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习任务一 精读课文,讨论鉴赏
1.了解开幕词的有关知识,把握文本内容,梳理行文思路。
2.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深刻含意,领略富有时代特征的语言和创作风格。
3.认识建立新中国的困难与艰辛,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感受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自豪之情。
【追溯背景】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中国人民及其子弟兵,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为建立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等662人参加了会议。9月21日,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发表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
【文体知识】
【基础梳理】
1.读准加点字字音,并将易错读音做重点标注
侮辱( wǔ )     松懈( xiè )
复辟( bì ) 规模( mó )
2.请对下列形近字进行辨析并填空
3.成语积累
(1)      :形容永远不会消失,具有永久存在的价值。常指功业、功绩、印象等不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2)      :不屈服。形容不畏困难,十分顽强,或在恶势力面前坚决不屈服。
(3)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微任务一 整体感知,梳理脉络
1.速读课文,标上段落,找出每段的关键信息,概括每段段意,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划分文章层次。
(1)概括每段大意,完成下表。
段落 主要内容
1 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2 由参会的人员构成指出本次会议性质——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3 ①
4 ②
5 ③
6 ④
7 ⑤
8 ⑥
9~11 ⑦
12 ⑧
13~16 ⑨
(2)根据段落大意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探究本文的内在联系,体会本文结构严密的特点。
层次 层意
第一部分,开头(   段) 毛主席宣布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开幕,并介绍出席会议代表人员
第二部分,主体(   段) ①(3~4段)
②(   段) 
③(   段) 
第三部分,结尾(   段) 悼念人民英雄,庆祝伟大胜利
内在结构:
微任务二 体会民族自豪感
2.毛泽东的这篇开幕词刊登在1949年9月22日的《人民日报》上,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出版时,将这篇开幕词收录其中,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个标题有何意义
微任务三 品味语言,赏析内容
3.【单元研习任务】文中运用“任何”“一切”“完全”“从来”“必然”“决无”等词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学习任务二 拓展阅读,延伸感悟
阅读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接续奋斗取得伟大成绩的实用性文章,在对历史与现实的观照中感受“中国精神”的内涵,获得崇高体验。
二○二五年新年贺词
习近平
大家好!时间过得很快,新的一年即将到来,我在北京向大家致以美好的祝福!
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
我们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国经济回暖向好,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30万亿元。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中国碗装了更多中国粮。区域发展协同联动、积厚成势,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相互融合、同频共振。绿色低碳发展纵深推进,美丽中国画卷徐徐铺展。
我们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领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展现了中国人逐梦星辰大海的豪情壮志。
今年,我到地方考察,看到大家生活多姿多彩。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麦积山石窟“东方微笑”跨越千年,六尺巷礼让家风代代相传。天津古文化街人潮熙攘,银川多民族社区居民亲如一家。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
巴黎奥运赛场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勇争先,取得境外参赛最好成绩,彰显了青年一代的昂扬向上、自信阳光。海军、空军喜庆75岁生日,人民子弟兵展现新风貌。面对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大家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无数劳动者、建设者、创业者,都在为梦想拼搏。我为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光荣属于他们,也属于每一个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当今世界变乱交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深化全球南方团结合作。我们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成功举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上合、金砖、亚太经合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双边多边场合,鲜明提出中国主张,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注入更多正能量。
我们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深情回望共和国的沧桑巨变。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吹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我们乘着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阔步前行,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2025年,我们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一些新情况,有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有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但这些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我们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大家要充满信心。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在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我再到濠江之畔,新发展新变化令人欣喜。我们将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两岸同胞一家亲,谁也无法割断我们的血脉亲情,谁也不能阻挡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
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需要以宽广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博大情怀关照人类命运。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做友好合作的践行者、文明互鉴的推动者、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共同开创世界的美好未来。
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河山添锦绣,星光映万家。让我们满怀希望,迎接新的一年。祝祖国时和岁丰、繁荣昌盛!祝大家所愿皆所成,多喜乐、长安宁!
