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 培优卷 (含答案) 苏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 培优卷 (含答案) 苏科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培优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是(  )
A.1.25×106 B.1.15×106 C.1.25×105 D.1.15×105
2.如图所示,数轴上点A,M,B分别表示数a+b,a,2a,若AM>BM,则下列运算结果一定是正数的是(  )
A.a+b B.a﹣b C.ab D.|a|+b
3.已知a2=b2=c2=d2=1,则a+b+c+d的值不可能等于是(  )
A.﹣4 B.﹣1 C.0 D.2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2)=﹣4 B.18÷(﹣6)=3 C.﹣23=8 D.3﹣(﹣1)=﹣4
5.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A.﹣1.5×(﹣3)=4.5 B.(﹣1.2)×(﹣7)=﹣8.4
C.﹣8×(﹣1.3)=10.4 D.0×(﹣1.6)=0
6.现有以下结论:①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统称为有理数;②若两个数的差是正数,则这两个数都是正数;③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点来表示;④若|a|=|b|,则a=b;⑤几个非零有理数相乘,若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则乘积为负数;⑥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3的点表示的数是3或﹣3.其中正确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如图是长春市某段时间的天气预报,这几天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最小的是(  )
A.3月12日 B.3月13日 C.3月14日 D.3月15日
8.在明代的《算法统宗》一书中将用格子的方法计算两个数相乘称作“铺地锦”,如图1,计算82×34,将乘数82记入上行,乘数34记入右行,然后用乘数82的每位数字乘以乘数34的每位数字,将结果记入相应的格子中,最后按斜行加起来,既得2788.如图2,用“铺地锦”的方法表示两个两位数相乘,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b的值为6
B.a为奇数
C.乘积结果可以表示为101b+10(a+1)﹣1
D.a的值小于3
9.﹣a、b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0,b<0 B.a<b C.|a|=﹣a,|b|=﹣b D.|a|>|b|
10.如图,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在该圆的4等分点处分别标上0,1,2,3,先让圆周上表示数字0的点与数轴上表示﹣1的点重合,再将圆沿着数轴向右滚动,则数轴上表示2024的点与圆周上表示哪个数字的点重合?(  )
A.0 B.1 C.2 D.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21年在上海举办了第十四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14),大会的标识如图所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图案中右下方的图形是用中国古代的计数符号表示的八进制数,它代表着大会召开的年份,请写出这个八进制数    .
12.如图,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     .
13.某货车运送300颗西瓜,每颗西瓜的运费是1.5元,若摔裂一颗西瓜,不但没有运费,还需要赔付10元,货车司机一共获得运费415.5元,摔裂的西瓜有    颗.
14.点A在数轴上,点A所对应的数用2a+1表示,且点A到原点的距离等于3,则a的值为     .
15.已知a、b、c的位置如图:则化简|﹣a|﹣|c﹣b|﹣|a﹣c|=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6.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1);
(2);
(3);
(4).
17.已知a,b,c为有理数,且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
(1)根据数轴化简:|a|=①    ;|﹣b|=②    ;|c﹣b|=③    ;|ac|=④    .
(2)若|a|=6.5,|b|=3.5,|c|=8.求a+b﹣c的值.
18.外卖送餐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某学习小组调查了一名外卖小哥一周的送餐情况,规定每天送餐量超过50单(送一次外卖称为一单)的部分记为“+”,低于50单的部分记为“﹣”,如表是该外卖小哥一周的送餐量: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送餐量(单) +8 ﹣2 +13 ﹣5 +6 ﹣7 +15
(1)求该外卖小哥这一周一共送餐多少单?
(2)外卖小哥每天的工资由底薪80元加上送单补贴构成,送单补贴的方案如下:每天送餐量不超过5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3元;超过50单但不超过6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5元;超过60单的部分,每单补贴8元.求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工资收入多少元?
19.有一个像如图那样的长方体容器,现在以每秒0.75升的速度向这个容器注水.容器的底面有一块隔板(垂直于底面,不考虑厚度),将容器隔为A、B两个部分.B部分有一个洞,水按一定的流量往下漏.
图①是表示从注水开始A部分的水的高度变化的图象.回答下面的问题:
(1)求图①中D表示的数;
(2)从B的洞中每秒钟流出来多少升水;
(3)求图①中P、Q表示的数.
20.我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为切实推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小梅为响应号召,决定每天练习跳绳.小梅以1分钟跳172个为目标,并把10次1分钟跳绳的数量记录如表(超过172个的部分记为“+”,少于172个的部分记为“﹣”):
与目标数量的差值(单位:个) ﹣8 ﹣6 ﹣3 +2 +8
次数 3 2 2 1 2
(1)小梅在这10次跳绳练习中,1分钟最多跳多少个?
