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 教学设计(9课时,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 教学设计(9课时,表格式)

资源简介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 教学设计
Section A (1a-1b)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家务词汇;理解听力对话内容,准确捕捉 Jim’s dad 要求的任务信息;能运用目标语言交流家庭事务相关话题。 2.提升学生听说读写技能,能用英语描述家务活动、进行对话交流,准确理解听力材料中的指令与信息。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家庭责任感,引导学生认识到参与家务是为家庭做贡献,树立主动承担家务、关爱家人的意识,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
教学重点 掌握家务相关词汇的正确发音、拼写及含义。听懂 1b 听力对话,准确勾选 Jim’s dad 要求的任务,提升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准确捕捉听力材料中关键信息,尤其是涉及任务指令的内容,区分不同家务任务表述。灵活运用家务词汇与句型,在真实语境中自然、准确交流家庭事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道具、提前将学生分组,每组 4 - 5 人,便于合作探究活动开展
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呈现一段家庭生活短视频(包含多种家务活动场景),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video What chores do people do ” 引导学生用简单英语描述看到的家务活动。 二、学(自主探究) 1.词汇学习:PPT 展示 1a 中的六张家务活动图片,先让学生自主观察、尝试认读,结合图片猜测词义。 2.自主探究任务:学生自主默读 1a 内容,思考 “Which chores do you usually do at home Why ” ,将想法简单记录在练习本上。 三、议(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学生分组围绕 “Which chores do you usually do at home Why ” 展开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倾听交流内容,适时给予语言表达、话题拓展方面的指导。 2.听力合作探究:播放 1b 听力对话前,先让小组内成员讨论 “What do you think Jim’s dad will ask him to do ” ,做出预测;播放听力音频,完成勾选任务,再次播放音频,小组内核对答案、交流听力理解难点。 四、评 1.词汇认读评价:随机抽取小组学生,上台认读 1a 词汇, 。 2.听力任务评价:各小组汇报 1b 勾选结果,教师公布正确答案,针对错误较多内容,再次播放相关听力片段,分析关键信息。 五、练 对话创编练习:给定情景(如 “周末家庭大扫除分工” ),让学生小组合作创编对话,运用本节课词汇、句型,如 “A: What chores can you do B: I can sweep the floor. What about you A: I can …… 六、课堂小结 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重点词汇(1a 家务短语)、听力任务要点(1b 中 Jim’s dad 要求的任务),强调正确发音、表意及听力信息捕捉技巧。 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背诵 1a 家务词汇,用这些词汇每人制作一张 “My Family Chores” 英文手抄报,包含词汇拼写、自己常做的家务及感受。 2.拓展作业:完成课堂拓展提升中 “Design a one - week family chore plan for your family” 任务,用英文撰写计划,说明分工理由。 八、板书设计 What can you do for your home 一、Key Vocabulary pack up things sweep the floor clean the bathroom feed the fish hang up photos water plants 二、Sentence Patterns —What chores do you do at home —I often... Because...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Section A (1c-1d)
