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古诗三首:夜书所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读“萧、挑、促”等生字,会写“挑、深、落”等生字,了解多音字“挑”。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教学难点】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一、看图对话,理解诗题1.看这幅图画,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这是哪个季节发生的事情吗?(生:秋天)是啊,秋天,我们可以看见它五彩缤纷的色彩,听见它美妙的声音,分享它带给我们的欢乐,但是黄叶飘飞的深秋又给诗人带来了怎样的情绪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叶绍翁的古诗《夜书所见》。2.板书课文题目,理解课文题目中的“书”是什么意思?诗题是什么意思?预设:书,书写。在夜晚写下看见的东西。3.了解作者:叶绍翁,南宋中期江湖派诗人,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其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夜书所见》,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1.借助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把这首诗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同桌互读互查。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1)认读生字:萧、挑、促①萧:联想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感受“萧萧”营造的秋风萧瑟、凄凉的氛围。②促:促织,即蟋蟀。③挑:多音字,诗中读tiǎo,可组词为挑拨,诗中指的是用小棍轻轻拨弄的动作。挑读作tiǎo时,可组词为挑战;读作tiāo时,可组词为挑选。(2)会写生字:挑、深、落①挑:在本诗中,指用细长的东西拨弄、引动。儿童在用树枝等小棍子拨弄蟋蟀(促织)。体会这个“挑”字带来的童趣和动态感。②深:氵+罙 (左右结构 - 形声字)组词:深浅诗中意:夜深 (时间很晚,夜晚很深),营造寂静、寒凉、时间流逝的氛围。③落:是草字头,与植物有关,组合起来是用植物枝条编成的围栏。组词:院落,篱落(用植物枝条编成的围栏)。“落”在此处有“院落”“围栏”的意思。3.学生自主读诗,借助拼音、字典等读准字音,把这首诗正确、流利地读出来。4.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读,画出节奏。提示学生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注意读准节奏。5.学生按节奏熟读古诗。三、品诗知意(一)自主学习古诗1.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字典和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不理解的地方,交流讨论,尝试解决。2.(出示画的图片)画中的景象体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预设: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二)学习一二行诗句1.谁知道捉蛐蛐最好的季节是什么时候?秋天是捉蟋蟀的最好季节。这时的蟋蟀又大又壮,叫的声音最好听。到书中找一找秋天,你一定能找到。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2.根据注释理解第一句诗的意思。预设: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3.“客情”是什么意思?第二行诗句是什么意思?预设:作者出门在外。客情指旅客思乡之情。句意为,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4.用自己的话解释“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预设: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三)学习第三四行诗句1.出示第三行诗句。“挑”“促织”指什么?请你结合第四句诗,说说这句的大概意思。预设:挑,挑弄、引动。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叫蛐蛐。2.出示第四行诗句。“篱落”“明”指什么?第三、四句是什么意思?预设:篱落,篱笆。明,照亮着。句意为,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四)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古诗大意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再读诗文这首诗要把诗人“想家”的感情读出来,声调要缓慢些。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学生先读,老师指导,老师再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五、趣味活动,强化记忆1.总结梳理后,根据梳理的内容把《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说。2.把意思相同的句子和诗句连起来。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江上秋风动客情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夜深篱落一灯明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萧萧梧叶送寒声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3.老师读诗的前面,学生接后面,直到学生基本会背为止。课堂检测1.《夜书所见》写了什么景色?(秋天的一个夜晚所看到的景色)2.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梧叶、促织、一灯)3.诗人在秋天的夜晚又听到了什么?(听到了“寒声”)4.诗人是从哪几种感官上来写的呢 (视觉和听觉)七、拓展提高,增加兴趣1.你们还读过哪些诗人所写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呢?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归家杜牧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2.课后搜集此类的诗歌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八、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叶绍翁梧叶 秋风挑促织动客情3 / 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