(2)小梅在这10次跳绳练习中,1分钟跳绳个数最多的一次比最少的一次多几个?
(3)小梅在这10次跳绳练习中,累计跳绳多少个?
21.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轴帮助我们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它可以解决我们数学中的许多问题,数轴是“数形结合”的基础.某数学小组在一张白纸上制作一条数轴,如图.
[探究]操作一:
(1)折叠纸面,使表示1的点与表示﹣1的点重合,则表示﹣2的点与表示     的点重合;
操作二:
(2)折叠纸面,若使表示1的点与表示3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
①表示﹣3的点与表示     的点重合;
②若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9(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     ,    .
2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B是数轴上在A左侧的一点,且A,B两点间的距离为10.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是     ,点P表示的数是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求:
①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相遇?
②当点P运动多少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第二章有理数单元测试(培优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B A B C D D C B
1.解:A:1.25×106,其中n=6.
B:1.15×106,其中n=6.
C:1.25×105,其中n=5.
D:1.15×105,其中n=5.
因为5<6,
所以1.25×105和1.15×105小于1.25×106和1.15×106.
∵1.15<1.25,
∴1.15×105<1.25×105.
故选:D.
2.解:AM=a﹣(a+b)=﹣b>0,
BM=2a﹣a=a>0,
∵AM>BM,
∴﹣b>a,
∴﹣b﹣a>0,即﹣(a+b)>0,
∴a+b<0,
∴A不符合题意;
∵﹣b>a,
∴a﹣b>2a,
∵a>0,
∴a﹣b>0,
∴B正确,符合题意;
∵﹣b>0,
∴b<0,
∵a>0,
∴ab<0,
∴C不符合题意;
∵a>0,
∴|a|+b=a+b,
∵a+b<0,
∴|a|+b<0,
∴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解:由题意可得:
∴a=±1,b=±1,c=±1,d=±1,分情况讨论如下:
当四个数均为1时:1+1+1+1=4;
当四个数均为﹣1时:﹣1﹣1﹣1﹣1=﹣4;
当四个数中有1个﹣1时:﹣1+1+1+1=2;
当四个数中有2个﹣1时:﹣1﹣1+1+1=0;
当四个数中有3个﹣1时:﹣1﹣1﹣1+1=﹣2;
故a+b+c+d的值不可能等于:﹣1.
故选:B.
4.解:A、原式=﹣4,故选项符合题意;
B、原式=﹣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原式=﹣8,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原式=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A.∵﹣1.5×(﹣3)=1.5×3=4.5,∴此选项的计算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1.2)×(﹣7)=1.2×7=8.4,∴此选项的计算不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8×(﹣1.3)=8×1.3=10.4,∴此选项的计算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0×(﹣1.6)=0,∴此选项的计算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解:①∵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0可以统称为有理数,
∴①说法正确;
②∵若两个数的差是正数,则这两个数不一定都是正数,比如:5﹣(﹣1)=6,
∴②的说法错误;
③∵每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一个点来表示,
∴③的说法正确;
④∵若|a|=|b|,则a=b或a=﹣b,
∴④的说法错误;
⑤∵多个数相乘法则:几个非零有理数相乘,若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则乘积为负数,
∴⑤的说法正确;
⑥∵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为3的点表示的数是3或﹣3,
∴⑥的说法正确,
综上可知:说法正确的有4个,
故选:C.
7.解:根据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法则可得:
3月12日的温差为5°﹣(﹣4°)=9°,
3月13日的温差为2°﹣(﹣4°)=6°,
3月14日的温差为4°﹣(﹣3°)=7°,
3月15日的温差为2°﹣(﹣3°)=5°,
这几天中温度与最低温度的差最小的是3月15日,
故选:D.
8.解:如图,设5a的十位数字是m,个位数字是n,
∴,
∴,a=15÷5=3,
∴乘积结果可以表示为100b+10(a+1)+b﹣1=101b+10(a+1)﹣1.
∴A,B,C正确,D错误.
故选:D.
9.解:由题意:﹣a>0,b<0,b的绝对值大于﹣a的绝对值.
∵﹣a>0,
∴a<0.
∴A选项不正确.
∵b的绝对值大于﹣a的绝对值,b<0,a<0,
∴a>b.
∴B选项不正确.
∵﹣a>0,b<0,
∴|a|=﹣a,|b|=﹣b.