教学目标 1. 能听懂1c对话,准确匹配“人物 - 家务任务”; 2. 熟练运用请求句型(Can/Could you please... )及回应(Sure./Sorry...) 3.通过听力逻辑推导、对话创意设计,培养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
德育目标 强化家庭责任感,学会用礼貌沟通促进家务协作,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教学重点 1c听力中人物与任务的准确匹配;1d中 请求句型与家务词汇的融合运用。
教学难点 听力中区分相似任务表述(如sweep/clean,hang up/grow),避免匹配错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1a家务词汇卡片、分组标签
教学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情境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PPT展示“新家客厅”图片,配文“Our new home needs decoration! Who can help ” 引导学生用1a词汇说“能做的家务” 二、学(自主探究) 1.1c听前探究:学生自主阅读1c的“人物”和“任务”,圈出陌生词(如balcony, invite),通过上下文/图片猜词义; 2.1d句型探究:观察示例对话,标注“请求句型”和“回应”,自主总结“请求 - 回应”结构;思考“拓展回应”(如“I’d love to, but... ” 。 三、议(合作探究) 1.1c听力合作:播放1c对话(2遍),小组完成“人物 - 任务”匹配,记录疑惑; 重放对话,聚焦疑惑段落,讨论“如何抓关键信息”。 2.1d对话创编:每组抽取1a的2 - 3个家务词汇(如feed the fish, clean the bathroom),围绕“新家分工”创编对话;小组分工写稿、排练。 四、评 1.1c答案互评:各组汇报匹配结果,教师播放原文核对,点评“易混淆任务”(如hang up vs grow); 2.1d对话评价:每组表演创编对话,其他组从“句型、回应、真实性”评分;教师纠正语法错误(如“Could you please to... ”) 五、练 1. 听力拓展练:PPT呈现1c对话的“同义替换任务”(如invite → ask... to come),训练信息转述能力。 2.对话接龙赛:全班围坐,以“家庭大扫除”为情境,前一人用“Can you... ” 提问,后一人回应并发起新请求(如“A: Can you clean the bathroom B: Sure. Can you water the plants ...”),锻炼即时应答。 六、课堂小结 1c:梳理“人物 - 任务”匹配逻辑(听指令、抓因果); 1d:总结“请求句型”和“分层回应”(肯定/委婉拒绝 + 理由)。 七、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跟读1c对话录音(3遍),录制跟读音频;给家人写3条“家务请求短信”。 2.拓展作业:拍摄“家庭家务分工”短视频(英语交流请求/回应),上传班级群分享。 八、板书设计 Unit 2 Chores in New Home (1c-1d) 一、 1d Request & Reply Ask: Can/Could you please + do chores Reply: Sure. / Of course. Sorry, I have to + ... (reason). 二、Key Chores (from 1a) sweep the floor hang up photos clean the bathroom...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Section A Pronunciation 1-2
教学目标 1.掌握 6个音标 的发音特点,能准确读对应字母组合的单词(如or/short, oo/spoon);学会意群划分与停顿,流畅朗读对话,感知口语节奏。 2. 提升音标辨识、单词拼读能力,掌握意群停顿规则,口语发音与朗读节奏。
德育目标 培养严谨的语言学习态度,认识“准确发音助力有效沟通”,激发规范表达
教学重点 音标-字母组合对应:清晰区分 / :/ vs / /、/u:/ vs / / 等易混音标,准确拼读单词;意群停顿:识别对话中的意群分割,自然朗读。
