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4.10《我们当地的风俗》 第二课时 课件(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风 俗 的 演 变
活动一、风俗的淘汰与变革
风俗的变革与淘汰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风俗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
调查一:
女子裹脚
调查一:
清明烧纸钱
小调查
风俗名称
调查途径
风俗的主要活动
淘汰或者变革的理由
可能的替代性活动
请通过翻阅图书,上网或者采访长辈等途径,调查一下自己所生活的地区有哪些需要淘汰或者加以变革的风俗。
采访长辈
插坟飘,点香烛、烧纸钱,放鞭炮等
易引发火灾
烧纸钱改为献鲜花等。
清明祭祖
活动二、有争议的风俗
增加喜庆
污染环境
增添噪音
致人伤亡
放鞭炮的争论
辩一辩
观点一
每年都会有很多人因放鞭炮而受伤、致残甚至丧命。放鞭炮还会污染环境,鞭炮中的火药在燃放过程中,会释放出许多有害物质,而且放鞭炮噪声很大,因此要禁止燃放。
观点二
放鞭炮是中国人庆祝节日和喜事时的重要习俗。过年时,放鞭炮寄托了人们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期盼新的一年能平安。
对于放鞭炮,你的看法是什么呢?说说你的理由。
我认为禁止放鞭炮是对的,虽然放鞭炮能增加喜庆,寄托愿望的好处。但存在污染环境、致人死亡、引发火灾等问题。所以应被淘汰。
电子鞭炮
喜庆音乐
挂红灯笼
放鞭炮替代方式
文明祭祀“金点子”
烈士陵园扫墓
扫墓献花
活动三、不应遗忘的风俗
寒食节
中元节
乞巧节
寒衣节
重阳节
同学们,哪些传统节日逐渐被我们遗忘呢?
重阳节
重阳节的日期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或“老人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祝的吉利日子,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九九重阳与“久久”谐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节”。为了保护和延续这个风俗,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八人权益保障法》把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
阅读角
你能说说把重阳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保护重阳风俗有什么意义吗?
表明了国家对保护优良风俗的重视。表明了国家提倡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总结
中华传统风俗积淀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是中
华人民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但由于很多原因造成了许
多传统风俗渐渐被遗忘,国家在努力地保护这些传统风
俗,我们也要极力传承这些风俗,保护好我们优良的文
化遗产。
课后拓展
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重阳”为主题的诗词歌
赋、下节课我们继续分享、开展一个重阳诗会吧!
重阳诗会
九日作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怀。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过故人庄
shǔ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