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营造清朗空间 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营造清朗空间 课件(共34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统编版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思考:为什么要开展此次专项行动?
营造信息真实健康、秩序规范有序、生态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
3.2 营造清朗空间
第三课《共建网络美好家园》
政治认同:
利用网络为社会传递正能量,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
养成网络素养,遵守网络公德,养成文明上网、合理用网的个人素质。
法治观念:
树立法律意识,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遵守网络规则。
健全人格:
提高媒介素养,抵制不良信息,学会自我保护,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责任意识:
合理运用网络,增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网络强国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自主学习
要求:阅读教材P19-22,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什么是媒介素养?
01
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有哪些,如何抵制?
02
怎样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03
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04
现在,人们有空就看手机、玩电脑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家人之间相互陪伴、交流的时间都变少了。
有了网络,在公交车上也可以看新闻、发邮件、在线学习,充分利用时间。
小宇周末在家,本想写完作业打球,却因刷短视频、玩游戏,耽误作业和打球,懊恼又迷茫。
生活观察
1.小宇遇到的困扰,你们经历过吗?网络到底是助力成长的工具,还是打乱生活的“麻烦精”?
2.结合“生活观察”(奶奶和爸爸对网络的不同观点 ),分组讨论网络对个人生活、家庭交流、学习成长的影响。
比如刷短视频停不下来,耽误了写作业;看到网上有争议的言论,忍不住参与争论却被怼;甚至因为过度沉迷网络,和家人产生过争执……
利:便捷获取信息、丰富娱乐方式、提升生活效率;
弊:过度沉迷导致作息紊乱、信息过载让人焦虑、虚假内容误导判断。
小组讨论
网络极大地改变了社会,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全面认识网络,了解其可能衍生的社会问题。
网络有利有弊
小雨每天和同学约好联网打游戏。
小勤无意间浏览到色情信息,一发不可收拾。
小依关注某主播好长时间,暑假期间共打赏该主播2万元。
网络衍生的社会问题:
个人隐私泄露;数据垄断与算法操控;网络暴力,群体对立与极端化;虚假信息泛滥;数字鸿沟与社会不平等;青少年与心理健康问题;人际关系疏离;等等。
应该如何应对衍生的问题?
(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笔记】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9
媒介素养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
媒 介 素 养
媒 介
微信
Q Q
微博
电视
报刊
……
抖音
快手
相关链接
【笔记】媒介素养的含义
情境一:周末的 “时间黑洞”
周六上午,小宇计划用 1 小时查历史课“丝绸之路”的资料。打开浏览器后,弹出一条“AI 生成的古代名人搞笑短视频”,他点进去看完,又被推荐栏的“ 三国人物现代装换脸”吸引,不知不觉刷了 40 分钟。等回过神,原本用来查资料的时间所剩无几,作业只能拖到下午。
情境二:睡前的“兴趣陷阱”
小宇喜欢篮球,睡前总习惯刷体育新闻。算法推荐给他的全是 NBA 赛事、球星集锦,他刷得津津有味,常常看到深夜。有天爸爸和他聊起最近的航天发射新闻,他却一脸茫然:“还有这事儿?我从没刷到过。”爸爸叹气:“你手机里全是篮球,其他重要信息都被挡住啦。”
情境分析1
这两个情境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们要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笔记】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原因:互联网上信息无限,而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②要求:a.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不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学会“信息节食”。b.不能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从而丧失接触不同事物和观点的机会。
名词解读:“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
小明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妈妈给他配了一部智能手机。小明发现手机十分便利,感叹—机在手,天下我有!
但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小明还发现,广告插件无处不在,明星八卦扑面而来,各种信息真假难辨。游曳在五光十色的网海里,小明的成绩不断下滑,经常旷课,越来越不愿与人打交道,经常宅在家里,沉迷游戏,不能自拔....小明再一次感叹:一机在手,毁我所有!
网络给小明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成绩下滑
荒废学业
影响人际交往和身心健康
耗费大量时间
和精力
情境分析2
减少上网时间,他们就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不良的生理反应,如沮丧、空虚、易发脾气、坐立不安、心慌、失眠等。青少年沉迷于网络,容易弱化道德感,放纵自己的言行, 从而滋生网上违规、违法行为,造成社会危害。
相关链接
网瘾又称为网络过度使用症,主要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网络之外的事情没有多少兴趣,影响身心健康的一种病症。
网络生活中,有哪些虚假、不良信息?
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
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
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
【笔记补充】 这些不良信息有何危害?