教学难点 易混音标辨析:从舌位、唇形差异区分 / :/与 / /,/u:/与 / /;意群停顿的自然性:避免“逐词读”,学会根据语义划分意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音标卡片、PPT、音频、分组:4人小组,共5组(便于合作校对、朗读PK)。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模仿练习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情景导入 PPT展示“国际交流误会”漫画,提问:“Why did the misunderstanding happen ” 引出“准确发音很重要”,导入本节课。 二、学 步骤1:音标-单词关联探究(活动1) 1. 自主观察:学生默读活动1的表格,圈出“字母组合-音标”对应关系(如or→/ :/,oo→/u:/ 和 / /); 2. 听读模仿:播放活动1录音,学生跟读单词,感受音标长短、口型差异(教师用手势辅助:长音伸手,短音收手); 3. 规律总结:独立思考“每组还能补充什么单词”,写在练习本上(如/ :/ 组补“fork”,/ / 组补“shop” )。 步骤2:意群停顿感知(活动2) 1. 文本初读:学生自由朗读对话,标记“读不顺”的地方; 2. 自主分析:对照PPT的“意群标注”(如“Mum, | can I invite my friends | to our new house ”),思考“为什么这样划分”(按语义、语法断句)。 三、议 1.音标组内校对:小组交换练习本,核对“补充单词”是否符合音标规则(如/ / 组补“cut” ,补“cute” ,讨论错误原因); 2.意群朗读演练:小组分工:1人读“无停顿版”,1人读“带停顿版”,对比差异; 四、评 1.音标发音互评:每组选1人朗读“补充单词”,其他组用“☆”评分(☆☆☆:发音准;☆☆:口型/舌位有误;☆:完全错误); 2.意群朗读评价:小组表演“带停顿朗读”,评委从“停顿位置、流畅度”打分; 五、练 1. 音标挑战:PPT快速闪现单词学生抢答“音标+字母组合”。 2.意群创意读:小组给对话“重新划分意群”(如强调不同语义重点)。 六、课堂小结 用“思维导图”总结:6个音标 → 对应字母组合 → 补充单词;意群划分看“语义+语法”。 七、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录制“活动1单词+活动2对话”的朗读音频,标注自我纠正点; 从课本外找2个单词,补充到活动1的每组中。 2.拓展作业:用活动2的对话,设计“意群停顿变化对语义的影响”小实验,记录感受。 八、板书设计 Pronunciation 发音学习 音标-字母组合对应表 / :/ or/oor → short, door, fork / / o → drop, borrow, shop /u:/ oo/u → spoon, blue, moon / / oo → cook, look, book /ɑ:/ ar → far, party, car / / u → but, hunt, cut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Section A (2a-2c)
教学目标 掌握 prepare for、hang...on 等短语;完成 2a 填空,推理回答 2b 问题。 听力抓关键词,阅读会推理。 3. 用思维导图归纳信息,理解“尊重长辈”的跨文化共性,自主预测听力,小组分析文本。
德育目标 培养关爱长辈的意识,主动为家人付出。
教学重点 2a 听力信息捕捉,2b 推理理解,2c 思维导图构建。
教学难点 “grandma clean”的含义推理,思维导图的拓展创意(如“other”板块补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2a 听力音频、思维导图模板 PPT、“迎接长辈”情境图片。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法(思维导图拓展)、情境教学法(模拟迎接场景)。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提问 “If your grandparents visit, what will you do ” 结合 PPT 展示“清洁房间、布置鲜花”图片,引出“准备”主题。 二、学(自主探究) 1.2a 听前预测::学生读对话,自主预测填空,标记陌生短语。 2.听力实践:听 2a 音频(2 遍),先尝试填空,再核对答案,圈出“没听清/不会”的短语。 3.2b 阅读推理:默读对话,标记与问题相关的句子(如问题 2 对应 “Well, it’s not ‘grandma clean’ yet!”),自主推理含义。 三、议(合作探究) 1.2a 小组核对,组内交换答案,讨论争议点,分享“听前预测”。 2.2b 文化讨论:小组解释 “grandma clean”(结合生活经验:奶奶式的细致清洁),派代表分享推理过程。 3.2c 思维导图构建:小组合作,根据 2a 信息填充思维导图,拓展 “other” 板块(如“准备茶具、擦窗户”),讨论 “如何让祖父母更舒适”。 四、评 1.2a 短语点评:教师点评短语用法(prepare for sth. / clean up sth.)。 2.2b 推理评价:表扬“结合生活解读”的小组。 3.2c 创意评价:展示各组思维导图。 五、练 1. 短语应用:用 prepare for、clean up 等短语造句。 2.阅读拓展:给新对话(迎接客人),学生口头分析“需要做的准备”,完成简易思维导图。 六、课堂小结 总结 2a-2c 的短语、阅读技巧(抓关键句、推理隐含意义) 。 七、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背诵 2a 对话,书面回答 2b 问题。 2.