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4.平平安安回家来》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4.平平安安回家来》教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新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4.平平安安回家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享和交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回家方式及路线,感受多样的交通环境。
2.通过课前观察和绘制回家交通路线图,帮助学生熟悉自己的回家路,提升对上下学交通环境的适应能力,初步形成交通安全意识。
3.通过发现回家路上陪伴或护送自己安全放学的人,感受回家路上的温暖,懂得感恩。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的回家方式与路线,熟悉自己的回家路线,提升对上下学交通环境的适应能力,初步树立交通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
发现回家路上的交通标志物、交通设施等,观察和发现回家路上的陪伴者和护送者,体会家人和社会默默付出的关爱,懂得感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创设放学情境:展示学生放学收拾整理书包、排路队、上校车等场景图片,引出课题。
二、主题分享,感受生活多样性
1.活动一:回家方式有不同
教师提问:你每天是怎么回家的呢?
师生对话,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追问: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
教师小结:因为同学们的家距离学校的远近不同,交通设施不同,大家回家的方式也不同。
2.活动二:共同的平安心愿
教师出示校门口学生放学回家的照片,提问:就要放学回家了,你听到最多的提醒是什么呢?
教师小结:虽然我们回家的方式不一样,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平平安安回家来。
三、活动探究,熟悉回家路
活动三:介绍我的回家路
教师过渡:平平安安回家来,首先要识路。
认一认:教师出示学校周边的典型场景,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你回家路上经过这些地方吗?
说一说:教师提问:在你回家的路上,还能看见哪些设施、建筑、场景?
看一看:教师出示回家交通路线图范例。
画一画:第一步:画出从学校到家里主要经过哪些路口。第二步:画出从学校到家里沿途会经过哪些地方。(例如:小卖部、天桥、雕塑等等)用简笔画表示。
小组交流:向同桌介绍“我的回家路”。
四、发现体验,感受回家路上的美好
1.活动四:回家路上故事多
教师提问:同学们放学回家的路线各不相同,路上经历的事情肯定也不一样。在放学回家路上,你遇到过哪些印象深刻的人或事呢?
学生自由交流,分享回家路上的故事。
2.活动五:回家路上温暖多
教师拓展:我们一起跟随同学们的镜头看一看,回家路上,这些美好和开心是谁带来的呢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展示照片,学生观察照片并思考: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交流小结:这么多人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让我们的放学路畅通、平安、美好,他们就像冬日的阳光,给我们带来温暖。
3.活动六:传递路上的温暖
教师引导:对这些在放学路上给我们带来温暖的人,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分享后,教师引导:让我们把收获的这份温暖化作一张暖心卡,在放学路上传递出去。(教师指导学生对他们说谢谢、辛苦了;用微笑和打招呼等肢体语言传递友善之情,表达礼貌。)
学生动手制作暖心卡,教师进行随机指导和协助。
教师小结:回家路上有很多的温暖,在感受温暖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去感恩他人,让我们将这份温暖的“接力棒”一直传递下去吧。
五、总结提升,升华感情
教师总结:让我们把放学路上的快乐和温暖记在心里,感恩他们,每天平平安安回家。课后将自己做好的暖心卡送给想送的人,将自己想说的话告诉对方。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