∴C选项正确.
∵b的绝对值大于﹣a的绝对值,
∴|b|>|a|.
∴D选项不正确.
故选:C.
10.解:2024﹣(﹣1)=2025,
2025÷4=506……1,
所以数轴上表示2024的点与圆周上的数字1重合,
故选:B.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解:由条件可知这个八进制数对应的十进制数是2021,
∴这个八进制数是3745,
故答案为:3745.
12.解:,
∴点A所表示的数是1.
故答案为:1.
13.解:(1.5×300﹣415.5)÷(1.5+10)=3(个).
故答案为:3.
14.解:由题意得:|2a+1|=3,
∴2a+1=±3,
∴a=1或a=﹣2,
故答案为:1或﹣2.
15.解:|﹣a|﹣|c﹣b|﹣|a﹣c|
=﹣a﹣(c﹣b)+a﹣c
=b﹣2c
故答案为:b﹣2c.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6.解:(1)原式
=3;
(2)原式

(3)原式
=51+23
=74;
(4)原式
=2.4÷1.2
=2.
17.解:(1)①∵a<0,
∴|a|=﹣a.
故答案为:﹣a.
②∵b>0,
∴﹣b<0,
∴|﹣b|=﹣(﹣b)=b.
故答案为:b.
③∵c>b,
∴c﹣b>0,
∴|c﹣b|=c﹣b.
故答案为:c﹣b.
④∵a<0,c>0,
∴ac<0,
∴|ac|=﹣ac.
故答案为:﹣ac.
(2)∵|a|=6.5,|b|=3.5,|c|=8,
∴a=±6.5,b=±3.5,c=±8.5,
∵a<0<b<c,
∴a=﹣6.5,b=3.5,c=8.5,
∴a+b﹣c=﹣6.5+3.5﹣8.5=﹣11.5.
18.解:(1)根据正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列式计算可得:
50×7+(+8﹣2+13﹣5+6﹣7+15),
=350+28
=378,
答:该外卖小哥这一周一共送餐378单;
(2)80×7+(50×7﹣2﹣5﹣7)×3+(+8+10+6+10)×5+(+3+5)×8,
=560+1008+170+64,
=1802,
答:该外卖小哥这一周工资收入1802元.
19.解:(1)0.75升=750立方厘米,
750×15÷25÷30=15(厘米);
答:图①中D表示的数是15;
(2)30×15×15=6750(立方厘米);
6750立方厘米=6.75升,
6.75÷(30﹣15)=0.45(升/秒),
0.75﹣0.45=0.3(升/秒).
答:从B洞中每秒钟流出0.3升水;
(3)0.45升/秒=450立方厘米/秒,
P点表示的数是:
30×(25+15)×(24﹣15)÷450+30=54(秒).
Q点表示的数是:
(70﹣54)×450÷[30×(25+15)]+24=30(厘米).
答:P表示的数是54,Q表示的数是30.
20.解:(1)跳绳最多的一次为:172+8=180(个),
答:1分钟最多跳180个;
(2)8﹣(﹣8)=16(个),
答:1分钟跳绳个数最多的一次比最少的一次多16个;
(3)172×10﹣8×3﹣6×2﹣2×3+2×1+8×2=1696(个),
答:累计跳绳1696个.
21.解:(1)由折叠的性质得:折叠点表示的数为,
∴表示﹣2的点与表示0+[0﹣(﹣2)]=0+0+2=2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2;
(2)①由折叠的性质得:折叠点表示的数为,
∴表示﹣3的点与表示2+[2﹣(﹣3)]=2+2+3=7的点重合,
故答案为:7;
②∵数轴上A、B两点之间距离为9(A在B的左侧),且A、B两点经折叠后重合,
由折叠的性质知,点A和点B到折叠点的距离都为,
∴点A表示的数为2﹣4.5=﹣2.5,点B表示的数为2+4.5=6.5;
故答案为:﹣2.5;6.5.
22.解:(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6,
∴OA=6,
则OB=AB﹣OA=4,
点B在原点左边,
∴数轴上点B所表示的数为﹣4;
点P运动t秒的长度为6t,
∵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P所表示的数为:6﹣6t;
(2)①点P运动t秒时追上点Q,
根据题意得6t=10+4t,
解得t=5,
答:当点P运动5秒时,点P与点Q相遇;
②设当点P运动a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当P不超过Q,则10+4a﹣6a=8,解得a=1;
当P超过Q,则10+4a+8=6a,解得a=9;
答:当点P运动1或9秒时,点P与点Q间的距离为8个单位长度.
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