拓展作业:完成课堂拓展提升中 “Design a one - week family chore plan for your family” 任务,用英文撰写计划,说明分工理由,下节课分享交流 。 八、板书设计 Unit 2 Preparing for Grandparents 一、Key Phrases: prepare for, clean up, hang...on, move...to, go to the flower shop 二、Mind Map: - Add things: clock, flowers, reading chair... - Clean up: sweep, mop, dust... - Other: prepare tea, put family photos...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Section A (2d-2e)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Could you... / Can I...” 句型;完成 2d 角色扮演,创编 2e 对话; 2. 创编对话时的逻辑与创意(请求-回应的合理性);理解“礼貌请求”的跨文化重要性;增强小组协作创编、表演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礼貌沟通、主动合作的意识,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教学重点 2d 角色扮演的流畅性,2e 对话创编的“请求-回应”合理性。
教学难点 回应的多样化(如委婉拒绝的理由),对话的真实情境还原(如动作、表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2d 对话录音、2e 情境卡片(购物、借物品等)、表演道具。
教学方法 角色扮演法(2d 模仿)、情境模拟法(2e 创造)、小组竞赛法(句型应用)。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提问 “If you need family help, how would you ask politely ” 引出“Could you... ” 句型,PPT 展示示例对话。 二、学 1.2d 语音模仿:听 2d 录音,标记语音语调(如请求的委婉语气 “Could you... ”,回应的热情 “Sure!” 或歉意 “Sorry...”)。 2.自主朗读:模仿录音语调,圈出难读短语(如 plan a treasure hunt),尝试纠音。 3.2e 情境构思:阅读题目,选择 1-2 个活动,构思“请求回应”句子。 三、议 1.2d 角色扮演:小组分配角色,模仿语音语调,如动作、表情配合。 2.2e 对话创编:每组设计对话,写在卡片上;分工角色,排练细节。 四、评 1.2d 表演评价:每组表演,从“语调、流畅度、表情”评分; 2.2e 创意评价:展示创编对话,评“请求的礼貌性、回应的合理性” 五、练 1. 句型竞赛:PPT 快速展示情境(如“借自行车”“请帮忙做饭”),小组抢答“Could you... ” 句型及回应,比速度和准确性。 2.复杂情境挑战:增设“父母忙,同时有多个请求”的场景(如“买饮料+计划寻宝游戏”),让学生创编对话,协商解决冲突(如 “Let’s do the treasure hunt first, then buy drinks.”)。 六、课堂小结 总结“请求-回应”的多样表达(肯定/委婉拒绝 + 理由)。 七、作业设计 录制 2d 角色扮演音频,书写 2e 对话。 八、板书设计 Unit 2 Polite Requests Could you... / Can I... Sure. / Of course. / I’d love to. Sorry, I... (e.g., have to work, need to study...)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教学目标 1. 明确 can/could 的功能,掌握 Could you... Can I... 的用法; 2. 熟练完成 3a 标注、3b 选择,并能在 3c 情景中创编对话。
德育目标 强化礼貌沟通意识,学会用委婉表达尊重他人,营造和谐人际氛围。
教学重点 区分 can/could 的“请求”与“许可”用法,完成 3a、3b 任务
教学难点 3c 情景中自然运用语法(如根据关系调整语气)。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PPT、任务卡片、板书道具
