在社会交往中成长 B.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在奉献中亲近社会 D.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B
课堂精炼
2.“行走的思政课”可以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以下是某班“行走的思政课”活动路线图,根据路线内容推测,该活动主题应该是( )
A.走进社会生活,促进全面发展 B.感悟文化魅力,传承中华文化
C.关注社会发展,感受世界巨变 D.宣传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A
☆路线一:体验科技魅力——参观湖北省科技馆
☆路线二:领略湖北之美——游览长江三峡景色
☆路线三:探寻荆楚万象——走进湖北省博物馆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要在感受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的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了解社会,自觉融入社会,培养亲社会行为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投身于社会的过程,就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老师寄语
感谢聆听
温柔有趣的政治热爱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