可能会引起人们的恐慌、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破坏人际关系;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扰乱公共秩序。
情境分析3
看漫画并回答:新闻中的违规APP侵犯了消费者哪些权利?存在着哪些安全的隐患?
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信息泄露、手机窃听、窥密偷拍等。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笔记】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原因:网络时代,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有意无意歪曲事实甚至制造谣言,误导公众;有的人实施网络诈骗,侵害他人利益;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②要求: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
1
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有谣言,会及时澄清。
2
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
3
辨识信息内容。疯狂煽情、夸大其词的内容往往不可靠。
4
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求教。
5
方法与技能
如何抵制网络谣言?
个人层面:
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必须尊重事实,对自己的言行负责,要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坚守法律和道德底线。
社会层面:
加强监管:网警等相关部门始终保持对网络谣言的严打高压态势。
企业履行责任:网络平台应加强对信息的审核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虚假信息。
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网络歪曲事实的危害,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拓展空间
拓展空间
如何保护自己的隐私
01
02
要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
03
04
05
……
密码要有差异。
慎重填写问卷。
不随意留联系方式。
电脑要安装防火墙。
2025年3月10日,网民徐某强(男,36岁)为博取流量、谋取非法利益,使用软件中的AI智慧生成功能,编造“顶流明星被曝境外豪赌输光十亿身价引发舆论海啸”的谣言信息并发布,造成谣言迅速传播扩散,严重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依法处以行政拘留8日。
思考:有人说我有言论自由权,所以在网络上我想说什么都可以,对此你怎么看?
情境分析4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笔记】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①原因:a.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b.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②要求: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不宣泄负面情绪,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不恶意攻击他人,拒绝网络暴力和欺凌……
探究与分享
某单位职工因患病走失,该单位在网上发布寻找该职工的信息,协助其家人寻找。信息发布后很快在各网络平台上被大量转发,一场寻找该职工的爱心接力活动在线上线下同时展开。两万多份寻人启事、千余人次搜寻,无数充满爱心的网友参与寻人活动。在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走失的职工终于被找到。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络公益行动?这体现网络具有什么作用?
情境分析5
(5)传播网络正能量。
要求:
①提高媒介素养,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建设网上精神家园;
③通过网络平台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投身于公益行动,让网络成为汇聚民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重要渠道;
④共同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高扬主旋律,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创新者。
【笔记】我们应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笔记整理
【笔记】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9-22
(1)我们要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我们要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网络无限,自由有界。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
(5)传播网络正能量。
【变式设问】 营造清朗空间,公民如何做?
启思导行
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强国使命心头记,时代新人笃于行。向上向善共营造,上网用网要文明。
善恶美丑知明辨,诚信友好永传承。传播中国好故事,抒写青春爱国情。个人信息防泄露,谣言蜚语莫轻听。适度上网防沉迷,饭圈乱象请绕行。远离污秽不炫富,谨防诈骗常提醒。与人为善拒网暴,守好底线不欺凌。线上新知勤学习,数字素养常提升。网络安全靠你我,共筑清朗好环境。
“请你结合《新时代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以“争做中国好网民”为主题,写一份倡议书?
答案示例:
亲爱的同学们:
网络改变了社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我们也要全面认识网络,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我倡议:
一、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浏览、寻找对学习和生活有意义的信息,学会“信息节食”;不把自己禁锢在“信息茧房”中。
二、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学会分析判断网络信息,让不良信息止于智者。
三、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文明互动、理性表达,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四、传播网络正能量。
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网络贡献向上向善力量,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做网络强国的建设者。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中国好网民!
倡议人:XXX
2025年年9月XX日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课时小结
3.2
营造清朗空间
(1)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升媒介素养,
(2)我们要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3)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5)传播网络正能量。
1.媒介素养一般是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下列不能体现具有较高网络媒介素养的是( )
A.在网络上看到某地文旅宣传微视频后,积极转发
B.针对“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话题发表立志感言
C.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立刻转发给亲朋好友
D.善于在网络上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抵制不良网络信息
C
课堂练习
2.某校开展以“传播网络正能量”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下列行为体现了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 )
①宇轩通过网络积极报名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
②雅雯通过某社交平台直接转发了一则募捐信息
③致远通过网络响应了诚信考试的倡议
④雨彤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反诈骗的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3.下列行为符合 “学会选择网络信息” 要求的是( )
① 小林刷短视频时,跳过娱乐八卦,收藏学科知识点视频
② 小美只关注 “同观点” 的博主,认为 “和我想法不同的都没必要看”
③ 小刚把课余时间用来学习网络编程课程,少刷无意义直播
④ 小宇每天花 3 小时玩游戏,理由是 “放松比学习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同学们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