教学方法 归纳法、任务驱动法、 合作学习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PPT 展示“生活场景图”(如“借笔”“请假”“请求帮忙”),提问 “How would you ask politely ” 引出“can/could 的礼貌用法”主题。 二、学(自主探究) 1.3a 语法观察:学生默读 3a 例句,圈出“请求”与“许可”的不同句式(如 Could you... 多表请求,Can I... 多表许可)。 2. 规律总结:独立思考 “can 和 could 在语气、功能上的差异”(如 Could you... 更委婉,适合对长辈/陌生人;Can you... 较直接)。 三、议(合作探究) 1.3a 小组校对:组内交换练习本,讨论标注差异(如 “Could I hang out... ” 是请求还是许可?→ 许可,因为主语是“I”,询问能否做某事)。 2.3b 语境分析:自主完成 3b 选择题,然后小组讨论 “每个选项的语境(谁对谁说?请求还是许可?)”。 3.3c 情景创编:每组抽取 3c 的一个情景(如“借同学笔记”“请邻居帮忙开门”)设计“请求-回应”对话,如: A: Could I borrow your English notes I was sick yesterday. B: Sure. I’ll bring them to you after class.)。 四、评 1.3a 语法点评: 教师公布 3a 答案,强调主语视角(“你请求他人”用 Could you... ;“我询问许可”用 Could/Can I... )。 2.3b 解题复盘:逐题分析选项。 3.3c 创意评价:从 “语法正确、语气自然、回应合理” 评分。 五、练 语法辨析:PPT 展示新句子(如 “Can you pass me the salt ” “Could I leave class early ”),学生快速判断 R/P 并说明理由。 六、课堂小结 请求(R):Could you... (委婉对他人)、Can you... (直接,对熟人); 许可(P):Could I... (委婉询问)、Can I... (直接询问); 回应:肯定(Sure./Of course.)、否定(Sorry, but...)。 七、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完成练习册中 can/could 的语法题,背诵 3a 例句; 2.拓展作业:用 can/could 记录 “一天中的3次请求/许可”(如向父母、同学、老师的互动),用英语写短文。 八、板书设计 Grammar Focus Can/Could 的“请求”与“许可” 请求(R):Could you... (委婉对他人)、Can you... (直接,对熟人); 许可(P):Could I... (委婉询问)、Can I... (直接询问); 回应:肯定(Sure./Of course.)、否定(Sorry, but...)。 ★ 口诀:请求问“你”用 could/can,许可问“我”用 could/can; 委婉首选 could,熟人间可换 can!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Section B (1a-1c)
教学目标 1.掌握故事细节(地点、人物行动),识别 happy, tears 等情感词。 2. 运用“预测-扫读-精读”策略理解文本,用英文表达家的感受。 3.从语境推理情感(如 tears 的复杂含义),关联自身经历分析;理解春节“返乡团圆”的文化意义。
德育目标 体会家庭温暖,激发为家人付出的意识。
教学重点 1b 故事细节解读、情感词提取;1c 家人行动归纳。
教学难点 推理 tears 背后的复杂情感,关联自身表达“家的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春节团圆视频、故事分段PPT、情感词思维导图、任务卡。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阅读策略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播放春节返乡视频,提问 “How do people feel going home Why ” 引出主题。 二、学(自主探究) 1.1a 情感表达:独立写 “Home makes me feel ______ because ______.”,准备分享; 2.1b 阅读策略:预测故事(标题+插图),扫读标记人物/地点,初步答“Where” 三、议(合作探究) 1.1b 深度阅读:小组分工解3题(定位细节、推理名字、提取情感词),分析 tears 语境; 2.1c 行动归纳:提取家人行动(如 Grandpa pulled luggage),拓展文本外示例(如 Uncle told jokes),讨论“行动如何筑家”。 评 1.1b 点评:核对答案,强调“名字推理”的文本依据,解析 tears 的情感层次。 2.1c 评价:表扬拓展丰富的小组,引导思考“自身可模仿的行动”。 五、练 1. 情感写作:用1a句式+1b情感词,写“家的感受”(如 “Home makes me loved because my mum cooks my favourite food.”)。 2.行动设计:从1c选行动,规划“为家人做事”的计划。 六、小结 总结故事脉络、情感词、行动,强调阅读策略。 七、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背诵情感句,画“家的温暖”配英文。 2.拓展作业:采访家人“家的感受”,记录英文对话。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Section B (2a-2b)