学习任务三 表达与交流
课内素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时候,饱经苦难的中华大地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坚定地表示,“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将使我们的建设工作获得迅速的成功”,“一切困难都将被全国人民的英勇奋斗所战胜”;中国“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
[应用角度] “相信未来”“复兴”“中国梦”“使命”等。
[应用示例] 当历史的车轮滚滚驶向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激昂宣告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曾经,中华大地饱经沧桑,列强欺凌,战火纷飞,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梦”在彼时仿佛遥不可及的幻影。然而,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发声,标志着中国人民挣脱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的重重枷锁,真正挺直了脊梁。这一伟大转折,为“中国梦”的逐梦之旅铺就了基石。
自此,无数中华儿女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各行各业奋发图强。工人阶级以忘我的热情投身工业建设,让一幢幢厂房拔地而起,机器轰鸣奏响奋进乐章;农民们精耕细作,用汗水浇灌土地,力求仓廪充实,守护国家粮食根基;知识分子焚膏继晷,攻克科技难关,从“两弹一星”的横空出世到如今 5G 技术引领世界潮流,填补一项项空白。
岁月流转,时代变迁,中国在站起来之后稳步前行,向着富起来、强起来大步迈进。如今,站在新征程起点,回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豪迈开端,更能深切领悟到这是“中国梦”发轫之始。它赋予我们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接续奋斗,向着民族复兴的光明未来,向着“中国梦”的璀璨彼岸,扬帆远航,永不止步。
答案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习任务一
[学习资源]
2.徽 徵 惕 赐
3.(1)不可磨灭 (2)不屈不挠 (3)永垂不朽
[任务设计]
1.(1)
段落 主要内容
1 以简明扼要的语言宣布会议开幕
2 由参会的人员构成指出本次会议性质——这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3 ①进一步解释了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成功的原因: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已经基本取得了胜利
4 ②通过回顾三年前国民党召开过的一次不成功的政治协商会议的背景,说明了本次会议的由来,证明只有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才能召开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协商会议
5 ③重申了本次会议的性质,并阐述了会议的任务
6 ④明确了本次会议的重要意义,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表达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展望未来
7 ⑤指出我们的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仍然面临着被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捣乱和破坏的危险,需要提高警惕
8 ⑥明确建国的根本方针、路线,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
9~11 ⑦绘制国家经济、文化、国防等建设的蓝图
12 ⑧表明了国内外反动派必败、中国必将强大的决心和信心
13~16 ⑨用充满感情的四句话表达对人民英雄的敬意和赞扬,对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自豪和自强,以及对本次会议必将圆满成功的喜悦
(2)
层次 层意
第一部分,开头(1~2段) 毛主席宣布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开幕,并介绍出席会议代表人员
第二部分,主体(3~12段) ①(3~4段)回顾过去,回顾中国一路走来的历史,肯定革命胜利具有历史必然性
②(5~8段)立足当下,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做出的应对策略
③(9~12段)展望未来,勾勒中国未来发展在经济、文化、国防方面的光明前景,并表明中国必将强大的决心和信心
第三部分,结尾(13~16段) 悼念人民英雄,庆祝伟大胜利
这篇讲话是按照先介绍会议参与者,然后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逻辑思路来安排的。
2.①“站起来”用历史学的术语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用政治学的理论则指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自由解放。
②毛泽东在讲话中两次提到“站起来”。首先,他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稍后他又重申:“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这两句话掷地有声,从中提炼出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标题,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③“站起来”是很直白的语言,但它却形象地揭示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生动地告知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的新生活。
3.“任何”“一切”“完全”“从来”“必然”“决无”等词语,从逻辑上讲,都属“全称”量词,即包含了一切情况;从语气上讲,则有坚定无疑的感觉。毛泽东在演讲中大量使用这些词语,则反映了他广阔的胸怀、对时局的清醒认识。这也是他的文章和讲话总给人一种大气磅礴之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