教学目标 1. 掌握10个新词汇,熟练运用4个动宾短语; 2. 通过字谜推理词义,准确搭配短语; 3.分析线索与词义关联,归纳搭配规律;理解“行动(如 clean up)是关爱的体现”;通过竞赛提升词汇学习兴趣。
德育目标 培养“用行动维护环境/帮助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 2a 字谜解谜,2b 短语匹配与应用
教学难点 字谜线索的抽象理解(如 hunt 对应“look for”),短语场景区分(clean up vs pack up)。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字谜答题卡、短语卡片、竞赛积分表、场景PPT。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 游戏教学法 直观演示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展示“杂乱房间”图,提问 “What chores can we do ” 激活旧知。 二、学(自主探究) 1. 2a 字谜推理:独立分析10条线索,标记疑难词汇,归纳“主题-词汇”关联(如 community 对应社区); 2. 规律总结:观察字母组合与词义的联系(如 nod 是“点头”,对应“move head”)。 三、议(合作探究) 1.2a 小组解谜:讨论疑难线索(如 dead 对应“not living”),分享推理思路; 2.2b 短语匹配:独立匹配动宾短语,解释搭配逻辑(如 clean up 搭配 the bathroom),小组造句并分析场景差异。 四、评 1.2a 竞赛点评:开展“字谜速度赛”,表扬“线索-词义”分析到位的小组。 2.2b 造句评价:抽取造句,点评语境合理性,纠正搭配错误(如 clean up the photo 应为 hang up the photo)。 五、练 1. 场景应用:PPT展示4个场景(浴室脏乱、垃圾异味等),快速匹配短语造句。 2.创意拓展:为 pack up 设计新场景(如“打包行李去旅行”),用英文描述。 六、小结 总结10个词汇、4个短语,强调“动词+宾语”语义关联。 七、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抄写词汇(3遍+造句),背诵短语。 2.拓展作业:拍摄“用短语做家务”的照片,配英文说明。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Section B (2c)
教学目标 1. 熟练运用6个词汇完成书信填空,掌握“欢迎信”结构; 2.分析语篇逻辑(欢迎→邀请→互助),仿写书信; 3.从“家庭”拓展到“社区”,设计互助场景;理解“社区如同大家庭”的理念;通过仿写提升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社区融入与互助精神。
教学重点 2c 书信词汇填空(逻辑衔接:arrival 对应“到来”),欢迎信结构模仿。
教学难点 语篇中“词汇呼应”的逻辑(如 ready 与 give a hand 呼应),仿写时的个性化设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书信结构PPT、社区场景图、仿写模板、评价量表。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 支架式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札记
一、导入 展示“新邻居搬来”图,提问 “How to welcome them ” 引出“社区欢迎信”。 二、学(自主探究) 1.2c 语篇解构:独立阅读书信,标记结构(欢迎→邀请→互助); 2.词汇推理:根据上下文推理填空(如 arrival 对应“到来”,free 对应“自由询问”)。 三、议(合作探究) 1. 2c 逻辑分析:小组讨论“词汇与语境的呼应”(如 ready 体现互助),补充可替换词汇(如 arrival→coming); 2.仿写准备:对比“家庭”与“社区”欢迎信的结构差异,设计社区特色(如“共享花园”)。 四、评 1.2c 答案点评:核对填空(soon; arrival; invite; community; ready; free),强调逻辑链(arrival 是因,invite 是行动)。 2.创意评价:表扬小组设计的社区特色(如 “Our community has a shared garden.”),引导“如何让描述更生动”。 五、练 1. 仿写实践:仿写“班级欢迎新同学”的书信,包含欢迎、邀请、班级特色。 2.互评修改:交换书信,用评价量表(结构、词汇、创意)打分,提出建议。 六、小结 总结书信结构、6个词汇的语篇用法,强调“模仿→创新”写作策略。 七、作业设计 1. 基础作业:背诵2c书信,用6个词汇创作“家庭-社区”对比句。 2.拓展作业:给真实邻居写英文欢迎信,递送并记录反馈。
作 业 批 改 反 馈
课 后 反 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